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
本科论文 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

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1)1 混凝土搅拌机的概述 (2)1.1.1 混凝土搅拌机的发展历史 (2)1.1.2 我国混凝土搅拌机的现状 (2)1.2 混凝土搅拌机械主机的分类 (4)1.2.1 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 (4)1.2.2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4)1.2.3 按其他分类 (4)1.3 混凝土搅拌机械的型号 (5)1.4 混凝土搅拌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简介 (6)2 主要机构的具体结构设计和参数设计计算 (7)2.1 搅拌装置的设计计算 (7)2.1.1 搅拌筒结构及尺寸计算 (8)2.1.2 料斗的设计 (9)2.1.3 卸料方式的确定 (9)2.1.4搅拌叶片的设计 (10)2.1.5搅拌轴 (11)2.1.6支承结构 (11)2.2传动系统的机构设计 (11)2.3上料系统 (12)2.4供水系统 (13)2.5电气控制系统 (15)2.6机架与支腿 (15)3电动机选型和主要参数计算 (15)3.1电机选型 (16)3.1.1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16)3.1.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16)3.1.3双卧轴强制搅拌机轴上功率的计算 (17)3.1.4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18)3.1.5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18)3.2重要参数的计算 (19)菏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2.1搅拌时间的确定 (19)3.2.2 周期性混凝土搅拌机的生产率Q计算 (19)3.2.3搅拌机的容量 (20)3.2.4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转速的校核 (20)3.2.5搅拌筒的容积利用系数的确定 (20)3.2.6搅拌筒长度L与直径D之比L/D的确定 (20)3.3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21)3.4计算传动装置的转速和动力参数 (21)4 联轴器选型和搅拌轴的设计与校核 (22)4.1轴的相关设计内容 (22)4.2轴设计 (23)4.2.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23)4.2.2搅拌筒的容积利用系数的确定 (23)4.2.3装配方案比较与设计 (24)4.3装配方案比较与设计 (25)4.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25)4.5求轴上载荷 (26)4.5.1作出轴的计算简图 (26)4.5.2强度校核 (29)5轴承校核 (31)5.1 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R1和 R2 (31)5.2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A1和A2 (32)6轴承润滑密封理论与润滑系统设计 (32)6.1脂润滑 (33)6.2油润滑 (33)6.3密封 (34)总结 (35)参考文献 (35)致谢 (36)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臧家普指导教师闫冰洁摘要:混凝土搅拌机是搅拌设备的核心。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毕业设计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毕业设计设计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搅拌机是混凝土搅拌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搅拌机大多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不适合一些小型建筑工地使用。
因此,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满足小型建筑工地对混凝土搅拌的需求。
设计原理:小型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原理是通过旋转搅拌罐体和搅拌叶片,使混凝土均匀混合。
搅拌罐体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以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果。
搅拌机主要由电机、减速机和搅拌罐体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减速机降低电机的转速,并通过轴传动将动力传递给搅拌叶片,从而实现混凝土的搅拌。
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要求:根据小型建筑工地对混凝土搅拌的需求,确定搅拌机的容量、转速和功率等设计要求。
2.选取电机和减速机: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电机和减速机。
电机的功率应能满足混凝土搅拌的需要,而减速机的传动比要能使电机输出的转速适合搅拌叶片的旋转速度。
3.设计搅拌罐体和搅拌叶片:根据搅拌机的容量和混凝土的搅拌效果要求,设计合适的搅拌罐体和搅拌叶片。
搅拌罐体应具有合适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以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果。
4.设计传动系统:根据电机和减速机的选取结果,设计合适的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搅拌叶片,实现混凝土的搅拌。
5.制造和安装:根据设计结果,制造搅拌机的各个部件,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6.性能测试和评价:对设计的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搅拌效果、转速稳定性和能耗等方面的评价。
设计特点:1.小型化:相比市场上的混凝土搅拌机,本设计的搅拌机体积更小,便于在小型建筑工地使用。
2.简化操作:本设计的搅拌机操作简单,方便工人使用。
3.搅拌效果好:通过特殊的搅拌罐体和搅拌叶片设计,搅拌效果更好,混凝土搅拌均匀。
总结:通过设计一款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能够满足小型建筑工地对混凝土搅拌的需求。
这对于提高小型建筑工地的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设计可以为混凝土搅拌机的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小型混凝土搅拌机[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小型混凝土搅拌机[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a3d5c35a8102d277a22fb0.png)
2、搅拌装置与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3、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其中应有300字以上的中、英文摘要。
4、工程图纸要求
(1)装配图1张
(2)主要零件图
5、用AutoCAD绘图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标注和绘制。
6、设计说明书应编制页码和目录及参考文献。
7、设计说明书字数应符合学校规定,并需打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 □社会实践□实验室建设√其它
题 目 类 型
□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设计开发 □其它
选题背景及意义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混凝土生产的迅速提高,所以混凝土机械在施工总的地位显著。
混凝土搅拌机的用途就是机械化的拌制混凝土,适用于建筑行业的各种场合,但一般的搅拌机都是大型机械,在学校、施工单位的实验室、检测中心及农村自修房屋的使用中就不适用,因此设计一种小型的混凝土搅拌机是必要的。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毕业设计论文;
3、装配图一套;
4、主要零件图
主要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黄珊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龚桂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机械设计常用标准.山东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原理零件教研室.1999,
5、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东北大学《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编写组.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以上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
指导教师
签 字
教师姓名:
搅拌机毕业设计正文

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设计:____ 马周耀_****: ***_____________机电工程学院二0一一年五月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1.引言 (1)1.1背景技术 (2)1.2水泥搅拌机的功能以及原理 (2)1.3我国水泥搅机的现状及种类 (3)1.3.1.1 鼓筒式 (3)1.3.1.2 盘式 (4)2.整体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6)2.1搅拌机的选型 (6)2.2传动机构分析 (7)2.3执行机构分析[9-10] (8)2.4最终方案的确定 (9)3. 电动机及减速器的选型 (10)3.1电动机的选型 (10)3.2传动比的分配 (11)3.3计算传动装配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1)3.4 减速器的选择 (13)4.链接部分以及其他零件设计 (18)4.1主要部分连接固定设计 (18)4.2卸料装置 (19)4.3搅拌轴的设计及其结果验证 (20)5.三维建模以及仿真 (25)5.1三维造型软件Pro/E简介 (25)5.2水泥搅拌机的三维建模 (25)5.3水泥搅拌机的运动仿真 (30)6.毕业设计总结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摘要混凝土搅拌机就是把具有一定配合比的砂、石、水泥和水等物料搅拌成均匀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的机械。
本文主要体现的是小型水泥搅拌机的传动机构的分析设计以及强度的校核过程。
最终用Pro/E 实现三维仿真,其中主要考虑的是减速器、电动机等链接固定、以及运动的传递等。
关键词:机构分析;传动设计;二级减速器;Pro/E;仿真AbstractConcrete mixer is a machine to mix some of the sand, stone, cement and water into a uniform materials to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concrete.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strength check of the small cement mixer is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Last the speed reducer, motor, other links fixed,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ncrete mixer are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Pro/E aided software to realize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Key words:Institutional analysis; Transmission design; Two reducer; Pro/E; Simulation1.引言搅拌机在化工、建筑、食品、环保等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搅拌机毕业论文

搅拌机毕业论文搅拌机毕业论文搅拌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
本篇论文将从搅拌机的原理、应用、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搅拌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一、搅拌机的原理搅拌机是通过搅拌器的旋转运动,使液体或固体颗粒在容器内进行混合的设备。
其原理主要包括机械搅拌和流体搅拌两种形式。
机械搅拌是通过搅拌器的旋转运动产生剪切力和离心力,使物料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混合的目的。
而流体搅拌则是通过在液体中注入气体或液体,产生气泡或液滴,使物料得到充分的分散和混合。
二、搅拌机的应用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等各个领域。
在化工领域,搅拌机常用于液体的混合、溶解、反应等工艺过程中,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效果。
在食品领域,搅拌机用于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能够将各种原料均匀混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在制药领域,搅拌机常用于药物的混合、溶解、乳化等工艺中,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三、搅拌机的优缺点搅拌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搅拌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和清洗。
其次,搅拌机能够实现高效的混合效果,提高工艺过程的效率。
再次,搅拌机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物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然而,搅拌机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搅拌机的能耗较高,对电能的消耗较大。
其次,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振动,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四、搅拌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搅拌机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搅拌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搅拌机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其次,搅拌机将更加注重智能化,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再次,搅拌机将更加注重多功能化,能够实现多种工艺过程的混合和处理。
最后,搅拌机将更加注重安全性,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和控制系统,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搅拌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在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搅拌站输送部分毕业设计

混凝土搅拌站输送部分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其中,混凝土搅拌站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所处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此外,混凝土搅拌站往往需要将混凝土输送至建筑现场,如何解决输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输送效率,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搅拌站的使用效率,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搅拌站输送部分的设计问题。
二、问题分析由于混凝土的特殊性质,在输送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的稠度问题混凝土的稠度强烈影响着其输送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如果混凝土过于稠密,易造成管路阻力增大,磨损加剧,如果太稀化,则可能出现漏料、扬尘等安全问题。
(2)管路阻力的影响混凝土输送时需通过管路,而这些管路存在一定的阻力。
如何减小管路阻力,提高输送效率,成为混凝土搅拌站输送部分的重要问题。
(3)混凝土的均匀性问题混凝土输送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否则易出现质量问题。
具体来说,包括坍落度、强度、骨料分布等问题。
三、设计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设计方案。
(1)改进混凝土的配比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是保证混凝土输送均匀性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混凝土材料的不同特性,合理配比,调整特定的粘度,提高混凝土的稠度。
(2)采用抗磨损材料为了解决管路阻力的问题,可以采用抗磨损材料,减少管路磨损和腐蚀,提高混凝土的输送效率。
(3)优化管路设计在管路设计上,可以采用曲线连接,减少管路阻力。
此外,可以按照建筑现场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不同长度和直径的管路,保证均匀输送。
(4)采用混凝土泵如果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可以大大提高输送效率和均匀性。
混凝土泵可通过各种不同的管路,在建筑现场直接完成混凝土的输送。
四、结论混凝土搅拌站输送部分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特殊性质和输送过程中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改进混凝土的配比、采用抗磨损材料、优化管路设计和采用混凝土泵等设计方案,可有效解决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混凝土搅拌机毕业设计设计

混凝土搅拌机毕业设计设计
首先,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施工场景的需求。
对于小型
施工场地,可以设计成移动式搅拌机,便于在不同地点使用。
对于大型工地,可以设计成固定式搅拌机,便于连续生产混凝土。
此外,还需要考虑
到搅拌机的容量,以满足工地的混凝土需求。
其次,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应注重搅拌效率和能耗的平衡。
一方面,
搅拌时间应该尽量短,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另一方面,应合理设计搅拌机的结构,以降低能耗,减少资源浪费。
第三,混凝土搅拌机的安全性设计也至关重要。
应考虑到搅拌机在运
行时可能产生的噪音、震动和尘埃等问题,合理设计防护设施,保障操作
人员的工作环境健康与安全。
此外,还应设计安全装置,如紧急停机按钮、电气保护装置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机,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最后,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维护和保养的方便性。
设备
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因此应设计方便拆卸和更换的零部件,并提供维修
和保养的指导和培训。
此外,还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
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施工场景需求、搅拌效率、能耗、安全性和维护方便性等。
只有在考虑全面的基础上,设
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混凝土搅拌机,才能提高工地施工效率,保证混凝土
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
混凝土搅拌机组成与设计原理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混凝土搅拌机组成与设计原理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于维护班级:机械3112 学生姓名:王少波指导教师:袁吉完成日期:陕铁院教务处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级机械3112学生姓名王少波指导教师袁吉设计(论文)题目混凝土搅拌机组成与设计原理主要 研究 内容主要技 术指标 或研究 目标各阶段完成任务及时间安排基本 要求团队成员及个人负责方面主要参 考资料 及文献摘要文章介绍混凝土搅拌站的机械设计与配置的技术条件,混凝土搅拌机是将混凝土配合料按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沙子、碎石(骨料)和水等均匀搅和而制备混凝土的专用机械。
它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5 大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
是用于现代化混凝土建筑的主要机械。
他节约了生产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销率。
同是文章还介绍了搅拌站的操作规程与日常维护以及一些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搅拌机: 故障维修: 日常保养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chanical design of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technical conditions, concrete mixer is the concrete mixtures in a certain mixing ratio of cement, sand and gravel (aggregate) and water evenly mixed preparation of concrete and special machinery. It by mixing console, the material weighing system,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material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of large system and other ancillary facilities. Is used in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 of the main machinery. He saved the production time, greatly improving the sales. As 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and daily maintenance of the mixing station, and some common faults of the solution.Keywords: concrete mixer: breakdown maintenance: daily maintenanceIV基于PLC的混凝土搅拌站控制及监控程序设计摘要:混凝土搅拌站是随着水泥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1.1 混凝土搅拌车的介绍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上工地自制混凝土,用翻斗车或自卸卡车进行输送,就近使用的落后生产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许多施工工地所需要的混凝土,都由专业化的混凝土工厂或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供应,形成以混凝土制备地点为中心的供应网。
由于混凝十工厂便于应用现代电子技术,使用计算机控制生产,可以得到精确配比和均质拌合的混凝土,使混凝土质量大大提高,所以对于整个施丁工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势必把混凝土从厂站输送到各个需求工地之间的距离相应加长,有些供应点甚至很远。
当混凝土的输舒巨离(或输送时间)超过某一限度时,叮燃使用一般的运输机械进行输送,混凝土就可能在运输途中发生分层离析,甚至初撇见象,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这是施工所不允许的。
因此为了适应商品混凝土的输送,发展了一种运送混凝土的专用机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下简称搅拌运输车)。
图1.1所示就是这种搅拌运输车的外形和基本结构。
搅拌运输车多作为混凝十工厂或搅拌站的配套运输机械,通过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工厂、搅拌站与许多施工工地联系起来,如与混凝土输送泵配合使用,在施工现场进行“接力”输送,则可以完全不再需要人力的中间周转而将混凝土连续不断的送到施工浇注点,实现混凝土输送的高效能和全部机械化。
搅拌运输车实际上就是在载重汽车或专用运载底盘上安装一种独特的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组合机械,它兼有载运和搅拌混凝土的双重功能,可以在运送混凝土的同时对其进行搅动或搅拌。
因此能保证输送混凝土的质量,允许适当延长运距(或运送时间)。
基于搅拌运输车的上述工作特点,通常可以根据对混凝土运距长短、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对混凝土的配比和质量的要求等不同情况,采取下列不同的工作方式:(1)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这种运输方式是搅拌运输车从混凝土工厂装进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运往工地的路途中,使搅拌筒作大约1-3r/min的f氏速转动,对运输运的混凝土不停地进行搅动,以防止出现离析等现象,从而使运到工地的混凝土质量得到控制,并相应增长运距。
但这种运输方式其运距(或运送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预拌混凝土开始初凝以前,具体的运距或时间视混凝土配比和道路、气候等条件而定。
(2)混凝土拌合料的搅拌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又有湿料和干料搅拌运输两种情况。
湿料搅拌运输是指搅拌运输车在配料站按混凝土配比同时装入水泥,砂石骨料和水等拌合料,然后在运送途中使搅拌筒以8-12r / min的“搅拌速度”转动,对混凝土拌合料完成搅拌作业。
干料注水搅拌运输是指在配料站按混凝土配比分别向搅拌筒内加入水泥、砂石等干料,再向车内水箱加入搅拌用水。
在搅拌运输车驶向工地途中的适当时候向搅拌筒内喷水进行搅拌。
也可根据工地的浇灌要求运干料到现场后再注水搅拌。
混凝土拌合料的搅拌运输,比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能进一步延长对混凝土的输送距离(或时间),尤其是混凝土干料的注水搅拌运输可以将混凝土送到很远的地方。
另外,这种运输方式又用搅拌运输车代替了混凝土工厂的搅拌工作,因而可以节约设备投资,相对提高生产率。
但是,搅拌运输车的搅拌却难以获得象混凝土工厂生产的那样和易性好均匀一致的混凝土,所以,在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愈来愈严格的现代建筑施工中,对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是搅拌运输车的主要工作方式。
1.2 课题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城市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也急剧发展。
在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以及北京申办2008年29届夏季奥运会成功的带动下,加大城市建设成为不变的潮流。
建设容量的加大,就意味着混凝土的消费量加大。
混凝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政府颁布的终结现场搅拌混凝土条文的实施,从2006年起,我国240多个城市要全面使用商品混凝土,作为城市中唯一合理的运输预拌混凝土工具,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混凝土搅拌车的市场前景异常乐观,但是我国混凝土搅拌车生产的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薄弱却不容忽视。
本课题针对中国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搅拌车(如图1.2)目前还存在着搅拌叶片使用寿命短、搅拌振动噪声大、搅拌效果和出料速度不理想、出料残余率高等问题和隐患而立题并开展研究的。
图1.2 8.5LP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图1.21.3 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方面:1965年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引进了我国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车。
我国混凝土搅拌车的开发生产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基本上是引进散件组装,或者通过技贸方式引进技术生产与部分零部件引进相结合的生产制造模式。
从1982年开始,一些企业相继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产品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产品系列上,形成了3 m3、4 m3、5 m3、6 m3、8 m3、10 m3、12 m3等品种,8 m3以下正在逐渐淘汰,向着10 m3、12 m3甚至更大容积发展,但整机性能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如今,国内生产企业对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系统研究主要是引进消化国外的技术或者仿制国外产品为主,自主开发很少,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国内企业的生产多靠测绘和技术引进,甚至在搅拌叶片的生产安装过程中,局部敲打、硬性整合现象屡见不鲜。
虽然国内一些高校也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如武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
但他们主要是对搅拌筒进行设计绘制,对于搅拌叶片设计,数值模拟研究很少。
2、国外方面:19世纪40年代出现以蒸汽为动力源的木制多面体拌筒的自落式搅拌机,19世纪80年代用钢铁件代替木板。
20世纪初开始改良为圆柱形搅拌筒。
1926年美国生产出搅拌容积为3m3的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车。
早期的搅拌叶片一般都是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1965年以后日本开始采用对数螺旋线设计制造搅拌叶片,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对局部叶片的螺旋角进行了修正,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梨形拌筒(前后部分为圆锥形,中间部分为圆柱形)-混合螺旋线搅拌叶片的混凝土搅拌车。
2000年,美国的CHRISTENSON RONALD E在原来搅拌筒的基础上,在底锥添加辅助搅拌叶片改进了传统的搅拌叶片;2005年澳大利亚的KHOURI ANTHONY JAMES采用两条螺旋钢板焊接作为内筒壁,合成树脂作为外筒壁,改进了传统的三段式搅拌筒,不过这种搅拌筒制造起来比较困难。
近年来,澳大利亚VULCAN、美国的马克西姆等公司推出了超长搅拌筒的前卸式搅拌车,拌筒前锥加长,架在驾驶室上方,于驾驶室前方出料。
成为搅拌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产品,但搅拌叶片设计仍然沿承了对数螺旋线叶片设计方法。
目前,国外的搅拌设备研究逐渐向着多功能、自动监控、多样化、成套化发展,如单、双卧轴式搅拌机、振动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多种混凝土搅拌楼等。
搅拌车研究更倾向于上装技术、耐磨材料的研究。
针对国内外现状,本文改变传统的搅拌叶片母线所采用的螺旋线方程,使搅拌叶片和搅拌筒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安装参数得到了改善,提出了用有限元软件对搅拌叶片进行数值模拟和参数优化。
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1.4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目的通过对搅拌叶片的设计分析,找出搅拌叶片的薄弱环节,对搅拌叶片进行改进,延长搅拌叶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出料速度、降低出料残余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更好的搅拌出料效果。
2、研究意义一辆混凝土搅拌车的售价在40~80万之间,其中一个混凝土搅拌系统造价大约10万元。
平均使用3年左右即告报废。
而混凝土搅拌输送车的搅拌和卸料作用是由搅拌装置—搅拌筒完成的,搅拌叶片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搅拌叶片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搅拌运输车的性能,进而影响着基础建设的质量。
因此研究搅拌出料过程叶片的磨损、提高搅拌叶片使用寿命、提高叶片的搅拌质量具有重要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充分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研表明,了解螺旋叶片出料机理分析是设计搅拌装置的基础。
也是生产具有更好搅拌性能但又不降低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冲击小、响应决而且效率高的液压系统是搅拌运输车传动系统设计的关键。
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之所以具有搅拌和卸料的功能,主要是因为拌筒内部特有的两条连续螺旋叶片在工作时形成螺旋运动,从而推动混凝土沿搅拌筒轴向和切向产生复合运动的结果。
因此两条叶片的螺旋曲线的形式及结构直接影响搅拌筒的工作性能。
本论文应用静力学、运动学的原理阐述螺旋叶片的工作原理并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理论分析。
为螺旋叶片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搅拌筒既是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上的装载容器,又是搅拌混凝土的工作装置。
几何设计是搅拌筒结构设计的基础,它包括几何容积计算、外形尺寸的确定、搅拌筒有效容积及满载时重心位置计算。
本论文对搅拌筒进行几何设计。
螺旋叶片的几何参数直接影响搅拌筒的搅拌和卸料性能。
目前,应用于搅拌运输车的拌筒叶片螺旋面的形式有:正螺旋面、圆锥对数螺旋面两种。
本论文对搅拌筒内螺旋叶片曲线参数的选择及展开进行计算,并加以搅拌系统的仿真设计与运动模拟。
2.搅拌车仿真的结构设计搅拌运输车搅拌筒绝大部分都采用梨型结构,通过支承装置斜卧在机架上,可以绕其轴线转动,搅拌筒的后上方只有一个筒口分别通过进出料装置进行装料或卸料。
图2.1为其外部结构图。
整个搅拌筒的壳体是一个变截面而不对称的双锥体,外形似梨型,底段锥体较短,端面封闭并焊接着法兰,通过连接法兰用螺栓与减速器联结。
上段锥体的过渡部分有一条环行滚道,它焊接在垂直于搅拌筒轴线的平面圆周上,整个搅拌筒通过连接法兰和环形滚道顷斜卧置在固定与机架上的减速器壳体和一对支承滚轮所组成的三点支承结构上,由减速器带动平稳的绕其轴线转动。
在搅拌筒滚道圆周上部,通常设有钢带护绕,以限制搅拌筒在汽车颠簸行驶时向上跳动。
机架由水平框架、前台、后台和门形支架组成,搅拌装置的各部分都组装在它上面,形成一个整体。
最后通过水平框架与载运底盘大梁用螺栓连接在一起。
1 装料斗 2环形滚道3滚筒壳体4连接法兰5减速器6机架7支承滚轮8调节机构9活动卸料溜槽10固定卸料溜槽图2.12.1搅拌车仿真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搅拌筒的工作原理用图2.1.1 来说明。
图为通过搅拌筒轴线的垂直剖面示意图。
其中(a),(b)为剖开搅拌筒的两部分,斜线代表螺旋叶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其螺旋升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搅拌筒轴线与底盘平面的夹角。
我们设定图a所示方向为“正向”,图b所示方向为“反向”。
工作时,搅拌筒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混凝土因与筒壁和叶片的摩擦力和内在的粘着力而被转动的筒壁沿圆周带起来,但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必在其自重G作用下,克服上述摩擦力和内聚力而向下翻跌和滑移。
由于搅拌筒在连续的转动,所以混凝土即在不断的被提升而又向下滑跌的运动中,同时受筒壁和叶片所确定的螺旋形轨道的引导,产生沿搅拌筒切向和轴向的复合运动,使混凝土一直被推移到螺旋叶片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