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摘果子
《摘果子》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摘果子》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及减法与生活的严密联系,驾驭5以内的减法计算。
2.能理解图意,并能依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思索方式解决问题。
3.在丰富好玩的童话世界和真实生动的情境中,产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的剧烈欲望及对数学的深厚爱好。
〖教材分析〗主题图以小女孩摘果子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从详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体会减法的含义。
“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摆圆片画掉几个圆后再写算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地感知减法的含义及计算,力图从习题的设置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开展;第2题及“练一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即充溢童趣的卡通图“小刺猬背苹果”“小鸟叼果子”“米老鼠偷蛋糕”等图画,使学生充分体会减法的含义;“练一练”第5题以每次少几个让学生自主探究数与数之间的规律,拓展儿童的思维。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校位于城乡交界处,本班现有学生39名,其中有3名来自城内学区,12名来自城外农村,4名来自区内农村,其余全部来各地的个体户家庭。
就学前教育而言,仅有21名学生曾受过不同程度的学前教育;就年龄而言,有6名学生年龄偏小,且5名适龄童患有各种有碍智力发育的疾病。
由于学生的来源及其他方面的缘由,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和学习方法等差异很大,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因而给教学带来了必须的难度;但也有一些有利之处可以加以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农村生活及商品交易过程中,干脆获得数字信息的优势,通过孩子之间的沟通、合作,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共同探究1.故事引入:甜甜家有一棵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很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边讲边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天,甜甜家来了很多客人,她应当怎么做呢?生:应当摘果子给客人品尝。
(学生很踊跃地抢着说。
)师:对!小挚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忱有礼貌(留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来看一看甜甜是怎么做的呢?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摘果子》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摘果子》是一本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数学故事书。
通过故事情节的引导,教给学生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
本节课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数数、加法、减法等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摘果子》,学会数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情节理解和掌握数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给学生展示书的封面,并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和与数学有关的部分。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阅读故事(20分钟)教师给学生朗读《摘果子》的故事,可以结合课件或者故事图片进行辅助展示。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出现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3. 探索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同伴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小明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小红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他们两个加起来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 小明吃了几个苹果?小红吃了几个苹果?他们两个一共吃了几个苹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4. 数学实践(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模拟故事中的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摘果子、数数、加法和减法的过程。
可以准备一些苹果、篮子和食物道具,让学生亲自操作。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有一篮子苹果。
然后,教师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例如: - 每个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 - 如果小明多摘了两个苹果,他摘了几个苹果? - 小红吃了一个苹果,她还剩下几个苹果? - 两个篮子加起来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 如果小明吃了两个苹果,小红吃了一个苹果,他们一共吃了几个苹果?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互相交流,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答。
数学教案分享——摘果子小学一年级

先说一下什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
优秀的数学教案需要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摘果子小学一年级的这个数学教案就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它的内容和特点。
一、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上,这份教案突出了重点和难点,重点突出了数学的重要内容——加法,难点在于学生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加法的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这份教案以摘果子的游戏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加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加法的魅力。
游戏设置了不同难度的关卡,分别是1~5,6~10和11~15的加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不同的关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法这份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问答法、小组合作、诊断教学等。
其中,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加法的实际应用场景,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方法;问答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四、教学手段这份教案利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配合图片、音乐和录播视频等手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加法的具体过程和要旨。
五、教学效果这份教案的效果非常显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兴致高涨。
在游戏中,学生那慢又准的手指疯狂点按着屏幕,全身心地享受着数学的乐趣。
经过这样的一段学习之后,学生对加法的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和方法,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优秀的数学教案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服务,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数学化解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全民素质的全局意义,并且为未来的个人发展、职业生涯、社会责任积累了价值的财富。
这份摘果子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值得各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数学提高课:一年级下册摘果子教案详解

数学提高课:一年级下册摘果子教案详解“摘果子”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教学游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一年级下册摘果子教案的制定和实施,并分享其中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一、教学目标通过摘果子游戏,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数学概念:1. 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比较,让学生对数字的大小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数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果子来感受数量的概念,形成数量和数字的联系。
3. 加减法的初步理解:通过将果子进行分组,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设备和材料1. 桌上的果子数量牌:用纸板制成,上面印有不同数字的数量牌。
2. 实际果子:包括苹果、梨子、香蕉、草莓等。
3. 纸制蚂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一只蚂蚁一路走,一只蚂蚁一路不走”这一概念。
4. 游戏规则和教学PPT:用于带领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准备:老师事先准备好实际果子和桌上的数量牌,将每个数量牌放在桌子上。
老师还可以预先制作好游戏规则和PPT,以便在课堂上使用。
2. 游戏规则介绍和概念讲解: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并通过PPT向学生展示相关概念和实物操作。
例如,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不同数量的果子进行感性认识,并让他们自由地操作和组合这些果子。
老师逐渐加入数量牌,让学生学会将不同数量的果子与相应的数量牌进行匹配。
3. 分组竞赛: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并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将桌上的果子摘完。
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加入一些挑战性的要求,例如“用一只蚂蚁去摘两个草莓”,或者“将一个苹果分成两份”等等。
4. 教师巡视和鼓励:老师应当在课堂上巡视学生操作,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如果有同学遇到了难题,可以适当地给予提示和帮助。
老师还应当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
四、教学思考1. 摘果子游戏是一种成功的数学教学方法,它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匹配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摘果子》教学教案(通用14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摘果子》教学教案(通用14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摘果子》教学篇1活动目标:1.能随乐曲的节拍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2.能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1.《摘果子》视频:(1)果农采摘果子;(2)果实丰收。
2.《摘果子》音乐CD。
活动过程:1.播放果农采摘果实的视频,激发幼儿“摘果子”的兴趣。
请幼儿观看视频,说说果园里的人们在干什么,感受果农摘果子时的喜悦心情。
2.观察、交流、尝试,引导幼儿模仿、学习摘果子动作。
(1)讨论:摘果子时手的动作是怎样的?摘下来的果子要放到哪里?小结:摘果子时,手臂要伸出去,手腕从外向里、用力地转动一下。
果子就摘下来了。
摘下来的果子要放到筐里。
(2)鼓励幼儿伸出手臂,转动手腕,学习摘果子、放果子的动作。
(3)播放《摘果子》乐曲,带领幼儿随音乐节奏做摘果子、放果子动作。
(4)讨论:怎样摘到不同位置的果子?引导幼儿变换方位,随乐曲节奏在身体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左摘果子动作。
3.创编动作,丰富表现。
(1)引导幼儿讨论:摘果子时,除了摘果子的动作外,还会做些什么动作?是怎么做的?请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擦汗、抱筐、高兴”等动作,教师加以提炼,全体幼儿模仿学习。
(2)播放乐曲,鼓励幼儿随乐曲节奏表演创编的动作。
4.教师组合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5.播放果实丰收视频,请幼儿欣赏果实累累的画面,感受丰收的喜悦。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摘果子》教学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和判断6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4、5、6这3个数。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三、活动过程:(一)喜羊羊摘水果1、喜羊羊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
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个梨?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桃子树上有几个桃子?(梨树上有5个梨;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桃子子树上有6个桃子)(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一年级数学摘果子课件

学生需要摘取不同数量的果子,完成 任务后获得奖励。
任务难度
设置不同难度的摘果子任务,满足不 同学生的挑战需求。
数学题目设计
题型设计
包括加法、减法、比较大小等基础数学题型。
题目难度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
04 游戏互动环节
CHAPTER
答题环节
答题方式介绍
在摘果子游戏中,学生通过点击屏幕上的问题,然后从四个 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每个问题都与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相 关,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
数字的大小关系
让孩子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例 如“1<2<3<4<5”等。
加法运算
加法的意义
解释加法运算的意义,例如“把 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加法运算的规则
教孩子加法运算的规则,例如“加 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等。
加法的应用
通过实际例子让孩子了解加法的应 用,例如“计算总和、比较大小” 等。
减法运算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摘取的数字,但必 须保证每个数字只摘取一次,直到所 有数字都被摘取为止。
玩法二
学生可以同时摘取多个数字对应的水 果,但必须保证每个数字只摘取一次 。
02 数学知识点梳理
CHAPTER
数的认识
数字的读法
教孩子正确地读出数字,例如 “1、2、3、4、5”等。
数字的写法
指导孩子正确地书写数字,例如 “一、二、三、四、五”等。
创新玩法
引入更多创新元素,激 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
索欲望。
谢谢
THANKS
激励作用
奖励机制可以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游戏,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通过比较果子数量,学生之间可以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共同进步。
练手摘果子:一年级数学教案篇

《练手摘果子》是一年级数学教案中的一堂课,这里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准确的预测和精细的观察,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2.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幼儿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合作精神。
3.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亲密感。
4.培养幼儿的基本数学概念,如比较,分类,数目的概念等。
二、教学内容:1.前导课: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实验,让学生能辨别出两种不同长度的条形物体。
2.摘果实验:在教室或教学区域内准备好两组具有不同数量和不同大小的苹果。
将苹果放在一个大盆子里,让学生熟悉颜色,大小和数量。
3.操作:教师将两个多孔容器准备好,让学生用手从盆中摘取苹果并放入相应的容器中。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识别出比较长度条形物体,根据这些知识来对苹果进行分类,观察和比较。
4.比较和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苹果的观察和分析。
并帮助学生把苹果放入相应的容器(长度相等或长度不等),使他们能够理解比较的概念。
5.抽象理解:教师通过眼部模拟练习或类似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和分类概念。
三、教学准备:1.两个容器2.苹果3.条形形体模型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习两个实际长度相等或不相等的物品。
2.正式练习1:教师用条形形体模型教学生如何比较长度,然后通过与模型相似的苹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正式练习2:在比较长度和分类方面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摘苹果并分别放在不同的容器中。
4.总结:让学生发现相应物品的相似之处,并把它们放在相应的组中。
通过比较,使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和概念。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步骤和结果;2.提问学生,检查学生的认识巩固情况;3.提供反馈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亲密感。
并培养幼儿的基本数学概念,如比较,分类,数目的概念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 摘果子9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摘果子9篇一年级数学——摘果子 1一、说教材《摘果子》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页、27页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知道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会读写减法算式,认识“-”号。
2、过程性目标:能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具体情境感知减法的含义,通过观察与操作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性目标: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二、说教法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启迪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在教学中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具体体现在:1、情境创设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之上,教师应提供具体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在本课中,我创设了一个“摘果子”的生活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2、练习法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课堂上我针对知识点以及一年级学生持续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年龄特征,设计了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的多种形式的练习,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巩固新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小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ttps://
腹股沟疝检查时,压迫内环的部位应在。A.腹股沟韧带中点B.耻骨结节外侧C.肿块隆起最明显处D.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E.精索的前内方 朱砂常采用的粉碎方法是A.低温粉碎B.单独粉碎C.串料粉碎D.水飞法E.超细粉碎 产妇在产后第1天的生命体征变化为。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B.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C.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D.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E.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 关于急性肾衰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肾功能短期内迅速减退B.肾小球滤过率下降C.既往均无慢性肾脏病史D.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E.常伴有少尿 怎么理解社会保险保持权利与义务的对应? 2008年,财政部向农行注资15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列成为农行第一大股东。A.正确B.错误 患儿,4岁,缺铁性贫血,为改善贫血症状,最佳的食物是()A.海带、紫菜B.白菜、西红柿C.鱼、罐头、水果D.果汁、米粉E.动物肝脏、乳制品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湿热下注型前庭大腺炎特点的是。A.外阴一侧肿胀B.烦躁易怒C.带下色黄质稠D.腰酸耳鸣E.舌苔黄腻 通风(空调)主要设备中,RfM系列热空气幕的特点包括。A.风速适当B.结构简单C.占地面积小D.坚固耐用 患者男性,45岁,动态心电图记录发现宽大畸形的波形,如图1所示,但患者全天生活日志未记录任何不适症状,图中宽大畸形的波形是A.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B.肌肉震颤C.交流电干扰D.导联线接触不良E.心室扑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A.二便等污秽之物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C.饮食化生的精气D.精血津液E.卫气 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的阶级性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A.呈现超阶级性B.交替出现C.不变D.消灭 假设检验是为了。A.研究样本指标是否相同B.研究总体指标是否相同C.排除主观因紊对抽样的影响D.排除抽样误差的影响E.研究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 无法有效防御DDoS攻击。A.根据IP地址对数据包进行过滤B.为系统访问提供更高级别的身份认证C.安装防病毒软件D.使用工具软件检测不正常的高流量 决策的前提是A.调查研究B.确立问题C.确定目标D.拟订方案E.组织协商 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主要目的是想获得其他好处,如威望、金钱等的攻击行为属于.A.敌意攻击B.反应性攻击C.愤怒性攻击D.手段性攻击 小脑损伤的典型临床体征中错误的是A.平衡障碍B.共济失调C.眼球震颤D.静止性震颤E.意向性震颤 属于认知方式的有()A.场独立B.沉思型C.发散性D.智力 航运企业内部融资是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属于()。A.权益性融资B.短期融资C.间接融资D.债券融资 乳腺癌常用显像剂为。A.67GaB.111In-WBCC.201TlD.99Tcm-MIBIE.99Tcm-DMSA 预制多孔板的搁置长度。A.在砖墙上不少于10cm,在梁上不少于8cmB.在砖墙上不少于8cm,在梁上不少于5cmC.在砖墙上不少于24cm,在梁上不少于24cmD.在砖墙上不少于5cm,在梁上不少于3cm 免疫是指A.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E.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沉淀按其物理性质不同,可粗略地分为沉淀和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在回火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下列关于高中数学基础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准备B.高中数学课程为不同学生提供相同的基础C.高中数学课程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D.高中数学课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在配送中心每天的营运作业里,是一切作业的开始。A.接受订单B.订单处理C.配货D.分拣 施工现场用电需采用何种方式?A.没有要求B."一闸一保护"C.开关保护D.单闸保护 女性,30岁,农民。2周前于田间劳动时右小腿皮肤划破。1周前起畏寒、高热,3d来咳嗽、气急,伴右侧胸痛就诊。影像学检查右侧肺炎伴液(脓)气胸。推测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化脓性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厌氧菌D.铜绿假单胞菌E.军团杆菌 以下手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拔伸牵引--纠正分离移位B.成角折顶--纠正成角畸形C.屈伸收展--整复靠近关节处骨折D.旋转回绕--纠正背向移位E.夹挤分骨--纠正两骨并列移位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A.支持重点建设B.保持币值稳定C.保证国民经济增长计划对资金的需求D.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E.促进经济发展 易引起高血氨症的受血者是。A.肝血管瘤患者B.肝囊肿患者C.甲型肝炎患者D.早期肝癌E.接近肝性脑病患者 怎样以病人为中心? 目前对物流的兴趣,一方面来自对运输经济学和交通管理的关注;另一方面,概念的深入普及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A.战略管理B.市场营销C.库存管理D.销售 目前中国电信在用的CDMA频段为上行,下行。 孕育处理的目的是A.促进石墨化B.降低白口倾向C.控制石墨形态D.消除过冷石墨 正常成人从上切牙到气管隆嵴的距离为()A.17~19cmB.20~22cmC.23~25cmD.26~28cmE.29~31cm 在流式细胞仪的分选方面,下列与细胞收获率存在负相关的是A.细胞纯度B.细胞大小C.细胞自发荧光D.细胞颗粒大小E.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常用CA19-9作为诊断标志物的是()A.胃癌B.结直肠癌C.胰腺癌D.卵巢癌E.乳腺癌 信息的特征主要包括A、传递性B、共享性C、价值相对性D、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