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珍稀濒危动物

合集下载

麋鹿作文

麋鹿作文

麋鹿作文
【篇一:麋鹿】
说起麋鹿,有些同学可能不熟悉,可一说“四不像”有些同学就想起了“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和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的姜子牙。

其实,它是一个濒临濒临灭绝的动物,中国只有1300只。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

它善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一带。

黄河两岸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麋鹿在那里被捕杀了将近4000年。

到了清朝,野生的麋鹿已经灭绝了,只有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

十八世纪,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麋鹿。

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麋鹿的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

此时欧洲一些国家动物园内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就在麋鹿生死存亡的时刻,一个让中华民族尊敬的人出现了,他就是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他酷爱养殖动物,尤其是鹿类,他花重金从世界各大动物园买来了所有麋鹿养殖起来。

1986年8月14日,这是个让十几亿中华儿女开心的日子,39只麋鹿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现在,它们已经有了后代。

麋鹿介绍

麋鹿介绍

麋鹿介绍百度知道基本资料【中文名称】:麋鹿【拉丁学名】:Elaphurusdavidianus 【俗名】:四不像【英文名】:PereDavid's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特有种】:是【濒危等级】:野生灭绝【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生态环境】:低洼湿地和沼泽(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国内分布】:北京,江苏(人工引进),湖北(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分类地位】: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目:偶蹄目Artiodactyla 科:鹿科Cervidae亚科:鹿亚科Cervinae属:麋鹿属Elaphurus,Milne-Edwards,1866年种:麋鹿E.Dravidians历史发展麋鹿是我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

它善于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长江流域一带。

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

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猎苑内尚有二百多头。

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

根据大量化石和历史资料推断,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濒临灭绝的境地。

1865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麋鹿。

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麋鹿的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

此时欧洲一些国家动物园内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热爱动植物的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出高价把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放养在他水草丰茂的乌邦寺庄园内。

麋鹿轶事——麋鹿回归的历史真相

麋鹿轶事——麋鹿回归的历史真相

3麋鹿轶事——麋鹿回归的历史真相●丁玉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苏 盐城 224136)摘要:麋鹿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

1900年在本土销声匿迹。

1956年4月29日,一对麋鹿首次从海外回归,放养在北京动物园。

1985年8月24日,22头麋鹿从英国乌邦寺大批重引入,放养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其中2头送往上海西郊动物园。

1986年8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从英国伦敦动物学会七家动物园、公园挑选39头麋鹿,赠送给中国政府,麋鹿被放养在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麋鹿回归后,经过精心驯养、科学管理,种群得到了有效发展。

目前,种群数量逾9 000头,占世界麋鹿总数90%。

关键词:麋鹿;回归;种群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 ),俗称“四不像”,近300万年前起源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沼泽湿地,是中国特有的世界濒危珍稀动物。

3 000年前,麋鹿遍布中国中东部,达到鼎盛时期。

尔后,由于人类开垦种植,破坏了麋鹿栖息地,滥捕滥杀,取乐食用,以及气候变化、动物特化等多重因素,导致野生麋鹿逐步走向衰落,几乎在本土灭绝[1]。

后果,随着人工豢养麋鹿的逐渐兴起,残存的麋鹿于清朝驯养在北京南苑南海子皇家猎苑。

1 科学发现与海外发展1865年初夏,法国传教士阿芒·大卫神父来中国考察动植物,在南海子皇家猎苑隔墙窥视,发现了麋鹿。

1866初,大卫神父用20两纹银从猎苑换得麋鹿的一个头骨和两张皮,带回法国,法国的博物学家米勒·爱德华兹鉴定其为世界鹿科动物的一个新属新种[2]。

西方国家获知后,于1869年至1899年,有30头左右的活体麋鹿开始走出国门,流落异国他乡,浪迹于各国动物园。

1894年后的8年间,英国有识之士第11世贝福特公爵酷爱动物,从巴黎、柏林、科隆、安德卫普动物园买下了仅存的18头麋鹿,在他的乌邦寺庄园饲养繁殖成功,全世界现有10 000多头麋鹿都是它们的后裔。

中国十大珍稀动物及其简介

中国十大珍稀动物及其简介

中国十大珍稀动物及其简介1. 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最著名的珍稀动物之一,它是一种娇贵的濒危物种。

大熊猫体型庞大,外形圆润,黑白相间的外貌特别醒目。

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栖息在中国的中西部山区。

2. 兴安鹿:兴安鹿也被称为马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类动物。

兴安鹿具有美丽的体态和优雅的姿势,它们栖息于北方温带和寒带的山地森林中,属于濒危物种。

3. 金丝猴:金丝猴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特有的珍稀猴类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和湖南等地。

金丝猴的身体覆盖有金黄色的毛发,尾巴很长,因而得名。

它们居住在山地雨林和竹林里,以果实、嫩叶和昆虫为食。

4. 白头叶猴:白头叶猴又被称为白头长臂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猴类动物。

它们分布在云南、西藏等地区的山地雨林中。

白头叶猴以果实、叶子和昆虫为食,被认为是非常神秘和神奇的物种。

5. 中华鲟:中华鲟是中国长江的特有物种,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珍贵的淡水鱼类之一。

中华鲟体长可达3至5米,外观银灰色,被誉为长江的“活化石”。

6. 麋鹿:中国麋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类动物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

麋鹿具有优雅的体态和长而弯曲的角,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西南高原地带的森林和高山草地。

7. 四川金丝猴:四川金丝猴也被称为四川金丝猕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猴类动物,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区的山地雨林中。

四川金丝猴有鲜艳的金色皮毛,以水果、叶子和昆虫为食。

8. 北极狐:北极狐是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常见的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北极狐具有醒目的白色皮毛,能够适应极寒的气候条件。

它们主要以鼠类、鸟类和海洋生物为食。

9. 藏羚羊:藏羚羊是中国高原地区的一种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哺乳动物之一。

藏羚羊具有纤细的身体和雄壮的角,能够在恶劣的高原环境中生存,并以青草为食。

10. 白唇鹿:白唇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稀有蹄类动物,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原和山地森林中。

白唇鹿的嘴唇呈白色,体型较小,属于濒危物种。

厚植生态优势 绘就大美画卷——档案助力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

厚植生态优势 绘就大美画卷——档案助力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

王王成蓉樊小凤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海之滨,占地4万亩,境内拥有大面积的滩涂、沼泽、盐碱地,动植物资源丰富。

1985年,保护区成立,历经30多年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先后创下五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麋鹿自然保护区、最多麋鹿种群数量、最完整麋鹿基因库、最大野生麋鹿种群、最大人工驯养麋鹿种群)。

与此同时,保护区在规划、建设、发展、管理和保护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珍贵档案。

这些档案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生态保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保护区的发展壮大提供重要助力。

见证回归之路蹡蹡前行麋鹿,角似鹿、脸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又名“四不像”,为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春秋战国至清朝,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便不绝于书。

1865年,法国传教士、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发现了这一奇特物种,并首次从学术角度解读麋鹿。

之后数十年,不断有麋鹿活体运出中国,流向西方。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夕之间,仅余的三四百头放养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南苑)的麋鹿或被杀或被运往欧洲各地。

至此,在中国生存了几百万年的麋鹿销声匿迹。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英两国有条不紊地推进麋鹿回归事宜。

1985年,经双方共同努力,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并签订《麋鹿重新引进中国项目协议》。

为做好麋鹿重新引进工作,当年国家批准成立了中国麋鹿基金会(现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色发展基金会)。

8月24日,22头麋鹿归国,放养在北京南苑(现南海子麋鹿苑)。

与此同时,麋鹿择居大丰条件日益成熟。

1985年5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与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及英国伦敦动物学会根据在大丰沿海陆续出土的麋鹿骨骼线索,专程到大丰考察,而后确定川东港以南的一片黄海冲积平原沼泽地作为麋鹿放养地。

8月13日,江苏省农林厅向江苏省人民政府报告,请求批准建立大丰麋鹿保护区。

8月16日,江苏省农林厅上报林业部《关于江苏省大丰麋鹿保护区计划任务书的报告》。

物种濒危等级

物种濒危等级

物种濒危等级物种濒危等级物种濒危等级,是人为制定的衡量物种或生态系统濒危程度或受威胁状况的等级系统。

最常用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和发布的濒危物种等级系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1年公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在生存状况已知的59508种生物之中,有19265种濒临灭绝,占总数的32.4%。

物种濒危等级 - 简介濒危动物 -- 麋鹿物种濒危等级(endangered category)即人为制定的衡量物种或生态系统濒危程度或受威胁状况的等级系统。

目前国际和国内有许多濒危物种等级的划分标准,但总的来说,均是依据物种灭绝危险程度而划分。

由于人类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伴随而来的自然栖息地的破坏、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使得大量物种的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甚至濒临绝灭。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1年公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在生存状况已知的59508种生物之中,有19265种濒临灭绝,占总数的32.4%。

物种濒危等级 - 背景《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生活在地球上的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由于人类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伴随而来的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种的引入等等,使得大量物种的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甚至濒于绝灭的危险境地。

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96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出版了《哺乳动物红皮书》。

其后,又出版了《红色名录》。

为濒于绝灭的物种制定了简单而易于接受的等级划分标准,得到了国际的广泛承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国际或者国家的条约或法规。

尽管如此,这一没用已久的物种濒危等级标准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这些标准不够具体化,如缺乏量化标准,不易准确地评估物种的濒危程度。

自1989年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的指导委员会提出应建立新的濒危物种等级标准,以便保护界制定行计划时有所依据。

新的濒危特种等级标准的制定,历经了多年研讨,1991年的1.0版本讨论了新分级标准并提出了数量概念,其后,相继出现了2.0版本,2.1版本和2.3版本,现在的2.3版本经反复征集意见,于1994年11月30日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第40次会议获正式通过。

中国十大濒危动物

中国十大濒危动物

一、古朴国宝:大熊猫英文:Giant Panda 学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猫时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

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传说中,过去大熊猫是白色的,在一次动物葬礼上,为表达哀思,它们把煤灰涂在胳膊上,相互拥抱后,形成了延至后背的黑色,擦眼泪又染黑了眼眶…….这当然是杜撰,但大熊猫与许多动物一样,生存状况十分可悲,处在灭绝的边缘。

原因无非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使其退缩于山顶,呈孤岛化分布,食物与配偶资源贫乏,近亲繁殖严重、体质下降、抗病力弱。

目前总数仅仅1000只,被列为. 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物种”。

作为中国的“国宝”和“友谊使者”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选为自己的会徽标志。

二、仰鼻蓝面:金丝猴英名:Snnb-nosed Golden Monkey 学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

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把这个美人之名放到了金丝猴身上(请看金丝猴的学名)。

金丝猴为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

在这个仰鼻猴属中,还有一支中国以外的金丝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这是一种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内侧浅黄的长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发现,曾失踪半个世纪,到1989年才又发现,仅有200只,栖息于越南北部。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江苏省大丰市,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的第一个麋鹿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占地面积约为182.83平方公里,是一片自然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

该保护区主要的目标是保护麋鹿这一珍稀物种,并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生存条件。

作为中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担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职责。

该保护区位于大丰湾东部的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草地资源。

这里有大片的湿地和稀缺的盐碱地,适宜麋鹿等珍稀动物生存繁衍。

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植被,包括苇草、兰草和海茨等物种,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种群数量较为稀少,但在过去几年内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增加。

这里的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麋鹿的数量逐渐增加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保护措施的加强、人类活动范围的限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保护区内的麋鹿得到了充足的食物供应,并且有合适的栖息地,这有助于它们的繁衍和成长。

除了保护麋鹿,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保护着其他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

这里的湿地是许多候鸟迁徙的栖息地,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候鸟前来栖居和繁殖。

湿地和河流系统中也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对于当地渔民来说是重要的经济来源。

保护区通过限制捕杀猎捕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和人为繁殖等措施,致力于保护这些物种并维持生态平衡。

为了保护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管理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对保护区的边界进行了严格的管控,限制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

同时,加强了巡护力度,确保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加强了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保护区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和研讨会等活动,增加人们对保护麋鹿和其他珍稀动植物的了解,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保护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演义
• 中国古典神话小说 《封神演义》中,四 不像(麋鹿)为太公 望姜子牙坐骑,可腾 云驾雾,是当年姜子 牙离开昆仑山时元始 天尊赠送的三件宝物 之一。因为“似鹿非 鹿,似马非马”,因 此被称为“四不像”。
麋鹿真容
• 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 • 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 12千克左右。 • 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 • 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 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后再分为前 后两枝,每小枝上再长出一些小杈,后枝平直向后伸展,末端有时也 长出一些小杈,最长的角可达80厘米;倒置时能够三足鼎立,是在鹿 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 • 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 • 夏毛红棕色,冬季脱毛后为棕黄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 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 • 麋鹿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多肉,趾间有皮 健膜,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侧蹄发达,适宜 在沼泽地中行走。
曾经离开
•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 北京,南海子皇家猎 苑被洗劫一空,从此 中国特有物种麋鹿在 本土销声匿迹,开始 了漂泊异乡的流浪生 涯。
如今归来
• 1956年春,伦敦动物学会选出 的2对麋鹿被护送到北京动物园。 • 1985年8月24日,22头麋鹿从 英国安全运抵北京,其中2头转 送上海动物园,20头在北京麋 鹿苑驻扎。麋鹿在流落海外近 一个世纪后,终于重返家园。
繁衍后代
• 求偶发情于5月底至8月。交配期间,雄兽 之间发生对峙或角斗的现象,性情突然变 得暴躁,发出出阵阵叫声,以角挑地,眶 下腺分泌液体,涂抹于树干之上。雌兽的 怀孕期为270天左右,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 的,一般于翌年4~5月产仔。

பைடு நூலகம்
1986年8月14日,又一批 39头麋鹿从英国伦敦不远 万里回到了它们祖先曾经 生活过的原野生栖息地— —中国江苏大丰滩涂。
不懈的努力
• 在1993年、1994年和 2002年,北京南海子麋鹿 苑先后分三批共将94头麋 鹿输送到石首麋鹿自然保 护区。2002年12月,北京 南海子麋鹿苑又输送了30 头麋鹿到黄河岸边的河南 原阳麋鹿自然保护区。 • 1998年,8头大丰麋鹿在 人们的护送下,首次走出 围栏,结束了被人类豢养 近百年的历史,迈出它们 奔向大自然的第一步 。 • 科学家们为防止麋鹿近亲 过度繁殖,产生劣质基因, 还率先在大丰麋鹿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实施了麋鹿种 群血统交换工程。
喜大普奔
• 中国麋鹿退出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 • 至2012年,中国已在北京、江苏省大丰市、 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阳县等地实施麋 鹿散养计划,形成种群,全国已有麋鹿 2000多头。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 区有麋鹿648头,有效种群已达到50个,这 表明这个保护区已形成了世界第一家麋鹿 基因库,麋鹿的遗传基因已不会再流失。
喜爱居所
• 从麋鹿宽大的蹄及蹄间有皮腱膜分析,适 于在沼泽地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 赶飞扰的昆虫;从饲养麋鹿喜泡水和泥浴 的习性判断,它们过去生活于温暖潮湿泽 地。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 原湿地显然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
生活习性
•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 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人工饲 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 “细粮”包 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大豆秸秆 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粗粮”。将“细粮”、 “粗粮”分别粉碎,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 合加水搅拌、发酵,与此同时,还用鲜嫩、 可口的胡萝卜、麦青等“水果蔬菜”来补 充维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