斜塔斜拉桥动力特性研究

合集下载

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桥面系的模拟采用目前最常使用的脊梁模式,它把 桥面系的刚度和质量都集中在中间节点上,节点和斜拉 索之间通过刚臂连接。建模时,主梁、主塔、墩、桩均 采用三维梁单元;拉索采用索单元,并且可以考虑拉索 的初拉力,不考虑单元抗拉刚度;承台采用板单元。全 桥共 835 个节点,800 个单元。
3 动力特性比较
(3) 左主洞施工:主洞开挖台阶法,先开挖上半断 面,初喷混凝土、支立钢架、安装系统锚杆、挂网、喷混 凝土。再开挖下半断面,支立仰拱钢架、挂网、喷混凝土。 3.5 Ⅲ级围岩段施工
(1) 中导洞开挖:中导洞全断面光面爆破,非电毫 秒雷管起爆系统爆破。爆破后及时喷混凝土至设计厚 度。局部围岩失稳采用 Φ22mm 药卷锚杆,长度 2.0m, 环向间距 100cm,纵向间距 100cm,梅花型布置,挂 Φ8mm 钢筋网片,锚喷支护。
(2) 左主洞开挖:主洞开挖台阶法,围岩一侧光面 爆破、中导一侧松动爆破,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系统爆 破。爆破后及时初喷混凝土 4cm 封闭,钢筋格栅纵向间 距 100cm,纵向采用 Φ22mm 钢筋联结,联结筋环向间
距 100cm,钢筋与钢架焊接牢固。 系统锚杆为 Φ22mm 组合注浆锚,长度 3.0m,纵、
环向间距 100cm,梅花型布置,锚杆尾端与钢架焊接牢 固。主洞钢筋网采用 Φ8mm 钢筋制作,网格间距 25cm× 25cm。钢架、系统锚杆、网片安装完成后,覆喷混凝土 至设计厚度。
4 右洞开挖
右洞开挖是在左主洞初期支护仰拱完成后进行,并 且根据左洞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决定,收敛和拱顶下沉控 制在 5mm 以内,如果发生突变,立刻停止右洞开挖。 右洞开挖支护方法同左洞,开挖第一步需滞后左洞仰拱 初期支护 30m。
图 1 营口民生路大桥总体布置图
该桥模型采用空间有限元程序建立,计算模型的模 拟着重于结构的刚度、质量和边界条件,而且应当尽可 能地与实际结构相符。结构的刚度的模拟主要是指杆件 的轴向刚度、弯曲刚度、剪切刚度、扭转刚度等;结构 质量的模拟主要是杆件的平动质量和转动惯量的模拟; 边界条件的模拟主要包括支座的形式、基础的形式等。

某斜拉桥动力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某斜拉桥动力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某斜拉桥动力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斜拉桥作为现代桥梁中的一项重要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

由于其结构和形式的特殊性,斜拉桥的动力性能分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实际工程设计时,斜拉桥的动力性能必须得到充分的考虑,以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因此,本文拟对斜拉桥的动力性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斜拉桥的动力响应、振动特性等相关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斜拉桥的动力性能,以利于深入了解斜拉桥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为斜拉桥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斜拉桥动力性能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 斜拉桥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的试验研究;
3. 斜拉桥结构参数对其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4. 斜拉桥的动力响应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法:对斜拉桥动力性能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引用相关文献资料。

2. 试验研究法:对实际的斜拉桥进行振动试验,获取相关数据。

3. 数值模拟法:通过有限元等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斜拉桥的动力响应。

五、研究意义
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形式,其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同时提高斜拉桥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双柱形桥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双柱形桥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四川建筑 第 28 卷 1 期 200 8102
127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工 程 结 构 ·
(1)实桥 (模型 1)的前两阶振动为塔柱的横向振动 ,符 合双柱型双索面斜拉桥的特点 , 横向振动的频率为 01555 Hz,这对于桥梁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是需要考虑的 ; 一阶竖弯频率为 01695 Hz,出现较前 ,说明该梁的竖向刚度 较弱 ;第 4阶振动为主梁的扭曲 ,由于采用双索面 ,提高了结 构的抗扭刚度 ,自振频率大于 1。但由于斜拉索的存在 ,主梁 的扭曲与塔柱的侧弯相互耦合 ,增大了梁体的扭曲振幅 ,是 值得注意的 。
通过对本桥的动力特性的计算和分析 ,可为同类型桥梁 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b)一阶竖弯 (正视 )
( c)一阶扭转 (正视 ) 图 4 实桥典型模态图 (2)在塔柱上增设横向联系梁 (模型 2 ) ,对桥梁的横向 刚度有较大的提高 ,横向振动基频增至 11056 Hz,主梁扭转 基频率则增至 11252 Hz,对竖向刚度则影响较小 。
126
四川建筑 第 28 卷 1 期 200 8102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工 程 结 构 ·
和质量的分布 。 311 斜拉索与桥塔
4 11059 主梁扭转耦合塔柱侧弯 11271
主梁竖弯
5 11290
主梁竖弯
11581

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动力特性分析

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动力特性分析

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动力特性分析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重庆某大桥最大悬臂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并对其振型进行描述,对影响结构自振特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梁刚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扭转刚度,增强结构的抗风稳定性。

桥塔及斜拉索刚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结构的竖向弯曲刚度及侧弯扭耦合刚度,斜拉索倾角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辅助墩的设置位置对大桥的抗风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研究结果可以为同类桥梁在最大悬臂状态的抗风及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标签:單索面钢桁梁独塔斜拉桥;ANSYS;最大悬臂状态;动力特性;主梁;斜拉索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1080引言研究桥梁结构包括自振频率、阻尼和主振型的自振特性是分析斜拉桥动力行为的基础。

结构的动力特性取决于结构的刚度、支撑条件和组成体系等。

研究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对于桥梁结构的抗风稳定性分析、抗震设计、健康检测和维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判别桥梁结构是否完整的重要依据。

笔者以重庆市某大桥最大悬臂状态为背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

研究探讨了单索面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最大悬臂状态自振特性在参数影响下的一般规律,其结果可作为同类桥梁研究和设计工作的参考依据。

1工程背景重庆某大桥南穿渝中区洪崖洞旁沧白路,跨嘉陵江,北接江北区江北城大街南路。

主桥为单塔单索面钢桁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88m+3索塔采用天梭形,包括上、中、下塔墩,采用C50混凝土。

2有限元模拟建立与结构实际状况相符的力学模型,是分析大桥在最大悬臂状态的空间动力特性的基础。

计算模型力求在边界条件、质量、刚度上的模拟与实际状况相符。

采用正确的单元来模拟斜拉桥各个主要组成构件是建立大桥最大悬臂状态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关键。

因此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将主要基于以下原则来选择单元:(1)选取的单元必须能最大程度地模拟结构的受力特性;(2)必须保证计算结果具有足够的精度;(3)有限元模型建立要尽量简便,计算工作量要尽量小,进行结果处理时也要比较方便。

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研究的开题
报告
题目: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研究
作者:XXX
导师:XXX
摘要:
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然而,由于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因此无
法准确评估其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安全性,未来的研究将采用动力分析和地震反应模
拟的方法,探讨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在重载、风载和地震等外部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探讨其动力特性和结构响应的规律,并提
出相应的抗震设计建议。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的建模方法;2)重载、风载和地震工况下的动力分析方法;3)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4)地震工
况下的结构响应分析;5)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研究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可以准确评估其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安全性,指导该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

此外,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其他类似结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双索面宽幅矮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地震反应;模拟分析;抗震设计。

斜拉—悬索体系桥力学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斜拉—悬索体系桥力学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斜拉—悬索体系桥力学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流量不断增加,传统的
桥梁结构往往难以满足对于道路交通的需求,因此需对桥梁结构进行不
断的创新。

斜拉桥作为一种新型的梁式桥,具有结构简单、建设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覆盖范围广、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城市道路
建设中。

因此,对斜拉桥的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
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斜拉桥的悬索体系桥力学特性的研究,探讨斜拉
桥在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及优越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斜拉桥的悬索体系桥基础知识和理论
2.斜拉桥的悬索体系桥设计及其施工、监测、维护
3.斜拉桥的悬索体系桥力学特性分析与计算
(2)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全面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测定斜拉桥的悬索体系桥力学特性,为后
续的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3.理论研究法,建立适合斜拉桥的悬索体系桥力学特性分析与计算
模型,探究其在工程实验室和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斜拉桥的悬索体系桥力学特性,为今后斜拉桥的设计、建设、监测和维护提供参考,探讨斜拉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前景。

三跨无背索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三跨无背索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16 桥梁结构 1
城 市道桥 与 防 洪
21年 7 02 月第 7 期
Hale Waihona Puke 三跨 无 背索 斜拉 桥 的动力特 性 分析


敏 ,欧 家富 z郑光辉 , ,
(. 1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 工程学院 , 广东广州 5 0 0 ; 东莞市新远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 司, 10 6 2- 广东东莞 5 3 2 ) 2 10 要: 湖南路大桥主桥为一座斜塔无背索斜拉桥 , 跨径组合 为 3 + 2 + 0m 全长 12m 0m 9 3 , m 5 。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 型,
0 引言
随着 经济 、 会 的不断进 步 , 梁美 学的地 位正 社 桥 逐步上 升 , 变得 与桥梁 的经济 性能 、 安全性 能 同样重 要 。对 于斜 拉桥 来 说 , 桥塔 是 斜拉 桥 最 为重 要 的受 力构件 , 同时也是 最 为醒 目的桥梁 美学元 素 , 塔形 桥 式 的创 新成 为斜 拉桥结 构创 新 的最 主要 途径 。无背
2 主桥动力计算
湖 南路 大桥 主桥空 间有 限元模 型采 用 双主梁 模 式, 桥塔 、 主梁 和桥 墩 均采 用 空 间梁 单元 , 斜拉 索 采
作者简介 : 杨敏( 9 3 )男 , 1 8 一 , 湖南娄底人 , 硕士研究生在读 , 主 要研究方 向为桥梁结构设计 与健康监测技术。
1 工 程 概 况
湖 南 路大 桥 主桥 位 于 山东 省聊 城市 , 是跨 径 组 合 为 3 +9 +3 12m 的双 索 面无 背 索 0m 2m 0i 5 n=
斜拉桥 , 上部结构由桥塔 、 主梁和斜拉索组成 , 桥塔 和主梁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纵向桥型布置 见 图 l 。 桥塔总高度为 8. 68 m,其 中桥面以上高度为 8 7 _塔身背索面采用直线形式 , 5D I 。 后倾 5 。, 9 塔身迎

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动力特性分析

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动力特性分析

一、引言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是跨越河流、峡谷等水体的主要桥梁形式之一。

它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风阻小,景观性好等优点,在众多桥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在经济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在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动力特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于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实际工程的建设。

二、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结构特点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结构形式独特,主要包括以下特点:(1)单索面:该桥梁的索面是个单曲线双向受力系统,它把桥面荷载分布到最大限度的索弦上。

(2)公路和铁路的两用性:该桥梁既可通行公路汽车,也可通行铁路火车。

(3)钢桁梁:该桥梁用钢板焊接成撑杆和横梁,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强度。

(4)独塔斜拉:该桥梁中心有一座独立的主塔,从而减轻了桥梁整体的质量,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

以上特点也是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动力特性的基础。

三、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动力特性分析(1)风荷载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风荷载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风荷载引起的振动和破坏问题。

在桥梁施工中,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风沙预报和风速等级化预警要求,加强对于施工现场交通和人员安全的保证。

(2)桥梁震动问题桥梁震动问题是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施工中的岩石爆破、桥面浇筑等,都可能会对桥梁结构产生振动,因此应增加桥梁支撑体系,加强桥梁的稳定性。

(3)温度变化问题在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引起钢材温度变化,从而影响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桥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

(4)施工机械动力问题在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动力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 图 1中的全桥 空间有 限元模 型对 该 大跨 度独 斜塔 斜拉 桥进行 模 态分析 , 取前 1 O阶振 型计 算 , 果 见表 2 结 。
表 2 独斜塔斜拉桥的前 1 0阶振 型 频 率 、 期 及 振 型 描 述 周
缩短 , 但拉索 总量略有增加 ; ③塔高 略有增加 ; ④对
塔身受力有 利 , 可以使 主跨 索力和边跨 索力 的合 力 的倾斜度更 接近 于塔 身 , 加 上 塔身 自重 的影 响 , 再
塔根恒载 弯矩 可以保持较 大 的向岸边 的储备 , 边跨
索力可减少 ; 边跨长度较 小时采用更合理 。 ④
2 种情况 的倾角都不 宜过大 , 1  ̄1。 以 0 5为宜 。 本文 以该工 程 实 例桥 为背 景 , 变 其 塔柱 倾 改
( )向河心倾 时 。①可 以缩 短 主跨 一侧 拉索 1
的长度 同时减 少长 索 的非 线 性 影响 ; 可 减 少拉 ②
图 1 全 桥 空 间有 限元 模 型
索 用量 ; ③塔高 可 略减少 ; ④不 利之 处是塔 根处本
来就 存在很 大 的 向河 心 的 弯 矩 , 斜 塔 身 的 自重 倾 更加 大 了这个 弯矩 , 因此 必 须 加 强边 跨 背 索 的 张 拉力 且倾 角不 宜过 大 ; 边跨 长度较 大时 有利 。 ⑤
斜拉 桥 由桥 塔 、 面 系 、 拉 索 、 墩 ( 固 桥 斜 边 锚 墩 、 助墩 ) 辅 和支 撑连 接装置 ( 支座 等 ) 组成 。在进
收 稿 日期 :0 20 —3 2 1— 10
21 第 2 0 2年 期
王 爱 国 : 塔 斜 拉桥 动力 特性 研 究 斜
的空 间梁单 元 简 化 为鱼 骨 刺 形 , 有 截 面几 何 特 所 性 及质 量集 中于桥 的主 梁上 , 梁 为刚性 构件 , 横 只 起 传 递力 的作 用 ; 塔采 用空 间梁单 元进 行离 散 ; 桥
时 , 也可 用于 动力 分析 ( 它 带有惯 性或 阻尼效 应 ) 。 该单元 在每 个节 点 上 有 3个 自由度 : 节 点 坐 标 沿 系 X、 z方 向的 平 动 , 管是仅 受 拉 ( ) 项 , y、 不 缆 选 还是 仅受压 ( 口) 项 , 单 元都 不 包 括 弯 曲 刚 裂 选 本 度 。本单元 具有 应力 刚化 、 大变形 功能 L 。 2 ] ( )各 构 件对 应 的 材 料 参 数. a 泊 松 比为 0 2 密 度 5 1GP , ., 为 25 9 k / ; 拉 索 、 箱 梁 的 弹 性 模 量 为 4 g m。 斜 钢 2 . a 泊 松 比为 0 3 密度为 78 0k / 。 1 0GP , ., 5 g m。 ( )各 构 件 的处 理 方 法 。由于 本 桥 是 斜 塔 , 2 所 以主跨与 次跨 是不对 称 的 。桥 梁主 梁用 带刚 臂
由表 2可见 , 独 柱斜 塔 斜 拉桥 的 自振 有 以 该
上述 4 分析模型 动力 特性计算结果见 表 3 种 。

王 爱 国 : 塔 斜 拉 桥 动 力 特 性 研 究 斜
21 0 2年 第 2期
由表 3可见 , 型 1和模 型 2相 比各 阶频 率 模 均 有 变化 , 变 化幅度最 大为 0 8 , 阶振 型 没 但 . 各 有 变化 , 可见 塔 柱 向河 岸倾 与塔 柱 向河 心 倾 两者 的动 力 特性 并无 明显 变化 。模 型 l 模 型 3 模 型 、 、 4相 比 , 型 1和模 型 4的 基 频 比模 型 3的 均有 模 提高 , 别 为 0 4 、 。可 见 当塔 柱 均 为 向河 分 . 1 岸 倾斜 时 , 随着 倾斜 角 度 的 增 加对 于桥 的 基 频来 说 也 随之 提高 。
总第 2 1 5 期 21 0 2年 第 2期
Tr n p ra in通 in e& Te h oo y a s o t交o ce科 技 c n lg t S c
S ra . 5 e il No 2 1
N o 2 A pr 201 . . 2
斜 塔 斜 拉 桥 动力 特 性 研 究
映结 构构件 的几 何 、 材料 特性 , 以及各 构件 的边 界 连接 条件 。 在该桥 建模 中 , 据 各 构件 的形 式及 受 力 特 根 点 , 别 对应 在 ANS s软 件 中选 用合 适 的单 元 分 Y
类 型 。本文 主要 采用 的单元 类 型如下 :
兰 鹿特 丹港 E amu 桥 等 , 些 桥 以其 独特 的 景 rs s 这 观 效果 和力 学上 的优越性 成为 在结构 和美 学上 都
5 结 论
的塔柱 侧弯 振型 出现 最早 , 映 出该 桥 塔柱 的抗 反 弯刚度 较弱 , 因此在设 计 中要注 意加强 。 ( )从 提高全 桥基 频上 看 , 5要 优于 1 。1 。 3 l。 1, I 要优 于 7 , 。 随着塔 柱 倾斜 角 度 的增 加 全 桥 基 频会 有所 提高 ; 塔柱 向 河 心倾 斜 和 塔柱 向河 岸倾 斜 相 比, 于全 桥动 力特 性 的影响不 大 , 于塔 柱倾斜 对 对 角度 的选择 在设 计 中应综 合考 虑多方 面 因素 。
表 1 边 界 约 束条 件
自由 度 辅助墩与主梁 塔 与 主梁 边墩与主梁 塔底 与地 面
斜拉桥 的相 关 构 件参 数 有 很 多 , 结 构 的跨 如
长 、 梁 的连接方 式 、 撑 条件 、 塔 支 主梁 的截面 形式 、 主塔 的倾 斜 角 度 、 面 布置 、 形 布置 、 助墩 的 索 索 辅 数 目和位 置及 桥 面 系材 料 的类 型等 , 果 考 虑参 如 数之 间 的相 互影 响来 分析 各类参 数对 此类 桥型 的 自振 特性 的影 响是 十分 复 杂 的 , 也难 以准 确 描述
王 爱 国
( 北 省 交 通 规 划 设 计 院 武 汉 湖 405) 3 0 1


应 用 大 型通 用有 限元 软 件 A Y NS S对 某大 跨 度 斜 塔 斜 拉 桥 的 动 力 特 性 进 行 了 计 算 分 析 ,
讨 论 了 空 间 有 限元 模 型 的建 立 , 析 了 构 件 参 数 对 动 力 特 性 的 影 响 , 出 了可 供 该 类 型 桥 梁 设 计 分 得 应 用 的 结果 。 关键词 斜 塔斜 拉桥 有 限元 动 力 特 性
有创 新和特 色 的杰作 桥[ 。 目前我 国修 建这 类独 1 ]
斜 塔 斜拉 桥者 较少 , 内对 于这 类 特 殊 桥 型桥 梁 国 的相关 研究 也 较少 , 由于 这类 大 跨 度 桥 梁一 般 但
都是 交通 运输 的枢纽 工程 , 投资 大 , 国 民经济 有 对
着 重 大 的 影 响 , 于这 类 重 要 桥 梁 设 计 而 言 , 对 抗 震、 抗风设 计 和车 桥 共振 等 动 力 问题 是 无 法 回避 的, 因而有 必要对 其 动力特性 进行 分析 。 本 文针 对某 一 在 建 的斜 塔 斜 拉 桥 , 用 大 型 应 通用 有 限元 软 件 A YS建 立其 全桥 空 间有 限元 NS 模型, 主要 就模 型单 元 的选 取 、 动力特 性计 算及 构
件 参数对 动力 特性 的影响 展开研 究 。
l 全 桥 概 况
其 成 为一个 轴 向仅受 拉或 受压杆 单元 。使用 只受
拉选项时, 如果 单 元受 压 , 刚度 就消 失 , 以此来 模 拟缆 索或链 条 的松弛 。这 一特性 对于将 整个 钢缆 用一个 单元 来模 拟 的钢缆 静力 问题非 常有用 。当
弯刚度 较弱 , 因此 在设 计 中要注 意加强 。
( )该 独 柱 斜 塔 斜 拉 桥 一 阶 振型 为 塔 柱 侧 3 弯, 与一般 双塔 斜拉桥 的一 阶振 型为 纵飘不 同 。
4 构 件参数 变 化对 动力特 性 的影 响
桥向, Z为竖 向 , 0为 自由 , 为约束 。见 表 1 1 。
独塔 、 塔斜 拉桥 这 类 特 殊桥 型 国外 修建 的 斜
较 多 , 澳大 利亚 B t n桥 、 班 牙 E r 桥 、 如 ama 西 bo 荷
行 动力 特性 分 析 时 , 各部 分 构件 应 采 用不 同 的 对
模 拟 方法 , 力求 使 所建 立 的计 算模 型能 如 实地 反
角, 分别 采用 向 河 心 倾 1 。 向河 岸倾 7 和 1。 l、 。 5建
立 了 4 分析 模型 。 种
模型 1 。塔柱 倾角 : 向河 岸倾 l 。 1。
模型 2 。塔柱 倾 角 : 向河心倾 1 。 1。 模型 3 。塔柱 倾 角 : 向河岸 倾 7。 。 模型 4 。塔柱 倾 角 : 向河岸倾 1 。 5。
需 要松 弛单 元 的性能 而不 是关心 松弛单 元 的运 动
该桥 为独斜 塔 空 间扭 面 背 索 斜 拉 桥 , 、 、 墩 塔
梁 固结 , 径 组成为 1 9m+1 8m+8 跨 0 8 8m。其 中
1 9m 边跨 主 梁 为预 应 力 混 凝 土 边 箱梁 , 0 桥塔 采 用独 柱斜塔 , 高 1 0m, 塔 5 预应 力 混凝 土箱 梁 伸 过
3 动 力 特 性 分 析
用 ANS s中的模态 分析计 算结 构 的 振动 特 Y
性 , 解结 构动 力特 性 的方 法很 多 , 文采 用兰 索 求 本
斯 法 ( lc a co)引。 B ok L n z sE
( )向河岸倾 时 。① 主跨 一侧 的拉 索有 所伸 2
长 , 大了长索 的非线 性 影 响 ; 加 ②边 跨侧 拉 索 略有
计 算模 型 中梁 、 、 采用 B AM1 8单元 模 塔 墩 E 8
拟,E B AM1 8单元基 于 Ti s e k l 8 moh n o 梁理 论 , 该
单元 有 3 节 点 , 个 每个 节 点有 6个 自由度 , 中第 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