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第二章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资 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
3、当代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
发达国家的外贸额在国际贸易中占比重上 升,发展中国家比重下降;“北北贸易” 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美国仍是头号贸易强国,但领先地位有所 下降,德国、日本的贸易地位有所提高, 当今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成为国际贸易 中的主要力量。 例如,亚洲四小龙
国际贸易特点
国际贸易量迅速增加; 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英国成为“工业太阳”、“日不落”帝 国、国际贸易中心,法德美成为次中心; 1870年,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达25 %,几乎相当于法德美的总和。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宗商品,如香料、茶叶、丝绸、咖啡等,虽然绝 对量增加,但份额降低; 纺织品贸易迅速增长,占据主导地位; 玉米、煤炭、钢铁、农业原料、机器等商品的贸易 亦有较大的增长。
4、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 成部分(从1980年代的17%升至2005年 19%).
服务贸易中占最大比重的是旅游、金融与保险、力、人力
资本密集型产业。
姚明是中国最大的单个出口商品
姚明4年1780万美元的新秀合同结束
2、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 的自由竞争时期。 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最终确立统治地位,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相继完成工业革 命,实现了由“机器推动机器”的转变了, 英国在此阶段完成了工业化。 大机器工业开始代替工厂手工业. 生产能力 和规模急剧增加,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为 国际贸易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丝绸之路

《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国际贸易发展历程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进行,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为文化的传播和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契机。

本文将为您介绍国际贸易发展的历程,并探讨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贸易的起源人类贸易活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就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贸易网络。

这些贸易往来往往是通过陆路或航海进行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贸易商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二、工业革命与贸易的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19世纪的英国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其制造业产品迅速走向世界。

随着机器的发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商品产量大幅增加,这使得贸易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

同时,随着铁路、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地理距离对贸易的制约逐渐减轻。

三、关贸总协定的签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贸易来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

这导致了1947年关贸总协定(GATT)的签订。

GATT的目标是通过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来促进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GATT不断得到完善和修订,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95年,关贸总协定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成为全球贸易规则的监管机构。

WTO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国际贸易的规范和管理,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环境。

WTO还致力于解决贸易争端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五、信息技术与贸易的融合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国际贸易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贸易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以亚马逊、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极大地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同时,物流和支付体系的改进也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便利化。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贸易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是推动着各国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向您介绍国际贸易的发展简史,带您回顾贸易的演变与发展。

在古代,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是由陆地贸易和海上贸易组成。

早期的国际贸易主要是对通商港的贡品交换,同时也存在着奴隶贸易和商品的跨国流通。

例如,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国的丝绸、陶器和茶叶与欧洲、中东的商品进行交流,形成了繁荣的贸易网。

到了中世纪,国际贸易逐渐从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向商品贸易转型。

其中,地中海沿岸地区是贸易的中心,从东方运进的丝绸、香料和珍宝激发了欧洲城市的商业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地的各种商品开始越洋运输,开启了更加广阔的贸易航线。

然而,真正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要等到近代工业革命的推动。

工业革命阶段带来了大规模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使得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成为可能。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从而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交通运输的革新,这导致了全球贸易额的持续增长。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一系列国际贸易组织和协议的成立也应运而生,以促进贸易的发展。

例如,1876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为电信业务的国际合作打下了基础。

后来,关贸总协定(GATT)于1947年成立,致力于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帮助世界各国构建了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贸易体系。

在GATT的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成立,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新的贸易方式和模式不断涌现,如电子商务、跨境投资和全球价值链等。

国际贸易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不仅涉及商品的交流,还包括服务、技术和知识的流动。

这些新的趋势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合作应对。

总之,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陆地贸易到海上贸易的转变,再到工业革命阶段的爆发性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 起源:国际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的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陆上和海上的贸易路线进行的。

例如,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了东方和西方,促进了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此外,古埃及和古希腊的贸易活动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发展阶段:(1)古代贸易:古代贸易主要以商品交换为主,没有使用货币。

古代希腊和罗马帝国是古代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海上贸易路线与东方和北非进行贸易。

(2)中世纪贸易:中世纪贸易受到封建制度和宗教影响,贸易活动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十字军东征的兴起,中世纪贸易逐渐复苏。

(3)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国际贸易史上的重要时期。

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探险和殖民,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成为主要的贸易国家。

此时,贸易开始使用货币,并出现了跨大洋贸易。

(4)工业革命及后续发展:18世纪的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

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增加和贸易的扩大。

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变得更加便捷,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3.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它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的几个主要影响方面:(1)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生产和就业增长。

通过贸易,各国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2)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使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国际分工。

这样可以提高全球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3)技术创新: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

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学习,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的起源国际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古代文明如巴比伦、埃及和中国等国家已经开始进行跨国贸易。

这些贸易活动主要以商品的交换为主,如粮食、纺织品、金属器具等。

这些早期的贸易活动为后来的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阶段1. 古代国际贸易阶段古代国际贸易阶段主要发生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76年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这个阶段,贸易活动主要由地中海地区的古希腊、罗马、埃及等国家主导。

他们通过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进行商品的交换,如丝绸之路和地中海贸易。

这些贸易活动推动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2. 中世纪国际贸易阶段中世纪国际贸易阶段发生在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贸易活动主要由欧洲的城市国家如威尼斯、热那亚、汉萨同盟等主导。

他们通过陆路和海上贸易路线进行商品的交换,如波罗的海贸易和地中海贸易。

这些贸易活动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文艺复兴的发展。

3. 近代国际贸易阶段近代国际贸易阶段发生在公元1453年至19世纪末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贸易活动逐渐扩大到全球范围,并且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加速发展。

欧洲列强如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成为主要的贸易大国,他们通过殖民地和海外贸易路线掌握了世界贸易的主导权。

这个阶段的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现代国际贸易阶段现代国际贸易阶段发生在20世纪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和快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国贸易更加便利。

同时,国际贸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贸易争端的增加等。

第二章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第二章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第二节


二战以前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竞争阶 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 燃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此时垄 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经济特征之一。过去亚非 拉国家只是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现在则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生 产,从而使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 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以欧美少数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分 工新体系。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是:

二战以前的国际贸易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是: 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国际贸易量迅速增加。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品比重显著上升。 3.国际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有了进步,出现了凭样品交易、期货 交易方式及信贷、汇票和票据等新的贸易支付手段。 4.国际贸易组织方式有了改进,出现了有限责任公司和各种专业 化的国际贸易组织。 5.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有了改变。 6.英国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形成垂直型的国际分工格局。

国际贸易的产生: 存在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各自为政的社 会实体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如宝石、香 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另外奴隶也是欧洲 国家对外贸易的一种主要商品,希腊的雅典就 是贩卖奴隶的中心。地中海成为当时的国际贸 易中心。
第一节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史


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简介
丝稠 瓷器 茶叶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史


建国后的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作用是“互通有无,调剂 余缺”,高度集中,不讲效益。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
奴隶社会的国 际贸易
封建社会的国 际贸易
资本主义社会 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准备时期 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自由 竞争时期的国 际贸易
帝国主义时期 前期国际贸易
向帝国主义过 渡到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 之间时期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
• • • • 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 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 1、剩余产品的产生 2、国家的产生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 大
• 1497年7月8日,葡萄牙国王任命达·迦 1497年 葡萄牙国王任命达· 马为探险队队长,再次出航。1498年 马为探险队队长,再次出航。1498年5月 20日如期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日如期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20日如期到达了真正的印度,实现了欧 洲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洲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从此开始了葡萄 牙人在印度洋的霸业。随后, 牙人在印度洋的霸业。随后,葡萄牙人 也冲向南美洲, 也冲向南美洲,完全掌握了印度洋的海 上霸权,成为当时的海上贸易第一强国。 上霸权,成为当时的海上贸易第一强国。 此后,葡萄牙人继续向西太平洋挺进。 此后,葡萄牙人继续向西太平洋挺进。
• 随着贸易的扩大和商人的增加,荷兰人 随着贸易的扩大和商人的增加, 在曼哈顿南端建立起了永久性定居点, 在曼哈顿南端建立起了永久性定居点, 就这样一个新的城市诞生了, 就这样一个新的城市诞生了,它被荷兰 人成为新阿姆斯特丹。 人成为新阿姆斯特丹。为了保护自己的 财富, 财富,荷兰人在新阿姆斯特丹的北面修 建了一道城市围墙, 建了一道城市围墙,华尔街的历史正是 缘于这导引财富而建立的墙。 缘于这导引财富而建立的墙。
• 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 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 世纪末 83% 西班牙占有。 西班牙占有。 • 对海上贸易的控制使西班牙人往往能获 300%的高额利润 至此, 的高额利润。 得300%的高额利润。至此,西班牙人已 经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海上殖民、 经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海上殖民、 贸易帝国。 贸易帝国。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61.2
所有商品
5104.8
79.6
运输
320.0
5.0
旅游
430.0
6.7
个人服务
560.0
8.7
所有商业服务 1310.0
20.4
世界出口总额 6414.8
100
货物贸易(merchandise trade)
• 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 10大类:
初级产品(Primary Products)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生了突 出的变化。 英国世界贸易第 一位的地位下降,美国和德国 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世界贸易商品结构的特点是初 级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 所占比重持续稳定。
(1)少数国家垄断 世界市场; (2)少数先进国家 垄断殖民地和后进 国家的对外贸易; (3)垄断组织垄断 了国际市场价格; (4)国际垄断组织 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第二章、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当代国际贸易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通过本章的学 习,了解国际贸 易发展的大体过 程及不同发展阶 段的基本概况和 特点。
掌握当代国 际贸易的特征及 发展趋势是本章 的重点。
0d58b4b8 剑动山河 /read/4/4078/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必然是通过国际贸易而走 向世界市场。现代对外贸易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产物。
这一时期,蒸汽机为代表的科学 技术革命为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先 进国家和美国完成了产业革命, 建立起了机器大工业。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2个阶段)
(1)向帝国主义过渡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时期(1870-1914 年)欧洲和美国发生了第二次 工业革命--“钢和电的革命”。 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丝绸之路” 与“海上丝绸之路 ”
明朝郑和下“西洋”
总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占统治 地位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国际贸易在当时的社会经济 中不占主要地位。贸易的品种、数量和地区范围都有 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才
二、早期贸易(14—16世纪)
早期的贸易主要是在地理区域相邻 近的国家间发生。
第一节 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具备两个条件:
1、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际间交 换的剩余产品。
2、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对外贸易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人类史上有三 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不同部落之间的交换成为经常的现象。有
了定期交换。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2、东方的贸易 东西方的贸易主要通过地中海和里海的 重要港口来连接。 东西方贸易中重要的港口,在地中海 是威尼斯,在里海,为君士坦丁堡。
这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仍是奢侈品。 我国与邻近其他民族的贸易: 秦以后: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向境外伸展。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 唐代:陆路贸易、海上贸易出现盛况。 宋朝:海上贸易活跃。 明初:郑和下西洋。
重要的事件是 18世纪产生于英国的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确立工厂制度,技术发明与机械化 使得初期的工厂如同一座集中营,生产出远远超 出本国需求的产品。 欧洲人垄断着技术、制成品生产、运输,成 为国际贸易中的强权者。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1.国际贸易额空前增加。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不断变化,种类增多,
地理大发现:
1492-1493年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 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了美洲 ;
1497-1498年西班牙贵族瓦斯哥·达· 伽马绕过非洲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1519-1522年葡萄牙人斐南多·麦哲伦 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美洲的发现,正值欧洲资产阶级由出 生走向青春期,欧洲各国奔赴美洲,美洲 土著和美洲资源成了殖民者的牺牲品。
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私有制和商品生 产。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出现商人阶级。
二、国际贸易的初步发展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当时的国际贸易具有以下特征:
1.从商品结构看,十分单一有限。奴隶是最主 要的商品,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 、香料等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有较大比重。
2.从地理范围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欧洲 贸易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和黑海的沿岸。我国集中 在黄河流域。
地理大发现后:
美洲、非洲成为欧洲的殖民地, 并卷入到国际贸易中。
进入世界贸易的商品种类和商品 总量急剧增加。
世界商路不再经地中海而取道大 西洋。
欧洲国家出现了垄断殖民地贸易 的特权公司。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的特点 1、对外贸易和军事征服相结合,带有 明显的掠夺性质 2、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原始资 本积累 3、世界市场开始萌芽
3.从贸易民族看,在奴隶社会,地中海一带的 贸易主要操纵在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以及希腊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仍处于从属地 位,国际贸易的规模有限。
早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的形式,进入流通 的商品不多。
中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逐步转变为 货币地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末期:普遍采取货币地租。同时城市手工业的发展 ,使得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仍然是奢侈 品。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原料和日用品也逐渐增 多。
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由地中海东 部,又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 岸。早期阶段,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最大的 国际贸易中心。随着意大利北部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 的兴起,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 亚。
归纳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对外贸易,主 要特点:
1、商品结构以奴隶、奢侈品为主。 2、商品流通主要为满足当时各国的皇官贵族
消费。
3、贸易地理流向,更多的是由东向西流入。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16世纪— —18世纪)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以西班牙国王的 名义接受这片土地,从此对美洲大陆的疯 狂掠夺拉开历史序幕。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 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 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论求知》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唐太宗 李世民
第二章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教学目的 1、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 2、理解当代国际贸易的特征 3、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与现状
14世纪起,波兰、俄国和斯堪的纳 维亚的木材也是东西欧贸易的重要内容;
15世纪的贸易,由英国的羊毛所控 制。
在早期欧洲的贸易中,以城市为中心 的贸易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例英国的伦敦、诺里奇、布里斯托尔,法国 的巴黎、里昂,德国的科隆等,其中最值得一提 的是威尼斯,它位于中世纪最大一条的贸易路线 上,在15世纪后半期,威尼斯城的人口将近10万。 另君士坦丁堡也是联接东西方的重要商业中心。
出现了机器和运输工具的贸易,纺织品、粮 食也成为大宗的贸易商品。 3.贸易方式有了进步。 4.经营国际贸易的组织机构日益专业化,出现 了很多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专业化的公司。 5.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贸易协定广泛发展。 6.英国首先完成产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工业、贸易、金融、航运大国,在国际贸易 处于垄断地位。
在欧洲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 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间的贸易往来频 繁;
在东方相邻的亚洲诸国也有简单的 贸易,例丝绸之路。
1、欧洲的贸易
在欧洲大陆,中世纪时代形成两个 商业世界,一个是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商 业世界,一个是地中海的商业世界,荷 兰、西班牙、意大利等获得巨大的商业 利益。
在北欧,布鲁日港是一个重要的商业 港口。
二、对外贸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需要两个条 件:
1、货币资本的积累 2、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国际贸易为资本主义提供: 货币资本、市场、劳动力 结论: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 要手段之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 前提。
三、产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巨大影响 (18世纪—20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竟争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