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史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近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亦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时间段出发,探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
一、二战后的国际贸易体系重建在二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核大国和经济强国,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建。
1944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并制定了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的原则。
此时期,美国积极主张以自由贸易为基础,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二、冷战时期的保护主义倾向然而,在冷战时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有所转变。
为了应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限制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
此外,美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特定产业的保护政策,以确保本国工业的竞争力。
三、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再次发生了变化。
里根政府的上台,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起飞。
里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关税壁垒,以保护美国本土产业。
然而,由于全球化浪潮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美国逐渐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转向了更加开放的立场。
四、长期以来的自由贸易倾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坚持以自由贸易为主导的对外贸易政策。
比如,克林顿政府推动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从而促进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自由化。
此外,美国还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谈判。
五、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再次发生了改变。
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如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等,旨在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和减少贸易逆差。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并导致了一系列的贸易战。
六、新冠疫情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最近的新冠疫情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对中国和其他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的依赖,美国加速了对国内生产的重视,并尝试拉回一部分产业回到本土。
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格局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从过去的一国市场到如今的全球市场,国际贸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及其原因,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1.区域贸易组织的兴起自二战以来,区域贸易组织(RTF)的兴起是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的重要标志。
这些组织旨在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来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效率,并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区域贸易组织的成员国逐渐形成了共同市场,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2.自由贸易的挑战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演变,自由贸易也开始面临挑战。
一些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由贸易政策,认为其可能对某些产业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技术进步和数字化也使得国际贸易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3.保护主义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或设置其他贸易壁垒。
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破坏国际贸易的稳定性。
二、演变原因1.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和物流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外,数字化也使得跨境交易变得更加便捷和透明。
2.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都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影响。
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经济增长与就业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之一是经济增长与就业。
区域贸易组织的兴起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破坏就业市场。
2.供应链的重组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还导致了供应链的重塑。
随着区域贸易组织的出现,供应链逐渐向区域内转移,形成了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然而,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加企业运营的风险。
3.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对全球经济治理也产生了影响。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1. 古代贸易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代贸易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贸易形式。
古代文明如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着繁荣的贸易活动。
主要的贸易商品包括粮食、金属、陶器和纺织品。
贸易主要通过陆地和海洋进行。
2. 中世纪贸易时期(5世纪-15世纪)中世纪贸易时期是欧洲贸易的黄金时代。
东方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得以发展。
此外,地中海沿岸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和巴塞罗那成为贸易中心。
贸易商品包括丝绸、香料、珠宝和奢靡品。
3. 大航海时代(15世纪-18世纪)大航海时代是欧洲探险家开始远航探索新大陆的时期。
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和西班牙的哥伦布等人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如西印度群岛和美洲。
这导致了欧洲与其他大陆之间的贸易增长,贸易商品包括烟草、糖和奴隶。
4.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工业化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商品生产大幅增加。
英国成为工业化的领导者,出口商品到世界各地。
此时期还浮现了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如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关税同盟》。
5. 二战后的全球化时期(20世纪末至今)二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
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贸易更加便捷。
跨国公司的兴起也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贸易商品涵盖了各种产品和服务,如汽车、电子产品、金融服务等。
总结: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古代贸易时期、中世纪贸易时期、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期和二战后的全球化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也不断演变。
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际贸易历史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历史发展历程
1.古代国际贸易:早期的国际贸易主要是沿着陆路或海上贸易路线完成的,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希腊和罗马的贸易贸易活动等。
2. 中世纪国际贸易:在中世纪,欧洲兴起了一批城市国家,如威尼斯、热那亚等,这些城市国家经由水路成为欧洲重要的贸易中心,他们也实行海上殖民政策,开拓贸易市场。
3. 工业革命时期的国际贸易:在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各国的工业产品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
同时,工业革命也注定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从欧洲转向全球化,东西方贸易得以发展。
4. 二战后国际贸易:二战后,国际贸易飞跃式发展,尤其是GATT(关贸总协定)的创建和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打破了贸易障碍和壁垒,加速了世界贸易流通,逐步形成了全球繁荣的经济体系。
5. 当代国际贸易:随着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当代国际贸易也发生了变化,例如电子商务与跨境商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互联、智能物流及实质性进展,为国际贸易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方式。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

(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
燃料在初级产品中比重剧升 机械产品比重快速增长 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年份
初级产品在世界出口值中所占比 重(%) 61.9 61.2
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出口值中所占比重(%)
1876——1880 1886——1890
38.1 38.8
1896——1900
1911——1913 1926——1929 1936——1938 1950 1955 1960 1965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东亚的韩国、 新加坡、中国的台湾、香港(亚洲四小 龙); 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 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 (亚洲四 小虎)
背景:科技革命引起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 调整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工业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大 超过了初级产品。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增大。
62.8
62.2 60.8 60.4 59.0 51.0 45.0 41.0
37.2
37.8 39.2 39.6 41.0 49.0 55.0 59.0
1970
35.0
65.0
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的变化
垂直→水平(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比增 大)
原因:经济一体化进程
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需要发达国家的合作 和配合
世界经济高通货膨胀率和低速增长、能源危机的 爆发、货币制度危机的爆发等等
1900年国际贸易又恢复了快速增长的速度。
出口导向战略在一部分国家获得成功
进口替代战略,即发展本国的工业部门, 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品来代替原先依靠进口 的工业品。(缺点:遭受外汇短缺之苦 ) 出口替代战略,即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部 门,用本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原 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战后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二战后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二战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混乱。
为了实现战后的重建和发展,各国开始积极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增长。
本文将探讨二战后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影响。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二战结束后,各国之间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以促进国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建立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世界货币供应的稳定以及国际贸易的平衡。
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形成固定汇率制度。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成立,其职责是监督国际汇率和提供紧急财政援助。
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为了推动战后欧洲的重建和发展,美国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
1947年,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了这个计划,旨在为欧洲提供财政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其恢复经济和推动一体化进程。
马歇尔计划为战后欧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援助,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复苏。
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输送,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国家提供了重建的资金和资源,并帮助他们建立了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
三、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减少为了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各国开始着手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限制。
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减少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提高商品的流通性和市场的竞争性。
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GATT)成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机构。
GATT的成员国通过多轮的谈判,逐步减少了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为国际贸易创造了更加开放和稳定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GATT也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全球贸易规则的主要制定和执行机构。
四、多边开发银行的建立为了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二战后成立了一系列多边开发银行。
这些机构的目标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实现经济的独立和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一、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国家间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古代贸易开始,逐步介绍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并探讨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古代贸易1. 古代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最早的国际贸易路线之一。
起源于中国,连接了东方和西方,通过陆上和海上贸易,促进了中国、中亚、中东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文化交流。
2. 希腊和罗马贸易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了强大的贸易网络。
他们通过航海贸易,将商品如粮食、奢靡品和奴隶运往不同的地区,推动了地中海地区的繁荣和文化交流。
三、中世纪到近代贸易1. 大航海时代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海上探险,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通过探险和殖民扩张,建立起广泛的贸易网络,将商品如香料、丝绸、糖和奴隶带回欧洲,同时将欧洲的技术和文化传播到其他地区。
2. 工业革命和全球化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工业化国家如英国、德国和美国大量生产商品,通过贸易出口到其他国家。
同时,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了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四、现代国际贸易1. 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二战后,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规范贸易行为,成立了GATT和后来的WTO。
这些组织通过制定贸易规则和解决贸易争端,促进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2. 区域贸易协定为了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许多国家成立了区域贸易协定,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东盟等。
这些协定通过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发展。
3.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模式。
通过在线平台,买家和卖家可以进行跨国交易,促进了全球贸易的便捷性和效率。
五、国际贸易的影响1. 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从贸易的起源到全球化时代的发展。
1. 古代贸易时期古代贸易时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这个时期,贸易主要是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的。
丝绸之路是古代贸易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东方和西方文明。
古代贸易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如丝绸、香料、黄金等商品的交换。
2. 殖民地贸易时期殖民地贸易时期是指欧洲国家在16世纪至19世纪期间对殖民地的控制和剥削。
在这个时期,欧洲国家通过殖民地贸易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如烟草、咖啡、糖等。
这种贸易模式导致了欧洲国家的经济繁荣,但也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和剥削。
3.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随着工业化的兴起,生产力和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中心,大量的工业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同时,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如蒸汽机的发明和铁路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 二战后的国际贸易体系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经历了重要的变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成立,负责管理国际金融和贸易事务。
同时,关税壁垒的逐渐降低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全球供应链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5.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贸易全球化时代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阶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跨国贸易的便利化和效率提升。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紧密,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总结: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从物物交换到现代的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史
国际贸易产生的三个前提条件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生产的扩大,剩余产品的出现,商品交换的产生;以及国家的产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国际贸易;二战以后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
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首先是由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在社会经济中占的地位很小,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才获得广泛的发展,对外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才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真正重要作用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
同时,对外贸易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将着重从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展开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1973年以前)
2)国际贸易缓慢发展阶段(1973年以后——1900年)
3)1900年以后国际贸易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第一个阶段;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黄金时期)
1950—1973年的23年间,国际贸易从600 亿美元增加到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3%,高于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5.2%,也超过了国际贸易历史上增长最迅速时期的水平(阶
段划分和数据来自于《国际贸易法学》髙永富、余先予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是形成了以美国为重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系,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国际贸易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国家占绝对优势,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在国际贸易中占很一部分比重;商品输出依然以农产品等初级商品为主;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绝对份额。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家都饱受战乱之苦,都不再愿意轻易卷入大规模的战争,西方各国纷纷把各国的重心转移到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上来,大规模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战后西方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基本原因;其次是科学技术的推动:以原子弹,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高新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同时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开拓国外市场,获得廉价的资源,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另外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国际分工的扩大,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个阶段:国际贸易缓慢发展阶段(滞涨时期)
该时期内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其中1974-1979年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8.9%,世界贸易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远低于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国际贸易增长逐步恢复,整个80年代,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达到5%。
这个时期的特征算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特别是西欧和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亚洲四小龙迅速发展,在际贸易中占很大比重;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各国越来越重视科技的力量;资本主义国家从以商品劳务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主要是因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不可协调的矛盾是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国家垄断政策失灵,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促进作用削弱;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各国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的低位,从而使美元贬值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也给危难中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同时自1973年中东地区主要石油生产国采取“ 石油禁运” 政策,从而导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两次大幅度攀升引起的石油危机,石油制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同时也给主导产业汽车工业面临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低速增长,引起了高通货膨胀率从而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另外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使贸
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起了阻碍作用。
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增长波动很大,但整体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该时期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期,超过了以前国际贸易发展的任何时期,国际贸易起伏增长率为4-10%,但始终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4%左右,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额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下降。
这个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有:知识对于国际贸易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服务业对于国际贸易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的贡献;发达国家的贸易成为主要贸易,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势;美国仍是头号贸易强,但领先地位有所下降,德国日本的贸易地位有所提高,形成美日欧三足鼎力的局面,亚洲的份额有所增加,而拉美,非洲的比例有所下降,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力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只注重贸易增长量,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把一些环境污染重,耗能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极大地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
90年代以后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世界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特别是西欧美国,金砖四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形成了
世界贸易的新格局,全球贸易化的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时代的新开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从而不利于发展国际贸易,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以后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二战以后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尽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造成了一段时期的国际动荡,但是没有影响这个国际大环境,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稳定的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不升级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增加;跨公司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产地,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当代各国日益增长的国际联系,使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区域发展仍不平衡,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格局不改变,中国成为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跨国公司所起主力军作用日益增强;商品贸易结构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摩擦不断,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斗争极烈化;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各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
其实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战争,贸易保护主义,大国独裁政策等不合理的国际政策,还需要诸多的发展和完善(该段总结与百度的相关论文)。
新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预测是以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依然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各国应大力发展科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依然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应创造和平稳定得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注:所有的数据源引自自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