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调节(实验内容)

合集下载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一、教学内容及考纲要求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向光性的内因是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有光无光均可产生生长素;琼脂不能感光。

2.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又能抑制植物生长。

是促进还是抑制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及细胞的年龄有关。

4.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和控制性别分化等。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可获得无子番茄。

5.目前发现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其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能诱导再分化过程。

6.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一: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合成及运输的理解与分析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几种研究方法(1)锡纸遮盖类A 组中右侧的胚芽鞘罩着尖端下面的一段,应是弯向光源生长。

B 组中右侧的胚芽鞘尖端已不能感受光的刺激,应是直立生长。

(2)暗盒开孔类(开孔能透光,分析同单侧光照射)(3)切割移植类(4)云母片插入类(云母片或玻璃片不透水,可阻碍生长素的横向或纵向运输)①云母片插在生长素作用部位之下,故将弯向光源生长;②云母片插在生长素作用部位之上,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导致不能生长;③只有尖端右侧的生长素可以作用到下边,故将弯向光源生长;④只有尖端左侧的生长素可以作用到下边,故将弯向右侧生长;⑤可以弯向光源生长;⑥云母片阻碍了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故将直立生长;⑦云母片不影响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与向下运输,故将弯向光源生长;⑧云母片阻碍了尖端生长素的分布,故将直立生长。

学案31植物的激素调节

学案31植物的激素调节

B
点拨三、各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及与动物激素的比较
1.各种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名称
生长素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幼嫩的芽、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未成熟的种子、幼 根和幼芽
主要是根尖 根冠、萎蔫的叶片
促进植物生长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细胞分裂的部位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例题1.下图为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此实验主
要说明( )
B
A.尖端感受光照刺激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顶端向胚芽鞘背光一侧运输促进植物生长的物 质多 C.尖端产生的物质为吲哚乙酸 D.顶端胚芽鞘向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
例题2.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
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 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B
例题5.某—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
应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根据实验结 果,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 )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l· L-1时,抑制根的生长, 促进芽的生长 B.若解除了顶端优势, 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10-6 mol· L-1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 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 则促进茎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 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 引起植株增高,促进
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 织分化,延缓衰老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 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广泛存在于植物体,成 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①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促进生长, 细胞分裂素则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多细胞数目促进 生长。 ②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 ③植物个体发育中各种激素协调作用。 ④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促进果实成熟——乙烯, 两者不是一回事。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难点精讲】一、与生长素有关的常见实验分析例题: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难点突破】验证向光性相关原理的基本实验模型(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乙所示)。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①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①实验操作②实验现象:装置a 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 和c 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模型(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A 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1)原理(2)过程相同黄瓜植株⎩⎪⎨⎪⎧A 组自然生长B 组开花前作套袋处理C 组开花前作套袋处理,花开后人工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3)结果:A 组发育成有子黄瓜,B 组不发育,C 组发育成无子黄瓜。

(4)结论:生长素是果实发育所必需的,主要由发育中的种子合成。

变式训练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教案标题: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不同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

3. 掌握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4. 能够解释植物激素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教学重点:1.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

2.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3. 植物激素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激素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2. 掌握植物激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调节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教科书或参考资料。

2. 实验材料:植物生长素溶液、培养基、试管、植物样本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生长状态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思考。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和发育是如何受到调控的。

概念讲解:(10分钟)1. 介绍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常见的植物激素种类及其功能,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

3. 解释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信号传导和反馈机制实现的。

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植物激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调节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如根生长、茎伸长、开花等。

3. 鼓励学生讨论植物激素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实验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激素进行实验。

2. 指导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如培养基、试管、植物样本等。

3.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植物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4.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总结归纳:(10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总结不同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2. 强调植物激素调节的机制和原理,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并进行讨论。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植物激素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

动物激素功能实验报告

动物激素功能实验报告

动物激素功能实验报告报告内容:一、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动物激素在生理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对生物体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家兔等。

- 动物激素: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当的动物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

- 实验设备:注射器、实验杯、标签等。

2. 实验方法:- 步骤一:准备工作将实验动物适应实验环境,确保其生理状态正常。

- 步骤二:注射动物激素根据所选择的动物激素种类和实验需要,在适当的剂量下将动物激素注射给实验动物。

控制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 步骤三:观察与记录观察动物对注射激素的反应,并记录下实验动物在行为、生理、解剖、生化等方面的变化。

- 步骤四: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根据需要进行图表绘制。

三、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的进行以及观察记录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论部分仅作示例,具体内容根据实验结果而定):1. 动物激素注射对实验动物的行为有明显影响。

- 实验组(接受动物激素注射)动物表现出更活跃、更具攻击性等行为特征。

- 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注射)动物的行为表现更为稳定。

2. 动物激素注射对实验动物的生理参数有显著变化。

- 实验组动物的心率、血糖水平、体温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 这些差异可能与激素对机体代谢、能量平衡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有关。

3. 动物激素注射对实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化指标有影响。

- 实验组动物肌肉重量、器官重量等参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 这些结果暗示了激素在促进生长、影响组织发育方面的作用。

总结:经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动物激素在生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生理指标、解剖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理解动物激素功能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动物激素在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并对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重点介绍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表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关,对理解适合性等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

【学习目标】(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

(2)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使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实行的实验的介绍。

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学法指导】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等等。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学生发表见解过程中,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纠正、补充出现的差错和漏洞,协助学生准确表述。

2.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途径思考。

植物激素调节(精心,精美)

植物激素调节(精心,精美)

结论
5、作出推论:
单侧光引发植物向光生长


向光生长与胚芽鞘 尖端 有关 感光部位在胚芽鞘 尖端

结 论

假设①: 尖端向下侧传递某种“影响” 生长 假设②: 影响分布不均---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弯曲
弯曲生长部位在胚芽鞘 尖端下侧 这
问题探讨
1.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弯向有阳光的一侧生长 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 生长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光源生长。这 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 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 熟部分 ? 发生在幼嫩部位。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动物:神经系 统和内分泌系 统。
植物:无专 门器官和感 觉,但也能 作出反应。
•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 激素调节 。
•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其中 神经调节 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1、向性运动概念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
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一)、产生的主要部位: 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
转化
色氨酸——→生长素。
(二)、分布:
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 旺盛的部位。
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 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生长点>老根
3、生长素的运输: (1)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解析:生长素的运输动力为呼吸作用。
答案:D
琼脂块a、b经图甲处理后,进行乙图操作, 则图乙中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是( )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激素的种类、功能及调节方式;2. 理解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的关系;3. 掌握植物生长发育受激素调节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1.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

三、教学难点:1. 不同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 植物激素在环境适应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1)植物激素的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生长抑制素、脱落酸、乙烯等;(2)植物激素的功能及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开花、果实成熟、抗病抗虫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验演示。

2. 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1)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传输;(2)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3)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路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五、教学手段:1. PPT课件;2. 实验仪器设备;3. 实验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实例,引起学生对植物激素调节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植物激素的种类、功能和调节方式。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植物激素在环境适应中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加深对植物激素调节机制的理解。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安排相关作业。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分;2. 实验报告评分;3. 知识点测试。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植物激素的种类、功能和调节方式,并能够理解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中的重要性。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提升,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 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 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顶芽:④将甲、 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 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 株保留幼叶;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 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 三株叶柄脱落情况。
•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B.用注射器给甲组鼠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给乙 组鼠注射 等量的生理盐水 ,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
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
C.测定与记录。 ③结果预测:甲组鼠血糖含量升高,乙组鼠血糖含量不。变
④实验结论: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高频考点三:
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方法分析及应用
例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
激素调节实验设计专题
高频考点一:动物激素的作用及重要激素的调节
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
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
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了,
这种激素是 ( )
D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2、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_小__于__m__ 。
(3) 从图乙可以看出___脱__落__酸___ 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________促_进__衰__老__和__脱_落___。
高频考点五:验证植株上的幼叶 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
应用:某高三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 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 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 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 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P
Q
PHale Waihona Puke QQPQ
P
(2)实验现象:A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 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高频考点四:向光性解析及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 例2、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何?
9、如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 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是实验 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射下(如右图所示),琼脂 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能说明( )
•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B )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高频考点二:研究激素生理作用的常用方法及实验设计
一、研究激素生理作用的常用方法 1、饲喂法 2、摘除法 3、注射法 4、切除注射法 5、阉割移植法
二、实验设计思路:
第一步:分组编号,作好实验准备。 第二步:设置对照,操纵实验变量。 第三步:同条件处理,控制无关变量。 第四步:观察比较,检测反应变量。
实验设计的思想原则
• 对照原则 • 单一变量原则 • 重复性
激素名称 胰岛素
材料处理 注射法
检测指标
对照
低血糖、昏迷
等量的生理 盐水
胰高血糖 素
B
A.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 B.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 C.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 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
10、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 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 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
(1)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 ___两__重_性__、__不__同__器_官__对__生__长__素_的__敏__感__程__度_不__同_____。 C点表示的意义: ___在__此__浓__度_下__,__生__长__素_对__根__和__茎__的_促__进__效__果__相_同______。 (2) 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
4、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 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 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材料和用具: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 年大白鼠若干只,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 水,注射器,血糖测量仪等。
②方法与步骤
A.将实验鼠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 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的血糖含量。
注射法
直接测血糖含 量或检测尿液
中是否有糖
等量的生理 盐水
甲状腺激 素
性激素
注射或饲喂
器官摘除法 和移植法
耗氧量多少或 等量的生理 发育时间 盐水或清水
第二性症的消 前后自身对
退和重现

3.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5尾体色一致的小型鲫鱼腹 腔注射0.5 mL肾上腺素溶液,2 h后发现鲫鱼肤色变淡。 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C ) ①实验变量是肾上腺素,观测指标是肤色深浅的变化 ②缺少对照组,对照组应与实验组同法注射等量的生 理盐水 ③可以得出肾上腺素使皮肤色素细胞减少的结论 ④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应选择肤色较浅的鱼作为实验 材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 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 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例2. 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
(2)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 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例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