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LoWPAN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与性能分析

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与性能分析
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 线 模 块 是 C 2 2 C 4 0射频 芯 片 , 过 编程 可 控 通
( ) sr l uc. 这 个 文 件 中 , icue< 3 将 eis r e ao e 将#nld trish>, 改成 #nld iu/e o. emo. 修 ic e<l x tmi h>; u n r s 在 i s) f r 花括 号 的最一 开始 添加 下面 4行 内容 : (c
wi e e s s n o t r r l s e s r ne wo k
XU i Ka ,RONG n —i n,LI Ta Me g ta U o
( p rme t f l toi n ier g S a g a Ja tn iesy h n h 20 4 C ia Dea t n e rncE gnei , h n h i ioo gUnvri ,S a g  ̄ 0 20, hn ) oE c n t
络 的无缝 互联 。
资源有限, 要在储存器和处理器极其有 限的传感器
节 点上实 现 Iv 议 就必 须对 Iv 议 进行 精 简 P6协 P6协
收 稿 日期 :2 1 0 1—0 7—1 1
基 金 项 目 :上 海市 国 际科 技 合 作 基 金项 目(9 07 3 0 ) 0 7 0 19 0
0 引 言
随着无 线 通信 、 集成 电路 、 感器 以及 微机 电 系 传 统 ( E ) 技术 的飞速 发展 , 动 了低 成本 、 功 M MS 等 推 低 耗、 多功 能 的无 线 传感 器 的大 量 生 产 。无 线 传 感 器
1 6 o P N的体 系结构 Lw A
为 了满足低 功耗的要求 , 无线传感器 网络 的数据 链路层 使用 IE 0.54标准 。IE 0 .5 4标 E E821. E E82 1. 准设 计用 于开发 可 以靠 电池 运行 1到 5年 的低功 率 廉价 嵌入 式设备 ( 如传 感器 ) E E82 1. 备 。IE 0 .5 4设 和 Wi i —F 一样运 行在 24 H 频 带 , 功 率 仅约 为 .G z 但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状态地址配置方案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状态地址配置方案
第2 8卷 第 1 0期
21 0 1年 1 月 0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 l a in Re e r h o mp t r p i t s a c fCo u e s c o
Vo . 8 No 1 I2 . 0
0c .2 l t 01
6o A WP N无 线传 感 器 网络 有 状态 地 址 配置 方 案 L
n d s S h t h it b td I v d r s o f u ai n c u d b c i v d a d te a d e s c n g r t n f r mu t l e sr o e O t a e d s i u e P 6 a d e s c ni r t o l e a h e e n h d r s o f ai l p e s n o t r g o i u o o i
S aeu d r s o f u ain fr6 o P iee s s n o ew r s ttf la d e sc n i r t o W AN w r ls e s rn t o k g o L
WA G Xa-a I N H a—a N i nn ,Q A unyh o
( . h nsuIstt o eh ooy h n suJagu25 0 ,C ia . 彬n nvrt Sine& Tcnlg ,Ⅳ n 104, 1 C agh tue fTcnlg ,C a gh ins 15 0 hn ;2 № ni g U i syo c c ei f e eh ooy n g2 09 C ia hn )
t e s h me, a h s n o o e h d t e u i u d r s p c o s in n n o l l c t n q e I v d r s roh r h c e e c e s rn d a n q e a d e s s a e fra sg me t d c u d al ae a u iu P 6 a d e s f t e h a o o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管理方案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管理方案
s y nc hr o n o u s l y . A n o de ne e de d n e i t h e r t h e c a r e — o f a dd r e s s c o nf ig ur a t i o n n o r t h e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t h e h a n do v e r pr o c e s s i n L 3. Mo r e o v e r,a n o d e c o u l d p e r f o r m t he f a s t ha nd o v e r i n L 2 wi t h o u t s c a nn i n g a l l t he c h an n e l s .T he r e f o r e,i t r e du c e s t h e h a n do v e r de l a y,p a c k et l o s s a n d h a n d o v e r c o s t . Ke y wor d s: 6Lo WP AN wi r e l e s s s e ns o r n e t wo r k;c r o s s — l a y e r ; mo b i l i t y ma n a g e me nt ;a r c hi t e c t u r e;a d dr e s s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t h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 t h e a l g o r i t h m, t h e h a n d o v e r i n t h e n e t w o r k l a y e r ( L 3 )a n d t h e o n e i n t h e l i n k l a y e r( L 2 ) w e r e p e r f o r m e d

6LowPan技术分析

6LowPan技术分析

6LowPan技术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究6LowPAN技术,并分析其在网络连接设备方面的重要作用。

6LowPAN是一种低功耗无线局域网(WPAN)技术,可在无线节点之间根据特定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这也就意味着6LowPAN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支持IP连接设备。

本文将对6LowPAN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了解其构成、原理和主要应用场景。

此外,本文还将通过系统分析比较6LowPAN技术与其他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6LowPAN,低功耗无线局域网(WPAN),IP连接,无线网络技术正文:6LowPAN是一种低功耗无线局域网(WPAN)技术,由IETF定义,并在IEEE 802.15.4帧结构的基础上创建的。

6LowPAN的意思是“IPv6低功耗无线局域网”,它是在有限的管道带宽内,把IPv6包装成15.4信标、控制帧或者数据帧,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

它可以使小型、低功耗、移动设备中采用廉价的、有限资源的无线技术连接到互联网,并支持移动IPv6。

6LowPAN也可以通过Wi-Fi或以太网连接到因特网。

由于它的能量效率,6LowPAN可以配合无线传感器等低功耗网络设备,方便大量设备连接家用互联网,且连接质量较好。

6LowPAN的结构由OSI的几层协议组成,从应用层到MAC 层,结构以IEEE802.15.4报文格式定义,并有自己的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报文由首部、路由首部和一个可选首部组成。

2.4GHz无线帧结构限制了6LowPAN数据帧的最大长度,这是一个挑战,但如果使用正确的工具,就可以在限制条件下有效地传输数据。

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等应用中,6LowPAN技术都能发挥作用,如果把6LowPAN技术和其他无线网络技术相结合,比如3G/4G、Wi-Fi、蓝牙等,就形成一个更强大的网络,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文就6LowPAN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介绍了它的结构和原理,还对6LowPAN技术与其他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

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对于物联网系统,无线网络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中,6LoWPAN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网络协议,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和低数据传输速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6LoWPAN无线网络概述6LoWPAN全称为IPv6 over Low 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是一种专为低功耗无线个域网(LP-WAN)设计的IPv6协议。

LP-WAN是一种低功耗、长距离、广域覆盖、低数据传输速度的无线网络,通常用于物联网场景中。

6LoWPAN采用了在IEEE 802.15.4低功耗短距离通信协议上堆叠IPv6协议的方式,与现有的无线网络技术兼容性良好,同时能够提供IP地址分配、路由和安全等网络服务。

二、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物联网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物联网系统的设计通常由三个层次组成:终端设备层、6LoWPAN网络层和应用层。

终端设备层包括各种物联网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通过6LoWPAN无线网络与网络层相连。

6LoWPAN网络层使用6LoWPAN协议,实现对终端设备进行网络控制、数据传输等功能。

应用层负责处理从终端设备上传来的数据,分析数据后进行数据存储、处理或者向其他系统推送相关信息。

2. 设备接入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设备接入,即如何将终端设备接入6LoWPAN网络。

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边缘网关连接;另一种是设备直接接入6LoWPAN网络。

边缘网关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网相连的关键设备。

通过边缘网关进行网络连接,可以简化设备接入的流程,提高网络可靠性。

设备直接接入6LoWPAN网络需要通过防火墙和安全验证等步骤,确保连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数据传输在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物联网系统中,数据传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种构建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构建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构建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晓喃
申请号:CN201110113329.5
申请日:20110504
公开号:CN102158983A
公开日:
201108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建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方法,在所述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设置四类节点:IPv6接入路由器、簇首节点、簇内节点及孤立节点。

所述簇内节点包括簇关联节点与普通簇内节点,所述簇首节点实现路由转发功能,普通簇内节点发送的数据首先发送到本簇簇首节点,簇首节点再将数据路由转发到目的节点;所述簇首节点、簇关联节点及IPv6接入路由器的拓扑结构为树状结构,IPv6接入路由器为树状结构的根节点,簇首节点及簇关联节点为树状结构的中间节点或叶子节点。

申请人:常熟理工学院
地址: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籍:CN
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胡建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6LoWPAN的植物工厂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6LoWPAN的植物工厂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6LoWPAN的植物工厂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作者:于鹏澎潘杰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22期【摘要】针对植物工厂对温湿度、CO2浓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智能监测要求,基于6LoWPAN技术设计了植物工厂智能监测系统。

通过搭建监测系统总体架构,设计6LoWPAN 网关节点和传感器节点硬件电路、软件程序,实现对植物工厂内环境信息的综合、实时、智能监测,提升植物工厂生产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植物工厂;6LoWPAN;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2-0016-002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22.006隨着工业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严重挑战,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作物的需求[1]。

以设施园艺、环境科学和电子信息等技术为基础的植物工厂作为最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植物工厂内温湿度、CO2浓度、光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是保障作物高效生产的基础[2]。

目前,我国植物工厂监测系统多采用独立控制,设备间不互联,缺乏整体性,扩展能力差不满足现代植物工厂综合、实时、智能监测要求[3]。

6LoWPAN(IPv6 over Low-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技术实现了IEEE802.15.4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的无缝连接[4],具有低功耗、地址资源丰富、自主组网、实时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植物工厂智能监测系统中。

1 植物工厂智能监测系统总体架构植物工厂内作物要保持最佳生长状态,离不开适宜的温湿度、CO2浓度、光照等环境因素。

基于6LoWPAN的植物工厂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实时准确监测环境因素,为内部环境调节提供依据。

本文设计的监测系统由PC终端,路由器,6LoWPAN网关和传感器节点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第5章6LoWPAN技术

第5章6LoWPAN技术

5.2 6LoWPAN网络核心协议
DODAG拓扑建立的过程
5.2 6LoWPAN网络核心协议
DODAG上行构造过程





根节点利用DIO消息广播DODAG的信息; 根节点的邻居节点收到DIO后,根据一定的准则,决DAG特性、各种自定义的本地策略等 当某个邻居节点加入所广播的DODAG后,它就建立了一条到达DODAG根节 点的路径。根节点被称为该节点的“父节点”,这种通信模式称为MP2P , 也称为上行路由。 如果新加入图的节点类型是路由器,它将向自己的邻居节点继续广播包含 DODAG信息的DIO消息。 如果新加入图的节点是“叶子节点”,则只是完成入网动作,不广播DIO消 息。 邻居节点不断重复上述广播和加入动作,直至到达网络的所有叶子节点。
标准提供了基础验证。
标准开放性方面,6LoWPAN是IETF制定的开放标准,应用广泛,全世 界的开发人员都可以为其改进和完善而努力,为其快速发展、完善提 供了保障。
5.2 6LoWPAN网络核心协议
适配层协议

为了在基于IEEE 802.15.4底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实现IPv6数据的有 效传输,解决两种技术的差异性,6LoWPAN适配层协议主要定义了 分片重组、IPv6报头压缩以及路由转发三种机制。 适配层还具备子网组建与管理、地址分配、组播支持等功能。
5.2 6LoWPAN网络核心协议
Rank


每个新加入图的节点需根据Metric和目标函数,用一定方法计算与该 图根节点之间的Rank值。Rank用于表示DODAG中某个节点的相对位 置,即该节点与根节点 之间相对距离的值。 Rank主要用于环避免。 RPL并没有指定Rank的计算方法 ,其具体计算由目标函数及相应 的 策略决定,但需要满足相对位置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6LoWPAN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2.1 概述
传感器节点与IPv6节点实现全IP互联时,它必须实现IPv6协议。但 是在硬件资源受限的传感器节点上实现完整的IPv6网络协议是不可能 的,因此必须对IPv6协议栈进行裁减,此外,本系统中的传感器网络是 基于6LoWPAN的,所以链路层采用IEEE802.15.4帧格式。这样,传感 器节点就必须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实现精简的IPv6网络协议;2)实 现IPv6数据报文在IEEE802.15.4帧的传输。 2.2硬件设计
不分片报文头部格式:
2bit
1bit 5bit IPv6 Packet
LF Pro_Type RSV Payload
LF:链路分片(Link Fragment),其中00表示不分片,01表示第一 片,10表示最后一片,11表示中间分片,此处为00;Pro_Type:指出 Payload中IPv6头部是否为压缩类型,0表示未压缩的IPv6头部,1表示压 缩头部;RSV:保留,全部设置为0;Payload:适配层的负载部分,内 容为IPv6数据包。为了节省空间,适配层并不设置地址字段,它可以通 过硬件抽象层从帧头部获取地址信息。
2bit 1bit
13bit
1Byte IPv6 Packet
LF Pro_Type Identification F_Offset Payload
LF:链路分片(Link Fragment),此处为10或11; F_Offset:指出分片报文偏移原始数据包开始处的位置,偏移的字 节数是此字段值乘以8。 本系统中,适配层实现如下功能: 1)适配层从应用层接收数据,并根据IPv6数据包的大小来确定是 否需要分片,如果不需要分片,则用不分片报文头部对数据包进行封
入RAM中的128字节缓存区进行相应的帧封装和帧拆除操作,即硬件自
动产生和去除同步帧,以及当MODEMCTRL0.AUTOCRC控制位置位
时,帧校验序列自动产生2字节,并由CC2420硬件自动插入帧
中。ATmega128L需要CC2420发送数据时,它首先通过写TXFIFO寄存
器把需要发送的数据包按字节依次写入到发送缓存区TXFIFO中,依次
IEEE802.15.4帧所能包含的字节数(127byte),因此,在传感器网络中
传输一个完整的IPv6数据包时必须对其进行分片处理。IPv6将分片重组 信息放在扩展头部,而在6LoWPAN中的IPv6头部包含扩展头部势必带 来不小的开销,因此本方案将IPv6分片信息放在适配层。本方案设计了 2种适配层头部:不分片报文头部与分片报文头部,其中,分片报文头 部中又分为第一片报文头部与后继报文头部。
本系统对IPv6报头进行如下精简:由于传感器节点的报文处理比较 简单,故不实现扩展头部。另外,IPv6报文头部的Version、Traffic Class和Flow Label域一般情况下都是常数,因此可以对Version、Traffic Class、Flow Label以及Next Header域进行压缩。本系统为IPv6报文引入 一个控制域,在控制域后是IPv6头部和IPv6报文载荷,具体的报文格式 如图4所示,控制域定义了IPv6报文头部各个域的格式,具体内容如图5 所示。
分片报文的第一片报文头部格式:
2bit 1bit
13bit IPv6 Packet
LF Pro_Type Identification Payload
LF:链路分片(Link Fragment),此处为01; Identification:此字段唯一标识一个被分片的IPv6数据包,该值在 IPv6数据包的每个分片中的值都相同。 分片报文的后继报文头部格式:
入到接收缓存区RXFIFO,同时改变FIFOP引脚的状态,处理器通过FIFOP
的引脚中断读RXFIFO寄存器依次读取整个数据包。
表1 IEEE802.15.4数据帧格式
同步帧
PHY头 帧
MAC帧
前导 帧起始 帧长度 帧控 序列 地址 帧实 帧校验
序列 分隔符
制号
体 序列
4B 1B
1B 2B 1B 6B nB 2B
6LoWPAN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王晓喃1,2钱焕延1唐振民1 (1.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2.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6LoWPAN的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方案,对节点 中的硬件与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讨论。在小型实验平台上对本 节点的数据包接收率、平均延迟时间以及平均消耗能量等性能参数进行 了比较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本节点能很好地实现与IPv6节点的互联并 保证其连续性。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传感器节点,适配层,协议
当WSN接入承载IPv6的以太网实现传感器节点与IPv6节点之间的全 IP互联方式时,传感器节点必须实现IPv6协议,但是传感器节点受自身 硬件资源以及部署环境中网络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实现完整的IPv6 网络协议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一种6LoWPAN传感器节点设计方案,此 方案讨论了传感器节点的硬件与软件设计,实现了传感器节点与IPv6节 点的互联。下面对此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论述。
本系统中,硬件抽象层的功能为:
1) 从无线接口接收IEEE802.15.4数据帧,并将帧实体提交给适配层处 理;
2) 从适配层接收帧实体数据,并用IEEE802.15.4帧头对帧实体进行封 装,通过无线接口发送出去,这里,IEEE802.15.4帧头中的源地址 为传感器节点的16位短地址。
2.3.2适配层的设计 在6LoWPAN中,由于IPv6数据包支持的最小值(1280byte)大于
2.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angsu, Changshu 215500)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esign scheme of a 6LoWPAN sensor node
and expound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sensor node. In a small-scal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sensor node, including packet reception rate, average delay time and average consuming-energy,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sensor node can perform the connection with an IPv6 node very well and can ensure the continu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Key Words:Sensor network, Sensor node, Adaption layer, protocol 1 前言
为数据帧的帧长度[1B]、帧控制字段[2B]、序列号[1B]、PAN标识符
[2B]、目标地址[2B]、源地址[2B]、有效载荷[(帧长度-(2+1+2+2+2)]和
帧校验序列[2B],然后选通寄存器STXON或STXONCCA,等待信道空
闲时从无线信道发送。当CC2420接收到数据包时,把接收到的数据存
传感器节点采用如下配置: 1)MCU(Micro Controller Unit):ATmega128L处理器,8位低 功耗、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具有片内128 KB 的程序存储器( FLASH); 4KB的数据存储器(SRAM,可外扩到64KB)和4 KB的EEPROM;8个10位ADC 通道;2个8 位和2个16位硬件定时/计数器,可在多种不同模式下工 作;8个PWM 通道、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和片上振荡器、片上模拟比较 器;JTAG、UART、SPI、I2C等总线接口。 2)射频芯片:CC2420为2.4GHz IEEE802.15.4标准的射频收发器; 以0.18um CMOS工艺制成,性能稳定且功耗极低;支持数据传输率高达 250kbps;内部含有368字节的RAM,被分为3个bank,其中,bank0大小 为128个字节的,用于存放待发送的数据,bank1大小为128个字节,用 于存放CC2420接收到的数据,bank2大小为112个字节,用于存储 CC2420的16位网络地址、64位IEEE地址及密钥等一些信息;内部有50 个寄存器,其中状态和配置寄存器33个,用于设置CC2420的工作模 式,命令寄存器15个,对不同的命令寄存器写入特定格式的命令字,就 会执行相应的动作,其余2个是用来访问TXFIFO和RXFIFO的8位数据寄 存器,可以通过这两个寄存器读写TXFIFO和RXFIFO中的数据。 传感器节点的硬件接口图如图1所示。
字节数:1
Pv6报文格式
1bit
2bit
1bit
Version,Traffic Class,Flow Label
Next Header
S_Addr
图5 IPv6头部控制域
1bit 3bit D_Addr RSV
IPv6头部控制域中每个比特位的具体含义如下: Version、Traffic Class、Flow Label: 0:上述三个字段在报文中仍然存在,没有压缩;1:报文中存在上 述三个字段,并且默认值为Version=6,Traffic Class=0,Flow Label=0; Next Header: 00:没有压缩,即在Payload中存在Next Header域;01:在Payload 中不存在Next Header域,并且IPv6载荷是ICMPv6报文;10:在Payload 中不存在Next Header域,并且IPv6载荷是UDPv6报文;11:预留,(因 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般不实现TCP); S_Addr: 0:没有压缩,即在报文中是128比特;1:压缩地址,即16位短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