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总说明书
三级公路两阶段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概述本设计为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三级公路两阶段设计,里程桩号为K11+310~K18+500.504,全长共为7.19km,在整个设计中包括道路线行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以及路基与路面的设计等。
全线为山岭重丘区设计,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7.5m,采用双车道形式。
本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及其它各种设计规范的要求而做的。
2.路线设计选线:由于本次设计是山岭重丘的三级公路设计,考虑到造价及适用等要求,选线时应尽量沿着等高线布线,依山势而走;少占或不占农田与高产区经济林;若不必要,尽可能不跨河流,从而减少造价。
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的平面反映了道路平面的弯曲状况,所以为了满足道路的圆顺及流畅,设计中需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在设计地形中,若一片区域比较平坦,可以选择用直线,因为直线是汽车在行驶中视觉最好,距离最短,运营最经济,最容易选定的线形;若地形比较复杂,如山、池塘、河流等,这时就需要设置曲线了,依据规范,三级公路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m,极限最小半径为30m,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180 m(同向曲线一般值)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实际设计中:在适应地形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半径,线形在前后衔接上要协调,使之连续、均衡。
路线纵断面设计:纵断面图反映了道路中线原地面的起伏情况以路线设计的纵坡情况。
纵断面设计中依规范需注意以下几点:最大纵坡不得大于8%;三级公路越岭线的平均纵坡一般应接近5.5%和5%为宜;为了路基排水需要,防止水分渗进路基,均应设置纵向纵坡,不小于0.3%,此三级公路为0.5%;在纵坡设计中,如果不限制最小坡长,会造成边坡点过多,车辆行驶颠簸,导致乘客感觉不适,所以在我国《公路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最小坡长为100m。
3.基路面及排水3.1.1 路基工程路基横断面设计在本段设计中,根据公路设计的等级及设计车速(三级山岭公路双车道,设计车速为30km/h),采用7.5m的宽度,其具体的布置可以参看标准横断面图。
公路设计总说明

公路设计总说明本册⽬录编制:复核:第⼀篇总体设计第⼆篇道路设计第三篇路基路⾯、排⽔⼯程第四篇护坡⼯程第五篇桥涵⼯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SI—3编制:复核:总设计说明SI—1⼀、概述G312线公路位于⽢肃省,从武威⾄⼭丹段微丘区⼆级公路的设计,路线总长为83km。
本设计设路段是第九段,从K0+000~K3+480,全长3480m。
该公路的建设,对于沿线居民的出⾏、⽣产以及⽣活起着⾮常重要的作⽤,是沿线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拉动县域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均有着⼗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任务依据依据青海⼤学⼟⽊⼯程学院道桥教研室2013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进⾏设计。
2、设计标准全线按⼆级公路设计,双向双车道,计算⾏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12m,⾏车道宽2×3.75m;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设计交通年限为15年。
3、测设经过在1:2000⼤⽐例图纸上进⾏纸上定线。
4、任务依据及技术标准(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2)《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公路⽔泥混凝⼟路⾯设计规范》(JTG D40—2011)(6)《公路排⽔设计规范》(JTJ 018—97)(7)《公路桥涵洞设计⼿册》(8)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民交通出版社,2009.(9)邓学钧.路基路⾯⼯程[M].北京:⼈民交通出版社,2008.(10)刘鹤年.流体⼒学[M].北京:⼈民交通出版社,2008.5、公路沿线⾃然地理概况(1)⼭丹地形⽓候⼭丹⽓候按海拔⾼度可分为⼲旱、半⼲旱、半湿润、湿润4个⽓候区。
总的特征是:⽓温低,⽓候寒冷,昼夜温差⼤,⽆霜期短,冬季漫长,春秋相连,⽆明显的夏季。
降⽔量少⽽集中,蒸发量⼤⽽强烈。
⽇照充⾜,辐射强度⼤,盛⾏西北风,冬春季节多有⼤风沙。
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s i
o d
f o r
s o
m e
t h i
n g
a
破碎板
”的要求,对本路段进行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 5%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增加排水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行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
,将旧水泥路面面层挖除,再新建路面结构,路面结构
t h i n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过村段路面采用单向1.5%,坡向排水边沟侧。
路基设计标高为设计中心线标高。
过村段与野外段宽度渐变时采用两侧对称加宽,渐变率不小于1/15。
、K0+004.4-K1+572.9为野外段,路基宽度为7.5m ,断面组成为:0.5m 土路肩+ 2×3.25m 行车道+0.5m 土路肩。
野外段路面横坡采用双向1.5%,土路肩横坡采用双向3%。
路基设计标高为设计中心线标高。
路基设计
、K1+592.9-K2+501.8段过村段沿用既有道路宽度,现有路基碾压利用,K2+539.8-K2+603.015段过村段加宽至7.0m ,与K2+521.8-K2+539.8段中桥宽度一致。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总说明书1、概述本路段为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之⼀,起点与易保线相交,沿现有道路向西,穿解村中部,终点解村西与瀑河⽔库⾄屯⾥路相交⼝,总⾥程2.606Km。
1.1道路现状现状道路为⾮等级路,总长为2.606Km。
其中过村段1.01Km,为5m宽⽔泥混凝⼟路⾯,路⾯厚度为20cm,⽆路⾯基层;野外段长度为1.596Km,为5m宽⽔泥混凝⼟路⾯,路⾯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由于现状道路等级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过村段路⾯病害逐渐严重,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露⾻等,现状如下:露⾻破碎板根据“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的要求,对本路段进⾏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新建路⾯结构为:20cm⽔泥混凝⼟⾯层+16cm 5%⽔泥稳定碎⽯基层+16cm 5%⽔泥稳定⼟底基层,增加排⽔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m,路⾯宽6.5m,将旧⽔泥路⾯⾯层挖除,再新建路⾯结构,路⾯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 任务依据l、《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可⾏性研究报告》;2、建设⽅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测设经过接受建设⽅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精⼲⼈员进⾏了本路段的勘查设计⼯作。
针对本路段特点,勘测⽅⾯,加强对路基、料场等现场调查。
路基⽅⾯,侧重于沿线填⼟调查;料场⽅⾯,积极与保定市徐⽔区交通局以及地⽅政府了解周围料场情况,扩⼤调查范围,满⾜道路施⼯需要。
勘测中,积极与地⽅政府进⾏协调,并与环保、⼟地、⽔务等部门先⾏进⾏了沟通,取得了相关意见。
项⽬组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与设计相关资料。
1.3技术标准1.3.1本路段执⾏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1、《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泥混凝⼟路⾯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泥混凝⼟路⾯施⼯技术细则》(JTG/T F30-2014)8、《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G D50-2006)9、《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公路路⾯基层施⼯技术细则》(JTG/T F20-2015)11、《公路排⽔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4、《城市道路照明⼯程施⼯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16、《电⼒⼯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17、《民⽤建筑电⽓设计规范》(JGJ 16-2008)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编制办法》[2007]358号1.3.2 主要技术指标过村段受客观条件限制,按照等外路设计。
丹东至庄河高速公路设计总说明书

丹东至庄河高速公路设计总说明书第一部分工程概述一、概述1.1建设意义丹东至庄河高速公路起点位于丹东市西北7公里处古城子,与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的丹东至本溪高速公路相连接,起点桩号丹本高速公路K0+073.453=丹庄高速公路K1+140.000。
经前阳、马家店、大孤山、栗子房、青堆子,止于庄河市北3公里的徐岭镇,与大连至庄河的高速公路衔接,终点桩号丹庄高速公路K137+200.000=大庄高速公路K121+727.3,路线全长135.890公里。
本项目是我省十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重点公路嘉阴-南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建设将对我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该项目分别连接丹本和大庄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快速公路网中的一条重要路线,是“两环”中的一环,既连接丹东与大连的环黄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省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的建设可大大满足大东港、庄河港的疏港需要,增强港口疏港功能,对促进沿线港口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另外,该项目的建成还可彻底解决目前201国道交通紧张状态,进一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和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对扩大中朝边境贸易、加速国际大通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并且,本项目的建成将加快边海防路网的形成,因此将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1.2 路线推荐方案起讫点及主要控制点丹东至大连高速公路丹东-庄河段路线起点位于丹东市西北7公里处古城子,与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的丹东至本溪高速公路相连接,经前阳、马家店、大孤山、栗子房、青堆子,止于庄河市北3公里的徐岭镇,与大连至庄河的高速公路衔接,路线全长135.890公里。
路线所在线区隶属丹东及大连市(分界桩号为K86+240),线区经过的县级市包括东港市及庄河市。
路线所经过的主要乡镇有蛤蟆塘镇,同兴镇,汤池镇,前阳镇,十字街镇,东尖山镇,马家店镇,马家岗镇,黄土坎镇,大孤山镇,新立镇,栗子房镇,鞍子山乡,青堆镇,小孤山乡,吴炉镇,兰店镇及徐岭镇。
居民连接路工程 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一、概述本项目全长6.329公里,项目沿线有多个村民聚集点。
担负着沿线村社居民交通出行、运输任务及地方旅游行业发展的重任。
该公路的改建,能有效地改善沿线村民出行环境,推进当地旅游行业的积极发展,完善江津区公路网结构,具有积极的现实《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委法[2019]121号《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任务依据(1)项目设计委托书;(2)相关执行规范如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F62-201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后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0主要技术指标表编制办法”、“概预算编制办法”、“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
.2、技术标准根据业主委托意见,本项目按照四好农村路技术标准实施,为平面半径不小于 12米,可不设置缓和曲线,按I类加宽值的一半进行加宽,路基宽度为4. 5米,路面宽度为4. 5米;全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l级:项目设计最大荷载15T,为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建议日常限载7T。
乡村道路设计说明书(20㎝混凝土面层20㎝片石基层)

说明书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一、概况12345678工程位于12县内县境内,本项目是12345生产、生活以及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道路,也是沿线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
二、任务依据1、《12345678工程》合同书。
三、测设主要依据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部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3、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4、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66、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7、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8、77省地方行业标准《农村公路技术标准》JTD/T B01-2009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11、其他相关规范、手册;四、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农村公路基本级;2、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3、路基宽度:4.5米;4、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米,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0米;5、最大纵坡:12%;6、最小坡长:60米;7、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8、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0.15;10、地震基本烈度值Ⅶ。
五、测设经过根据《12345678工程》对该路的勘测设计深度和工期要求,以及在听取业主方对全线路况介绍和设计方对全线实地考察基础上,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于2014年1月上旬正式开始外业勘测。
在12县交通运输局和其他各有关部门、沿线居(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半个月的外业测量完成外业资料收集,进而转入内业设计,于2014年1月中旬完成了全部的施工图设计工作。
六、路线走向及工程概况12345678工程,路线总长2226.52公里,起点位于123456公路捌邓岔路口处,止于123456村K2+046.93。
云南省某一级公路综合设计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任务依据1.1任务依据本路线在云南境内,根据所给的参数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通过交通量计算,确定为双向四车道,由规范查得此路设计车速为60Km/h,整个路段的最大纵坡不大于6%,同时为满足纵向排水的需要,纵向坡度不低于0.3%-0.5%。
路面宽度23m,最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1.2设计标准1.2.1主要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3(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1996年版(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2.2主要技术指标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12.设计主要过程2.1工程的性质和作用(1)性质:该工程是云南省一级公路第1标段,属于山区,地质条件良好,适合建设一级公路。
(2)作用:该工程主要是联结昆明和桂林两个地区的路线,缓解两地区间目前紧张的交通状况,加快两地区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兼顾防洪和景观功能设计,使线形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2.2总体设计的原则该工程的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合理利用地形,遵循路线设计标准,达到路线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
结合本工程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合理使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尽量减少拆迁,以降低工程造价。
同时本设计着重公路景观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设计总说明书
公路设计总说明书
1:引言
1.1 简介
在本文档中,将介绍公路设计的全面信息,包括相关要求、设
计标准、工程流程等。
本文档旨在为公路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
2:背景
2.1 公路项目概述
在这一部分,将介绍本公路项目的概况,包括项目地点、长度、预计交通流量等信息。
3:目标和目的
3.1 设计目标
列出本公路设计的主要目标,例如提高交通效率、增加安全性等。
4:设计要求
4.1 路线选择
描述选择公路路线的依据和考虑因素,如地形、土地利用等。
4.2 道路几何设计要求
详细描述设计公路的几何要求,包括设计速度、设计车道宽度、坡度、水平和垂直曲线等。
4.3 结构设计要求
说明道路结构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包括路面材料选择、厚度设
计等。
4.4 横断面设计要求
描述道路横断面的设计要求,包括路肩、排水设施、交通标志
标线等。
4.5 路基设计要求
说明路基设计的要求,包括路堤高度、路基宽度、路基材料等。
4.6 道路照明设计要求
列出道路照明设计的要求,包括照明设备的布置、照明灯的灯
具类型和位置等。
5:设计标准
5.1 国家标准
列出适用于本公路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5.2 地方标准
介绍适用于本地区公路设计的地方标准和规范。
6:工程流程
6.1 前期工作
描述公路设计前期工作的步骤和内容,例如勘测、资料收集等。
6.2 设计阶段
详细描述公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审查、
修改等。
6.3 技术审查
说明公路设计的技术审查流程和要求,包括设计文件的提交、
评审等。
6.4 勘测施工
介绍公路设计完成后的勘测和施工过程。
7: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 附件1:地形图
- 附件2:土地利用图
- 附件3:设计图纸和方案
8:法律名词及注释
- 法律名词1:详细注释1 - 法律名词2:详细注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