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学院:噪声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合集下载

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及噪声的主动控制技术

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及噪声的主动控制技术

噪声控制的⼀般原则及噪声的主动控制技术⼀、噪声控制的⼀般原则噪声控制需从噪声声源的控制、传播途径的控制和接受者的防护三个⽅⾯考虑。

1. 噪声源的控制在噪声源处降低噪声是噪声控制的最有效⽅法。

通过研制和选择低噪声设备,改进⽣产加⼯⼯艺,提⾼机械零部件的加⼯精度和装配技术,合理选择材料等,都可达到从噪声源控制噪声的⽬的。

(1) 合理选择材料和改进机械设计降低噪声。

(2) 改进⼯艺和操作⽅法降低噪声。

例如,⽤低噪声的焊接代替⾼噪声的铆接;⽤液压代替⾼噪声的锤打等。

(3) 减⼩激振⼒降低噪声。

在机械设备上作业的过程中,尽量减⼩或避免运动的零部件的冲击和碰撞,尽量提⾼机械和运动部件的平衡精度。

减⼩不平衡离⼼惯性⼒和往复惯性⼒,从⽽减⼩激振⼒,使机械运转平稳,噪声降低。

(4) 提⾼运动零部件间的接触性能。

如尽量提⾼零部件的加⼯精度及表⾯精度,选择合适的配合,具有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和振动。

(5) 降低机械设备系统噪声辐射部件对欲振件的响应,尽量避免共振发⽣,适当提⾼机械结构的动刚度,提⾼机器零部件的加⼯和装配精度。

2. 嗓声传播途径的控制由于⽬前的技术⽔平、经济等⽅⾯的原因,⽆法把噪声源的噪声降到令⼈满意的程度,就可考虑在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在总体设计上采⽤闹静分开的原则控制噪声,例如,将机关、学校、科研院所与闹市区分开;闹市区与居民区分开;⼯⼚与居民兀分开;⾼噪声车间与办公室、宿舍分开;⾼噪声的机器与低噪声的机器分开。

这样利⽤噪声的⾃然衰减特性,减少噪声污染⾯,还可因地制宜,利⽤地形、地物,如⼭丘、⼟坡或已有的建筑设施降低噪声的作⽤。

另外,绿化不但能改善环境,⽽且具有降噪作⽤。

种植不同的树⽊,使树疏密及⾼低合理配置,可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

当利⽤上述⽅法仍达不到降噪要求时,就需要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上直接采取声学措施,包括吸声、隔声、消声、减振和隔振等常⽤噪声控制技术。

吸声:利⽤吸声材料或结构降低⼚房、室内反射声,如悬挂吸声体等可减噪4~10dB。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并在点位周围设置一定的监测范围。

2. 监测频次和时间:应根据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确定监测的频次和时间。

例如,城市道路的监测频次应为每天一次,监测时间为夜间22:00-次日6:00;而居民区的监测频次应为每周一次,监测时间为夜间22:00-次日7:00。

3. 测量方法:根据监测点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声级计法、声功率级法和声压级法等。

其中,声级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声音的强度来反映噪声水平。

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5.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等。

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分
析方法,如平均值法、加权平均法、标准差法等。

总之,噪声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的目的、点位和频次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同时应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噪声控制是指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中,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噪声的行为。

噪声控制的目的是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将介绍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1.源头控制:噪声控制的最佳方式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产生。

这需要对噪声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改进,采用降噪设备、减振装置、隔音材料等措施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例如,在机械设备中使用减振装置,可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2.传播控制:对于无法从源头上消除噪声的情况,可以通过传播控制减少噪声的扩散。

这包括使用隔声材料和屏障来阻隔噪声的传播路径,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中使用隔声墙、隔音窗等措施可以阻挡噪声的传播。

3.个体控制:对于工作人员个体,可以采取个体控制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对其的影响。

这包括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可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此外,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增强个体对噪声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个体控制的方法。

1.隔音措施:隔音是指采用吸音材料和隔音构造来阻挡声音传播。

吸音材料可以吸收或散射声波,阻碍声音的传播。

常用的吸音材料包括泡沫、软木、纤维板等。

隔音构造是指采用隔音墙、隔音窗、隔音门等设施来阻挡声音的传播。

通过在噪声源和受到影响的区域之间建立隔音构造,可以减少噪声的传播。

2.减振措施:减振是指采用减振装置和结构设计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减振装置可以通过减少机械设备的振动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常用的减振装置包括弹性材料、减震器、减振台等。

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刚性加强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3.降噪设备:降噪设备是指采用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技术手段来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产生。

常见的降噪设备包括噪声屏蔽装置、噪声补偿器、噪声消除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发出与噪声相反的声波来消除噪声,或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干扰噪声的传播和接收,从而实现噪声的控制。

4.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5-环境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5-环境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声波 向外敞开 的微孔 衍射到 内部微孔 空气与筋络 发生振动
声能转化为热能
空气分子间的粘滞阻力
空气与筋络间的摩擦阻力
空气与筋络热交换
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3、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及影响因素
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3、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因素
A、材料的空气流阻
B、材料的密度或孔隙率
C、材料厚度的影响
D、材料后空气层的影响 E、材料装饰面的影响 F、温度、湿度的影响

与吸声材料的结构、性质、适用条件有关。 与入射角度、频率有关。
平均吸声系数(考虑到频率特性):
材料在不同频率(125、250、500、1000、2000和4000Hz)
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
降噪系数:
是指250、500、1000、2000Hz下测得的吸声系数的 算术平均值。
一个房间的总吸声量:
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3、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多孔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c f0 2 P L(t )
穿孔率(P) =穿孔面积/总面积
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3、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多孔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吸声频带:低中频噪声的峰值 吸声系数:0.4~0.7
f 4
0
f0
L


车间工人多,噪声设备 10-40 少,用隔声罩,反之, 分贝 用隔声间,二者都不行, 用隔声屏 气动设备的空气动力性 噪声,各类放空排气 设备振动厉害,固体声 传播远,干扰居民,机 械设备外壳、管道振动 噪声严重 15-40 分贝 5-25 分贝
隔振 减振
环境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 控制技术的先进性 经济性

噪声控制

噪声控制

一、噪声控制原则1.设计原则:噪声控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降低声源噪声,另一种是控制噪声传播途径,而降低声源噪声的办法是很难实现的,只能在其传播途径上进行处理。

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核心,是利用声波在传播中自然衰减的作用去缩小噪声的污染面,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吸声、隔声及改变噪声传播方向。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需要,有时用其一种,有时三种手段并用。

本案中就是采用三种方法并用的措施,对进排风口进行吸声、隔声处理;排烟口改变噪声传播方向;墙面和吊顶进行吸声处理等。

另外,在控制机房噪声的同时,尤其需注意机房的通风、散热、采光及照明2.设计目标值:一般治理后的噪声指标:机房外6米处机组噪声值不大于50dB,机房内噪声值不大于100dB。

(通常环境噪声往往高于50dB,此处单纯指油机噪声)二.实施方案1.吸声墙面:发电机房四周墙面安装高效吸声层,将轻质铝合金骨架固定在墙面上,内填离心复合吸声材料,吸声系数0.8,密度25kg/m3 。

护面层采用铝合金喷塑穿孔板,穿孔率10%。

一般机房噪声主峰频率100Hz--500Hz,墙面吸声系数大于0.85。

该结构称为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其原理是当声波入射到穿孔板表面时大部分声能将激起孔洞处空气往复运动,由于孔洞壁的摩擦阻力而消耗了声音的能量,该结构适合于低频噪声的吸收。

效果:吸声量6—10dB ;隔声量20dB。

特点:整体感强,外表美观,具有较宽的吸声频带。

注:吸声系数:被材料吸收的能量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能量之比,吸声系数越大,表明材料吸声性越好。

穿孔率:穿孔板孔的面积与穿孔板的总面积之比。

穿孔率一般控制在1—10%,最高不能超过20%,否则就起不到共振吸声作用了。

材料密度:材料密度大可改善低频吸声性能,但高频吸声性能往往变坏,若密度小可改善高频吸声性能,但低频吸声性能往往变坏,因此材料密度的选择根据具体要求而定。

2.吸声吊顶:(参考吸声墙面)吸声吊顶应用的也是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原理。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引言噪音污染是当今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解决噪音污染问题,制定合适的治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应对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案,旨在减少噪音污染对人们的影响,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噪音污染的影响和原因噪音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人们易受到失聪、听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问题的困扰。

噪音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交通运输噪音、工地施工噪音、机械设备噪音、社交娱乐活动噪音等。

噪音污染治理的原则噪音污染治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将噪音源与人口活动进行合理的距离隔离,避免噪音源对人口活动产生影响;2.综合治理:采用综合措施,包括法律法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等,全面减少噪音污染的产生和传播;3.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关注噪音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以取得最佳治理效果;4.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噪音源和噪音敏感区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实现分类治理。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是噪音污染治理的基础。

政府应该建立噪音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法制体系,包括噪声排放标准、噪音控制要求和惩罚措施等。

同时,加强对噪音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法规的有效实施。

技术手段1.交通噪音控制:采用交通管理措施,如限制交通流量、调整交通路线和采用减速设施等,降低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工地施工噪音控制:采用隔音墙、隔音材料和静音设备等措施,减少工地施工噪音的传播,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3.机械设备噪音控制:对噪音产生较大的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减震材料和隔音设备等手段,减少机械设备噪音的发生和传播。

4.社交娱乐活动噪音控制:加强对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的噪音控制,采用室内隔声装修和设置噪音限制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干扰。

管理措施1.噪音源管理:加强对噪音源的管理,包括建立噪音源清单、实行许可证制度、推行噪音源分类管理等,确保噪音源的正常运行和噪音排放标准的达标。

精品工程类本科大三课件《建筑环境学》07第七章第 5节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精品工程类本科大三课件《建筑环境学》07第七章第 5节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城市噪声的控制
• 避免交通噪声和工厂噪声干扰居住区 • 利用临街的建筑物作为后面建筑的防噪屏障 • 严格施工噪声管理 • 对居住区,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应采取消声建造措施,并布置
边缘角落处
室内设备噪声控制
(1)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来降低噪声 (2)降低噪声源的激振力 (3)降低噪声辐射部件对激振力的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 • 设备噪声的降低,意味着性能提高和寿命延长。 • 机械产品本身的噪声级,可以做为评价其本身综合性能的一项重
• 风机、水泵的出口加软管连接,也是隔振的一种方式。
隔振器

精密磨床隔振基础




振动传递
• 如某个产生振动的设备与一构件 (固有频率f0)相连,则通过这个构 件传导出去的振动动力占振源输 入动力的百分比称作振动传递比 T
1 T ( f / f0 )2 1
隔振结构固有频率 f0 比振源频率f 越低,振动传递比就越小,隔振效
• 吸声尖劈用于半消声室、全消声室,尺寸可根 据用户要求定制。
吸声减噪法使用原则
1.只能取得 4~12dB的降噪效果,因仅能减少反射声(混响声)
• ——不可能通过吸声处理得到更大的减噪效果
2.在靠近声源、直达声占支配地位的场所,采用吸收减噪法将不会得到 理想的降噪效果。
3.室内平均吸声系数较小时,吸声减噪法收效最大。
• 原理:利用布置在管内壁上的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的吸声作用,使沿管道 传播的噪声迅速随距离衰减,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
(1)在总图设计时应按照“僻静分开” 的原则对强噪声源的位置合理地布置
• 将高噪声车间与办公室、宿舍分开。 • 在车间内部,把高噪声的机器与其他机器设备隔离开来,尽可能集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噪声控制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部分,它旨在降低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一、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1.降低声源噪音:在声源处采取措施,降低噪音的产生,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降噪措施。

这类方法主要包括改善设计和制造工艺,改善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选用低噪音设备,以及采用隔振、减振、阻尼等措施。

2.控制传播途径:如果噪音无法从声源处消除,就需要在传播途径上采取措施。

这类方法主要包括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加设屏障,改变声源的方向或距离,以及在接收者处设置隔声室或吸声降噪。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保护接收者,如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等护耳器。

二、噪声控制的具体方法1.吸声:吸声是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

例如,在房间墙壁上安装吸声壁纸、在天花板上安装吸声吊顶等。

2.隔声:隔声是利用隔声结构或材料来阻断声能的传播。

例如,在房间门上安装隔声门,在窗户上安装隔声玻璃等。

3.消声器:消声器是用来消除气流噪声的设备,例如,在排气管道上安装消声器可以降低排气噪声。

4.减振降噪:减振降噪是减少振动产生的噪音。

例如,在机械设备上安装减震器可以减少机械振动产生的噪音。

5.绿化降噪:绿化降噪是通过绿化植物来降低噪音。

例如,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可以降低交通噪音。

6.建筑降噪:建筑降噪是通过建筑设计来降低噪音。

例如,合理安排建筑布局可以减少噪音相互干扰的情况。

7.技术改造降噪:技术改造降噪是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改变操作方式等措施来降低噪音。

例如,更换低噪音设备、改进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8.个人防护降噪:个人防护降噪是让工作人员佩戴防护用品来降低噪音的影响。

例如,佩戴耳塞、耳罩等护耳器可以减少噪音对听觉的影响。

三、总结噪声控制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部分,它旨在降低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为了实现有效的噪声控制,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降低声源噪音、控制传播途径、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环境学院:噪声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一、噪声控制原则
1. 对声源的具体噪声控制有两条途径
一是改进结构,提高其中部件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以及装配的质量,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以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

二是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取吸声、隔声、减振等技术措施,以及安装消声器等,以控制声源的噪声辐射。

采用各种噪声控制方法,可以收到不同的降噪效果。

如将机械传动部分的普通齿轮改为有弹性轴套的齿轮,可降低噪声(15~20)dB;把铆接改为焊接;把锻打改为摩擦压力加工等,一般可降低噪声(30~40)dB。

采用吸声处理可降低(6~10)dB;采用隔声罩可降低(15~30)dB;采用消声器可降低噪声(15~40)dB。

对几种常见的噪声源采取控制措施后,其降噪声效果如表14-9。

表 14-9 声源控制降噪效果 dB
2. 在传声途径中的控制
①声在传播中的能量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因此使噪声源远离安静的地方,可以达到一定的降噪的效果。

②声的辐射一般有指向性,处在与声源距离相等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声
音强度也就不同。

低频的噪声指向性很差,随着频率的增高,指向性就增强。

因此,
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包括改变声源的发射方向)是降低高频噪声的有效措施。

③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或建筑物),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

④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消耗。

⑤对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城市防噪规划。

3.在接收点,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①佩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防噪头盔等。

②减少在噪声中暴露的时间。

○3根据听力检测结果,适当地调整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

人的听觉灵敏度是有差别的,
如在85dB的噪声环境中工作,有人会耳聋,有人则不会。

可以每年或几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测,把听力显著降低的人员调离噪声环境。

合理地选择噪声控制措施是根据使用的费用、噪声允许标准、劳动生产效率等有
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的。

在一个车间里,如噪声源是一台或少数几台机器,而
车间内工人较多,一般可采用隔声罩。

如车间工人少,则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护耳器。

在车间里噪声源多而分散,并且工人也多的情况下,则可采取吸声降噪措施;如
工人不多,则可使用护耳器或设置供工人操作或值班的隔声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