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历史》第十六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中考题解析

初中九年级《历史》第十六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中考题解析

第十六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中考题解析1.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这组图片的主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历程B.外交事业的发展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D.现代的社会生活解析:人民空军、核潜艇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成就。

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

答案:C2.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苏联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利益D.美国政府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形象地说明了从1950年到1971年中美两国来往非常少,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答案:D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外交成就。

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②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解析:①②③④分别发生在1955年、1953年、1971年和1979年,因此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项。

答案:D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不包括()A.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B.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C.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D.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信息不符,故选C项。

答案:C5.下列有关下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C.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D.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解析:图片为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考点梳理 专题四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考点梳理  专题四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考点梳理专题四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1.人民海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

不久,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2.人民空军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3.导弹部队1966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我国导弹部队在发展壮大中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

2015年,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954年中国与印度、缅甸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外交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新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篇考点培优训练中国现代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篇考点培优训练中国现代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原因: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外交的努力;列强之间存在利益纷争;中国人 民坚持斗争。(答出其中任意两点,4分)局面: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 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
2025版
历史
甘肃专版
(2)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讲话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凝结成了哪一精神的 重要核心内容?结合所学,回答这次会议对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 影响?(4分)
精神:万隆精神。(2分)影响: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 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 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答出其中任意两点,2分)
2025版
历史
甘肃专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哪些?中国为解 决这些挑战提出了什么理念?(6分)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025版
历史
甘肃专版Biblioteka 材料二 我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 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 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为什么我们自 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2025版
历史
甘肃专版
2.(2024·齐齐哈尔)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 事业的新篇章。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外交政策是( A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全方位外交
2025版
历史
甘肃专版
3.★(2024·盐城)20世纪60年代,中国先后同尼泊尔、古巴、法国等国家发展 了外交关系。这从侧面折射出我国( B ) A.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广泛支持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有成效 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际地位

中考历史总复习5-第五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考历史总复习5-第五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级专科学校以及通信、卫生等院校。至1965年底,空军共有29所院校,建立
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各类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了培训场所。由
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C )
A.实战经验的增加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教育培训的加强
D.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1
2
34 5 6 78 9
2.(2022·广东深圳龙华区模拟)1956年,参考苏联生产的战斗机,中国 成功研制歼-5战斗机。2019年10月,中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形 战斗机歼-20在空军列装。歼-20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 这说明( C ) A.中国空军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空军 B.中国已跻身飞机制造最先进国家 C.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升 D.中国国防装备已经完全实现自主
1
2
1.下面是1949—2009年中国新增与外国建交数量情况曲线图。对此图解读
正确的是( D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
的出现
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
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
录中的“_____”处应填入( B )
第二编 两大国从对峙走向缓和(1949—1976) 第一章 中美两国分道扬镳……………… 163 第二章 中美陷入敌对关系……………… 174 第三章___________……………………… 226 第四章 中美探索关系正常化…………… 242
A.美国开始介入中国内战
1
2
材料二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 一颗原子弹。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 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 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讹诈,中国任何时候、任 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中考命题43祖国统一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中考命题43祖国统一

第5页
中考命题43 祖国统一
中考·历史
考点 2 海峡两岸的交往
1.(2023 黑龙江绥化)1992 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
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九二共识”
C.八项主张
D.“三通”协议
答案:B 结合所学知识,1992 年,祖国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如何表述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后被称为“九二共识”,B 项正确。
第6页
中考命题43 祖国统一
中考·历史
2.(2023 湖南邵阳)2023 年 3 月,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 山陵并宣读祭文。其祭文写道:“两岸人民,同属中华,炎黄子孙,振兴民族,共创未来, 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这体现马 英九等台湾同胞( )
在香港、澳门得到了实践,B 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针对民族地区,排除 A 项;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外交往的基本准则,排除 C 项;“求同存异”是 1955 年周恩来总理在
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与题干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第4页
中考命题43 祖国统一
中考·历史
3.(2023 福建)如图所示时间轴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第7页
答案:B 据题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
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解决香港、澳门问
题的最佳制度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
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该制度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练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答案)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练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答案)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选择题1.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与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重返联合国D.中美关系正常化2.《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

下图为该周刊20世纪70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访华意味着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正式建交D.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3.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

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日益强盛。

以下对国防现代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科技强军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B.经济发展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C.现代化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军队的规模和数量D.国防现代化需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5.20世纪50年代,中国增进了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

下列史实能够反映这一成就的是()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6.1971年11月8 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以此说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中美两国就台湾问题达成的共识是A.美国只承诺不在政治领域支持台湾当局B.美国只承诺撤出在台湾的全部美国武装力量C.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D.中美同意在适当的时间再讨论台湾问题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巴黎和会的召开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9.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

【精题分解】中考历史复习十九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精题分解】中考历史复习十九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精题分解】中考复习十九: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新旧中国国防的鲜明对比材料一停泊在威海卫军港的北洋水师舰队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材料二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判断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海军的实力。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不惜花费巨资从国外购买先进的致远舰、定远舰、镇远舰等军舰,建立了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

然而北洋水师的主要创办人李鸿章后来却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十年前,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建国50周年的庆典上,我国向世界展现了盛大的阅兵式场面:战车载着导弹、战鹰呼啸着搏击长空、各兵种的方阵队伍威武刚健。

这壮国威、扬军魂的壮观场面无不令我们振奋。

今年我国将举行建国60周年的庆典,相信它将会比十年前的庆典更加威武、壮观。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的结局怎样?(2分)(2)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哪支?(1分)目前我国的海军主要由哪些兵种组成?(4分)人民空军刚诞生就参加了抗美援朝,取得了什么样的辉煌战绩?(1分)击落了美国著名王牌飞行员麦克康耐尔的志愿军战斗英雄是谁?(1分)现在在我国是什么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分)(3)是什么原因使李鸿章办的海军成了纸糊的老虎,使旧中国有海无防?(1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国防力量却能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长城?(1分)答案:35.(1)全军覆没(2分);(2)华东军区海军(1分);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4分);击落敌机三百多架(1分);蒋道平(1分);导弹部队(1分)。

(3)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使旧中国国力衰弱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新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建成了现代化的国防力量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2.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

中考历史总复习 八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考点梳理+过关检测+综合提优练习,pdf)

中考历史总复习 八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考点梳理+过关检测+综合提优练习,pdf)

议.
( ) 性质 :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 3
������������������������������������������������������������������������������������������������������������������������������������������������������������������������������������������������������������������������������������������������������������������������������������������������������������������������������������������������������������������������������������������������������������������������������������������������
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
.江泽民宣读了 通过了« 上海共识» A P E C 政策框架等 问 题 , . 亚太经合组织 « 领导人宣言 » 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
( ) 主题 : 新世纪 ㊁ 新挑战 : 参与 ㊁ 合作 ㊁ 促进共同繁荣 . 3 ( ) 内 容: 讨 论 了 全 球 和 地 区 经 济 形 势㊁ 面向新世纪的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选择题1.1972年||,周恩来总理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这次握手最直接的成果是()A.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C. 中美发表了《建交公报》D.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由此可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新闻照片||,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中美、中日关系缓和C.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 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的关键是“国际因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无关||,故A错误;中美、中日关系的缓和是在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时间不符||,故B错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国际因素||,故C正确;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不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国际因素||,故D错误||。

故选C||。

3.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那么||,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②组建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③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④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第1页/共8页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国防的建设成就||。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故③排除||,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建国以后||,周恩来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职务||,在国际社会中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③④①②D. ④③①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周恩来外交活动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2月;周恩来接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是在1972年9月;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原则是在1953年||。

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

5.军事频道新闻常有“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问题的报道||,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不包括()A.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B. 海军陆战队C. 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D. 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答案】B【解析】我国建立的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对维护我国的和平建设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B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A. 26届联大的召开B.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7.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

这次会议是()A. 日内瓦会议B. 巴黎和会C. 万隆会议D. 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君子和而不同”与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类似||。

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8、2019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19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后重回中国||。

APEC的全称是()A. 亚太经合组织B. 世界贸易组织C. 欧洲联盟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亚太经合组织的有关知识||。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英文为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故A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故B不合题意;欧洲联盟的英文为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故C不合题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英文为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9.下图所示徽章属于()A.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B.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C.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D.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民军队国防建设发展的相关史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军有了很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海军装备了自己制造的核潜艇||,90年代我国海军出现了多兵种||。

人民空军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空军装备从仿制到自己制造||,再到自行研制||。

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而我国国防建设重大成就就是研制导弹核武器成功||,组建了战略导弹部||,担任核反击任务||,这标志着我国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故选C||。

第3页/共8页10. 2019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19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后重回中国||。

APEC指的是()A. 亚太经合组织B. 世界贸易组织C. 欧洲联盟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重要的国际组织||。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英文为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英文为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欧洲联盟的英文为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

故选A||。

11.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A. 武警部队B. 空军部队C. 海军陆战队D. 导弹部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国防建设||。

根据课本知识||,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我国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空尽碧||。

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这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副部长的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国外执行一项重大外交任务时||,在飞机上写下的一首打油诗||。

这里的“外交任务”是A. 参加万隆会议B. 参加香港回归祖国的谈判C. 参加中美建交谈判D. 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D【解析】略13.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三次建交高峰||,导致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中美关系的改善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 苏联解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准确理解与运用||,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期间的外交成就”||,分析图片可以知道第二次建交的高峰是在1972年左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开始正常化||。

由此可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4.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的标志是两国政府发表( )A. 《中日联合声明》B. 《中日联合公报》C. 《中日联合宣言》D. 《中日建交公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建交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政府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5.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相应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是()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使新中国“扬眉吐气”;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实现“跨洋握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协定||,两国关系“冰释雪融”||,故D符合题意;ABC 不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D||。

二、读图说史题16.下图是乔冠华(图左)和黄华(图右)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