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洪峰流量与水位计算

合集下载

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

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

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在湖泊防洪设计中,确定合理的水位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水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的确定对于防洪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是通过对湖泊的水文特征、流域特征以及洪水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的。

一般来说,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确定:1. 确定湖泊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是指湖泊的水位变化规律、水位变化范围、水位变化周期等。

通过对湖泊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湖泊的水位变化规律,为后续的水位计算提供依据。

2. 确定流域特征。

流域特征是指流域的降雨情况、径流情况等。

通过对流域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流域的洪水情况,为后续的水位计算提供依据。

3. 确定洪水特征。

洪水特征是指洪水的发生频率、洪峰流量、洪水过程等。

通过对洪水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湖泊在不同洪水情况下的水位变化规律,为水位计算提供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H = H0 + Q/K。

其中,H表示湖泊的水位,H0表示湖泊的基本水位,Q表示洪水的流量,K表示湖泊的水位-流量关系系数。

在实际应用中,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还需要考虑到湖泊的水位-面积关系、湖泊的水位-容积关系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水位计算公式,以确保水位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的确定,可以为防洪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湖泊防洪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水位计算公式的确定也可以为湖泊的水位管理和调度提供依据,为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提供支持。

总之,湖泊防洪设计水位计算公式的确定对于防洪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水位计算公式,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湖泊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希望未来在湖泊防洪工作中,能够不断完善和优化水位计算公式,为湖泊防洪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第十一章 桥涵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

第十一章 桥涵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
τ = 0.278
2011-1-7
L
ντ
=
0.278L mபைடு நூலகம் Q
1 3 1 4 m
⋯⋯⋯⋯⋯⋯⋯⋯⋯⋯

由①、②联立
τ = τ 0ψ
τ0 =
−( 1 ) 4− n
3 4− n
0.278
1 mJ 3 L

4 4− n
( AF )
1 4− n
L :主河沟长度(km) τ 0 :汇流历时参数(h) J :主河沟平均比降
2011-1-7
§11.2.2 历史洪水流量推算方法
1、确定形态断面:按形态调查所得的河谷断面及洪 水痕迹高程可得,将同次历史洪痕垂直投影于计算 河段中泓线上 2、绘制纵剖面图: 3、测得水面比降J及河底比降i
2011-1-7
§11.2.2 历史洪水流量推算方法
v = C RJ h 4、按谢才公式计算所查洪峰流量: J = f l Q = vA = AC RJ = K J
0 1 2
入渗
降雨
径流 形成
t
3
t
4
H τ = τ ⋅ iτ = Aτ 1− n = f (τ )
hτ max = hR = Hτ − µτ
所以 ψ 2011-1-7
hτ max Hτ − µτ µ n = = = 1 − τ = ψ (τ , µ ) Hτ Hτ A
2)τ>当净雨历时tc hτ max = hR = H tc − µtc hR:产生洪峰时的净雨量 瞬时强度: = dH t = (1 − n) At −n = (1 − n)i it
3、 位于同一河流上、下游的两个水文站(参证站与分析站), 若两站之间无较大支流汇入,而且两站已有的流量观测资料中, 相同年份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大致成比例关系,则可利用两站对 应的(同一年份)年最大洪峰水位(流量),绘制两站的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进行插补和延长。 4、若上游的两支河流河道均有水文站,可以作为参证站,分析 站位于它们合流后的河道上,则可利用两支流的流量过程线叠 加方法,求算合流后的洪峰流量。 三、资料中有特大值(特大洪水)的处理 1、分别排队法 2、补齐法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式中:Qm设——洪水设计流量;Fs——设计控制面积;Fz——附近典型水文站的控制面积;Qmz——水文站的标准流量。)
⑵经验公式设计洪水:经验公式有两种计算公式。
一是洪水面积相关法:Qm=KnFn
(式中:Qm——洪水设计流量;Kn——不同重现期的8个洪水频率系数和不同分区的6个地形系数,洪水设计计算系数是28-48个系数;Fn——控制面积,F上面的n是面积系数。面积系数是12-24个,根据地形地貌状况确定。这种计算方法在1000平方公里内可以应用,超过100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慎用。在《XXX水文手册》里面可以查到。)
洪水的类型:洪水的类型一般分为六种,一是暴雨洪水,暴雨洪水又分为山洪和泥石流两种。二是融雪洪水,三是冰川洪水,四是冰凌洪水,五是雨雪混合洪水,六是溃坝洪水。
洪水分级:根据国家《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按洪水重现期的大小,把洪水分为常见洪水(8-10年一遇)、较大洪水(10-50年一遇)、大洪水(50-150年一遇)、特大洪水(大于50年一遇
明渠等速流洪水的类型和水力计算要素:
①梯形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计算公式:ω=(b+mh)h
(式中:ω——过水断面面积,单位:平方米;b——底宽,单位:米;h——水深,单位:米;m——边坡系数,表示斜坡的垂直距离每增加1米,则水平距离相应增加m米;)
过水断面宽度计算公式:B=b+2mh
⑷蓄满产流:年降雨量充沛,地下水位高,包气带土层不厚,下层容易常达田间持水量,缺水量不大,不容易形成超渗产流,在土壤缺水量满足后全部产生径流的蓄流方式,称为满蓄产流。
⑸汇流过程:降雨或者溃坝形成的洪水,从产生的地点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称为汇流过程。也可以称为流域汇流。流域汇流分为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第十一章 桥涵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第二版) 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桥涵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第二版) 教学课件

11-3 按暴雨资水料力学推与算桥(涵t水uī文su叶镇à国n彭文)波设编著 计流量
Ψ 解算公式(gōngshì)
n,
f
0n
n
4n
4
4n
A24 p
n
n,
f
0n
A24 p
(1 n)n1n
3n
(1n)(4n)
(11 28) (11 28)
27
第二十七页,共38页。
11-3 按暴雨资水料力学推与算桥设涵水计文(s叶h镇国è彭j文ì波)编流著 量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 叶镇国 彭文波 编箸
第十一章 桥涵设计流量(liúliàng)及水位推算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 (第二版) 教学课件
第一页,共38页。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 叶镇国 彭文波 编著
11-1 按实测(shícè)流量资料推算
按实测流量资料推算 设计流量及其工程意义 频率标准[ P ]——见表10-2,由国家公布,表示各种等
18
第十八页,共38页。
11-3 按暴雨资水料力学推与算桥(涵t水uī文su叶镇à国n彭文)波设编著 计流量
按等流时线原理论证 Qm形式
ttc c , , Q Q m m K Kiiffm ax (118)
暴雨洪峰流量实用公式(gōngshì)——推理公式(gōngshì)
面积。 流域最大汇流历时τ——流域最远点雨水流至出口断面的
时间。 净雨历时tc——产生净雨量的时段。 汇流历时τ——流域最远点雨水流至出口断面的时间
17
第十七页,共38页。
11-3 按暴雨资水料力学推与算桥(涵t水uī文su叶镇à国n彭文)波设编著 计流量
按等流时线原理论证(lùnzhèng) 流域汇流图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

排位,实测系列仍按式(3-6)计算。若在实测系列中出现特大洪
水,当提出特大洪水项后,计算其余各项洪水频率时,其样本容
量n及序号m仍保持不变,即不重新排位。而在调查期N年中的
前a项特大洪水(包括出现在实测系列中的特大洪水),序位为M

(M=1,2, 3, …a)的经验频率为: 若某项洪水可以同时在两个连序
例4-l
某站有1941年-1970年的30年实测资料,还调查到自1911年以来 的60年中,发生过于1913年、1917年、1923年、1933年、1939 年、1943年等6次较大的历史洪水,而实测的1956年洪水则为60 年中首位的特大洪水。
此外,还有1926年、1960年两个大早年份。另外从文献资料中 了解到自公元1500年以来的470年中,发生严重水旱灾害的次数 为:特大洪水8年,较大洪水47年,大早年份15年。
三、设计洪水标准 当河道中出现规定的某量级的洪水时,建筑物不破坏, 这级洪水便是该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水标淮 愈高,建筑物遭洪水破坏的可能性就愈小。
日前,我们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将洪水的大小用它出现 的可能性——频率表示。设计洪水标准愈高,该级洪水 流量出现的可能性愈小(洪水频率愈小).建筑物遭破坏的 可能性愈小,就愈安全。
§4-1 桥涵洪水频率标准
一、洪 水
由于降雨、融雪、融冰等原因,河床内水量剧增, 水位猛涨,这种水文现象叫洪水。
洪水包括洪峰、洪量及其 洪水过程线。
由于影响水文现象的因素(气象、地理、地貌等因素) 非常复杂,一次洪水是众多因素组合的结果.所以各 条河流的洪水不同,同一条河流各次洪水也不相同。
根据《桥渡规范》(TBJ17-86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 定的公路桥涵洪水频率标准如表4-2所示.

滹沱河北郭下河段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位计算

滹沱河北郭下河段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位计算
111 一致 性 ..
通过以上分析 . 考虑到上游蓄水工程都属 中小型 水库 , 其中中型水库所控制的流域面积达 210k 2 0 , m 虽 占界河铺水文站集水面积的 3 5%, 但位置分散。在滹 沱河流域局部暴雨多 、洪水来源一般不集 中的情况 下, 这些蓄水工程总 的调蓄影响不会太大 。 相比之下 , 系列的代表性却不容忽视 。故采用 20 年以前的全 02 部实测洪水系列资料 , 上游蓄水工程 的影响 , 在适线


0 _ 1
.S O I 2
5 I


1 1 0 3 0 0 6 7 g 5 9 9 0 5 2 0 4 5 0 0 O8 o 5
9 9 8 9
频 率 10 1 0%
时期的样本单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随机样本均缺乏代表性。
图 I 滹沱河界河铺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 图
次 洪水调 查数 值全 部采用 。 l 洪峰 流量 频率计 算 - 3
I体} 圭● I 卜 r
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 ,适当进行一些人为修 正 , 以 满足防洪计算的要求。
1 . 代表性 .2 1 15 年至 20 年实测洪水系列资料 ,大体上可 93 02 为两个时期 : 一是 15 年至 17 年上游大规模修建 93 96 水库时 , 为偏丰水时期 。该时期 界河铺水文站出现了 15 年 、9 9 、94年 、9 7 9 4 15 年 16 16 年大水年 ,最 大实测 洪峰流量为 l 3 3( 6 0m/ 1 4年)这 2 年平均洪峰流 7 s9 , 1 量为 5 2m/ 5 3。二是上游修建水库 以后的 17 年至 s 94 20 年 . 0 2 为偏枯水时期 。该时期界河铺水文站实测洪 峰 流量 除 17 年 达 到 6 6m/外 ,其 他年 份均在 97 7 3 s 5 0m3 0 / s以下 , 小 为 4 1 T ( 0 1 )这 2 最 .8m s 2 0 年 , 9年 平

水文计算算例-(2)

水文计算算例-(2)
***大桥
20.12
8.8
0.0189
462.7
252.3
548.8
141.4
548.8
2.计算设计水位以及设计流速
计算采用桥位设计信息软件系统2.0版本,河床断面形态、河流比降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输入软件,糙率结合现场实测情况,根据规范规定进行选取。
根据前文的流量计算,确定百年一遇的设计流量Q1%=548.8m3/s;河槽以黄土沙石为主,并根据从当地水利部门搜集的资料,确定糙率取1/n=45;根据现场实测以及相关资料,确定河床比降J=0.015,利用计算软件可以求得:
Q=ω×V
式中:ω为过水面积(㎡)
V为流速(m/s)
左滩流量Q1=ω1×V1=0×0=0(m3/s)
河槽流量Q2=ω2×V2=64.87×4.275=277.299(m3/s)
右滩流量Q3=ω3×V3=0×0=0(m3/s)
全断面流量Qs=Q1+Q2+Q3=0+277.299+0=277.299(m3/s)
…………………………………(3)
式中:Qp——某频率洪峰流量(米3/秒).
SP——某一频率雨力即最大1小时暴雨强度(毫米/小时).
τ——流域汇流时间(小时).
μ——损失参数(毫米/小时).
F——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n——暴雨递减指数.
0.278:单位换算系数.
4全国水文分区经验公式:
公式的基本形式: 。…………………………(4)
13
2.2断面桩号及标高数据列表
桩号(m)
标高(m)
0
1016
12
1010
17
1008
18
1006

桥涵水文 第四章 设计洪水流量

桥涵水文 第四章 设计洪水流量

7 0.76 0.66 0.63 0.20 0.18 0.17 0.15 0.01 0.00 0.00 0.01 0.01 0.02 0.03 0.05 0.06 0.08 0.09 0.09 0.14 0.14 0.23 0.33 0.39
2016/4/26
设计洪水流量
4.1 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19000 17000
Qm (m3/s)
15000 13000 11000 9000 7000 5000 3000 1000 0.01 0.1 0.5 1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99 99.9 99.99
P (%)
2016/4/26
设计洪水流量
桥涵水文
10
4.1 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水也加入样本,得千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Qm=23500m3/s。这次计算的洪峰流量
只变化了4%,显然设计值已趋于稳定。
2016/4/26
设计洪水流量
桥涵水文
13
4.1 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特大值处理时,目前国内有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两种方法。 资料条件:设有a年特大洪峰流量资料Qmi(i=1,2,…,a),其中可能 有ℓ项实测大洪水;n年实测洪峰流量资料Qmj(j=ℓ+1,ℓ+2,…,n)。 假设: N —— 历史调查期年数; n —— 实测系列的年数; ℓ—— 为n年中的特大洪水项数; a —— 为N年中能够确定排位的特大洪水项数(含资料内特大洪水 ℓ 项); m —— 为实测系列在n中由大到小排列的序号,m=ℓ+1,ℓ+2,...,n; Pm —— 实测系列第m 项的经验频率; PM —— 特大洪水第M 序号的经验频率,M=1,2,...,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国内有两种计算特大洪水与一般洪水 经验频率的方法:独立样本法、统一样本法。
设:
N ——历史调查期年数:
n ——实测系列的年数;
l ——n年中的特大洪水项数;
a ——N年中能够确定排位的特大洪水项数(含资 料内特大洪水l项);
m ——实测系列在n中由大到小排列的序号,m=l+1 ,l+2,...,n;
2、按典型放大
(1)同倍比放大
1)按洪峰控制的放大倍比:K Q
Q mP Q mD
2)按洪量控制的放大倍比:K Wt
WtP 。
注意: 1. 用峰控制还是用量控制,要看峰、量哪
个其主要作用; 2.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峰或量偏离设计值。
“以峰控制”,则洪峰等于设计值,洪 量不一定等于设计值;“以量控制”, 则时段洪量等于设计值,而洪峰不一定 等于设计值。
P 1-PMa
PM
M N 1
P mP M a(1P M)anm l l1
上述两种方法,我国目前都在使用 。一般说,独立样本法把特大洪水与实 测一般洪水视为相互独立,这在理论上 有些不合理,但比较简单。在特大洪水 排位可能有错漏时,因不互相影响,这 方面讲则是比较合适的。当特大洪水排 位比较准确时,理论上说,用统一样本 法更好一些。
为宜; 2. 对于放大后过程线的不连续现象,可徒
手修匀,修匀后仍应保持洪峰和各时段 洪量等于设计值。
四、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检验 (1)检查洪峰、各时段洪量的统计参数与历时
之间的关系; 历时增长,均值增大,Cv、Cs一般减小。
QW 7d
5d 3d
P
(2)根据上下游、干支流及邻近地区各河流洪水 频率分析成果进行比较。
1867
1852 1832 1921
1921 1949 1903
1949
1832
1903
N2=141
1935
N1=70
n=33
1972
调查期N2=141 :
1867年
独立样本法:
统一样本法:
PM21
1 0.0071 1411
1852年 1832年
PM22
2 0.0141
1411
同独立样本法
PM23
2. 洪量资料的插补延长
峰量相关 与参证站的洪量相关 由暴雨资料插补延长
三、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目的:以确定建筑物的规模尺寸等。
定义: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指具有某一标准的洪 水过程线。
方法:从实测资料中选取典型洪水过程线,按 设计洪峰、洪量放大,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同频率放大、同倍比放大
1、典型洪水的选择
特大洪水可以发生在实测流量期间之内,也可以发生在 实测流量期之外,前者称资料内特大洪水,后者称资料外 特大洪水(历史特大洪水).
QN
QN
实测期 历史调查期
资料内特大洪水
实测期
历史调查期
资料外特大洪水 (历史特大洪水)
一般 KNQN/时Q,2QN可以考虑作为特大洪水处理。
(2)为什么要考虑特大洪水?
当实测洪水资料缺乏代表性时,应插补延长和补充历 史特大洪水,使之满足代表性的要求。插补延长主要 是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
2、选样
河流上一年内要发生多次洪水,每次洪水具有不同历 时的流量变化过程,如何从历年洪水系列资料中选取 表征洪水特征值的样本,是洪水频率计算的首要问题 。
目前采用年最大值法选样:即从资料中逐年选取一个 最大流量组成洪峰流量。
PM13 0.0559(10.055)9 320.970 33
(4)考虑特大洪水时统计参数的确定
矩法:
假设系列中n-l年的一般洪水的均值为xn-l、均方差为σn-l ,它们与除去特大洪水后的N-a年总的一般洪水系列的 均值xN-a、均方差σN-a相等,即:
xN axn l
N a n l
[例6-1]某站自1935~1972年的38年中,有5年因战争缺测,故实有 洪水资料33年。其中1949年为最大,并考证应从实测系列中抽出 作为特大值处理。另外,查明自1903年以来的70年间,为首的三 次大洪水,其大小排位为1921、1949、1903年,并能判断在这 70 年 间 不会遗 漏掉 比 1903 年 更大 的洪 水 。 同时, 还调 查到在 1903年以前,还有三次大于1921年的特大洪水,其序位是1867 、1852、1832年,但因年代久远,小于1921年洪水则无法查清 。现按上述两种方法估算各项经验频率。
(2) 同频率放大(峰量同频率放大法)
洪峰放大倍比:
RQm
QmP QmD
最大1天洪量放大倍比:
R1
W1P W1D
最大3天洪量除最大1天以外,其余两天的放大倍
比:
R31
W3P W3D
W1P W1D
特点:放大后的过程线,其洪峰流量 和各时段的洪量都符合同一设计频率。
注意: 1. 时段划分,不宜过多,一般以3段或4段
PM13 0.0282(10.028)2 2 0.0559 70
实测期n=33:
独立样本法:
统一样本法:
1949年 已抽到上面排序
1940年
2
Pm,2
0.0588 331
Pm,2 0.0559(10.055)9 21 0.0845 3311
... ... ...
1968年
Pm,33
330.969 34
对于大型水库,调节性能高,可以洪量控制,即库容 大小主要由洪水总量决定。如三峡水库,拦洪库容 300.2亿m3。
一般水库都以峰和量同时控制。
三、设计洪水的计算途径 1.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地区综合法推求设计洪水
第二节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设计洪峰流量的推求 1.资料审查
Pm
m n 1
特大洪水系列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为:
PM
M N 1
当实测系列中含有特大洪水时,虽然这些特大洪水提到与 历史特大洪水一起排序,但这些特大洪水亦应在实测系列 中占序号,即实测系列的排序为m=l+1,l+2,...,n。
3)统一样本法
将实测系列与特大值系列共同组成一个不连序系列, 作为代表总体的一个样本,不连序系列各项可在历史 调查期N年内统一排位。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样本系列不长,系列 愈短,抽样误差愈大,若用于推求千年 一遇、万年一遇的稀遇洪水,根据就很 不足。 如果能调查到N年(N>>n)中的特大 洪水,就相当于把n年资料展延到了N年 ,提高了系列的代表性,使计算结果更 合理、准确。
(3)考虑特大洪水时经验频率的估算
加入特大洪水后,资料系列的特征: 1)连序系列和不连序系列:
非常运用标准——校核洪水:确定水库的校核洪水位。这 种标准的洪水来临时,水库枢纽的某些正常工作可以暂时破 坏,次要建筑物允许损毁,但主要建筑物必须确保安全。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设计洪水的内容:
设计洪水三要素: 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对于桥梁、涵洞、调节性能小的水库,一般可只推 求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水位,如葛洲坝电站,其泄洪 闸以设计洪峰流量控制(Qm=110000m3/s)。
则可导出: xN 1ja1xj N naj inl1xi
C v1 x N 1 1 ja 1xjx2N n lai n l 1xix2
xj——特大洪水;xi——一般洪水
Cs值: 对于Cv≤0.5的地区,Cs=(3~4)Cv; 对于0.5<Cv≤1.0的地区,Cs=(2.5~3.5)Cv; 对于Cv>1.0的地区,Cs=(2~3)Cv; 此外,还可以采用权函数法来估计 Cs。
二、设计洪量的推求
Q(m3/s)
Qm
W1
W3 W5
t(d)
T=1天
T=3天
T=5天
1. 洪量的选样
年最大值法: 最大1天洪量系列:W11、...、W1n 最大3天洪量系列:W31、...、W3n 最大7天洪量系列:W71、...、W7n 最大30天洪量系列:W301、...、W30n 最大90天洪量系列:W901、...、W90n
“三性”审查: 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1)资料可靠性的审查与改正 实测洪水资料:
对测验和整编进行检查,重点放在观测与整编质量较 差的年份。包括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水位流量关系 等。 历史洪水资料: 一是调查计算的洪峰流量可靠性;二是审查洪水发生 的年份的准确性。
(2) 资料一致性的审查与还原
所谓洪水资料的一致性,就是产生各年洪水的流域产 流和汇流条件在调查观测期中应基本相同。
影响因素: 1)洪水(尤其是特大洪水)的形成规律和天气条
件; 2)洪水过程,如大洪水出现的时间、季节、峰型
(单峰、双峰或连续峰)、主峰位置、洪水上涨历时 、洪量集中程度等。
原则: 1)峰高量大,接近设计条件下的稀遇洪水; 2)代表性(季节、地区组成、洪峰次数、峰量关系 ); 3)对过程不利(峰型集中、主峰靠后、与下游洪水 遭遇)。
Pm ——实测系列第m项的经验频率; PM ——特大洪水第M序号的经验频率,M=1,2,...,a
Q(m3/s)
a项特大洪水 M=1,2,...,a
实测期内特大洪水,l项
... ...
实测一般洪水,n-l项 m=l+1,l+2,...,n
缺测 ...
...
T
n
N
2)独立样本法
把实测一般洪水系列与特大洪水系列都看作是从总体 中独立抽出的两个随机连序样本,各项洪水可分别在 各个系列中进行排位,实测系列的经验频率仍按连序 系列经验频率公式计算:
如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将变化后的资料还原到 原先天然状态的基础上,以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减少 人为的干扰),和能与历史资料组成一个具有一致性 的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