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动物的主要类群(二)

动物的主要类群(二)

▪ 5、(2010南京中考)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 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 ▪ D、大熊猫胎生、哺乳 ▪ 6、下列鸟类的特征中,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 ▪ B、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胸肌 ▪ C、食量大、直肠短,可随3、爬行类:主要特征:体表都覆盖着____, ____受精,受精卵有____保护,___ _动物(恒温或变温)。如:龟、____等。
▪ 4、鸟类:主要特征:身体一般呈____型, 被覆____;前肢变成____;骨薄,比较 长的骨内____,充满____;食量大,_ ___能力强。呼吸系统发达,____呼吸; 恒温动物。如;家鸽、____等。
▪ 5、哺乳类:主要特征:大多数体表____, 生殖方式:____,哺乳;体温____,大 脑____。如:猪、____、____等。
三、互动学习:
▪ (一)合作探究一: ▪ 1、鱼生活在水中,它们有哪些与水生生活相适
应的特点? ▪ 2、你知道哪些动物属于两栖类?为什么它们叫
两栖动物? ▪ (二)合作探究二: ▪ 1、现在地球上生存的爬行动物有哪些?它们有
二 、自主学习:
▪ 1、鱼类: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____ 中,体表覆盖着____,身体一般呈_ ___型,用____游泳,用____ 呼吸。如:鲫鱼、__、____
▪ 2、两栖类: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 _中,用____呼吸;成体____生 活,用____呼吸,____辅助呼吸。 如:大鲵、____等。
课题:22.3动物的主要类群(二)
一、学习目标:
▪ 1、通过动物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 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

本节与前一节的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后一节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同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

本章对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节可以分成3课时。

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和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特征,第3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特征及动物进化系统树。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分类内容在生物学所占的比重有所缩减。

因此,这一节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而不是去关注每种动物类群到底有什么样的细微差别。

教学过程则应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和整理相关的知识。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能区别常见的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能说出鱼类和两栖类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能列举鱼类和两栖类的常见种类。

2.2能力目标通过对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的观察”、“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区别鱼类、两栖类”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观察力、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进一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观念。

3课前准备草履虫录像和海葵、猪带绦虫、蚯蚓、沙蚕、河蚌、乌贼、沼虾、鲫鱼、鲨鱼、海马、青蛙、蝾螈、蜥蜴、野鸭、啄木鸟、家兔、松鼠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

实验报告单:上面印有1~18的编号、需要学生填写名称和类别的部分以及30种备选动物名称。

3教学设计思路3.1学生观察辨认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活动。

即在实验室中放置17种代表性的动物实物或标本并编号,请学生们观察,比较,并写出它们的名称。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

一、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蚯),细长
柔软,蠕动,肌肉收缩加刚毛支持进行运动,靠体表皮肤呼吸。 应用:1.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促进物质循环; 3.可作为药用。
二、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
有外套膜,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
三、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 角分节。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分为昆虫纲 (蝗虫)、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的特征:1.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体长圆柱形或 长而扁平,左右对称,由前 后相连的许多体节构成。环 节动物约有13000种,包括蚯
蚓、沙蚕、蚂蟥等,生活在
海水、淡水、土壤及陆地潮 湿环境中,分布较广。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
富含有机质的土
壤中。白天在土中穴居, 夜间爬出地面, 以泥土中的有机物或 植物的茎、叶等作为
3.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2)鱼类的饵料:蚯蚓及沙蚕可以用作鱼饵。由于沙蚕被 鱼捕食,所以沙蚕的数量能影响鱼类的分布。 (3)影响人畜健康: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作
为食物,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
(4)医用与药用:由于蛭类有吸血的习性,自古就有采用 医蛭吸取脓血以治疗病症的办法,现在欧洲和一些国家仍 采用医蛭作医疗放血。蚂蟥能入药,有治疗跌打损伤,破 血通经,消肿解毒,降低血压。
2.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3.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 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是惟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四、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五辐射对称,如:海星、海胆、海参。

七年级生物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 导学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 导学案济南版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鸟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自学指导(25分钟)要求如下:1.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探究课本P84-88,勾画重难点和疑难问题。

(5分钟)2.完成学案,并在课本上做好勾画(20分钟)知识点一:鸟类观察P85图2.2-21和图2.2-22回答下列问题:1、家鸽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其飞行生活的意义【知识应用】1.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A.鼻孔B.气管C.肺D.气囊2.鸟类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嗉囊C.肌胃D.小肠3.家鸽排便频繁的原因是()A.食量大B.消化功能差C.吸收功能差D.直肠短,不能长时间储存粪便4.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A.体表被覆羽毛B.前肢变成翼C.体内有气囊D.直肠发达5.家鸽牵动两翼向下运动的肌肉固着在()A.脊柱B.龙骨突C.胸骨与肋骨之间D.肋骨6.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下列哪项不是气囊的作用()A.散热B.降低身体的比重C.增加每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D.进行体内气体交换7.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请回答:(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1】【2】【3】(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囊直接与相通。

(3)家鸽吸气时,气流的流动方向是(用图中数字代码填写)(4)家鸽呼吸系统的这种独特结构,使家鸽能够进行,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每呼吸一次,空气 ___ 次经过肺,在肺内进行 ____次气体交换,从而提高。

知识点二:哺乳动物结合图2.2-24,观察家兔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归纳总结家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3.家兔的门齿、臼齿各有什么作用?这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5.(1)下图表示是家兔运动与()的关系。

(2)A兔胸腔容积变正在进行动作。

B兔胸腔容积变正在进行动作。

(3)胸腔容积的改变,是由于有节奏的前后运动造成的。

人教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课件

人教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课件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
蛔虫 犬恶丝虫
美洲钩虫 犬弓首蛔虫
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得 名。有些寄生,如蛔虫;有些 自由生活,如秀丽隐杆线虫。
线形动物代表动物——蛔虫
一种寄生在人小肠里的线形动物
一女子腹痛难忍,医生取出两三百条蛔虫
丁医生在(化名)腹部开了一道口子,只见一 团团的蛔虫在肠子里蠕动。半米左右的小肠里, 蛔虫结成了团,每团都有拳头大小,把小肠壁 撑得鼓鼓的。丁医生把肠扭转处理好后,在其 小肠上切开一厘米左右的口子,用钳子一条条 夹,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这些蛔虫有十几厘 米长,铅笔芯粗细,大概两三百条。
蛔虫为什么没 有被小肠内的 消化液消化掉?
蛔虫的外部形态
雌雄异体;身体细长, 呈圆柱形;中段较粗, 两端逐渐变细。
雌虫:较大、较长, 尾端尖直。
雄虫:较小、较短,尾 端向腹面曲折。
蛔虫的结构
➢体表包被不透水 的角质层,起保护 作用,防止消化液 的腐蚀。
➢前端有口,后端 有肛门。
➢消化管结构简单, 肠仅由一层细胞构 成。
探究实验:视察蚯蚓
讨论:P10
1 蚯蚓的身体呈什么形状?视察蚯蚓 的身体是否两侧对称?如何区分前后?
2 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肌 肉和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3 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 保持湿润 ?
(一)蚯蚓的形态特征
➢体形:呈长圆筒 形,由许 多环形体 节构成, 靠前端有 一环带
➢体表:有黏液
➢腹面:有许多小崛起(刚毛), 触摸有粗糙感觉
环带 (生殖带)
(二)蚯蚓的运动
运动场地 运动速度 身体变化情况 结果
糙纸上
运动快
身体的长短 和粗细在不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2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2课时(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单元二学科生物年级七学习目标1.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的代表动物。

2.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你认识下列动物吗?你能说出它们所属的类群吗?【蛔虫、涡虫、丝虫、沙蚕、沙蚕、蛭】努力识别引发兴趣讲授新课一、扁形动物视频: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由生活;它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是两侧对称的动物,体长有1到1.5厘米。

涡虫的的前端三角形,背脊部隆起,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涡虫的腹面颜色浅,有口、密生着纤毛;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

涡虫的口内有一个管着的咽。

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观看视频对扁形动物有初步了解口排出。

观察可以发现,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想一想,涡虫的这种体型有什么好处?【绝大多数动物的身体都呈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到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猪肉绦虫是人体的寄生虫之一,我们常说的米猪肉就是寄生有绦虫幼虫的肉。

肠道寄生虫,身体长达2~4米,依靠头节上的吸盘和小钩固着在宿主体内,通过体壁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

它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依靠体表直接吸收小肠中已经消化好的养料。

所以我们要预防绦虫病,对米猪肉严加管理,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济南版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

济南版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制定日期课型新授课题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二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无脊椎动物图片 ,培养学生的总结及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生物学习兴趣,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

教学重点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引课示标、明确方向】师提出问题导入:猜谜语齐读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观察、说出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重、难点)2.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3.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处理方式】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教师提炼本节关键目标词并板书【自学质疑】:【处理方式】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习不认真,停滞不前的学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自学质疑: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内容:读课本76-79页内容时间:4分钟探究主题一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贝壳随着身体长大而增大,呈现出年轮般的花纹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小组探究得出:•身体柔软•贝壳退化为内壳师生共同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或贝壳退化为内壳)【设计意图】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软体动物特点。

指导学生分析;教师展示软体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化信息,总结规律。

探究主题二节肢动物师提出问题导入:猜谜语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无脊椎动物。

蝗虫是一种常见的节肢动物,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节肢动物。

小组活动:探究实验观察蝗虫讨论问题:1.参照图2.2-10,蝗虫的躯体分为哪几部分?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3.蝗虫的身体表面包着什么?有什么作用4.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1、观察蝗虫的身体通过观察结合课本P15页的插图完成下列题目:(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2)记忆蝗虫各结构名称。

北师大版八下22.4.2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共25张PPT)

北师大版八下22.4.2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共25张PPT)

5、以下对节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所有的节肢动物都能飞行 B.绝大多数节肢动物身体内部有骨骼 C.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 的一大类群 D.绝大多数节肢动物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 和独特的呼吸器官
二、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 (笔记*) ①身体分为许多 体节 ②大多 蠕动 爬行;
③用 湿润体表
2、环节动物的代表性动物——蚯蚓 (1)蚯蚓的身体 分节 特征。
(2)“?”号处是环带 。 离蚯蚓环带近的一端 (3)蚯蚓的哪端是头部?
(4)蚯蚓 环 的体 壁 带 背部:背部体表黏滑,有黏液(呼吸)
2、环节动物的身体分成许多 体节 ,多为 蠕动 爬行。 如:蚯蚓、 蚂蟥 、沙蚕等。p51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4分钟)
自学检测1(2分钟)
1、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D ) A.蛔虫 B.蛲虫 C.涡虫 D.水蛭 2、下列是烟台海滨常见的水生生物,属于软体动物的 是( A ) A.扇贝 B.海蜇 C.梭子蟹 D.鲅鱼
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1(7分钟)
一、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 (笔记*) ①身体 柔软,分为 头、足、内脏团 三部分; ②体外有 外套膜 ; ③常包有 贝壳 (或被外套膜包裹的内壳 。 ,例如:章鱼)
2.常见种类 它们生活范围极广,海水、淡水和陆地均有产。 已记载的种类有11万5千余种。本门动物体外大 都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主要有贝类和螺类。 贝类
2.了解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各大 类群的常见种类及与人类的关系。
自学指导1 (1分钟) 阅读课本P51-53页,回答下列问题: 柔软 ;分为____ 头 、足、_____ 内脏团 1、软体动物的身体______ 三部分,体外有_______ ____。大多数对人 外套膜 ,常包有贝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 虫科的捕食性天敌昆 虫,成虫可捕食麦蚜、 棉蚜、槐蚜、桃蚜、 介壳虫、壁虱等害虫, 可大大减轻树木、瓜 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 害虫的损害,被人们 称为“活农药”,在 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赤眼蜂是一类很 有利用价值的天 敌,幼虫在蛾类 的卵中寄生,如 玉米螟赤眼蜂、 松毛虫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铁 岭赤眼蜂。
称为害虫,而害虫又被肉食性蜘蛛和其他昆虫所 食,如上述金小蜂抑制棉红铃虫等
制成药物,节肢动物本身或其产品可以制
成药物,防治疾病,如蝎子、蜈蚣、地鳖等 传播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严重危害农作物、果树和森林等,尤其飞蝗,
危害特别严重。
五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体长圆柱形 或长而扁平,左右对 称,由前后相连的许 多环节合成。环节动 物约有13000种, 包括蚯蚓、沙蚕、蚂 蟥等,生活在海水、 淡水、土壤及陆地潮 湿环境中,分布较广。
蚯蚓
生活在潮湿、 疏松、富含有机质的 土壤中。白天在土中 穴居,夜间爬出地面, 以泥土中的有机物或 植物的茎、叶等作为 食物。
鱿鱼 玉螺



象拔蚌 太平洋太 平洋潜泥蛤
3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如蚶、蛏、牡蛎、乌贼、田 螺、河蚌、鲍鱼、扇贝、贻贝等。药用。有些 软体动物可以做中药材,如鲍鱼的贝壳、乌贼的 海螵蛸等。
工艺美术业用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形状独特,
色泽美丽,可以做工艺品,如宝贝、鸡心螺、榧 螺、竖琴螺等。
日本医蛭
六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的一类无脊推动物。它们生活范 围极广,海水、淡水和陆地均有产。已记 载的种类有11万5千余种。本门动物体外大 都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故通常又称之 在陆地 湿润处的蜗牛,生 活在海洋中的乌贼 等。
蜗牛
头部发达,具有一对触角,一对眼。眼 生在触角的顶部(有柄)。口腔内的齿 舌极其发达,用于摄食、钻孔。足位于 躯体的腹面,故有“腹足”一名。外壳 呈螺旋形,
2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柔软 有外套膜 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被外套膜包裹的内 壳)
扇贝
一些软体动物

牡 蛎
鹦鹉螺
蛞蝓
船蛆
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 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 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 而是益虫。螳螂有滋补 强身、健肾益精、止搐 定惊功能。主治体虚无 力、阳痿遗精、小儿惊 风抽搐、遗尿、痔疮及 神经衰弱等症。临床应 用主要是与其他药物配 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一)甲壳纲
1 常见甲 壳纲动物: 沼虾、蟹、 寄居蟹、 藤壶
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无翅。常在住宅 墙根的土内活动。可入药。具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 功效。用于闭经、不孕不育、产后瘀阻、症瘕等症。 亦可用于骨折损伤、瘀滞疼痛、腰部扭伤等症。
蝼蛄都营地下生活, 吃新播的种子,咬食 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 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 害虫。通常栖息于地 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 下活动。以干燥虫体 入药,具有利尿,消 肿,解毒之功效。
蚯蚓的身体一般为青 灰色或暗红色,呈长 圆柱状。体表湿润、 粘滑。腹部有刚毛。 身体各节形态相似, 成熟个体的体前端有 一小段肿胀部分,色 暗,称环带 蚯蚓依靠肌肉的舒缩 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 行运动。 身体内部有真体腔
1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由许多体节 构成; 具有真体腔。
跳蚤是小型、无翅、 善跳跃的寄生性昆 虫,成虫通常生活 在哺乳类身上,少 数在鸟类。成虫体 型微小或小型,无 翅,体坚硬侧扁 。 咬过人体后易导致 季节性湿疹。
棉铃虫,夜蛾科昆虫 的一种,是棉花蕾铃 期的大害虫。棉铃虫 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 蛀性害虫,主要蛀食 蕾、花、铃,也取食 嫩叶。
(四)蛛形纲
1 常见蛛形纲动物:蜘蛛、蝎子、 螨虫
2 蛛形纲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有四对分节的步足 只有单眼没有复眼
(五)肢口纲
海产动物,头部为马蹄形,甲壳覆盖,有尾剑,用 鳃呼吸。绝部份肢口纲动物已经绝种,鲎是仅存的 一种。 鲎是一类与三叶虫 一样古老的动物。功 能:止血。用于肺结 核咯血,胃出血;外 用治外伤出血。清热 解毒。
2 常见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蚂蟥
沙蚕
水蛭
3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鱼类的饵料
影响人畜健康
蚯蚓及沙蚕可以用作鱼饵。由于沙蚕为 鱼捕食,所以沙蚕的数量能影响鱼 类的 分布。
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作为 食物,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
医用与药用
由于蛭类有吸血的习性,自古就有采用医蛭吸 取脓血以治疗病症的办法,现在欧洲和一些 国家仍采用医蛭作医疗放血。蚂蟥能入药, 有治疗跌打损伤,破血通经,消肿解毒,降 低血压。
2 甲壳纲主要特征
1、身体一般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 部表面包着 坚韧的头胸甲 2、有两对触角 3、大多生活在水中,一般用鳃呼吸
(二)昆虫纲
1 一些常见昆虫
2 昆虫纲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 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六)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
供人类食用,尤其甲壳纲中的各种虾蟹,不
仅滋味鲜味,营养价值也高 提供工业原料,例如家蚕
作为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例如鲱鱼、大
黄鱼、小黄鱼以及带鱼等都以桡足类作为主 要食饵
完成植物的传粉作用,油菜和多种果树都
是虫媒植物,借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
抑制害虫,不少昆虫食害作物、果树和森林,
主要为害水稻,也为 害甘蔗、玉米、高粱、 粟等 。幼虫从叶鞘、 叶耳处侵入后,先集 中在叶鞘内取食,形 成枯梢,有的蛀入茎 内,形成枯心苗和白 穗,幼虫常转株为害, 蛀孔大,略呈方形。
稻飞虱,昆虫纲同 翅目飞虱科害虫。 俗名火蠓虫。以刺 吸植株汁液为害水 稻等作物。
节肢动物的品种极多,分类亦极之复杂,门之下 可分为数个亚门,每个亚门之下又有若干个纲。 这里只介绍较为人熟悉的几个纲及其代表动物。 三叶虫纲(已绝种)﹑甲壳纲 (例:虾﹑蟹、寄居 蟹、藤壶) ﹑蛛形纲 (例:蜘蛛﹑蝎子) ﹑昆虫纲 (例:蟑螂﹑蝗虫) ﹑多足纲 (例:蜈蚣) ﹑肢口纲 (例:鲎)。
节肢动物的分类
中药桑螵蛸是螳螂科昆虫的卵鞘。桑螵蛸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 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7种磷脂成分。桑螵蛸有抗尿频和收敛作用。磷脂有 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及其他细胞膜合成,桑螵蛸 性味甘、咸、温、无毒,入肝、肾经。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之功能。主治 遗尿、遗精、便频、肾虚腰痛、神经衰弱,也适用于妇女带下、经血不调等 症。桑螵蛸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60-80元/千克。
(三)多足纲
多足纲动物体分头及躯干两部分。头部有触 角一对,单眼数个。躯干部扁而长或圆柱形, 由多数环节合成;每一环节有足一对(蜈蚣) 或二对(马陆)。
1 常见多足纲动物:蜈蚣、 蚰蜒、马陆
2 多足纲的特征
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 躯干部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个体节都有 一对(或两对)步足
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 害农作物,例如,蜗牛中的多数种类 啮食植物,对农业生产有害。
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有
害于人类。
七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包括人们 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 绝灭的三叶虫。现生种类已知有100多万种, 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节肢动物在水体、 陆地、空中都可生活。
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 语涩、手足抽掣等。蝎毒具有祛凤、解毒、止痛、通络的 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蝎子营养 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成蝎外形,好似琵琶,全身表面, 都是高度几丁质的硬皮。成蝎体 长约50~60mm,身体分节明显, 由头胸部及腹部组成,体黄褐色, 腹面及附肢颜色较淡,后腹部第 五节的颜色较深。蝎子雌雄异体, 外形略有差异。头胸部,由六节 组成,是梯形,背面复有头晌甲, 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背部中央 有一对中眼,前端两侧各有3个 侧眼,有附肢6对,第一对为有 助食作用的整肢,第二对为长而 粗的形似蟹螯的角须,司捕食、 触觉及防御功能,其余四对为步 足。口位于腹面前腔的底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