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义学与语用学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

yuwenjianshe001@79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王晶摘要: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有关于语义的研究,也有关于语用方面的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义和语用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义以及语用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对语言学的理解。
关键词:语言学 语义 语用 认知语言学引言当代语言学关于语义和语用的研究始终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语义和语用是语言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语义更多的是语言的含义,而语用则更多的是对语言的应用研究。
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一般是将语义和语用看成是两个互补的领域,语义的研究是对句子真值条件进行的研究,但其实很多句子多没有真值条件,这些句子一般都只是对客观生活中的那些事情进行描绘,比如一些比较普通的感叹句、疑问句等,这些句子只是一种简单而且客观的叙述。
而语用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语言的应用的分支,研究的内容侧重点是语言的交际,更关注是这种交际中的语言所扮演的功能。
一、 认知语言学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也是语言的基本功能。
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两个人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进行交流,才能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范畴,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以观察和积累日常经验得到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阐述的是人类的认知能力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也对语言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比如语义、词汇、句法等。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语言学、心理学等,都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研究语言反映出来的人类的认知过程,认知能力是人的一种本性,也是产生其他行为的基础,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在语言的背后还隐藏了很多深层次的含义,在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其语言的表象,更应该要对语言进行深入地挖掘,从而能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有所了解。
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预设”问题

浅析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预设”问题摘要:”预设”(presupposition)也称之为前提,是语义学中的重要概念。
上个世纪70年代曾有大量文献讨论过这个概念。
一般说来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语义预设是以真值条件为基础的,存在于句子结构与句意之中。
语用预设是关于说话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预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
本文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浅谈”预设”在语义学中和语用学中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区别和联系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05-011.语义学领域的预设1.1 语义预设的理论基础。
语义学领域的预设研究句子本身固有的意义,不考虑说话人或者作者以及听众对语言的背景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它与语境无关,它是建立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例如:a. peter’s grandma bought him a new bike.b. peter has a grandma.上面的例子在语义学领域下根据我们学过的”真值条件”应该这样进行描述:如果a 是真实的,b则是真实的;如果a 是虚假的,则b还是真是的;如果b是真实的,则a 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
具体到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解释:彼得的奶奶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是真实的,则彼得肯定是有奶奶的。
如果彼得的奶奶给他买了辆自行车是假的,那么彼得还是有个奶奶的。
而彼得有个奶奶,那他奶奶给他买自行车这件事是可真的也可是假的。
也就是说彼得的奶奶给他买不买自行车都是可以的。
1.2 语义预设的特点。
一般说来,语义预设有稳定性(stability)、可变性(changeability)这两个基本特点。
(俞如珍,1996,25)①稳定性(stability)。
语义预设依赖于语言内部词语的词汇意义和句子结构,不受外部语境的影响,因此是稳定的。
对语句进行否定或者加以疑问都不会影响句意和句子预设。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区别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区别浅议【摘要】语义学和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二者的关系与区别。
尽管很难划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界限,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使我们加深对语言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
【关键词】语义学语用学关系区别【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54-02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些语言学家尝试用语义学代替句法学,使其作为研究语言学的基础。
从此,这场侧重于语言意义的研究运动使语义学迅速发展。
通过对语义学进一步研究,语言学家认识到上下文意义研究的重要性。
这使得语用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义学和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都涉及语言意义的研究。
正是他们的密切关系使语言学家难以设定一个清晰的边界,而且二者之间的区别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困惑和费解的问题。
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系问题可以追溯到提出符号学三分法的查尔斯·莫里斯和支持三分法的鲁道夫·卡纳普。
杰弗里·里奇、斯蒂芬·莱文森和肯特·巴赫也试图区分这两个语言学分支,但目前尚无定论。
一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在区分语义学与语用学之前,我们需要讨论语义和语用的关系。
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语义学对语用学影响颇深。
虽然语义学(概念语义学层面)与语用学之间的关系仍存在分歧。
目前就二者的关系而言,主要有三种逻辑关系:(1)语用学应该归入语义学。
(2)语义学应该归入语用学。
(3)语义学和语用学是两个不同的和互补的研究领域。
杰弗里·里奇把以上三种逻辑关系称为:(1)语义学派;(2)语用学派和;(3)互补派。
从语义学派和语用学派的角度看,二者之间不应该存在区别。
但是一些纯粹的语义或语用现象还是存在的,例如蕴含或者会话含义。
从互补派的角度看,原则上应该保留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学科独立性。
这种观点更被大多语言学家广泛接受,它认为语用学和语义学虽然是不同的语言学分支,但二者可作为互补,处理不同方面的意义。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与语用学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与语用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是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们研究的是语言的意义和使用。
虽然两者都与语言相关,但各自关注的方面有所不同。
一、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中的意义的学科。
它探讨的是词汇、短语和句子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义学主要关注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联系,研究的是语言的内在结构。
语义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词汇意义:词汇意义是指词汇本身的意义。
语义学家通过研究词汇的概念、义项、同义词、反义词等来揭示词汇意义的内涵和外延。
2. 句义:句义是指句子的意义。
语义学通过分析句子的组合规则、语义关系等来解释句子的意义。
3.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
语义学认为,语境对于语言的意义有重要影响,同一词汇或句子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
4. 语义关系:语义关系是指词汇、短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典型的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等。
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义分析、语义对比和语义推理等。
通过这些方法,语义学家可以揭示语言结构与意义之间的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二、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功能和效果,研究的是语言的外在运用。
语用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言外之意:言外之意是指说话人通过语言暗示或隐含的意思。
语用学家通过分析上下文和语言非字面意义来揭示言外之意。
2. 语用规则:语用规则是指在特定语境中语言使用的约定俗成的规则。
比如,社交场合中的谦辞用语、禁忌用语等。
3. 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是指由于选择不当的语言,导致交际行为出现误解或不当反应的情况。
语用学研究语用失误的原因和修复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交际。
4. 语用策略:语用策略是指在特定交际目的下选择合适的语言行为。
语用学研究语用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以实现有效的交际目的。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用分析、语用推理和语用实验等。
通过这些方法,语用学家可以揭示语言在不同交际场景下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人们提高语言运用的效果。
语义学和语用学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趋势
深度学习在语义理解中的应用
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语义理解
结合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信息,提高语义理解的全 面性。
ABCD
知识图谱与语义网的发展
构建大规模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推理。
语用学与认知科学的融合
探究语言使用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揭示人类思维的本质 。
情感分析
通过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情感词汇和表达方 式,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和情感强度。
对话系统
通过模拟人类对话中的语义和语用过程,构 建更自然、智能的对话系统。
06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未来发展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自然语言处理的复杂性、多义性和歧义性;不同 文化和语境下的语言理解差异。
机遇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语义学和语 用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场景;跨学科合 作促进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深入研究。
语义学关注语言表达式本身的意义,而语用学关注语言使用中的语境和交际意图。两者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 意义和功能。
语义学和语用学相互促进
语义分析可以为语用分析提供基础,而语用分析可以揭示语言使用的深层含义和交际效果。两者相互促进可以推动语 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交叉研究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交叉研究逐渐增多。例如,探讨语言中的隐喻、转喻等修辞 手法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双重作用,以及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语义和语用的理解等。
语义学和语用学在语言学中
05
的应用
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教学
通过分析词汇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帮助学生更准 确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分界观的哲学起源

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分界观的哲学起源摘要:日常语言意义的研究离不开语用学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语用学的哲学起源的深入探索,发现语言学与语用学具有共同的哲学根源,因此,在探讨意义的概念以及界定两者的边界时,都必须结合这一哲学背景来进行深入的思考。
互相补充是意义研究的基础,它不仅是当前的重要特征,而且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用学;语义学;语言哲学;语言转向一、引言近几年来,国内外语用学领域的研究发展迅猛。
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分界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一直困扰着语言学家和哲学家。
作为日常语言学派的产物,语用学建立在此哲学基础之上。
因此要想对语用学的研究进行明确的界定,我们就无法将其从语言哲学这一历史发展渊源割裂开。
站在语言哲学维度探讨语用学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来源与发展脉络,了解不同观点与发展派别的根本分歧所在。
1本文将从语言哲学背景和思想渊源入手,对语用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
然后对语用学与语义学的研究领域和界面这一饱受争议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二、语用学产生的哲学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关于语用学的争议和语境含义的讨论,我们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的哲学史。
1.历史背景从古至今,西方的哲学历程一直处于三个不同的转折时期: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和语言哲学阶段。
这两个转折点的出现,使得语言的作用逐渐被放到了首位,许多哲学家开始把研究语言置于研究人与世界,人与存在的关系等哲学问题的中心。
2这次转变在数学和逻辑学方面有十分深刻而复杂的背景。
基于这一理论,一场全新的分析哲学运动开始了。
其中,逻辑经验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都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人工语言逻辑体系。
然而,后者更加关注于自然语言,尤其是它们的实际应用,从而为日后的语用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纵观语言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可以将其概括为“语形—语义—语用”三个阶段4。
语义到语用这一语言哲学转向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传统语义学的代表人物有弗雷格、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克里普克以及戴维森等,这些哲学家重视语言本身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语义学与语用学
作者:王晓晓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9年第07期
【摘要】语义学、语用学,一直以来被定义为是用以表达语言意义,两者经常被学者们提及。
本文分别对语义学和语用学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定义,并分别加以说明。
对近期语言学的学习研究做了一个小结。
本文还对语义学和语用学作了一些区别对比,提出了二者一些有助于研究学习的关联点。
【关键词】语义学;语用学;关系
【作者简介】王晓晓(1983.06-),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工程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语义学、语用学,一直以来被定义为是用以表达语言意义,两者经常被学者们提及。
语义学、语用学研究始于语言哲学。
早在1938年,Morris就认为符号学(semiotics)由符号关系学(syntactic,即句法学)、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三个部分组成。
一、语义学概述
首先来看看语义学。
语义,即与语音形式相承,是具体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数据的含义就是语义。
简单地说,数据就是符号。
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被赋予含义的数据才能够被使用,这时候数据就转化为了信息,而数据的含义就是语义。
语义可以简单地看作是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在某个领域上的解释和逻辑表示。
我们通常把概念意义作为了最核心的内容。
概念意义是指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
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
而内涵意义,它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
例如:英语中“politician”一词是指那些为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政客”,含有贬义。
而汉语中“政治家”一词则往往含有褒义,指从事与政治工作方面有关的人。
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等等,其内涵意义都不能画上等号。
而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
例如: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应用“black tea”,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则是“浓咖啡”,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
二、语用学概述
那么,什么又是语用学呢?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学科分相之一,从确立到今天至多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
Lyons(1968)说过,像结构语言学那样用特别抽象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与用较为实际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两者之间并无对立之处。
他这里说的“结构语言学”泛指当时抽象的语言系统研究;而“较为实际的方法”,则指语言的实际用法研究,用今天的眼光看,那就是语用学。
语用学发展至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不同的定义:
1.从说话人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问(Yule,1996:3);语用学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成功的交际(Kempson, 1975:84)。
2.从听话人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人们“明白在交际中要说的”比“听到表面上说的”到底多了些什么(Yule,1996:3);語用学研究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行为(Green,1996:2)。
3.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的学问(Yule,1996:3);语用学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Leech,1983:13);语用学研究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断出意义(Fasold, 1993:119);语用学研究由社会语境确定的人类使用语言的条件(Mey,1993:42)。
4.从社会动态交际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在适当的语境下灵活地遣词造句的能力(Levinson,1983:24);语用学研究人们相互交谈中的意义(Thomas,1995:24);语用学研究人们表达交往亲密程度的方式(Yule,1996:3)。
5.语言功能的综观。
语用学是语言各个方面的功能总览,即研究人类生活中语言的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功能(Verschueren, 1995:13-14)。
三、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系
如果查阅一些文字语法资料,我们可以认为语义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语言表达的系统,而不涉及应用。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意义,但是更强调的是在具体环境中语言的意义,即语义,以及语言行为、预设、对话表达等。
而在现代的形式语义学研究上,二者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
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语法生成句子,句子具有抽象组合意义,也就是说,句子含义,是句中各词的意义按语法结构有层次地组合的结果。
在句子成分无重大省略的理想状态下,这种组合不需要语境信息的介入,因此得到的是相对独立的句义。
句义组合的过程中体现出的逻辑语义特性属于组合语义学的研究范畴。
有些时候,这种独立于语境的纯句义也有其用处,在词典中的例句,其作用是示范相关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这时候并没有特定的语境。
一些格言也常作为普遍的真理被引用,也没有特定的语境。
虽然如此,但是很多时候,阅读者还是免不了会自动地提供理解的语境,因为句子一旦使用,就不再是单纯的句子,而成了语句(utterance)。
加上句子前后的自然停顿,这样,句子
就有了语调。
语句既然是被使用的句子,就必然有相关的语境,有了说、写者和听、读者,而这些又成了语用学研究的对象。
四、小结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语用学、语义学同属语言学研究范围,但研究范畴各有不同,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P.Grice)对语义学和语用学区别进行了概略式的描绘。
他的对话准则系统和对推出言说的非对话或对话蕴涵的理性内在过程的坚持为从新的思维角度研究两者关系提供了基础。
我们现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语用学与语义学是两个相关联,又决不相同的两个领域,他们相辅相成。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讨论一下语义和语用联系及研究范围,希望通过讨论,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语义、语用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其各自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