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饼粕脱毒处理

合集下载

(1)豆粕、菜籽饼、棉籽壳如何脱毒成为动物饲料?

(1)豆粕、菜籽饼、棉籽壳如何脱毒成为动物饲料?

(1)豆粕、菜籽饼、棉籽壳如何脱毒成为动物饲料?这个问题提的比较专业,如果不是从事养殖工作或者是饲养了几年的老师傅有可能还真的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大豆,菜籽,棉籽等都是比较好的蛋白质饲料,难道他们就没有任何隐患了嘛?并不是这样我们仍然需要对它进行脱毒处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

是否脱毒大豆当中存在抗胰蛋白酶,皂角苷,尿毒酶等如果生吃很多大豆对反刍动物是非常不好的,有可能引起胀气,消化不良,既影响了饲料转化率,又降低了生长速度可谓是得不偿失,而且有的大豆饼粕当中也存在,我们对于豆粕,棉籽饼粕和菜籽饼粕是否脱毒还要根据他们处理的情况,目前来说豆粕是不需要脱毒的,如果是饲喂大豆,我们是要进行脱毒的,要焙炒。

①豆粕:大豆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我们是需要进行脱毒处理的,而豆粕我们买回家以后基本上就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加以处理,是我们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植物性蛋白,而且对于反刍动物来说也禁止饲喂动物性蛋白。

我们在打豆浆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不熟的是不能够喝的,一打豆浆就出来周围的很多汽泡和洗衣服了一样这就是其中的皂苷。

②菜籽饼:菜籽饼当中存在很多的抗营养因子,单宁,植酸,硫代葡萄糖苷等。

虽然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但是如果不经过处理的话,也是不能够使用的。

脱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使用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建议使用微生物的,可以将豆粕,棉籽饼粕等加上玉米面儿。

或者是撒一点糖,然后再加上菌液进行发酵,一定要密闭厌氧烘干几天之后,辛辣味没有了就说明好了,而营养更加的丰富。

③棉籽饼粕:棉籽当中存在着棉酚,结合的棉酚毒性小,游离的棉酚毒性大,一般情况下,经过加热之后都变成结合的了。

但是如果处理不干净,仍然会有部分游离棉酚,因此,一些幼小的动物瘤胃没有发育完全,一些单胃的动物食用过多都会造成影响。

严重的有可能造成死亡。

对于上述的脱毒方法,我们已经说过了,我个人建议是使用微生物脱毒方法,这种进行脱毒发酵之后,营养更加的全面,也更容易吸收,提高了饲料转化率等。

棉粕脱毒

棉粕脱毒

菜粕、棉粕脱毒方法有哪些一、菜籽饼(粕)的脱毒处理菜籽饼(粕)的数量多,其粗蛋白质含量在36%- 39%,粗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为82.9%。

但由于菜籽饼 (粕)中的硫代葡萄糖苷、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毒物和抗营养因子存在,以及由于制油加工时不脱除皮壳,造成菜籽饼(粕)中粗纤维含量偏高,适口性差等,使其利用受到很大限制。

为有效利用菜籽饼(粕)饲喂畜禽,现介绍6种常用的脱毒处理方法:1、坑埋法。

选择向阳、干燥、地温较高的黄土处挖宽0.8米、深1米、长度依埋饼(粕)数量而定的长方形坑待用,一般每立方米装饼(粕)150~200公斤,若土壤含水量高时,需晒几日后使用。

装料前先在坑底部铺一层清洁麦秸或干草,约3-4厘米,以隔离土壤。

先将菜籽饼粉碎,按每150公斤兑水50-75公斤的比例,加入清水浸软泡透拌湿后装入坑内,坑周围用席片与土隔开,装至离坑口10厘米左右,在饼(粕)上盖一层麦秸或干草,再覆盖土层20-30厘米压实,四周开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

切忌在地下水位高处和高温季节进行,以免饼(粕)腐烂变质。

埋后2个月自然发酵即可挖出使用。

试验证明,采用坑埋法脱毒,能较大地保持饼 (粕)中的营养不遭破坏,脱毒率可达90%,而粗蛋白质损失仅3%左右。

2、草木灰或生石灰水浸泡法。

用清水100公斤加入草木灰18~25公斤或生石灰1-2公斤,搅拌均匀,沉淀后取上层清液备用。

先将菜籽饼(粕)粉碎,按液饼比例为2:1加草木灰或生石灰水清液,一般浸泡3-5天,夏季最少浸泡24小时,而后滤去废水,再用清水冲洗3~4遍即可。

也可直接采用清水浸泡脱毒,即用缸、大盆等容器装入粉碎的菜籽饼(粕),再加入饼粕量4-5倍的清水,一般浸泡3-5天,夏季最少浸泡一昼夜,滤去废水后加入同量清水反复处理3-4次即可。

3、水热蒸煮法。

一般小规模少量饲用,可将已粉碎的菜籽饼(粕)放入约50℃的热水中,浸泡8-12小时,中间换热水两次,然后滤去废水,加水敞开煮沸1小时,边煮边搅拌,使毒物蒸发,或将已粉碎的饼料蒸 30分钟亦可脱毒,此法处理脱毒率80%以上。

菜饼脱毒三法

菜饼脱毒三法

饲料发酵剂(菜籽饼脱毒三法)我国油菜籽产量居世界首位,每年油菜籽制油后可产生菜籽粕达600~700万吨。

菜籽粕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组成可以与豆粕相媲美。

然而,因菜籽粕含有硫代葡萄糖苷(下称硫苷)、植酸及单宁等有毒或抗营养物质,会引起单胃动物中毒,且适口性较差。

国内外菜籽粕脱毒的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及生物学脱毒法3大类。

(1)物理脱毒法主要是钝化芥子酶,但近年来发现,硫苷本身并非无毒,而且动物体内的某些微生物也能分泌与芥子酶具有相同作用的酶,将硫苷分解成有毒物质。

化学脱毒法主要有酸碱降解法、金属盐催化降解法和溶剂浸出法3种。

其中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双液相萃取法,脱毒率可达90%以上,但干物质损失大、成本高、有三废污染,因而推广困难。

(2)生物学脱毒法主要有酶催化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

酶催化水解法主要是利用外加芥子酶及酶的激活剂(如Vc等),使硫苷加速分解,然后通过汽提或溶剂浸出以达到脱毒的目的,该法除了不能脱除植酸和多酚类化合物外,芥子酶来源困难,而且脱除硫苷及其降解产物的过程复杂,成本过高,因而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3)微生物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直接分解毒物,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法具有条件温和,工艺过程简单,干物质损失小等优点。

使用专业厂家的微生物发酵剂,比如金宝贝饲料发酵剂,以它为例,方法:将玉米粉、麦麸、米糠、菜籽饼粉按20:30:10:40的比例,金宝贝发酵剂按千分之二的用量添加,充分搅拌均匀后,加水拌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然后装入酒坛、塑料袋等密封容器,密封发酵两三天,有香甜酒气时,即发酵完成,发酵出的饲料猪、鸡都爱吃,便可开坛饲喂,用逐步加大用量的办法代替全价饲料,其替代量可以占到全部猪饲料或鸡饲料的40-50%,饲料成本大大降低,很划算。

饼粕的综合加工与利用

饼粕的综合加工与利用

饼粕的综合加工与利用1.饼粕的脱毒处理方法菜籽饼(粕)中含有35%~36%的蛋白质,其中可消化的蛋白质达27.79%,菜籽蛋白质含有大量必需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而且氨基酸的配比比较合理,与大豆蛋白品质不相上下。

此外,菜饼(粕)中还含有较丰富的钙、磷、镁、硒和多种维生素,是优质饲料和人类蛋白质来源。

但常规油菜的饼(粕)中一般含有150~180微摩尔/升的硫苷,这种物质本身并无毒,但在有水情况下经芥子酶分解出异硫氰酸酯、曝唑烷硫酮和腈等有毒物质,使动物甲状腺肿大,新陈代谢紊乱,甚至造成皮下出血,还影响肾上腺皮质、脑垂体和肝等器官的功能。

这种作用对单胃动物的影响比对反刍动物的影响更大。

因此,常规油菜饼(粕)在作饲用或食用前必须进行脱毒处理。

其方法有:(1)水洗处理法。

其原理是菜饼(粕)中的有毒物质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性更好,经水洗后获得无毒饼(粕)。

①浸泡法:有一次、二次和三次浸泡法。

一次浸泡法是先将粉碎的菜饼(粕)置于热水中浸泡40分钟,过滤去水即得。

采用0.5千克菜饼(粕)用4千克水浸泡48~72小时,弃水后作猪饲料,搭配10%~20%,饲喂效果好。

二次浸泡法是先浸8小时,再换水浸2小时或先浸14小时后再换水浸1小时,饼(粕)与水之比为1:5。

三次浸泡法是浸泡1天后滤干,再换水浸泡1天滤干,接着再浸泡1天滤干即得。

菜饼(粕)经浸泡后去毒效果达80%左右,但粗蛋白降低10%左右,干物质降低20%左右。

②先蒸煮后浸泡法:蒸煮时饼(粕)与水之比为1∶2,浸泡时为1:5,过滤后在50℃下干燥即得。

经处理后菜饼(粕)中异硫氰酸酯减少77%,噁唑烷硫酮减少84%。

③连续水洗法:将菜饼(粕)置于流水中浸2小时,能完全脱除异硫氰酸酯和97%恶唑烷硫酮。

(2)热处理法。

其原理是菜饼(粕)中的芥子酶在高温下失去活性,从而无法使硫苷分解成有毒物质。

①干热处理法:将碾碎的菜饼.(粕)在开水中浸泡几分钟,再进行于热处理。

由于开水处理时已有部分硫苷溶解,故比干热处理效果更好。

菜粕脱毒加工技术

菜粕脱毒加工技术

菜粕脱毒加工技术菜粕脱毒加工技术是一种针对菜籽加工而得到的副产品菜粕进行脱毒处理的技术。

菜粕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脱毒问题。

本文将介绍菜粕的脱毒原因、脱毒加工技术和脱毒效果的评估。

一、菜粕的脱毒原因菜粕作为菜籽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用作畜禽的饲料。

然而,菜籽在种植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受到真菌、细菌和霉菌的污染,导致菜粕中存在一定的毒素。

主要的菜粕毒素包括:1.霉菌毒素: 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2.农药残留: 如杀虫剂、杀菌剂残留等;3.亚硝酸盐: 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产生。

这些毒素的存在可能对动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脱毒处理。

二、菜粕的脱毒加工技术为了有效地去除菜粕中的毒素,可以采用以下脱毒加工技术:1. 热处理通过加热菜粕,可以有效地杀菌和分解某些类型的毒素。

常见的热处理方式包括:•干热处理: 将菜粕暴露在高温和干燥的条件下,通过快速加热来降低霉菌毒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干燥的菜粕。

•湿热处理: 使用蒸汽或水进行煮沸,通过高温和湿热的条件来杀菌和分解毒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湿润的菜粕。

2. 酸碱处理酸碱处理可以通过改变菜粕的pH值,来降低特定毒素的活性。

常见的酸碱处理方式包括:•酸处理: 使用酸性溶液,如稀醋酸、稀硫酸等来处理菜粕,通过酸性环境下的反应来分解毒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酸性环境下毒素的脱除。

•碱处理: 使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来处理菜粕,通过碱性环境下的反应来分解毒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碱性环境下毒素的脱除。

3. 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处理通过使用特定的菌群或酶来降解菜粕中的毒素。

常见的微生物处理方式包括:•发酵处理: 使用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群,如乳酸菌、酵母菌等,通过发酵过程来分解毒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霉菌毒素。

•酶处理: 使用特定的酶,如蛋白酶、纤维素酶等,来分解菜粕中的毒素。

这种方法可以选择性地降解特定类型的毒素。

三、脱毒效果的评估对于菜粕脱毒加工技术的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毒素残留量的测定: 使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和仪器来测定菜粕中残留的毒素量。

菜籽饼脱毒发酵成猪饲料的方法

菜籽饼脱毒发酵成猪饲料的方法

菜籽饼脱毒发酵成猪饲料的方法菜籽饼是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物,菜籽饼中的粗蛋白含量大约为30~40%左右,如果将其废弃掉就太浪费了,但如果直接利用或是将其当做饲料来喂猪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菜籽饼中含有硫代葡萄糖苷、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毒性物质以及抗营养因子,因此不能将其直接作为饲料来喂猪。

目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用金宝贝饲料发酵剂将其脱毒发酵成安全饲料。

饲料发酵剂中含有“功能型”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可使菜籽饼、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被降解而脱除,从而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安全性。

而且金宝贝饲料发酵剂中所含的微生物直接参与动物肠道的屏障作用,补充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与数量,形成“优势有益菌群”,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定殖和生长繁殖,恢复和维护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动物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动物不得病或少得病。

将菜籽饼用饲料发酵剂除毒脱毒发酵成饲料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剔除霉烂变质的原料,并将菜籽饼切碎或粉碎,菜籽饼蛋白质型饲料不宜单独发酵,应添加部分玉米粉、麦麸等能量饲料共同发酵;再将金宝贝饲料发酵剂(千分之二)用玉米粉、麦麸等稀释后再全部撒入到粉碎的菜籽饼中,要确保物料混匀;然后再加水拌匀,物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能成团,指缝见水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多不易升温,水少难发酵;加水拌匀后随即装入缸、筒、池、塑料袋等能密封的容器中,物料应完全密封但不能压紧,当使用密封性不严的容器发酵时,外面应加套可扎紧密封的塑料袋,注意密封过程中不能拆开翻倒,在自然气温下密封发酵2~3天,等有酒香气或泥土味时表明发酵完成,即可饲喂。

经用户多年实践证明,菜籽饼用金宝贝饲料发酵剂发酵后,可完全除毒脱毒辣,还大大提高了菜籽饼的营养水平和消化利用率,而且口感好,营养高,猪很爱吃,从而节省饲料成本。

但发酵饲料不能完全替代全价料,最多只能代替50%。

棉籽饼和菜籽饼的脱毒技术

棉籽饼和菜籽饼的脱毒技术

棉籽饼和菜籽饼的脱毒技术棉籽饼和菜籽饼是畜禽常用的饲料原料,但其中都含有毒物质,用其直接饲喂畜禽,简单引起中毒。

这里介绍几种简易脱毒方法,供给殖户参考。

一、棉籽饼脱毒方法棉籽饼中的有毒物质主要包括棉酚和环丙烯类脂肪酸。

棉酚对家畜神经、血管及肝、肾等实质器官细胞产生慢性毒害作用,进入消化道常引起胃肠炎,对家畜繁殖机能也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用棉籽饼做饲料前应作去毒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1、硫酸亚铁脱毒法用0.1%硫酸亚铁水溶液将棉籽饼浸泡24小时,用清水冲洗后,拌入饲料中。

2、生石灰水脱毒法用2—3%生石灰水将棉子饼浸泡24小时,然后滤出其中水分,并用清水冲洗掉石灰水,即可将脱毒棉子饼拌入饮料中或晒干备用。

3、加热处理①煮沸法。

将棉籽饼加入水中煮沸1—2小时。

假如同时加入10—15%麸皮或面粉同煮,效果更好。

②蒸汽去毒法。

将棉籽饼加水拌湿,用蒸汽蒸1小时。

③干热法。

将棉籽饼置入锅内炒1—2小时。

为了防止棉籽饼中毒,在饲料中添加量不要超过15%。

奶牛每天喂量不超过 1.5公斤。

种畜、幼畜和孕畜不要饲喂棉籽饼。

二、菜籽饼去毒方法菜籽饼中主要有毒物质是芥子油和恶唑烷硫酮等。

芥子油常引起家畜胃肠炎,支气管炎和肾炎。

恶唑烷硫酮导致甲状腺肿大。

菜籽饼中含毒量多少因菜籽的种类、品种、油脂的加工方法及土壤中含硫量的不同而差异很大。

菜籽饼去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浸煮消毒法用热水将粉碎的菜籽饼浸泡12—24小时,然后滤出其中水分,再加水煮沸1—2小时,边煮边搅拌,让毒素蒸发。

2、氨水或碱处理法每100份菜籽饼用浓氨水(含氨28%)5份或用纯碱粉3.5份,用适量清水稀释后,匀称喷洒在粉碎的菜籽饼粉中,先用塑料纸掩盖堆放3—5小时后,再置于蒸笼中蒸40—50分钟。

既可将处理过的菜籽饼直接拌料喂牛,也可将其晒干或炒干后贮存备用。

3、坑埋脱毒法将菜籽饼埋入容积约一立方米的土坑内,两个月后,菜籽饼中大部分有毒物质可以脱毒。

菜籽饼脱毒

菜籽饼脱毒

甘肃省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张宗舟菜籽饼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植物蛋白源,它的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组成可以与大豆饼相媲美。

然而因菜籽饼含有较多的硫代葡萄糖甙和植酸,适口性较差,且能引起单胃动物中毒,影响了共籽饼的营养价植和应用范围。

菜籽饼经过脱毒,减少毒性后,作为蛋白质原料加入饲料中,可以大大地节约粮食,变废为宝,提高饲养业的经济效益。

现介绍几种脱毒方法供参考。

一、脱毒方法(一)水洗法水洗法在国外已被采用,脱毒效果较好。

脱毒方法是:在水泥池或缸底开一小口,装上假底,将菜籽饼置于假底上,加热水或冷水浸泡菜籽饼,反复浸提,然后淋去水,废水可以回收利用。

其原理是:菜籽饼中的有毒成分溶于水,尤其是在热水中溶解性更好。

常用连续流动水和双倍水两种处理方法。

连续流动水处理即用凉水连续不断地流入菜籽饼中,不断淋去水,保持2h,过滤,弃滤液,再用两倍水浸泡3h,弃滤液,脱毒率可达94%以上。

淋滴法是在菜籽饼中加等量水,浸泡4h,然后不断加入两倍水,又不断淋去水。

淋滴法既省水,双提高了脱毒率。

水洗法所用设备简单,技术简单,易操作、脱毒率高,但水洗法费水,损失了部分水溶性蛋白质。

(二)铁盐法将菜籽饼粉碎,按饼重的0.5%~1%称取硫酸亚铁,溶于饼重1/2的水中,待硫酸亚铁充分溶解后,将饼拌湿,存放1h。

在106℃下蒸30min,取出风干。

其原理是:菜籽饼中的硫代葡萄糖甙分解产物在处理时与亚铁离子形成螯合物,不被禽畜吸收,从而达到去毒的目的。

这样处理菜籽饼作为饲料,不但脱毒完全,也能给饲料补偿一部分铁盐,对猪、鸡生长有利。

这种处理方法简便易行,不受环境、设备条件的影响,且氨基酸与蛋白质损失少,适宜农村饲养专业户和饲养生产厂家采用。

(三)碱处理法方法是:用1%的Na2CO3水拌和菜籽饼或10%干饼的石灰制成石灰乳拌和菜籽饼,湿度控制在50%左右,堆放1h,然后用100℃~105 ℃蒸汽蒸40min。

(四)坑埋法坑埋法简单、成本低,硫甙脱毒率可达到90%~97%以上,恶唑烷硫酮残毒仅60×10-6,脱毒率可达99%以上,蛋白质损失率只有1%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籽饼粕脱毒处理
菜籽饼粕含蛋白质35%~40%,各种氨基酸含量丰富而比例较适当,其品质接近大豆饼粕的水平,但由于菜籽饼粕含有许多与蛋白质组分有关的抗营养物质和有毒成分,使饲用价值降低,应用受到限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菜籽饼粕中的抗营养成分和有毒物质,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硫葡萄糖甙及其衍生物,二是植酸,三是单宁。

据测定,不同地区及不同品种的菜籽饼粕的含毒量各异,硫葡萄糖甙为5.6%~9.7%,植酸含量为4.4%~5.6%,单宁含量约为1.5%~3.5%。

硫葡萄糖甙本身无毒,只是其水解产物才具有毒性,其降解产物主要有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硫腈酸酯和腈四类。

异硫氰酸酯有辛辣味,严重影响菜籽饼粕的适口性,。

高浓度的异硫氰酸酯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或大量饲喂菜籽饼粕时可引起胃肠炎、肾炎及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异硫氰酸酯中的硫氰离子是与碘离子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单价阴离子,在血液中含量多时,可与碘离子竞争,而浓集到甲状腺中去,抑制了甲状腺滤泡细胞浓集碘的能力,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并使动物生长速度降低;硫氰酸酯的硫氰离子也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其作用机制与异硫氰酸酯相同;恶唑烷硫酮的主要毒害作用是阻碍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肿大,故被称为甲状腺肿因子或致甲状腺肿素。

同时,还可使动物生长缓慢,一般来说,鸭对恶唑烷硫酮比鸡敏感,鸡比猪敏感;硫葡萄糖甙在较低的温度及酸性条件会有大量的腈形成,腈对机体的毒性比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大得多,腈可引起细胞内窒息,但症状发展较慢。

抑制动物生长,使肝和肾肿大,单胃动物的胃环境很有利于腈的生成。

植酸具有很大的螯合能力,其螯合能力与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近似,植酸在消化道中能结合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如钙、锌、镁、铜、锰、钴和铁等,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在pH=7.4的条件下,植酸和金属离子结合的能力:Cu2+>Zn2+>CO2+>Mn2+>Fe3+>Ca2+。

这些螯合物即使在弱酸(pH=3-4)条件下,也极难溶解,不易被消化道吸收。

因此,饲料中植酸的含量过高时,可使钙、锌等元素的利用率大为降低。

特别是锌,在小肠上端pH条件下,锌形成极难溶解的植酸盐。

据报道,高含量的植酸可使单胃动物对钙的吸收降低达35%。

尤其是幼畜,植酸过多对钙的吸收的抑制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并可导致佝偻病。

单宁通常存在于菜籽外壳中,主要是缩合单宁,单宁具有涩味,适口性差,首先影响动物的食欲,降低采食量。

在消化道中单宁可与饲粮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性化合物,也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如钙、铁及锌等发生沉淀作用,从而降低它们的利用率。

单宁还可和消化酶结合,影响酶的活性和功能,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中国饲料卫生标准中规定:菜籽饼粕中异硫氰酸酯的允许量为≤4000毫克/千克;鸡配合饲料≤500毫克/千克;生长肥育猪配、混合饲料≤500毫克/千克。

恶唑烷硫酮的允许量:肉用仔鸡、生长鸡配合饲料≤1000毫克/千克:
产蛋鸡配合饲料≤500毫克/千克。

菜籽饼粕的去毒处理方法:
(一)水浸法硫葡萄甙具有水溶性,用水浸法去毒简便易行,将菜籽饼粕(饼粕与水的比例为1:6)用水浸泡数小时,再换水1~2次,也可用温水浸泡数小时,清水浸泡24小时,将水滤去。

本法的缺点是水溶性营养物质损失较多。

(二)醇类水溶液处理法醇类(多用乙醇和异丙醇)水溶液可提取出饼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和多酚化合物,还能抑制饼粕中酶的活性。

此法的缺点是耗用溶剂较多,饼粕中醇溶性物质(如醇溶性蛋白质)损失较多。

(三)热处理法可用干热、湿热、压热处理菜籽饼粕,在高温下可使硫葡萄糖甙酶失活,有的用50℃热水浸泡8~12小时,中间换水两次,然后滤去废水,加水煮沸1小时,边煮边搅拌;或将粉碎饼粕蒸30分钟也可。

此法的缺点是使饼粕中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且由于硫葡萄糖甙仍留在饼粕中,饲喂后可能被动物肠内某些细菌的酶分解而产生毒性。

(四)坑埋法将菜籽饼粕用水拌和后封埋于土坑中30~60天,可去除大部分毒物,此法简单,成本低,但应用受地区限制,一般在水位低、气候干燥的地区比较适宜。

(五)化学物质处理法可采用碱、氨、硫酸亚铁等进行处理,碱处理法可破坏硫萄萄糖甙和绝大部分的芥子碱。

通常采用NaOH、Ca(OH)2和Na2CO3三种,其中以Na2CO3的去毒效果最好。

氨处理法多同时进行加热,氨可与硫葡萄糖甙反应,生成无毒的硫脲。

硫酸亚铁处理法的作用在于,铁离子可与硫葡萄糖甙及其降解产物分别形成螯合物,从而使它们失去毒性。

上述化合物可加在饼粕中进行处理,也可在制油工艺各阶段中加入进行处理。

(六)微生物降解法棉籽饼棉粕或菜籽饼菜粕800公斤、玉米粉50公斤、麸皮150公斤、农盛乐EM菌种5-10公斤、培养基8公斤、水400-450公斤(夏天400公斤,冬天450公斤),如果每吨添加50-100克农盛乐em发酵更好。

该方法是于菜籽饼粕中加入粉末的脱毒增效剂,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固体菌种,混合均匀,发酵后干燥即得脱毒菜粕。

农盛乐饲料发酵剂使菜籽饼粕的硫酸葡萄糖甙含量低于饲料规定的安全量,其营养价值高于未经发酵脱毒的菜籽饼粕,发酵后的菜籽饼粕蛋白质含量达到42%-45%,游离氨基酸含量达到10%以上,可直接作为畜禽和水产类的蛋白饲料。

农盛乐饲料发酵剂使菜籽饼粕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脱毒不完全、抗营养因子难以去除、营养流失及工艺操作复杂的问题,是一种脱毒效果好、工艺简单、能耗低,能提供达到饲料标准要求的无毒菜籽饼粕的生产方法,能缓解我国饲料蛋白资源不足的问题。

发酵原理:
发酵产生大量的活性肽:如小肽铁、抗菌肽、免疫增强肽等等,同时这些肽类物质的消化率经实践证明,比氨基酸的消化吸收更快更好更完全。

从而显著增加了菜籽饼菜粕的消化利用率,特别是在哺乳期仔猪,断奶仔猪,保育猪饲料中使用效果最好,在小猪阶段使用发酵菜籽饼菜粕可以提高日增重5~8%,全期使用比对照组出栏体重高出6~8千克;母猪日粮中使用可改善母猪产后食欲;公猪日粮中使用有助于配种后体能恢复。

富含肽类的发酵菜籽饼菜粕可以鳌合微量元素(如铁),并可保护维生素效价。

发酵菜籽饼菜粕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显著改善仔猪肠管微生态平衡,降低发病率,提高免疫力,抑制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养殖户使用后会发现:使用第一天发现小猪爱吃,使用一周猪舍内的嗅味减轻,一期下来小猪变得更为健康,感觉上小猪比以前好养多了。

所以,发酵菜籽饼菜粕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代替鱼粉使用的目的了,发酵菜籽饼菜粕的功能有了更多的解释和期待。

在饲料中使用10~20%发酵菜籽饼菜粕,可以适当降低抗生素与药物的用量,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单一使用抗生素与药物的效果,从而有利于饲料与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生产无公害猪肉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