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及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

验证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

(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

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如果“是”,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

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弹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结点O 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 和F2 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5.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 点起做出这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7.改变两个分力F1 和F2 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 与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注意事项】

1.两个弹簧秤的性能应尽量一致。

2.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3.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 必须保持不变。

【例题】

1.在本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 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A O

2. 某小组做本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 A 、O 共线),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

是 F 1 与 F 2 合力的真实值, 是 F 1 与 F 2 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 和 。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 。

3. 做本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张,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

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 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 点,在白纸上记下 O 点和两弹簧秤的读数 F 1 和 F 2。

F 1

F 2

F F ′ (2) 在纸上根据 F 1 和 F 2 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 F 。 (3) 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 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F '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在(1)中是 。 在(2)中是 。在(3)中是 。

4.在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 ) A 、两个分力 F 1、F 2 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B 、两个分力 F 1、F 2 要尽量大些。 C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 、实验前,先把所用的两个弹簧秤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 动,

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A

5、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 5N 、最小刻度为 0.1N 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 O 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 2-2 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由图中读出。

(1) 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 和

N (只须读到 0.1N )。

(2) 在坐标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图 2-2

【思考】

可否只用一个弹簧秤完成实验,怎样做?写出实验步骤。

O

答案:

1.ACD2.答案:F',F,F',F,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答案:(1)两绳拉力的方向;(2)“的大小”后面加“和方向”;(3)“相同”之后加“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O点”

l

g

【实验目的】

实验二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同时练习米尺和游标卡尺的使用)。 【实验原理】 单摆在摆角小于 5°时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 T =2π 据此,只要测出摆长 l 和周期 T ,即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值。

【实验器材】

,由此可得 g =

4π2

l 。

T 2 铁架台(带铁夹),中心有孔的金属小球,约 1m 长的细线,米尺,游标卡尺(选用),秒 表。

【实验步骤】

1. 在细线的一端打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些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制成一个单 摆。

2. 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把做好的单 摆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

3. 测量单摆的摆长 l :用米尺测出悬点到球心间的距离;或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 2r , 再用米尺测出从悬点至小球上端的悬线长 l ',则摆长 l =l '+r 。

4.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不大于 5°),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 n =3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 ,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平均时间,这就是单摆的周期 T =t/n 。

5.

将测出的摆长 l 和周期 T 代入公式 g= 4π2 l T

2

求出重力加速度 g 的值。

6. 变更摆长重做两次,并求出三次所得的 g 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1. 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 1m 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 2cm 。

2. 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3. 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不超过 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如:摆长 1m ,振幅约 8cm )。

4. 释放摆球时,不能有横向作用,以免形成锥摆。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摆球,然后同 时分开两手指,就能使摆球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摆动。

5. 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后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进行计数。可采用“倒计时”法,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 【例题】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 101.00cm ,摆球直径为 2.00cm ,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 50 次所用的时间为 101.5s 。则 (1) 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 g = m/s 2。

(2) 他测得的 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