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ICU清醒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清醒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现介 绍如 下 。
I U 各 种 仪 器 在 使 用 过 程 中会 产 生 一 定 的 噪 C
声, 各种 导线 及血 压计袖 带等连 接于 患者 身体 , 肢体 活 动障碍 ; 房光线 较 暗, 间 内有其 他 患者痛 苦呻 病 房 吟声等 环境 因素 ; 理工 作量 大, 护 护士 无 暇与患 者进
行 心理 沟通 ; 护理 人员配 备不 合理等 。
3 护理 干预
3 1 针对 病人 因素 采取 的对策 .
1 临床资 料 选择 2 0 0 9年 6月 ~2 1 0 1年 6月 入住 我 院 I U C
清 醒患者 10例 , 6 年龄 5 ~8 2 2岁, 均 数 和 中位 数 平 分别 是 7 . 0 5岁 和 7 2岁 。其 中男 性 9 6例 , 性 6 女 4
④尽 量减少 强迫 体位给 病 人带来 的不适 。护理 人员 在给予 患者 心理 支 持 的 同 时, 还应 注 意到 病 人
睡 。各类 仪器 的报 警声 应 调 至 合适 音 量 , 病 人创 为
造一 个 较 好 的 休 息空 间。护 士 长合 理 安 排 人力 资 源 , 意护理工 作 的连 续性和 协调 性 , 患者体 会到 注 使 医护人 员 的关心, 使之 与我 们更好 的进 行沟通 , 达到
者因病 情需 要行 气 管插 管 或 气 管 切 开等 , 引起 患 者
交流 障碍 ; 部分患 者对死 亡 的恐 惧 心理 ; 大 重症 创伤 患者 受伤过 程 受到惊 吓 , 时难 以接受 事实 ; 一 部分 患 者担 心疾病 预后 等 。
2 2 护 士 因 素 . ‘
望得到 积极 有效 救 治 的 同 时 , 同样 期 望 着 全 方 位 的
因急 于完 成工作 而伤 害到 患者 , 量减 少身体 暴露 , 尽

影响ICU患者心理问题因素分析及护理

影响ICU患者心理问题因素分析及护理

影响ICU患者心理问题因素分析及护理摘要】ICU重症患者需要隔离监护治疗,封闭的环境,陌生的监护仪、治疗仪,容易让病人出现ICU综合征、对疾病与死亡有恐惧感、对治疗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心理护理的配合。

并针对不同的病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式。

通过全面合理的整体化护理促进患者心理健康,从而利于病人康复。

【关键词】ICU 重症患者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057-02重症监护室(ICU)是对危重病人实施集中监护的场所,存在病情危重、变化快、医疗仪器多、抢救多、医护工作繁忙、与病人沟通少、而又不能留家属陪护等特殊性。

不同的病人心理反应有很大的差别。

有报道称ICU病人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4%~72%[1]。

因此应对多病种不同类型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减少和预防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身心尽早康复。

现结合临床将患者出现心里问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归纳如下:1 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1.1病房环境ICU是一个集中了全院各科室、各专业的危重病人的地方,室内时常听到各种仪器的警报声、危重病人的呻吟声,或看到医护人员紧张而严肃的表情和他人的死亡时,焦虑、恐惧感则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当看到周围病友应抢救无效医生宣告死亡的时候患者害怕和恐惧感骤然上升。

ICU的各种先进仪器及工作人员不停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而患者发现自己被各种结构复杂的仪器和管道包围,自然会产生恐惧和烦躁。

另外,ICU没有“时间性”,灯光常明,不知白天黑夜,不能出声,不能活动的环境及探视时间的限制都容易使患者不安,倍感孤独,产生心理压力[2]。

1.2患者1.2.1孤独和沮丧患者神志清醒后剧烈挣扎,精神处于萎靡、瘫痪状态,反应淡漠,严重失眠,情绪悲观,主要是由于患者术后醒来有种“再生”的感觉。

他们希望离亲人近些,获得精神安慰[2],而ICU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没法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这时患者会倍感孤独,有与世隔绝感。

ICU患者心理康复计划

ICU患者心理康复计划

ICU患者心理康复计划患者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中经历过重大疾病或手术后,不仅需要恢复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心理康复在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促进康复进程以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心理康复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该计划的方法。

一、ICU患者心理康复的重要性ICU环境对患者来说是陌生而紧张的,他们通常需要接受高度专业的医疗护理和监护,并且可能处于生死线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常常会经历一系列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康复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ICU患者心理康复计划的制定是相当必要的。

二、ICU患者心理康复计划的实施方法1.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康复计划。

这包括制定康复目标、明确康复措施,并监测评估进度。

2. 提供情绪支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对于ICU患者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提供安慰和鼓励,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此外,可以引导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例如倾诉、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

3. 专业心理咨询:将心理专家纳入ICU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能够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积极的建议和支持。

4. 促进社交支持:鼓励ICU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或其他通讯工具进行视频通话,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5. 康复教育:向患者提供康复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康复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技巧。

教育内容可以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6. 建立康复档案:记录患者的心理康复过程和效果,以便评估和调整康复计划。

这样可以确保康复工作的连贯性和个性化。

三、ICU患者心理康复计划的效果评估对于ICU患者心理康复计划的效果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使用标准化的心理评估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等,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客观评估。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患者病种多,病因复杂,病程长短各异,医疗环境使患者与家属隔离 同时ICU患者病情变化快,生命随时处于死亡威胁之下,心理反应与一般病人有所不同,其心理因素对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重要作用。如何在救治过程中及时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对整个疾病的转归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此类病人的治疗上,根据掌握病人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 1.1焦虑与紧张突然遭受意外创伤事件造成的危重病人,由于起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认识,思想上毫无准备,对于病痛难以忍受,加上生活不能自理产生焦虑心理,病人对其病情的发展及预防后感到渺茫,产生紧张心理。 1.2恐惧与害怕重症监护室病人经一段时间的救治后,常需手术治疗,其一旦听到要“开刀”,即感到自己病情严重,这时对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特别留意,心里十分紧张,并对手术产生恐惧感,害怕自己在他人的“疏忽、松懈”中突然死亡。 1.3绝望与抑郁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经过一段时间救治而无明显缓解,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死神即将来临,即产生抑郁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拒绝治疗。 1.4逃避与放弃有些患者因为家庭条件差,性格又内向,认为患病后会给家人增添无尽的麻烦,增加经济负担,而选择放弃治疗。 毕业论文网 2护理对策 2.1加强信息沟通主动关心病人,减轻其思想负担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变化常由于其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对文化素养高、性格开朗,乐观,意志坚强者,在适当时间,采用恰当方式,将病情如实告知,并做好心理救援的基础上,因人而异,视病情分段告知,避免增加其思想负担及刺激因素,对其作耐心解释,关心、安慰他们,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环境与人是分不开的统一体,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布置一个陈设简单、整齐、清洁、色调柔和、光线充足的房间,使病人置身于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以减轻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并可减轻疾病产生的压力,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1 资料 与方法 .
待治疗 的 目的 、 单程序 , 简 护士应做好 心理护理 , 给予 心理支 持 , 包括温 和善 意 的微 笑 , 当的握 手 , 者存在的痛 苦给予恰 到好处 的解释 等。护士应 了解 恰 对患
11 一般资 料 : . 选择我 院于 20 0 7年 1 ~ 09年 l 月 20 2月问对 IU室住 院 患者 的家庭 住址 、 病概况 , C 疾 手术病人术 中情况 , 当患 者清醒 时 , 医护人员 告诉
此, 若循序渐进的给以肠内营养, 患者极少出现胃肠道不适。本组病人 9例出 [] 任建安, 1 黎介寿. 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策略及途径选择[ ] 中国实用外 J. 现呕吐 、l 出现腹胀 、l 出现腹泻 。其 直接原 因为 滴注肠 内营养 液过 快、 3例 2例 未保证液体的适宜温度。故在滴注过程中, 应注意病人的反应 , 及时调整营养 [] 李宁, 2 黎介寿. 外科营养近2 0年的进展与展望[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J. 液的量、 浓度、 速度并保持温度在 3℃左右 ; 7 正确记录 2h出入量, 4 观察病人有
必 心理反应 也有很大 的差别 。尽管监护病 房拥有 完善 的设备 , 全的 医疗 护理 , 在 与护士的合作 中受到感 染 。帮助病 人 积极 与亲人 沟通 , 要 时取得社 会 的 周 仍有病人 在监护期 间会 出现不 良心理 反应 , 如焦 虑 、 安 、 不 恐惧 、 郁 。甚至拒 支持 , 抑 让病人 知道 我们关心他 , 重视他 , 人建立起 强有力 的信任 关 系, 加 和病 增 消除病人的孤独 心理。 绝治疗 , 导致延 迟康复 , 发症和 死亡 率增 加 , 并 以及 住 院天 数延 长和 住 院费用 病人 安全感 , 23 情感化 的护理服务 。为满足患者爱 与归属 的需要 , 疗前与 患者交 . 治 的增加 。我院于 20 07年 1 ~ 09年 1 月 20 2月问 对 IU室 2 C O例住 院患者 , 出现 的心理反 应进行 了分析并 总结了相应 的对 策 , 到如下 。 现报

ICU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的。笔者通过对 20 0 9年 1月 一2 1 年 1 01 月期 间我 院 I U入 患者人住 I U最初 的几小 时, C C 此期 患者 处于生理 和心理 的应 随着病情进展 、 医护人员干预 以及患者运用 自身资源 住的神志清楚 的患 者运用 观察 、 谈 、 访 问卷等 方 法 , 了解 IU C 激状态 , 患者 在住院期问心理状 态及演 变过程 , 探讨个 性化 的心 理干 进行调整 , 者的心理状态会逐步演 变。 患
判 者。患者往往原来身体 健壮 , 事件 发生 突然 , 后果 严重 , 因而 面的经 验。家人 的支 持可使患者 注 意能力 、 断能力 和社 会 适应能力逐 渐恢 复 , 但是心理创 伤 的恢复 是一个 比较 漫长 的 造成 严重 的心理 冲突 。( ) 2 恐惧 。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情绪 , 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1 年第 8卷第 2 ( 01 4期 下半月版

1 21 ・
IU患者心理状态 分析 及护理对策 C
倪小英
d i1 .99 ji n 17 o :0 3 6/ .s .6 2—9 7 .0 1 2 .6 s 6 62 1 .4 06


I U患者病情危 重 , C 神志 清楚 的患者体 验着 巨大 的心 理
预措 施 , 以更好地指导 临床护理 , 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2 应对期 .
短暂的心理冲突过后 , 患者 调动身心资源 积极
应对 , 感受并评价周 围情境 和 自身 , 情绪感受的主观结果 是表
抑郁反应 , 客观结果是出现 了可 被观 11 临床资料 2 0 . 09年 1月 ~2 1 年 1 , 01 月 我科共 有 6 9例 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焦虑 、 抑郁 的躯体症 状 。本 组病 例 中所有 参 与调 患者参与 调查 , 中男 4 其 8例 , 2 女 1例。年 龄 2 4—8 5岁 , 均 察 到的各 种焦虑 、 平 5 . 7岁。人科 诊断 : 合伤 、 发伤 2 84 复 多 8例 , O D伴 感染 2 CP 1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精选5篇)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精选5篇)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精选5篇)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第1篇关键词:心理健康情形;急诊ICU护士;对策;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进展、医学科学模式的变化,护理工作必需以患者为中心,做好心身护理。

因此,护士的压力越来越大。

现就急诊ICU护士心理情形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综述,供同道借鉴。

1影响急诊ICU护士心理情形的重要因素工作责任重急诊患者的来源广泛,病种多而杂。

急诊ICU护士工作繁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加上三班倒,使工作和生活没有规律;护士配备比例相对不足,导致长期超负荷工作。

国外很多讨论资料表明,急诊ICU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显现头痛、睡眠障碍、疲乏感等躯体症状。

防护措施不力急诊ICU护士需常常对未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抢救和处理,其中包括一些处于潜匿期及诊断前期的传染病患者。

护士在自我保护学问缺乏或防护物品不齐备的情况下,易造成护患间的交叉感染,对护士的身体健康造成威逼。

常常接受垂危和死亡的刺激急诊ICU护士面对的是急、危、重症患者,常经过人间的生离死别。

有关人士认为,垂死和死亡现象作为一种刺激因素除造成护士的直接心理压力外,还可产生继发影响,造成护士产生猛烈情感反应,即对哀痛、生离死别的替换感受,这样就可能引起护士在精神上极度紧张。

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误会和冲突急诊ICU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同时也是最简单产生冲突、纠纷和投诉的地方。

急诊患者由于起病急骤,毫无心理准备,希望得到适时、详细的救治服务,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环境等不了解,一旦护士工作难以充足他们的要求,简单显现过激行为;另外,当急诊ICU 护士因忙于急救和护理,而无暇顾及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心情,两者之间的差异简单使患者和陪人产生“急诊不急”的误会,甚至发生冲突。

急诊ICU工作环境多而杂,认为在诸多影响护士心理健康情形的因素中,工作性质和环境是最重要因素。

ICU患者烦躁激动的原因与对策

ICU患者烦躁激动的原因与对策

ICU患者烦躁激动的原因与对策关键词烦躁激动ICU 原因对策烦躁激动是ICU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处理不当会使重症患者的病情恶化。

我们总结了ICU内病人烦躁激动的原因,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患者烦躁激动的发生,从而全面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临床表现患者坐卧不安、情绪激动,撕扯衣服和床单、试图拔除身上的导管,定时、定向能力障碍,夸大地抱怨疼痛,不能配合护理人员。

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波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加快,与呼吸机不同步,导致气道压力升高,通气不足,PaO2降低和PaCO2升高。

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患者1200例,其中出现烦躁激动的患者543例,占45%。

ICU患者烦躁激动的原因疼痛:是术后患者出现烦躁激动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疼痛导致机体应激改变、睡眠不足和代谢改变,进而出现疲劳和定向力障碍,导致情绪改变。

低氧血症、低血压、低血糖等也是引起烦躁激动的常见原因。

有资料显示,PaO2<60mmHg易出现躁动,低血压引起的躁动与低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关;低血糖会导致严重的激动[1]。

脑损伤:包括闭合性脑损伤和动脉瘤破裂出血[2],血栓破裂、感染、空气栓塞均与持续和严重的躁动状态有关。

较常见的是额叶损伤。

环境改变:ICU特殊的治疗环境与患者发生烦躁激动密切相关。

其原因有:①ICU与外界隔离。

②ICU内有许多抢救设备和监控仪器,给患者带来一种被禁锢的感觉,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

ICU内限制病人的活动,以上均可增加患者的不适,影响休息和睡眠。

③ICU内因仪器设备多,致噪音大。

噪音水平白天为50~70分贝,夜间为45~55分贝。

Hitton指出每天超过6小时噪音水平超过60分贝[3],会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刺激患者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患者感到抑郁、头痛、幻觉、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倒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放的病人56例,总结该组病人的心理问题,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的心
理状态,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

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前焦虑、抑郁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ICU病人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缓解病人的不良
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关键词】ICU 心理问题焦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229-01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现代急救医学较为完善的产物,在ICU病房内的病人大
多免疫功能下降和具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较长,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
心理问题[1]。

而病人的心理反应往往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我院2008年6月
至2009年6月对28例ICU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病人56例,均为我院ICU病人,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
21~82岁,平均(40.3±4.5)岁。

APACHE II评分均>10。

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气
肿(COPD)、重症肺炎18例,颅脑疾病6例,呼吸心跳骤停6例,高位截瘫5例,重症胰腺炎5例,胸重症心肌炎及慢性心功能不全4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肺
栓塞2例,腹部复合伤和大手术7例,先天性左侧膈肌缺如膈疝1例。

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
体方法如下。

⑴环境:给病人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光线要柔和,阳光不
刺眼,不允许有喧闹声。

尽可能减少或消除环境中造成病人心表烦乱和影响睡眠
的因素。

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50%~60%[2]。

⑵健康宣教:向
病人系统的介绍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止痛方法,
麻醉药品的副作用等。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用药、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帮助病人认识疾病,改善心境,告知其只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乳腺癌能够得
到控制,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⑶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主动
倾听病人的诉说,获得病人的信任,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不安与痛苦。

对焦虑、
恐惧、衰竭、绝望等病状的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给予药物和综合治疗方法,耐
心解决病人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泄,使病人保持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理顺
自己的情绪。

⑷疼痛处理:当病人感觉疼痛时,要认真倾听、耐心安慰,教给患
者减轻疼痛的技巧,采取情绪转移法,让病人听一些凝神静气的音乐,对于不同
程度的疼痛分别应用解热镇痛药、镇静类药物,在搬动病人时动作要轻柔,以免
加重疼痛刺激。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病人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

应用医院焦虑自
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两个量表均20个条目,用以评定调查对象的焦虑、抑郁主观感受。

<50分为无焦虑或抑郁,50~59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或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或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统计软件。

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ICU病人大多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认识,面对陌生的环境,同室病友的呻吟,尖叫以及死亡,从内心深处感到不安、恐惧、忧心重重。

有的病人对患病毫无思想准备,无法面对和接受残酷的现实。

易产生愤怒情绪激昂或悲惨,沉默寡言麻木幻觉,甚至精神紊乱。

加之由于各种引流管道和监护导线制约了身体的活动,患病又导致身体上的疼痛,很容易产生痛苦、焦虑的情绪。

该组病人经过量表调查100%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均超过总粗分的正常上限。

2.2 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的焦虑抑郁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的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1。

表2-1 两组病人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比较
注:﹡护理前后相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重症监测治疗与非理病房或称加强医疗病房。

是医院的一种特殊结构。

是危重人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

它以现代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技术对病人实施严密的监阅和集中治疗、护理,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但是很多病人在治疗期间却因诸多的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良情绪和因疾病引起精神障碍,不利于康复。

ICU是医院的高危科室,很多病人在治疗期间却因诸多的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良情绪和因疾病引起精神障碍,不利于康复[3]。

本研究结果表明,ICU病人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且通过改善环境、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疼痛处理等心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均得到了缓解,具体表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的焦虑抑郁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的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ICU病人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掌握临床心理学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实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不良清楚,使其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彭静,李翠红.N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8):2200-2201.
[2]吴桂真,吴庆珠,李爱军.心外科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08,17:107.
[3]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