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十五课时教学设计
初识古文《千字文》的教案

教案注释
教学目的:初步认识古文《千字文》
教学阶段:初期
教学对象:小学生
教学内容:《千字文》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千字文》,了解古代文学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千字文》的基本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中的文字涵义。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解释和分析。
教学器材:黑板、书本
教学程序:
第一步:引入
1、听一首歌曲《千字文》,鼓励学生积极听歌,尝试哼唱。
2、教师介绍《千字文》的背景和重要性。
3、展示《千字文》的影片或图片,并简要说一下主要内容。
第二步:解说与分析
1、介绍《千字文》的作者、出处、年代和流传情况。
2、解析《千字文》中的句子、词语和文字含义。
3、分析《千字文》的艺术特点和评价价值。
第三步:思考与讨论
1、学生自然的反应。
2、自由讨论《千字文》的内容和主题。
3、分组进行分析,《千字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步:评价
1、鼓励学生背诵并朗读《千字文》。
2、评价学生的理解与表达情况。
3、展示学生精彩的朗诵表演。
教学结果:学生认识和理解了《千字文》的重要意义,并能够朗读部分文句。
教学建议:教育者需要进一步理解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并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活动。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喜爱古典文学,陶冶情操。
千字文第15课时世禄侈富教案 国学通用新版千字文下半卷

6.男女生合作拍手接龙读,读出韵律。
2教师诵读本课内容,初步讲解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PPT第3页)大臣们的子孙世代享受优厚的俸禄过蓿富裕奢1多的生活,车子华丽骏马月巴壮.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功劳卓著,他们的丰功伟绩都铭刻在石碑上流传百世.橘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PPT第4页)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伊尹辅佐汤王推㈱更桀建立商朝,他们都是辅佐当朝皇帝的宰相.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没有周公姬旦谁还能管理鲁国呢?3、图文解释+历史典故,迸一步理解课文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1.图文+重点词语解释+原文Ia译世禄侈富:注释:①世禄:世代享用国家俸禄.侈京:大京大臣们的子孙世彳弋享受优厚的俸禄过着富裕奢侈的生活(PPT第6页)车驾肥轻:车子华丽验马肥壮(PPT第7页)2.历史典故(石崇斗富)(PPT第8.9页)话说西晋初年,司马炎当了皇帝。
他手下的大臣中,有两个超级富豪,一个是他的员为王恺,另一个是大司徒石苞的儿子石崇,这两个人都很声欢向旁人炫矮自己的财富.有人喜欢斗马,有人哀欢斗狗,有人套欢斗牛,这两个大京豪则京欢斗京.石崇的有钱在洛阳城(西晋首都)内是出了名的。
传说一个官员在石崇家做客,上厕所时发现,厕所边婢女列队伺候,还有专用于入血的一次性衣服更换,厕所内花香四溢,他竟以为是误闯了石崇的卧室,闹了笑话,具奢靡可见一斑.但是王恺可不服气.为了跟石崇斗富,王恺吩咐下人用糖水用腿,下人刷完提后舍不得倒,把刷锅水都喝了,结果得了糖尿病,走到哪里都有一大群捐蚁踉若.而石崇则把蜡烛当柴火烧,那火旺得邻图D还以为要失火了呢,国内的指不够烧的,还从西域进口石蜡来檄这一回合王恺收下陈来。
王恺于是又用紫色丝绸在家门口大路上夹道四十里做成屏阳,可石崇比他还猛,竞用彩缎子铺设了五十里路.城里的老百姓被这两位宣豪的荒国举动惊得目殿口呆.晋武帝司马炎一看里里撑不住了,便想帮他一下,于是窝谡给王恺一棵两尺多高的珊瑚树,王恺当晚就兴奋得抬到石崇家去巡回展览了.两尺多高的珊瑚捌啊,该是多少珊明虫祖祖辈茎辛辛苦苦分泌出来的劳动果实啊.不想石崇只轻蔑地警了一眼,就抄起铁如意把另隰珊曲树打成了碎片.王恺大惊,坐在地上哇哇大笑,非要石崇赔.石崇不慌不忙地让手下抬出来许多株珊的捕,每一棵都比王恺的高,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株,还有一株高得吓人,从树顶上掉下来一只猴子,当场摔成了肉饼,王恺当即傻眼了,从此他再也不敢跟石崇斗富了.3.圄文+重点词语解释+原文痛译策功茂实注释:②策:谋划.③茂:茂盛为空带出谋划策的功劳卓著(PPT第10页)勒碑刻铭:注释:④勒:刻.⑤铭:铭文.他们的丰功伟绩都铭刻在石碑上流传百世。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第一章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正确朗读并翻译古文句子。
2.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界的奥秘,进而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千字文》第一章,要求学生注意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本理解文意。
(3)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千字文》第一章2. 板书内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重点词汇:天地、宇宙、日月、辰宿重点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
(2)根据注释,翻译《千字文》第一章。
(3)思考:《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2. 答案:(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材》进行设计,涉及第15章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千字文:了解千字文的基本概念,学习千字文中的部分生字。
2. 阅读千字文:朗读千字文,理解千字文的内容,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3. 千字文故事:学习与千字文相关的故事,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4. 千字文绘画: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千字文游戏:设计有趣的千字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千字文的基本概念,认识部分生字,能流利地朗读千字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字文中生字的认读,千字文内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千字文的基本概念,千字文的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卡片等。
2. 学具:铅笔、橡皮、作业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千字文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千字文的基本概念、生字和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千字文朗读比赛,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4. 例题讲解:讲解千字文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幼儿理解千字文内容。
5. 随堂练习:设计千字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千字文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2. 内容:(1)千字文基本概念(2)千字文生字(3)千字文朗读与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千字文,家长签字。
(2)抄写千字文中的生字。
(3)用千字文中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熟读千字文,家长签字。
(2)抄写千字文中的生字。
(3)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年级上册中华文化传统教案

第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天地玄黄”到“露结为霜”的句子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掌握阅读《千字文》的方法,能熟读《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到“露结为霜”的句子,尝试背诵。
3.学习故事盘古开天辟地,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解读各词意思,理解每句大意。
教学准备:《千字文》注释。
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解析句子。
4.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学习故事:盘古开天辟地1.教师范读故事,学生边听边想讲了一件什么事?2.齐读故事,认识盘古。
五、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千字文》中的第1-5句和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从中我们懂得了古时人们记录的一些天文地理的常识。
第二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金生丽水”到“鳞潜羽翔”的句子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掌握阅读《千字文》的方法,能熟读《千字文》中“金生丽水”到“鳞潜羽翔”的句子,尝试背诵。
3.学习故事隋侯之珠,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2024年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

2024年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学需求,选取《千字文》作为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篇至第五篇。
内容涵盖《千字文》的生字、词组、句子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旨在通过学习,让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的生字、词组和句子,并能正确朗读。
2. 了解《千字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生字、词组和句子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字文》教材、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出《千字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带领幼儿学习《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讲解生字、词组和句子,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
3. 实践情景: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增强记忆。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幼儿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教学2. 内容:生字、词组、句子及文化背景3. 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七、作业设计(1)熟读《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并圈出生字、词组。
(2)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生字,用画笔描绘出它的样子。
(3)与家长一起,用所学句子进行角色扮演,录制视频。
2. 答案:见随堂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千字文》元素,如建筑、书画等,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可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幼儿学习《千字文》的成果,增进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的引入与运用。
千字文原文及教案

千字文原文及教案千字文原文及教案传统文化之《千字文》中的“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这个语句使我在学习上得到了很深的启示。
下面是关于及教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背诵《千字文》13,14,15,16段;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让学生明白“寸阴是竞”的道理。
教学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本《千字文》,小印章教学重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教学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教学过程:1.介绍今天的奖励图标,以激起学生的好胜热情;2.复习《千字文》9,10,11,12段;3.教师伴乐有感情的范读所学内容两遍;4.教师伴乐领读,学生跟读初步熟悉所学内容;5.让学生认真朗诵所学内容,并找出多音字,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6.提出“寸阴是竞”,让学生自行感悟并议论,最后教师进行讲解,并列举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词句;7.分组朗诵,学生自由背诵;8.游戏“双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总结:奖励,盖印章,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附: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朝代】南北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千字文教学案例范文幼儿园小班千字文教案

幼儿园小班《千字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千字文》的背景和结构,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通过学习《千字文》中的片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的认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教学内容:1. 《千字文》简介:《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篇著名韵文,由周兴嗣编撰,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
2. 学习《千字文》中的部分片段,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等。
3. 对《千字文》中的片段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千字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难点:对《千字文》中的部分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千字文》的背景、结构和片段内容。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千字文》中的意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千字文》的背景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片段:讲解《千字文》中的部分片段,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千字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解读生僻字词:对《千字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5. 总结课堂: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千字文》的相关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千字文》的兴趣和热情。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过程,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让学生亲身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 邀请文学家或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古典文学的知识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字文》第十五课时教学设计
《千字文·修身篇》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四会市城中区下布学校设计人:陈永贵
教学内容: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教学“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
(2)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能力目标: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导入:同学们,流传至今150百多年的千字文,不仅音韵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而且句句引经,字字用典,告诉我们许多深刻的道理。
2、我们先把以前学的《千字文》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好不好?
3、看大屏幕,跟着读,跟着唱。
4、我们知道:《千字文》一共分为八类篇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修身篇”。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
二、新课教学
1、出示本节课“修身篇”的学习内容:“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分为3小节。
2、还记得我们学习《千字文》的三步曲吗?
第一步:字正腔圆知字音
第二步:查阅资料知其意
第三步:摇头晃脑出感情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第一小节)
下面进行第一步:(出示字正腔圆知字音)
师: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示范读。
谁能比老师读得好?
(2)指两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他是否做到了“字正腔圆”?
(3)生领读。
(4)对着大屏幕自由练读。
(5)开火车读。
(6)齐读。
师评:第一步字正腔圆大家基本合格。
2、下面进行第二步:(出示查阅资料知其意)
(1)师:这两句话,你理解吗?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2)学生自学。
(3)指名交流句意,齐读句意。
(找3-4名表达,说出大意即可)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保持内心清静平定,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为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
过渡:要做到“心静”或“性静”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尘埃世界每时每刻都有事情让您心神不定,浮躁不安。
诸葛亮的《诫子书》对“静”的作用阐述的非常到位,“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基督教徒的祷告,佛家教徒的打坐都是采用强化手段让人静下心来。
要做到“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过去的就让其过去,未来谁也说不准确,这样才能尽力做到“克念作圣”,“克念成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对难以静心,瞎操闲心人的劝导和讥讽。
3、下面进行第三步带着理解有感情朗读
刚才,我们查资料,了解了句意,下面让我们摇头晃脑,读出感情,读出你的理解。
(1)自由读(读出韵味,押韵的字读得稍重一些。
)
(2)指名读(去掉拼音)
(3)齐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我们按照三步曲,共同交流,掌握了第一节,下面我们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第二节(出示内容)
1、第一步,知字音。
(1)自由读,解决字音。
(2)谁能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指3名读)
(3)齐读。
2、第二步,知其意。
(1)同桌合作,互相讨论,说说句意。
等会儿,接受我的挑战哦!
(2)师评:大家讨论得很认真,敢接受挑战吗?
(3)指名说说理解,只求说出大体意思。
(4)师评:看来同学们学习的效果非常不错,值得表扬,自己为自己鼓鼓掌。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保持自然本性,志向便能满足;追逐物欲,意念就会转向邪路。
3、第三步,带着理解,我们再来读读第二节。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4、过渡:在现实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性静情逸、守真志满”,我们就能安
逸生活,快乐学习。
只有守真志满,保守住自己的真诚、纯朴和美好,我们的心志就会饱满,我们的心灵就会充实而快乐。
反之,如果我们性情浮躁,随波逐流、怨天尤人、人云亦云,就会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心倦神疲。
(三)学习第三小节
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再接再厉,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出示第三节内容)
这次,我们分组学习,四人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我们的三步曲,共同研究学习第三节。
然后我们再全班交流,看看哪组表现最出色噢!小组学习、全班交流:
1、知其音
哪一组能为我们字正腔圆地范读一下(每人一句,读后正音)
2、知其意
谁能为我解释句子的意思?(师逐句提问,生逐句解释意思。
)
生解释“坚持雅操,好爵自縻”:坚持高雅的操守,好运自会系临其身。
3、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小组交流。
(5)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三、指导诵读。
大家的学习效果的确不错。
至此,“修身篇”我们已经基本掌握,现在我们将这一篇连起来诵读一遍。
(1)自读(摇头晃脑读出韵味)
(2)齐读
(3)前面教千字文时,老师交给大家很多节奏,你知道那些节奏,谁来试试?
(4)还可以声音从小到大变化着读,师起个头:“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
(5)声音从大到小,谁起个头?男生前一句,女生后一句。
(6)拍手打节奏,越来越快,谁来开头?
(7)相信大家都会背了,来点高难度的,把它唱出来,敢不敢挑战?
(指名唱,全班站起来摇头晃脑打节拍唱)
四、多种形式练读、熟读唱诵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中读一读。
(可采用千字文节奏六读法拍手读)
2、小组合作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请一个到两个小组给大家展示读.
(3)同桌合作对读,一人一句、或男女对读、个别展示读、齐读直到熟读成诵。
3、师生共同放声齐背。
五、深情韵唱,升华主题。
1、师:前面我们已经用不同的旋律韵唱了千字文,谁愿意用学过的旋律给大家唱一唱。
(指名唱——组织评价)
2、采用唱诵的形式结束这一课。
(集体唱)
六、总结
同学们,现在你们还为学习《千字文》烦恼吗?(不)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下周学校就要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了,希望大家好好地品味国学经典《千字文》,珍惜祖国的文化,做一个有知识的人!
七、作业
1、背诵《千字文》修身篇(孔怀兄弟至好爵自縻)。
2、运用《千字文》四步学习法,自学君臣篇。
八、教学板书:
《千字文·修身篇》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