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合集下载

碳碳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二、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C/C复合材料作为刹车盘
二、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2. 先进飞行器 导弹、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等,在再入环境时飞行器头 部受到强激波,对头部产生很大的压力,其最苛刻部位 温度可达2760℃,所以必须选择能够承受再入环境苛刻 条件的材料。 设计合理的鼻锥外形和选材,能使实际流入飞行器的能 量仅为整个热量1%~10%左右。对导弹的端头帽也要 求防热材料,在再入环境中烧蚀量低,且烧蚀均匀对称, 同时希望它具有吸波能力、抗核爆辐射性能和全天候使 用的性能。 三维编织的C/ C复合材料,其石墨化后的热导性足以满 足弹头再入时由160℃气动加热至1700℃时的热冲击要 求,可以预防弹头鼻锥的热应力过大引起的整体破坏; 其低密度可提高导弹弹头射程,已在很多战略导弹弹头 上得到应用。除了导弹的再入鼻锥,C/C 复合材料还可 作热防护材料用于航天飞机。
碳/碳复合材料CVD工艺


在CVD过程中特殊问题--防止预成型体封口。 在工艺参量控制时应使反应气体和反应生成气 体的扩散速度大于沉积速度。
预成型体和基体碳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的基本思路 先将碳增强材料预先制成预成型体,然后再以基体碳填充, 逐渐形成致密的C/C复合材料。 预成型体是一个多孔体系,含有大量孔隙,即使是在用成束 碳纤维编织的预成型体中,纤维束中的纤维之间仍含有大量 的孔隙。
二、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C/C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二、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二、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3.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上的应用 C/C 复合材料自上世纪70 年代首次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 (SRM) 喉衬飞行成功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固体火箭发动 机喷管材料的发展。 采用 C/C 复合材料的喉衬、扩张段、延伸出口锥,具有 极低的烧蚀率和良好的烧蚀轮廓, 可提高喷管效率1 %~ 3%,即可大大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 喉衬部一般采用多维编织的高密度沥青基C/C复合材料, 增强体多为整体针刺碳毡、多向编织结构等,并在表面 涂覆SiC以提高抗氧化性和抗冲蚀能力。 美国在此方面的应用有:①“民兵2Ⅲ”导弹发动机第三 级的喷管喉衬材料; ②“北极星”A27 发动机喷管的收 敛段;③MX 导弹第三级发动机的可延伸出口锥(三维编织 薄壁 C/C 复合材料制品)。 俄罗斯用在潜地导弹发动机的喷管延伸锥(三维编织薄壁 C/C复合材料制品) 。

碳碳复合材料ppt课件

碳碳复合材料ppt课件

循环浸渍-碳化曲线反映了浸渍-碳化工艺特点:
❖ 在进行1~3次浸渍碳化时,复合材料的密度增加较快, 从预制体密度(约1.2~1.3g/cm3)增加到1.6g/cm3以上;
❖ 从第四次循环浸渍碳化开始,则每次复合材料的密度增 加相对较慢。
❖ 为了减少浸渍-碳化次数,提高浸渍碳化效率和改善复 合材料的性能,一般采用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形成了压 力浸渍碳化工艺(PIC, Pressure Impregnation Carbonization)。并且在沥青液态浸渍-碳化工艺中得 到应用。
沥青碳化率=0.95QI+0.85(BI-QI)+(0.3-0.5)BS
因此,沥青的碳化率随高分子量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增加而增加。 最高的碳化率达90%,但与碳化时的压力有关。当碳化压力增强时, 低分子量物质挥发气化,并在压力下热解得到固态沥青碳。
★ 沥青碳化特性
★ 沥青碳化特性
沥青的压力碳化经历以下过程:
沥青液态压力浸渍-碳化 工艺是在常压、250℃下先浸 渍,然后在此温度下加压至 100MPa压力下继续浸渍,再 此压力下经650℃碳化。
同样需经历多次PIC工艺 使/C复合材料致密化。
● HIPIC工艺
HIPIC工艺是热等静压浸 渍碳化工艺(Hot Isostatic Pressure Carbonization),即 在等静压炉中进行PIC工艺。
沥青、树脂浸渍-碳化与CVD裂解碳填充孔隙的区别
C/C复合材料CVD/CVI工艺的种类主要有:
❖ 等温 (Isothermal)法; ❖ 压力梯度 (Pressure gradient)法; ❖ 温度梯度(Thrmal gradient)法; ❖ 化学液气相沉积法(Chemical Liquid Vapour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研究现状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研究现状

2、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团队 及其成果
目前,国内外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 究和开发工作。其中,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 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众多企 业在碳碳复合材料的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4)加工和成型:将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增强基体进行加工和成型,得到 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碳碳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关键 问题和解决方案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炭纤维或炭化纤维的制备、基体与 炭纤维或炭化纤维的界面结合、表面处理的效率和一致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现状
1、国家政策支持及项目进展情 况
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项目,支持和推动碳碳复合材料的研 究和应用。例如,中国政府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 型复合材料,并将碳碳复合材料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同时,国内外众多科 研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推动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和应 用。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特别 是纤维素碳化制备碳材料,由于其来源广泛、环保且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能源、 环保、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纤维素碳化制备碳材料的工 艺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综述
纤维素碳化制备碳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化温度、时间、 气氛等因素对纤维素碳化过程的影响上。近年来,研究者们还致力于探索纤维素 碳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以及如何提高碳材料的性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提高碳材料的质量和产量,以及如何实现 工业化生产。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炭/ 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摘要:综合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总结了炭炭复合材料的用途、制备工艺,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致密化方法,并对炭炭复合材料的抗氧化研究、石墨化研究做了初步的介绍,最后提出了炭炭复合材料今后发展的方向.关键词:炭炭复合材料,致密化,化学气相沉积,抗氧化,石墨化.1 引言炭/ 炭复合材料是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的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工程材料。

它和其它高性能复合材料相同, 是由纤维增强相和基体相组成的一种复合结构, 不同之处是增强相和基体相均由具有特殊性能的纯碳组成[1-2]。

炭/ 炭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低烧蚀率、高抗热震性、低热膨胀系数、零湿膨胀、不放气、在2 000 C 以内强度和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组织成分及力学性能上均相容)、对宇宙辐射不敏感及在核辐射下强度增加等性能[1-3], 使炭/ 炭复合材料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用途。

在发达国家,炭/ 炭复合材料已被成功用于航天飞机的机翼前缘、鼻锥、货舱门,高推动比战机发动机的涡轮,高性能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燃烧室等,新一代先进飞机、坦克、赛车、高速列车等的刹车材料,以及火箭、飞机的密封圈等构件[4],同时,炭/ 炭复合材料作为生物医学材料,人造心脏瓣膜、人工骨、牙种植体及作为植入材料用于矫形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5-7]; 作为智能材料,由于其受拉力后电阻增加,是很好的拉伸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8]。

炭/炭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增强碳基体复合而成。

碳基体以热解炭的形式存在,由碳源先驱体经热解碳化而成。

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 碳纤维及其结构的选择; 基体碳先驱物的选择; 炭/炭复合材料坯体的成型工艺; 坯体的致密化工艺以及工序间和最终产品的加工等[9]。

其中,关键技术在于坯体的致密化。

2 炭/炭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工艺传统的炭/炭复合材料致密化工艺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CVD、化学气相渗透(CVI)和浸渍法。

碳-碳复合材料莫来石晶须增韧莫来石抗氧化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碳-碳复合材料莫来石晶须增韧莫来石抗氧化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碳-碳复合材料莫来石晶须增韧莫来石抗氧化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碳/碳复合材料莫来石晶须增韧莫来石抗氧化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引言碳/碳复合材料(C/C)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C/C材料的缺点之一是其低韧性和易氧化的特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使用莫来石晶须作为增韧剂,并开发了一种莫来石晶须增韧C/C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1. 莫来石晶须的制备:将莫来石粉末与适量的碳源混合,并在高温下进行反应,使其发生碳化反应生成莫来石晶须。

2. 制备C/C材料:将制备好的莫来石晶须与碳纤维布层叠压制成坯体,然后在高温石墨化处理过程中使其形成成型的C/C材料。

3. 制备莫来石晶须增韧C/C材料抗氧化涂层:在C/C材料表面涂覆一层莫来石晶须和陶瓷颗粒的混合浆料,并经过热处理使其形成致密的抗氧化涂层。

性能研究1. 结构表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莫来石晶须在C/C材料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抗氧化涂层的致密性和结构。

2. 力学性能测试: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莫来石晶须增韧C/C材料进行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测试。

3. 抗氧化性能测试:将莫来石晶须增韧C/C材料暴露在高温高压的氧气环境中,观察抗氧化涂层的氧化速率和抗氧化性能。

结果与讨论1. 结构表征结果显示,莫来石晶须均匀分布在C/C材料中,并且抗氧化涂层具有致密的结构,能够有效阻挡氧气的渗透。

2.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莫来石晶须增韧C/C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X%和Y%(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填写具体数值),说明莫来石晶须能够有效增加C/C材料的韧性。

3. 抗氧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莫来石晶须增韧C/C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氧化速率降低了Z%(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填写具体数值),说明莫来石晶须增韧C/C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是有效的。

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莫来石晶须增韧C/C材料抗氧化涂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基体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材料,具有轻质、耐热、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纤维预处理、树脂浸渍、层压成型等步骤。

首先,碳纤维要经过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改善表面粗糙度等工艺,以提高纤维与树脂的粘结力。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碳纤维放置在树脂浸渍装置中,通过真空或压力使树脂浸润纤维,形成树脂基体。

最后,将浸润树脂的碳纤维层叠在一起,并经过热压或压力固化,形成最终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性,比重量相同的金属材料强度更高。

其次,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不易受化学物质侵蚀。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强度和刚度。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低热膨胀系数,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性,能够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降低碳排放。

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提高飞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飞机结构中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强度,可以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还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吸能性能,能够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材制造。

例如,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体育器材常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由于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可以使器材更轻便、更易于操作,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振动吸收性能,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手部震动,减少运动损伤。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具有结构轻、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其中一种材料,由于其高强度、低密度、高刚度和优良的热稳定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产品,如飞机、汽车、大型模具、船舶制造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这种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材料的性质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设计和试验。

一般来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预制备碳纤维碳纤维是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碳纤维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选择的原料、生产工艺、热处理方式等。

通常采用纤维束成型、碳化及氧化等工艺制备碳纤维,确保碳纤维的品质。

2、浸渍树脂将预制的碳纤维放入树脂中,使其充分浸泡。

树脂中的成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

3、热固化热固化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步骤之一。

材料通过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让树脂变成固体,并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的化学键连接。

通过这一步工艺,可以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4、精加工精加工是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最后步骤。

通过对材料进行切割、抛光、打磨、胶接等方式,可以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光泽度的制品。

精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损伤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保证材料性能的完好。

以上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主要步骤,整个制备过程需要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且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评估生产效果。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热膨胀性等特点,但其性能亦受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种材料,需要对其性能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

一种金属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与流程

一种金属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与流程

一种金属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与流程随着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和高效的能源储存设备,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储能设备以及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要能源来源。

然而,传统的锂电池在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隐患,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新型的锂电池材料和制备方法,以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金属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流程。

1. 制备方法1.1 选择合适的金属锂和碳材料作为原料。

金属锂通常采用电化学纯度的锂金属,碳材料则选用高纯度的石墨粉或者碳纳米管等。

1.2 通过机械球磨或化学合成等方法将金属锂和碳材料混合均匀,以确保复合材料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1.3 利用真空热处理或者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将混合均匀的金属锂和碳材料进行复合,并形成金属锂碳复合材料。

2. 锂电池应用流程2.1 制备阳极材料。

将金属锂碳复合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等混合均匀,形成阳极浆料,涂覆在铜箔基片上,经过干燥和压片等工艺形成阳极片。

2.2 制备阴极材料。

选择适宜的阴极活性材料,如氧化物或磷酸盐类材料,制备成阴极片。

2.3 组装电池。

将阳极片、阴极片和隔膜等层层堆叠,注入电解液,封装成电池。

2.4 充放电测试。

对制备好的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评估其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

3. 理论原理金属锂碳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能够提高电极材料的充放电速度和循环寿命。

金属锂碳复合材料还可以有效缓解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体积膨胀和收缩,提高了锂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应用前景金属锂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电极材料,在锂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大规模生产,同时能够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为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总结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金属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锂电池中的应用流程。

这种新型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为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