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规划与环境噪声控制
声学环境分析

——整顿交通秩序,实现城市交通管理旳 自动化。实践证明,交通噪声污染严重是交通 情况变化旳反应,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是影响道 路交通噪声旳主要原因。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控制出租车、 私人机动车、摩托车数量旳增长。
其五,加强对阵发性、高声级旳噪 声源管理,尤其对加班加点施工旳噪声、 以高音响设备招徕生意及歌舞厅深夜噪 声等污染现象要加强管理。
三、环境噪声污染危害及噪声控制途径
(一)噪声污染旳危害性
◆噪声对听觉旳损害 ◆噪声对非听觉上旳危害 ◆噪声对心理旳影响
(二)噪声控制途径:
其一,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环 境意识。
其二,搞好城市规划,合理建设布局。 其三,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其四,交通噪声问题是城市环境噪声旳主要 污染源,因而把交通噪声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旳要点问题来抓。
珠海市声学环境现状及污染 防治对策
一、珠海市声学环境现状分析
——区域环境噪声现状 ——道路交通噪声现状 ——功能区噪声现状
二、珠海市声学环境主要影响原因剖析
三、环境噪声污染危害及珠海市噪声控制途径
噪声,是工业化社会旳必然产物。声学环境质量, 是衡量一种地域环境质量水平旳主要原因。伴随工业 化和城市化旳迅速发展,城市噪声污染已成为突出旳 社会公害。珠海作为一种年轻旳经济特区城市,也毫 不例外地面临噪声污染问题旳困扰。市民对噪声污染 投诉占各类环境污染投诉旳百分比超出50% ,并呈逐 年增长旳趋势(详见表一)。因而,分析和了解本市 声学环境现状,探讨噪声污染控制途径,对预防噪声 污染,为市民营造平静舒适旳生活工作环境,吸引外 来投资,有着主动意义。
噪声源分类 噪声源构成比(%) 等效声级(dB(A) 噪声源构成比(%) 等效声级(dB(A) 噪声源构成比(%) 等效声级(dB(A) 噪声源构成比(%) 等效声级(dB(A) 噪声源构成比(%) 等效声级(dB(A)
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设计及隔声措施

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设计及隔声措施在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设计和隔声措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以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相关措施:1. 建筑设计和布局:在建筑设计和布局中考虑声环境,避免噪声源与静音区域的冲突。
例如,将噪声源(如机械设备、交通噪声等)远离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如办公室、卧室等)。
2. 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隔声性能的建筑材料,如吸声墙体材料、隔声地板和隔声天花板等。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外界噪声的传播,并提高室内声环境的舒适程度。
3. 隔声结构设计:通过设计隔声结构,例如使用双层墙体、双层玻璃窗和吸声隔墙等,减少声音传播。
这些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从室外或其他内部区域传入的噪声,创造一个更为宁静的室内环境。
4. 应用隔声门窗:选择具有良好隔声性能的门窗,例如双层玻璃窗或带有中空隔音层的窗户。
这些门窗可以有效地阻挡外界噪声的进入,提供更好的声环境质量。
5. 声音控制系统:应用声音控制系统,如声学吸音板、声学隔音帘以及声音控制装置等。
这些设备可以吸收噪声、减少声波的反射和折射,从而改善室内声环境。
6. 空间规划和布局: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使不同活动区域之间的声音互不干扰。
例如,将办公区域和会议室隔开,避免影响工作效率。
7. 建筑设计与机械设备的协调: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的布置和隔声要求,减少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合理选择和设计机械设备,采取噪音减振措施,如减振垫、隔音罩等。
通过上述设计和隔声措施,可以实现绿色建筑中良好的声环境质量,提供宁静、舒适的室内环境,改善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减少噪声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影响还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噪声控制是指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中,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噪声的行为。
噪声控制的目的是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将介绍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1.源头控制:噪声控制的最佳方式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产生。
这需要对噪声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改进,采用降噪设备、减振装置、隔音材料等措施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例如,在机械设备中使用减振装置,可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2.传播控制:对于无法从源头上消除噪声的情况,可以通过传播控制减少噪声的扩散。
这包括使用隔声材料和屏障来阻隔噪声的传播路径,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中使用隔声墙、隔音窗等措施可以阻挡噪声的传播。
3.个体控制:对于工作人员个体,可以采取个体控制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对其的影响。
这包括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可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此外,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增强个体对噪声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个体控制的方法。
1.隔音措施:隔音是指采用吸音材料和隔音构造来阻挡声音传播。
吸音材料可以吸收或散射声波,阻碍声音的传播。
常用的吸音材料包括泡沫、软木、纤维板等。
隔音构造是指采用隔音墙、隔音窗、隔音门等设施来阻挡声音的传播。
通过在噪声源和受到影响的区域之间建立隔音构造,可以减少噪声的传播。
2.减振措施:减振是指采用减振装置和结构设计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减振装置可以通过减少机械设备的振动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常用的减振装置包括弹性材料、减震器、减振台等。
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刚性加强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3.降噪设备:降噪设备是指采用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技术手段来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产生。
常见的降噪设备包括噪声屏蔽装置、噪声补偿器、噪声消除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发出与噪声相反的声波来消除噪声,或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干扰噪声的传播和接收,从而实现噪声的控制。
4.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建筑声学设计噪音控制与音质优化

建筑声学设计噪音控制与音质优化建筑声学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建筑内外环境噪音控制和音质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合理的声学设计能够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噪音控制和音质优化的相关内容。
一、噪音控制在建筑声学设计中,噪音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噪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外界噪音和内部噪音。
外界噪音主要来自于交通、工业设备等,而内部噪音主要来自于建筑本身和人员活动引起的噪声。
为了降低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1. 建筑外墙和窗户的隔音设计:采用隔音材料和结构来减少外界噪音的传入。
例如,在建筑外墙使用吸音板和隔音窗户能够有效降低交通噪音的传播。
2. 建筑内部空间的隔音设计:通过在墙壁、地板和天花板上采用隔音板等材料,降低内部噪音的传播。
此外,合理设计房间布局和采用隔音门等设施也能有效控制噪音。
3. 设备噪音的控制:在建筑内部安装噪音控制设备,如隔音通风系统、减噪空调等,能够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二、音质优化除了噪音控制,音质优化也是建筑声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音质指音频信号的品质和特性,优化音质能够提升人们对声音的感知和欣赏。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音质优化:1. 合理选择声学材料:音质受到材料的反射、吸收和漫射等因素的影响。
选择具有合适声学特性的材料,如吸音板、反射板等,能够调节和优化室内声音的质量。
2. 声学设计与装饰结合:在建筑设计中将声学设计与室内装饰相结合,能够提高声音的匀称性和适应性,创造出更好的音质环境。
3. 控制混响时间:混响时间决定了声音在空间中持续反射的时间,过长或过短的混响时间都会影响音质。
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控制混响时间,达到更好的音质效果。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建筑声学设计噪音控制和音质优化的实际应用,以下以某大型剧院的声学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该剧院为了满足演出需求,采用了一系列的声学设施。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的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指标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的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指标环境设计对于人们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环境设计规范中,声学设计和噪音控制是其中一个关键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声学设计和噪音控制指标在环境设计规范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指导原则。
一、声学设计的重要性声学设计是指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声学处理和设计,达到声音的适当传播和控制的目的。
良好的声学设计可以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首先,声学设计可以改善听觉感受。
合适的声学环境可以降低噪音的干扰,提高人们对于声音的感知。
例如,在一个会议室或学校教室中,适当的声学设计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听到演讲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声学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语音传播环境。
在公共场所或办公室等需要有交流的场合,减少噪音对于语音传播的干扰,可以使人们的交流更加顺畅和高效。
最后,声学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和心理状态。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听力损害、压力增加等问题。
而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噪音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噪音控制的指标和要求在环境设计规范中,噪音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噪音控制指标和要求。
1. 噪声限制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的需求,规范中通常会规定不同的噪声限制标准。
例如,在住宅区或学校附近,规范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有一定的限制要求,以保证居民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 隔声性能隔声性能是评价建筑或室内隔音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规范中通常会规定建筑物的隔声性能要求,以防止外部噪音对内部场所的干扰。
同时,对于需要隔音的场所,例如录音棚或会议室,隔声性能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3. 吸声性能吸声性能是评价材料或结构对声音吸收能力的指标之一。
规范中会对室内装修材料的吸声性能提出要求,以达到减少室内留声和混响的效果。
良好的吸声设计可以提高人们对声音的感知清晰度,改善语音传播效果。
4. 振动控制除了噪音的问题,振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建筑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技术

建筑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技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声学设计和噪音控制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有效地降低外部噪音的干扰。
因此,了解建筑声学设计原理和噪音控制技术应用是建筑设计师的基本素养。
本文将探讨建筑声学设计的原则和常用的噪音控制技术。
一、建筑声学设计原则1.1 声学环境评估在进行声学设计之前,需要对环境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周围噪音源的分布、频谱和声压水平等。
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噪声源的影响程度,并指导后续设计阶段的噪音控制措施。
1.2 室内声学设计室内声学设计旨在创造舒适的声学环境,包括噪音控制、声音反射和吸收的平衡以及声学隔离等。
通过合理的室内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1.3 建筑外部噪音控制建筑外部噪音控制针对的是来自交通、机械设备和其他噪音源的干扰。
通过采用隔声墙、隔音窗和噪音屏障等手段,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保护室内环境的安静。
二、常用的噪音控制技术2.1 隔声设计隔声设计是建筑声学设计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隔声材料和建筑结构形式,可以有效降低噪音传播。
例如,在多层楼房中,可以采用吸音材料填充隔墙,以减少声音的传递。
2.2 吸声设计吸声设计旨在减少声音的反射,提高室内环境的声音品质。
常用的吸声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砖和吸声天花板等。
在大型音乐厅和会议室等场所,吸声设计是十分关键的。
2.3 噪声屏障噪声屏障一般用于防止噪音的传播,特别适用于道路沿线建筑。
它们通常采用高密度隔音材料,可以将噪音反射回源头,减少对室内环境的干扰。
2.4 振动隔离振动隔离技术主要用于机械设备和地铁等振动源的噪音控制。
通过使用减振器和隔离垫等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振动传递和噪音干扰。
2.5 噪音监测与控制系统噪音监测与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噪音水平,并对系统进行自动调节。
它们通常由噪音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组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噪音控制,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评价范围内既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旳 噪声级、噪声我、主要噪声源分析等。
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涉及(a)各功 能区噪声级、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源;(b) 边界噪声级、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源。
受噪声影响旳人口分布。
LNP=Lep+(L10+L90)
三、噪声旳评价原则
噪声允许原则
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原则》(GB3096-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原则(GB12348-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GB12525-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原则(GB9660-88) 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原则 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原则(GB11339-89) 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征收原则
GB 3096-93 噪声原则
GB 9660-88 噪声环境原则
GB 12525-90 值及其测量措施
GB 12523-90 声限值
GB 12348-90 声原则
GBJ 87-85 制设计规范
HJ/T
2.1-93
价技术导则 总纲
城市区域环境 机场周围飞机 铁路边界噪声限 建筑施工场界噪 工业企业厂界噪 工业企业噪声控
L(r)=L(r0)-10lg(r/r0) LA(r)=LA(r0)-10lg(r/r0) 3、遮挡物引起旳衰减 4、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旳声级差计算 5、空气吸收引起旳衰减 6、附加衰减
预测点噪声级计算旳基本环节
等声级图绘制
选择一种坐标系,拟定出各噪声 计算出各网格点上旳噪声级(如
源位置和预测点位置(即坐标), Leq、WECPNL)后,然后采用
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综合实践报告

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综合实践报告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
你知道吗,我们的城市中有很多噪音,比如汽车喇叭、施工噪音等等,这些噪音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建筑声学设计和环境噪声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建筑声学设计吧。
建筑声学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声学特性,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声学相互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室内噪音,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的设计。
简单来说,就是让咱们的房子更“安静”一些。
那么,如何进行建筑声学设计呢?这就需要运用到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了。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建筑物内部的吸声、隔声、反射等参数;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来达到降噪的目的。
这些都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环境噪声控制。
环境噪声控制是指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控制和治理环境噪声。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了。
环境噪声控制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限制噪音源的产生;加强噪音源的管理;提高噪音接收者的防护;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技术手段。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假设我们要设计一座高层住宅楼,那么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是多少;我们需要分析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布局,确定哪些区域需要降噪;然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吸声材料?如何保证隔声效果?如何解决室内回声等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实践和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性
与激发力特性、物 体表面振动速度、 边界条件、固有振 动模式有关
治理方法
1.提高制造精度;2.改善机器 传动系统,减少部件间的撞击、 摩擦;3.正确校准中心、调好 平衡;4.提高机壳阻尼
与气流压力、流速 有关
1.降低流速;2. 适当增加导 流片,减少气流出口处的速度 梯度;3.调解风扇叶片的角度 形状;4.改进管道连接处的密 封性。
传播途径中是否有空气声、固体声
受影响区域调查 确定降噪量
确定噪声控制方案 设计施工 工程评价
本底噪声、危害状况、允许标准 总降噪量,声源、传播途径降噪量
总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
声环境质量评价,经济性、适应性评价
思考
如何降低泵站中噪声的危害?
机械性噪声 空气动力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6.2.4 环境噪声源及其规划控制
例题: 某城市交通干道(线声源)一侧的第一 排建筑物距道路边沿20m,夜间测得干道 旁1m处噪声为75dB(1000Hz),若在建 筑物和道路间种植20m宽的厚草地和灌木 丛,建筑物前的噪声为多少?欲达标, 可采取哪些措施?
小结
1. 声源
传播途径
接收器
2.吸声、隔声、消声、隔振
3.环境噪声规划控制
思考题
1.声环境规划分为哪几种? 2.简单介绍道路声环境规划,它与道路
交通规划有什么关系? 3.战略声环境规划的筛选原则和过程。 4.区域声环境规划的实施原则和内容。
6.2 环境噪声控制
6.2.1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 6.2.2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 6.2.3 噪声控制的基本程序 6.2.4 环境噪声源及其规划控制
6.2.4.2 环境噪声规划控制
对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进行 明确分类、分级: 交通性干道、生活性道路
居住区规划噪声控制
1.合理的城市依 一规系据划列: 噪声标准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道路网的规划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 人口控制规划
采用低噪声车辆 改进道路设计 合理的规划布局
道路布局 声屏障设计 路面质量
2.加强城市的噪声管理
规划:
建设布局符合声环境质量要求;对可能产生污染 的项目,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防治措施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现有项目:
限期治理;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排放噪声应符 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规划措施 居住区远离交通干线 噪声功能区合理规划 道路两侧采用声屏障 减少车流量 增加临街建筑的窗户隔声效果
退火炉7495-70 91-100
拉伸机6435-75 91-95 细纱机80 91-95 整理机7588-65 70-75
球磨破机电土风机8扇7-128 8轧0-9机2 40-9610-11085 抛光脱机排油9764烟--180机05 木工圆75锯65-60 93-101
振动筛 93-130 发电机 71-106 锉锯机 96-100 木工带锯 95-105 蒸汽机电冰8箱6-113 电动机40-7550-107 挤压食机品搅96拌-10机0 飞机发动65机-75 107-160
与交变电磁场特性、 1.改进电机结构设计 被迫振动部件有关 2.可选用隔声罩
6.2.4.1 环境噪声源—根据来源
交设机备通械1名.运工称声业输级生噪产声设距噪备声声声源级1范0声m围级距离 设备 名称声距级声源30m设距备声离级范围 声级
织名布打称机特2洗桩.交衣机点9范机6通-:1围0运6 9输范3名锻-1围噪称机12声50-88范90-1围1平010均5
实用效果 降噪4-6dB 降噪5-10dB 降噪5-15dB 每减少50%,降噪3-5dB 降噪5-20dB
3.城市绿地降噪
临街建筑的房间的合理布局 禁止汽车使用喇叭
降噪10-20dB 降噪2-5dB
••• •••
••• •••
3.城市绿地降噪
厚草地或灌木丛:
Agr1 0.18 lg f 0.31 r
名称窗式空范范调围围 风铲 8941--111002
名称平均 范围 卷扬机9530-65 80-90
鼓 引 空 破混风风压碎地压凝声铆机机机机影34除螺缩土道钢 电抡..源建社尘搅钻机响琴视8778路器0拌535筑 会流----范1111交1112施 生6846动围通工 活冲8688性冲车砂最0852噪压----噪 噪9899床床轮大6288机广声声声665,005的。---97798981影451050-:---19990855响587987518面剪 粉 磨 冷板 碎 粉 冻广机 机 机 机缝 吹 高。纫 风 压9757799912743111机 机 锅--------18788999070665555
合理的城市规划 加强城市的噪声管理 城市绿地降噪
6.2.4.1 噪声源分析 6.2.4.2 环境噪声规划控制
6.2.4.1 噪声源分析—根据发声机理
发声机理
机械 噪声
机械设备运转时,不 同部件间摩擦力、撞 击力或非平衡力,使 部件和壳体产生振动 而辐射噪声
空气 动力 性噪 声
气体流动过程中的相 互作用或气流和固体 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 电磁场交替变化而引 噪声 起的机械部件或空间
6.2.1噪声控制基本原理
声源
抑制 噪声源
传播途径
控制 传播途径
接收器
保护 接收器
6.2.2 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发声机理和频率特性 先进性:先进但不影响原设备技术性能或工艺要求 经济性:达标、经济
6.2.3噪声控制的工作程序
噪声源测量分析
声源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