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南部山区近10年气候变化分析
气候变暖对宁南山区气温降水的影响

、
全球及我国气候变化 的主要特征
2 .隆德 降 水变 化 。隆 德从 16 —9 0 较 常年 平 均偏 多 9 1 17 年
03 91 1. 毫米 ,较常年平均 近百年我国气候已在变暖 ,气温上升了0 ℃~ .℃,以冬季 1.%,最涝年 出现在 16年 ,年降水量8 04 . 05 4 41 %,是 唯一 超 过 80 0 毫米 的年 份 ,其 他 年代 均 偏 少 , 和 西 北 、华北 、东 北最 为 明 显 。 1 8年 以来 .我 国 已连续 出现 了 95 偏 多5.
份 出现在 19年 ,年 平均 气 温 47 ,也是 唯一 低 于50 的年 份 , 98 .℃ .℃
分析 了在全球持续变暖作用下,南部 山区气候 资源变化规律,为
平均气温5 ℃,最暖年份 出现在 19 年 ,年平均气 温是 唯一 达 . 2 98
到8 ℃的年份 。本世纪前五年也在进一步变暖 ,较19 — 0 0 . 0 9 1 20 年
又上 升 了08 。 .℃
合理开发利 用山区气候资源,加快生态建设 步伐提供参考。
源 ,为宁夏南部 山区的环境 ,生态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平均偏 多4 .%;最 早年出现在 19 年 ,年降 水量 为3 1 毫米 , 1 5 97 7. 9
展 ,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偏少4 .%;19 — 0 0 1 2 9 12 0 年偏少49 .%。
9 12 0 年偏少幅度最大 ,达6 %,最旱年出现在 18 年 ,年 . 4 92 1个大范围暖冬。降水 自2 世纪5 年代 以后逐渐减少 ,华北地区 19 ~ 00 6 0 0 2.毫米 ,较常年平 均偏少4 .%。 0 0 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我 国出现 了两个 明显 的暖期 :12 ~9 0 9 0 14 年 降水量为3 09 代和1 8年代 以后 。近百年来我 国东部降水量无长期变化趋势 , 90
宁夏南部山区近10年气候变化分析

宁夏南部山区近10年气候变化分析
景博;张成军;陆萍;高国青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1(023)004
【摘要】应用宁夏南部山区地面观测数据,经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近10年来,宁夏南部山区平均年气温和四季气温均在上升,其中春季上升幅度最大,其次为夏季,秋季升温最小.平均年降水量减少,春、夏季降水减少,春季减少比例最大;秋、冬季降水增加,冬季增幅比例最大.干旱和大雨以上降水等极端天气频率增加.
【总页数】3页(P139-140,143)
【作者】景博;张成军;陆萍;高国青
【作者单位】宁夏周原市农业气象中心,宁夏,固原,756000;宁夏固原市气象台,宁夏,固原,756000;宁夏周原市农业气象中心,宁夏,固原,756000;宁夏周原市农业气象中心,宁夏,固原,7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2
【相关文献】
1.气候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水分供需特征分析 [J], 亢艳莉;申双和;张学艺;刘静;郭晓雷
2.宁夏南部山区河流水资源状况及变化分析 [J], 安宏英;黄贵
3.1989—2018年奈曼旗南部山区气候变化分析 [J], 李海宁
4.宁夏中南部山区马铃薯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特征 [J], 李阳;刘静;马力文;赵金龙;
张学艺
5.近39 a宁夏旅游气候适宜期及变化分析 [J], 官景得;王咏青;孙银川;王素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夏南部山区天然草场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小气候特征比较

收稿日期: 2006- 02- 27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类专项资金项目( 2001D1B10089) 资助。 作者简介: 张学艺( 1978- ) , 男, 河南舞阳人, 助理工程师, 学士, 现从事 农业气象与遥感技术应用工作。
采用QDF- 2型手持风速仪。用GPS测定各观测点的经纬度和海 拔高度, 以便对资料进行订正。 2 不同下垫面下的温度特征分析 2.1 气温
从图3可以看出各高度气温鸦儿湾总高于月亮山, 08—20 时 , 温 度 垂 直 梯 度 由 于 地 面 加 热 作 用 , 气 温 随 高 度 递 减 , 20时 以后, 随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地面长波辐射使近地层温度下 降, 形成逆温, 直至太阳升起后, 逆温现象逐渐消失。月亮山草 场逆温维持的时间比鸦儿湾荒地长, 尤其在夏季, 时间持续要
○研究论文 技术报告
宁夏南部山区天然草场不同植被 覆盖度的小气候特征比较
张学艺, 李凤霞, 刘 静
(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750002)
摘 要: 利用不同季节小气候加密观测和小气候常规观测资料, 通过分析西吉月亮山禁牧草场和鸦儿湾荒地近地
层气温、地温、风速、相对湿度等要素的差异和日变化特征, 探讨了不同下垫面下小气候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封山禁
28
新 疆 气 象 2006 年 第 29 卷 第 5 期
为剔除海拔高度和纬度差异对气温造成的影响, 我们参 考刘静[2]等的小网格法计算方法, 根据文中“表1各旬气温垂直 递 减 率 、纬 度 递 减 率 和 坡 度 递 减 率 ”内 容 , 对 不 同 的 旬 平 均 气 温进行订正。但该小网格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即此方法 是 以 宁 夏 南 部 各 站 近30a旬 气 象 资 料 为 依 据 推 算 出 的 精 度 较 高的计算方法, 在处理逐时资料时, 精度下降。而更小精度网 格 的 推 算 由 于 受 人 力 、物 力 、不 同 季 节 、海 拔 、纬 度 、坡 度 的 限 制, 订正系数又很难通过实际观测、考察求算。对此次考察的 精 度 为1h的 数 据 订 正 也 无 法 进 行 海 拔 高 度 的 纬 度 订 正 。在 此 , 我们以月亮山为基准点, 对鸦儿湾逐日温度进行订正, 对4次 观测的旬平均气温进行处理( 见图1) 。
宁夏近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宁夏近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依据宁夏1951-2008年降水及气温资料,运用滑动平均、气候趋势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近半个多世纪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年降水量由北向南依次递增,多年平均温度南部山区低于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最高.降水、气温变异系数均较小.极端事件较少.1990年和2000年是气温的突变点.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降水呈减少趋势的概率均为75%,引黄灌区达71.4%,全区降水减少的概率达到73.3%.全区气温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南部山区气温升高的概率均达100%,引黄灌区85.7%,全区为86.7%.宁夏有趋于暖干的可能.。
宁南山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表明,近百年来,我国大陆区域平均增温0.9~1.5℃,且目前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阶段[1];年降水量未见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分布差异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2]。
气候变化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等,进而对种植制度及作物布局造成影响[3]。
作物发育期变化对气候变化最敏感且最易于观测,发育期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地气候、环境状态,也反映了气候、环境变化一定时间的累加效应,能够表达出气候变化和作物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4-6]。
油料作物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7-12],尤其是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农业种植区,气候变化会导致油料作物的生育期发生变化。
胡麻是宁夏南部山区传统优质油料作物,该地区是全国6个胡麻主产区之一[13]。
在长期定位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宁南山区)气候变化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该地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旨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1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本文胡麻发育期观测记录来源于固原农业气象观测站,时段为1990—2020年,共28年(1992年和2000年因发生了严重干旱,观测地段胡麻被翻种而无数据,2013年中断1年)。
胡麻观测地段为旱地,无灌溉,观测品种为宁亚系列,耕作措施与大田相同,发育期的观测方法遵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来源于宁夏气象档案馆,资料序列为1971—2020年。
应用DPS19.0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气象因子与胡麻发育期相关统计。
2结果与分析2.1近50年胡麻生长季气温和降水量概况固原旱地胡麻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段为4月上旬至8月上旬,统计分析1971—2020年该时段的气温和降水量情况及变化趋势。
由图1(a)可知,固原胡麻生长季时段的平均气温为15.3℃,最低值为13.6℃,最高值为17.1℃。
总体来看,胡麻生长季气温为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47℃/10a,增温明显且目前处在高位震荡阶段。
宁夏气温、降水、蒸发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宁夏气温、降水、蒸发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郑广芬;陈晓光;孙银川;张智;纳丽【期刊名称】《气象科学》【年(卷),期】2006(026)004【摘要】本文对近40多a来宁夏气温、降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年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6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气候跃变,跃变后增温最明显的是冬季;秋季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明显,在1978年发生转折,此前宁夏处于多雨时段,其后处于降水偏少的气候背景之中;宁夏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近40 a来存在下降趋势,下降趋势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最明显的区域是宁南山区;近年来宁夏蒸发量的减少与太阳辐射的减弱及水汽压的增加有关,宁南山区蒸发明显下降,与低云量的减少有关;宁夏平均气温对中国区域气候变暖响应明显,当中国区域平均气温增加1 ℃(各季及年),宁夏春季平均气温约升高1.1 ℃,夏、秋、冬季及年平均气温约升高1.3 ℃;宁夏春季降水量与中国区域同期降水量有密切联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宁夏秋季降水有下降趋势,冬季降水存在上升趋势;宁夏气候有变干的趋势.【总页数】10页(P412-421)【作者】郑广芬;陈晓光;孙银川;张智;纳丽【作者单位】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02;宁夏气象台,银川,750002;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02;宁夏气象台,银川,750002;宁夏气象台,银川,750002;宁夏气象台,银川,7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6.7【相关文献】1.祁连山北麓山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J], 孙伍红;李涛2.气候变暖背景下汾河上游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J], 钱锦霞;王淑凤;李娜;闫永刚;韩普3.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水城县近30 a气温与降水变化的新特征 [J], 严锐;董瑞;龙园;张润琼;肖艳林4.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水城县近30 a气温与降水变化的新特征 [J], 严锐;董瑞;龙园;张润琼;肖艳林5.气候变暖背景下陕甘宁蒙接壤区1961-2015年降水变化响应特征 [J], 杨蓉;赵多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61—2010年宁夏无霜期变化特征

r f o m 1 9 6 1 t o 2 0 1 0[ J 】 . E c o l o y g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 2 0 1 3 , 2 2 ( 5 ) : 8 0 1 - 8 0 5 .
霜冻是宁夏最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 ,每 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 经常给本区农业造成巨大 损失。无霜期 , 也称无霜冻期 ,即春季最后 1 次霜 冻至秋季第 1 次霜冻之间的天数 。由于每年 的气候 情 况不 全相 同 ,出现终 霜和 初 霜 的 日期有 早有 晚 , 每年的无霜期并不一致 。 无霜期在农业上是个非常 重要的热量指标[ 2 ] ,与农作物生长关系密切 。无霜 期长 , 农作物生长期也长 ,并且通常情况下无霜期 越长 , 农作物遭受霜冻害的概率及程度就越低 ,反 之亦然 , 但不绝对。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及其时 空等变化特征会对当地作物种类 、农业产业分布、 产 量 和 品质 等 产生 重要 影 响 。对于无 霜 期 的变化 特 征, 国内学者做过大量研究 , 如叶殿秀等【 3 j 利用 1 9 6 1 2 0 0 7 年我 国 5 7 7 个 测站 的逐 E t 最 低气 温 资料分 析 指 出,近 4 7年全 国平均无霜冻期延长 ,并且 自 2 0 世纪 8 0 年代起 明显延长。 王建源等 研究了山东省 1 9 6 1 -2 0 0 9年 的无 霜期 时空 动态 变化 特征 后发 现 , 山东 全省无 霜 期在 4 9年 间有 明显 增加 趋势 ,倾 向 率为4 . 6 d / 1 0 a 。范晓辉等【 5 】 分析了山西省 1 0 8 个地
宁夏南部山区不同降水年型对高标准梯田作物产量的影响

他地类ꎬ 偏枯年型显著低于其他降水年型ꎬ 平水年型显著高于其他降水年型ꎬ 且平水年型 5 年以上梯田小麦产量
显著最佳ꎻ 玉米产量不同年限梯田显著高于坡耕地ꎬ 平水年型显著高于其他降水年型ꎻ 马铃薯产量偏枯年型显著
原州 区 张 易 镇 王 套、 张 易、 田 堡、 贺 套、 毛 庄、 上
小流域、 固原市原州区上滩项目区的上滩小流域、 西
耕地 0 34hm2 ꎬ 人口密度 142 人km ꎮ
食沟项目区的红崖小流域、 彭阳县李台项目区的炭洼
吉县腰巴庄项目区的上腰巴庄小流域、 同心县下马关
项目区的罗家滩小流域和海原县脱烈项目区的曹洼小
479 47
432 51
385 55
317 59
276 81
358 53
365 85
312 19
299 18
266 66
234 14
208 53
182 93
146 34
124 39
611 90
592 64
534 88
514 91
464 98
415 06
372 27
345 35
280 87
242 19
422 15
377 40
332 64
297 99
263 34
211 37
180 18
478 67
459 68
412 19
364 70
326 71
288 72
234 11
201 35
672 25
612 93
590 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南部山区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内陆气候, 年降水 少, 北少南多, 四季不均, 集中在夏季; 北暖南凉, 冬长夏 短, 无霜期短, 日较差大, 光照充足; 春季风大沙多, 易发 干旱; 北干南湿; 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寒潮霜冻、大 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给当地经济生产和人民 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微孔增氧技术在网箱养殖中, 通过底部充气增氧办 法, 使增氧区域扩大, 溶氧分布均匀, 加快了底部氨氮、亚 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 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同 时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 将网箱底部有害气体带 出水面, 水体溶氧充足, 改善了水域环境, 水质相对稳定,
ra infa ll was the most serious. The autumn and winter rainfa ll increased, and the largest increase of ra infa ll was found in w inter. The frequency of the extrem e weather such as drought and heavy ra infa ll increased.
夏连旱比较明显。从南部山区的土壤墒情统计分析来看 (图略 ), 近 20年间土壤墒情呈减少趋势。
统计表明, 2000 年以前的 30年里, 南部山区发生日
降水大于等于 30 mm 的站次平均每年为 10. 2站次, 而近
10年发生次数为 11. 6 站次, 就是发生较大降水的站次
反而增加了。
(下转第 143页 )
摘 要: 应用宁夏南部山区地面观测数据, 经统计对比分析, 发现近 10年来, 宁夏南部山区平均年气温和四季气温均在上 升, 其中春季上升幅度最大, 其次为夏季, 秋季升温最小。平均年降水量减少, 春、夏季降水减少, 春季减少比例最大; 秋、冬季 降水增加, 冬季增幅比例最大。干旱和大雨以上降水等极端天气频率增加。
这些结果表明, 宁夏或 周边区域 气候变 化是明显 的。进一步分析和明确宁夏南部山区近 10年气候变化 的规律, 对于正确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一些有利或不利 影响是有必要的。
1 资料和方法
选用宁夏南部山区建站时间最长的三县一区自建 站以来的一些重要地面气象要素资料, 如降水、温度、光
收稿日期: 2011- 03- 23 作者简介: 景博 ( 1979 ), 女, 宁夏固原人, 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 农业与生态气象服务。
冬季最明显 )、1978 年后秋季降水减 少 (通过可信度检 验 )、南部山区蒸发量减少很大、年总体趋势变干。唐晶 等 [ 6]分析指出: 山区终霜推迟频率比初霜提前频率高, 受 终霜影响大。 1980年以后初霜提前, 终霜推迟或不变, 无霜期有缩短趋势。
陈晓光等 [ 7~ 8] 研究指出: 最高气温 < 0 的日数减 少、> 30 的日数增加, 最低平均气温升高但极冷日数 增加。降水量冬春季减少明显。夏秋季 10 mm 以下降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 4): 139~ 140 Acta Agr iculturae Jiangxi
宁 夏 南 部 山 区 近 10年 气 候 变 化 分 析
景 博 1, 张成军 2, 陆 萍 1, 高国青 1
( 1. 宁夏固原市农业气象中心, 宁夏 固原 756000; 2. 宁夏固原市气象台, 宁夏 固原 756000 )
图 2显示的是 4个观测站降水量的平均值对比, 近
图 3 近 10年日照时数与 2000年前 30年日照时数的比较
3 干旱与暴雨的频率变化
近 10年, 随着降水量减少、日照时数增加、温度的升 度, 造成南部山区几乎年年有干旱现象出现, 据统计, 宁
南山区每年 轻旱发生频率 100% , 重旱发生频率 30% 。 干旱年周期在缩短, 出现频率超过了过去统计的 三年 两头旱, 五年一小旱, 十年一大旱 #的结果, 尤其是春初
在气候变暖、极端事件增加的背景下, 苏占胜等 [ 12] 指出, 南部山区小麦产量和 5月降水密切相关, 且有 4、8、 16、32 年的小波周期。张智等 [ 13] 通过分析宁夏各种积温 变化, 指出积温值增大、负积温日数减少、喜温作物面积 增大。
陈文、韩世昌等 [ 14~ 15] 于 2008、2009年分析认为宁夏 原州区的年降水呈长期下降趋势, 近 10 年春夏降水下 降、秋冬降水明显上升, 年温度呈长期上升趋势, 四季均 升温。
JING Bo1, ZHANG Cheng- jun2, LU P ing1, GAO Guo- qing1 ( 1. Guyuan Agricu lturalM eteorological Center in N ingxia, Guyuan 756000, China;
2. Guyuan Municipa lM eteorologica lObservatory in N ingxia, Guyuan 756000, Ch ina) Abstra ct: The ground observation da ta of the southern m ountainous area of N ingxia in the recent 10 years were sta tistica lly ana lyzed and compared.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average annua l a ir tem perature and the seasona l a ir tempera ture in the southern N ingxia were rising in the recent 10 years, and the largest, m oderate and sm allest increase of a ir tempera ture occurred in spring, summ er and autumn respective ly. The average annua l precipitation reduced, the spring and summ er ra infa ll decreased, and the decrease of spring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 气温; 极端天气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8581( 2011) 04- 0139- 02
Analysis of C lim a te Change in South M oun ta inous Ar ea of N ingxia in R ecen t 10 Y ea rs
14 0
江西农业学报
23 卷
照及土壤含水率等 (该资料符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的 要求 )。
使用统计对比分析法, 重点分析 2000~ 2009年近 10 年气候与 2000年以前 30年气候平均值的比较, 从中挖 掘宁夏南部山区气候变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2 宁夏南部山区近 10年气候变化分析
2. 1 气温变化 近 10年, 各县区 10年平均气温为 6. 1 ~ 8. 2 , 比 2000年以前平均气温偏高 0. 7~ 1. 3 。极 端最高气温 35. 6 , 比过去极大值偏高 2. 2 。极端最 低气温零下 29. 0 , 比过去极小值偏高 1. 2 , 出现时 间晚 1个月。
图 1 近 10年气温与 2000年前 30年气温的比较
总之, 近 10年全年和四季气温均在上升, 春季是一 年四季之中气温上升幅度相对最大的季节, 其次为夏季, 秋季升温幅度最小。 2. 2 降水变化 南部山区各县区近 10年平均降水量为 364. 9~ 628. 7 mm, 比 2000年以前 30年降水平均值偏少 1成左右。
图 2 近 10年降水与 2000年前 30年降水的比较 总体而言, 近 10年全年降水减少, 春夏降水减少, 春 季减少比例最大; 秋冬降水增加, 冬季增加比例最大。 2. 3 日照时数变化 近 10 年年平均日照时数比 2000 年以前 30年平均日照时数增加, 季节性变日照时数均比 2000 年以 前 30年同期日照时数平均值偏多, 尤其春季比过去多 14. 2~ 37. 8 h, 南部阴湿区偏多最为明显。而 8~ 9 月和 12月 ~ 次年 1 月的日照时数较过去偏少, 分析认为, 这 和夏末初 秋连阴天气增 多、冬 季降水增加 等事实是一 致的。
近 10年春季平均降水量为 18. 5~ 29. 8 mm, 比过去 偏少 13% ~ 34% ; 夏季平均降水量为 66. 2~ 113. 4 mm, 比过去相比, 除泾源县略偏少外, 其他各县区偏少 10% ~ 16% ; 秋季平均降水量为 32. 4~ 61. 3 mm, 比过去偏多 7% ~ 31% , 其中彭阳县增长幅度最大; 冬季平均降水量 为 3. 2~ 6. 7 mm, 比过去偏多 19% ~ 51% 。
有关宁夏气候变化的研究, 李艳春等 [ 1] 较早对宁夏 北部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做了分析; 苏占胜等 [2] 指出 年平均气温上升, 最低温度和冬季温度上升明显; 陈晓光 等 [ 3] 进一步揭示了宁夏冬季冻土层变薄、大风沙尘暴日 数减少等事实; 赵庆云等 [4] 分析了 100个气象站温度变 化, 指出 1987年为区域性偏低、偏暖的分界点, 1967年为 大面积异常冷年, 且温度的变化以最低温度为最。郑广 芬等 [5] 对多个要素进行分析后认为: 1986 年后升温 (以
从养殖饲料系数上来看,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经 t检验, 差异也显著, 体现出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后, 因水体 环境好, 鱼体质强, 饲料利用率高, 降低了饲料系数, 是增 加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经济效益上来看, 无论是单 位面积产量, 还是单位面积纯收入上, 试验组与对照组之 间经 t检验, 差异显著。说明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在网箱 养殖斑点叉尾鮰中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