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主引导扇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的区别详解
硬盘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和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一)

硬盘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和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是电脑BIOS自检完成后,操作系统开始引导系统前整个电脑运作过程中需要检查的重要参数,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参数错误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或存储的数据丢失,这片文章我们介绍一下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的详细信息。
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称为主引导扇区(也叫主引导记录MBR),该记录占用512个字节,它用于硬盘启动时将系统控制权转给用户指定的、在分区表中登记了某个操作系统分区。
MBR的内容是在硬盘分区时由分区软件(如FDISK)写入该扇区的,MBR不属于任何一个操作系统,不随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即使不同,MBR也不会夹带操作系统的性质,具有公共引导的特性。
但安装某些多重引导功能的软件或LINUX的LILO 时有可能改写它;它先于所有的操作系统被调入内存并发挥作用,然后才将控制权交给活动主分区内的操作系统(下图)。
MBR由三部分构成:1.主引导程序代码,占446字节2.硬盘分区表DPT,占64字节3.主引导扇区结束标志AA55H一、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代码是从偏移0000H开始到偏移01BDH结束的446字节;主引导程序代码包括一小段执行代码。
启动PC 机时,系统首先对硬件设备进行测试,成功后进入自举程序INT 19H;然后读系统磁盘0柱面、0磁头、1扇区的主引导扇区MBR的内容到内存指定单元0:7C00 首地址开始的区域,并执行MBR程序段。
主引导代码实现下列功能:1.扫描分区表查找活动分区;2.寻找活动分区的起始扇区;3.将活动分区的引导扇区读到内存;4.执行引导扇区的运行代码。
如果主引导代码未完成这些功能,系统显示下列错误信息:Invalid partition table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二、硬盘分区表DPT是从偏移01BEH开始到偏移01FDH结束的64字节(下图);硬盘分区表分为四小部分,每一小部分表示一个分区的信息,占16字节。
硬盘主引导记录详解

硬盘主引导记录详解硬盘的数据结构对于一些朋友来说总是很神密!为什么我们删除了的文件用软件能找到?为什么我们格式化了的硬盘数据还能找回来?要回答这一切,你就得对硬盘的数据结构有个清醒的认识。
硬盘上的数据由五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MBR区、DBR区,FAT区,DIR区和DATA区。
1.MBR(Main Boot Record)区,即主引导记录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2.DBR(Dos Boot Record)区,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区。
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是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3.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区;4.DIR(Directory)根目录区,记录着根目录下每个文件(目录)的起始单元,文件的属性等;5.DATA区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的地方,位于DIR区之后,占据硬盘上的大部分数据空间。
了解了硬盘数据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把重点放在mbr所在的扇区:主引导扇区。
主引导扇区包括:mbr,dpt和结束标志。
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用diskman可以读出其中的内容,下面是一次操作的结果:表一:这块10.2G(以下显示为9766MB,误差原因不用我解释了吧?)的硬盘共分了四个区:分区结构如下:主引导扇区中前446字节--偏移地址从0000H-01BDH为mbr区,存放着主引导程序,从上面的显示中,读者可能已经看出,这个硬盘以linux系统的grub为引导程序。
接下来的64字节为硬盘分区表--dpt,偏移地址从01BEH-01FDH,共分为四个分区表项,每个分区表项占16字节,表示一个分区,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知道为什么硬盘只能分四个主分区了吧?但有时我们需要更多的分区来规划我们的硬盘,为解决这个问题,就把这四个分区表项中的一个定义为扩展分区(与主分区是并列关系),扩展分区中又可以定义逻辑分区(与扩展分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电脑安装系统,分区格式你选对了吗

电脑安装系统,分区格式你选对了吗很多电脑爱好者在使用WinPE工具箱Ghost安装操作系统时,都是轻车熟路、信手拈来。
但当问他使用什么硬盘的分区格式时,就会显得很茫然,竟然不知道分区格式为何物。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回顾一下Windows电脑硬盘的分区格式种类,希望对有些电脑爱好者有一点点的帮助。
在介绍硬盘分区格式之前我们先说一下硬盘分区硬盘分区是指将硬盘的整体存储空间划分成多个独立的区域,分别用来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以及存储数据文件等。
以前在硬盘容量还不是很大的时候,有很多用户都是把硬盘设置成一个分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自己的存储数据都放在这一个分区里,一但操作系统有个三长两短,自己的那些宝贵的数据也都灰飞烟灭了。
因此,为了方便文件管理、提高磁盘使用效率及数据安全,必须将硬盘划分为多个分区。
硬盘分区类型主要是: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非DOS分区。
主分区: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直接在硬盘上划分的基本分区或系统分区,是指能安装操作系统的磁盘分区。
扩展分区:在MBR分区模式中(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硬盘最多只能分4主个分区,或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
当分区不够用时,就必须在扩展分区里划分出若干个逻辑分区。
由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构成的逻辑磁盘称为驱动器(Drive)。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C盘、D盘、E盘等等。
非DOS分区:非DOS分区是一种特殊的分区形式,它是将硬盘中的一块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供另一个操作系统使用,对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来讲,是一块被划分出去的存储空间,只有非DOS分区的操作系统才能管理和使用这块存储区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很少会划分非DOS分区。
分区格式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分区格式,Windows系统常见有FAT16格式、 FAT32格式、和 NTFS格式FAT16格式FAT16格式(File Allocation Table)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 95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
mbr分区管理方式

mbr分区管理方式
MBR(主引导记录)分区管理方式是一种传统的分区管理方式,它位于磁盘的最前边,是用来引导操作系统的记录。
MBR支持最大的磁盘容量是2TB,设计时分配4个分区,如果超过4个分区,需放弃主分区,改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在MBR分区管理方式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是直接在硬盘上划分的,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之上建立的。
如果扩展分区被删掉了,那么所有的逻辑分区也会消失。
创建分区的命令是fdisk,具体步骤如下:
1. 输入命令“fdisk /dev/sda”(具体设备名称可能有所不同)。
2. 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可以使用“m”键获取帮助。
3. 输入“p”显示分区表。
4. 输入“n”新建一个分区。
5. 根据提示选择分区类型,选择主分区或逻辑分区。
6. 按照提示设置分区大小和起始扇区等参数。
7. 输入“w”保存更改并退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改分区表之前,一定要先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同时,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硬盘分区表知识—详解硬盘

硬盘分区表知识——详解硬盘MBR--------------------------------------------------------------------------- 硬盘是现在计算机上最常用的存储器之一。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具有高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而这些数据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里。
不过,计算机可不像人那么聪明。
在读取相应的文件时,你必须要给出相应的规则。
这就是分区概念。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
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以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面、磁道和扇区硬盘分区后,将会被划分为面(Side)、磁道(Track)和扇区(Sector)。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个虚拟的概念,并不是真正在硬盘上划轨道。
先从面说起,硬盘一般是由一片或几片圆形薄膜叠加而成。
我们所说,每个圆形薄膜都有两个“面”,这两个面都是用来存储数据的。
按照面的多少,依次称为0面、1面、2面……由于每个面都专有一个读写磁头,也常用0头(head)、1头……称之。
按照硬盘容量和规格的不同,硬盘面数(或头数)也不一定相同,少的只有2面,多的可达数十面。
各面上磁道号相同的磁道合起来,称为一个柱面(Cylinder)。
上面我们提到了磁道的概念。
那么究竟何为磁道呢?由于磁盘是旋转的,则连续写入的数据是排列在一个圆周上的。
我们称这样的圆周为一个磁道。
如果读写磁头沿着圆形薄膜的半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以后写入的数据又排列在另外一个磁道上。
根据硬盘规格的不同,磁道数可以从几百到数千不等;一个磁道上可以容纳数KB的数据,而主机读写时往往并不需要一次读写那么多,于是,磁道又被划分成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
硬盘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和分区引导扇区_MBR、DPT

硬盘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和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是电脑BIOS自检完成后,操作系统开始引导系统前整个电脑运作过程中需要检查的重要参数,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参数错误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或存储的数据丢失,这片文章我们介绍一下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分区表,分区引导扇区(MBR、DPT、DBR、BPB)的详细信息。
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称为主引导扇区(也叫主引导记录MBR),该记录占用512个字节,它用于硬盘启动时将系统控制权转给用户指定的、在分区表中登记了某个操作系统分区。
MBR的内容是在硬盘分区时由分区软件(如FDISK)写入该扇区的,MBR不属于任何一个操作系统,不随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即使不同,MBR也不会夹带操作系统的性质,具有公共引导的特性。
但安装某些多重引导功能的软件或LINUX的LILO时有可能改写它;它先于所有的操作系统被调入内存并发挥作用,然后才将控制权交给活动主分区内的操作系统(下图)。
MBR由三部分构成:1.主引导程序代码,占446字节2.硬盘分区表DPT,占64字节3.主引导扇区结束标志AA55H一、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代码是从偏移0000H开始到偏移01BDH结束的446字节;主引导程序代码包括一小段执行代码。
启动PC 机时,系统首先对硬件设备进行测试,成功后进入自举程序INT 19H;然后读系统磁盘0柱面、0磁头、1扇区的主引导扇区MBR的内容到内存指定单元0:7C00 首地址开始的区域,并执行MBR程序段。
主引导代码实现下列功能:1.扫描分区表查找活动分区;2.寻找活动分区的起始扇区;3.将活动分区的引导扇区读到内存;4.执行引导扇区的运行代码。
如果主引导代码未完成这些功能,系统显示下列错误信息:Invalid partition table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二、硬盘分区表DPT是从偏移01BEH开始到偏移01FDH结束的64字节(下图);硬盘分区表分为四小部分,每一小部分表示一个分区的信息,占16字节。
MBR、主引导扇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的区别详解

MBR、主引导扇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的区别详解什么是MBR和主引导引导扇区?什么是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什么是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一下子罗列这么多概念,恐怕很多人都搞不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吧。
网上虽然不少解释,但很多是模棱两可甚至是错误的,反而越弄越糊涂。
猫猫煞费苦心的把这一大串概念研究了很长时间,试图搞明白,为了以后查阅方便,于是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总结了一下。
而要想分清这些概念,真要费一点脑筋啊!一、MBR和主引导扇区首先简要介绍MBR和主引导扇区的关系。
主引导扇区是硬盘0号柱面,0号磁头的第一个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注:硬盘可以用柱面、磁头和扇区定位)MBR,占用主引导扇区的前446字节,紧随其后的64字节是分区表DPT,最后还剩两个字节则恒为55AA,表示结束符号。
(下图,演示了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具体说一说MBR和分区表。
MBR,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MBR,共446字节,一般在操作系统安装时写入,但它并不属于操作系统。
MBR就是一段引导程序,用于检测磁盘的分区合法性和加载操作系统,它的重要作用就是识别活动分区,并引导操作系统。
分区表DPT,共64字节,记录了硬盘有多少分区以及分区的各种属性。
由于一个分区的信息要占用16字节,所以分区表只能定义4个分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硬盘一般最多只能分为4个主分区(这里说“一般”是对基本磁盘而言,而对于动态磁盘则无此限制,但大部分都在使用基本磁盘,可以暂不考虑)。
计算机开机后BIOS加电自检,一切正常后,找到第一个启动设备(一般就是硬盘),然后从这个启动设备的主引导扇区读取MBR。
MBR这段引导程序识别活动分区,引导操作系统。
二、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正如前面所讲,主分区是由主引导扇区中64字节的分区表所定义的,最多只能有4个。
硬盘教程之分区表知识详解

硬盘分区表知识——详解硬盘MBR--------------------------------------------------------------------------- 硬盘是现在计算机上最常用的存储器之一。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具有高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而这些数据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里。
不过,计算机可不像人那么聪明。
在读取相应的文件时,你必须要给出相应的规则。
这就是分区概念。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
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以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面、磁道和扇区硬盘分区后,将会被划分为面(Side)、磁道(Track)和扇区(Sector)。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个虚拟的概念,并不是真正在硬盘上划轨道。
先从面说起,硬盘一般是由一片或几片圆形薄膜叠加而成。
我们所说,每个圆形薄膜都有两个“面”,这两个面都是用来存储数据的。
按照面的多少,依次称为0面、1面、2面……由于每个面都专有一个读写磁头,也常用0头(head)、1头……称之。
按照硬盘容量和规格的不同,硬盘面数(或头数)也不一定相同,少的只有2面,多的可达数十面。
各面上磁道号相同的磁道合起来,称为一个柱面(Cylinder)。
上面我们提到了磁道的概念。
那么究竟何为磁道呢?由于磁盘是旋转的,则连续写入的数据是排列在一个圆周上的。
我们称这样的圆周为一个磁道。
如果读写磁头沿着圆形薄膜的半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以后写入的数据又排列在另外一个磁道上。
根据硬盘规格的不同,磁道数可以从几百到数千不等;一个磁道上可以容纳数KB的数据,而主机读写时往往并不需要一次读写那么多,于是,磁道又被划分成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BR、主引导扇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的区别详解什么是MBR和主引导引导扇区?什么是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什么是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一下子罗列这么多概念,恐怕很多人都搞不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吧。
网上虽然不少解释,但很多是模棱两可甚至是错误的,反而越弄越糊涂。
煞费苦心的把这一大串概念研究了很长时间,试图搞明白,为了以后查阅方便,于是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总结了一下。
而要想分清这些概念,真要费一点脑筋啊!一、MBR和主引导扇区首先简要介绍MBR和主引导扇区的关系。
主引导扇区是硬盘0号柱面,0号磁头的第一个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注:硬盘可以用柱面、磁头和扇区定位)MBR,占用主引导扇区的前446字节,紧随其后的64字节是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最后还剩两个字节则恒为55AA,表示结束符号。
(下图,演示了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具体说说MBR和分区表。
MBR,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MBR,共446字节,一般在操作系统安装时写入,但它并不属于操作系统。
MBR就是一段引导程序,用于检测磁盘的分区合法性和加载操作系统,它的重要作用就是识别活动分区,并引导操作系统。
分区表DPT,全称为Disk Partition Table,共64字节,记录了硬盘有多少分区以及分区的各种属性。
由于一个分区的信息要占用16字节,所以分区表只能定义4个分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硬盘一般最多只能分为4个主分区(这里说“一般”是对基本磁盘而言,而对于动态磁盘则无此限制,但大部分都在使用基本磁盘,可以暂不考虑)。
分区表的16个字节意义如下:计算机开机后BIOS加电自检,一切正常后,找到第一个启动设备(一般就是硬盘),然后从这个启动设备的主引导扇区读取MBR。
MBR这段引导程序识别活动分区,引导操作系统。
二、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正如前面所讲,主分区是由主引导扇区中64字节的分区表所定义的,最多只能有4个。
但为了满足更多分区的需求,便产生了扩展分区。
形式上,如果拥有扩展分区,就必须牺牲一个主分区,而且最多有一个扩展分区,也就是说:主分区+扩展分区<=4 并且扩展分区<=1。
因此扩展分区也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主分区。
但扩展分区并不可以直接使用,扩展分区又必须以逻辑分区的形式出现,可以这样认为:扩展分区包含着若干逻辑分区,而且至少包含一个。
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是以链式存在的。
即每一个逻辑分区都记录着下一个逻辑分区的位置信息,依次串联。
事实上每一个逻辑分区都有一个和主引导扇区类似的引导扇区,引导扇区里有类似的分区表。
该分区表记录了该分区的信息和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逻辑分区的引导扇区。
因此,逻辑分区是借鉴了主分区的方法,相当于在一个主分区下面建立了若干级“主分区”。
从上面的描述,猫猫推测,逻辑分区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级别,由操作系统识别的。
另一个可以预测的现象是:一旦某一个逻辑分区损害,跟在它后面的所有逻辑分区都将丢失,而前面的逻辑分区去可以保留。
这也是链式结果的特点。
三、活动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引导分区这四个术语和前面三个不同,前面三个是讲述分区的“物理”形成。
而这四个术语描述了分区的功能,并且更易混淆。
首先,根据Windows XP随机帮助文档看,引导分区就是启动分区,两者是同一概念,所以下面就只讨论活动分区、系统分区和启动分区。
系统分区和启动分区比较。
这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因为两者的含义似乎和它们的名字正好颠倒了。
Windows帮助文件的术语表里是这样解释他们的:”系统分区,包含加载 Windows(例如,Ntldr、Osloader、Boot.ini、)所需的硬件特定文件的分区。
系统分区可以(但不是必须)与启动分区相同。
启动分区,包含 Windows 操作系统及其支持文件的分区。
启动分区可以(但不是必须)与系统分区相同。
“看起来是很糊涂,但说的简单些就是:系统分区包含Ntldr、Osloader、Boot.ini、等文件,而启动分区包含Windows和system32文件。
所以,真正包含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的分区是启动分区,包含操作系统引导文件的却是系统分区,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有些人就疑问了,我的Ntldr、Osloader、Boot.ini、和Windows、system32文件都在C盘,那是怎么回事?这很容易解释,你的C盘既是系统分区也是启动分区,只安装一个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大都属于这种情况,所以微软在括号里说“但不是必须”。
其实系统分区是针对引导来说的,而启动分区是针对操作系统来说的。
像我的电脑C盘先安装了Vista,后来D盘安装了XP,现在C盘是系统分区;至于哪个是启动分区,就要看我用那个系统了,进Vista,C盘就是启动分区,进XP,D盘就是启动分区。
(再强调,启动分区包含Windows内核文件,而系统分区才包含操作系统引导文件,不然会越看越糊涂的。
)最后要搞明白的是活动分区,这一点,比较麻烦。
Windows帮助文档里的定义是:”活动分区,基于 x86 计算机的启动分区。
活动分区必须是基本磁盘上的主要分区。
如果只使用 Windows,则活动分区可以与系统卷相同。
“补充说明有:活动分区必须是主分区,一块硬盘上只可以有一个活动分区。
其他主分区可以被标记为活动分区。
而从主引导扇区处看,活动分区仅仅是在分区表中,16个字节的最前面含有80标志的分区信息所定义的分区。
但猫猫对Windows帮助文档的定义不敢苟同(也许是我错了,但是我思来想去,只有这样可以解释通)。
首先,我们知道活动分区是通过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标记的,所以理论上,每个主分区都可以被标记为活动(只是不当的标记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Windows帮助文档说活动分区,是基于x86的计算机的启动分区,那不就是说是Windows文件所在分区。
可是对于双系统来说,这种说法显然不对,因为双系统的启动分区是依据被启动的系统而定的。
所以,我假定微软也把系统分区和启动分区的概念搞混淆了。
所以,结果变为,活动分区是基于x86计算机的系统分区。
换句话说,活动分区是一种系统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主分区是不是系统分区似乎并不具有价值,只有被标记为活动的主分区才有价值。
因为,只有标记为活动分区,这个系统分区的Windows启动支持文件才会被加载,然后通过这些引导存储在启动分区的Windows内核文件,完成Windows的启动。
所以,Windows可以被安装在逻辑分区内(我发现我的电脑就是这样的),但必须在活动分区的启动支持文件里加上对这个逻辑分区里Windows的引导信息。
具体到XP,就是boot.ini文件添加上对双系统的引导,而这个boot,ini文件必须在启动分区。
而我做了一个实验,在XP下面通过启动和故障恢复对话框修改boot.ini文件,发现修改的并非XP所在的分区的boot.ini,而是Vista所在分区的boot.ini。
(我在主分区C盘安装了Vista,逻辑分区D盘安装了XP)。
同时,我通过软件废除Vista的新式引导方式,恢复xp的boot.ini 式引导方式(此时,C盘Vista已无法引导),发现分别修改C盘和D盘的boot.ini,只有C盘的boot.ini才有效。
再次印证了我的假设。
另外,如果两个系统都安装在主分区,则可以通过标记各自的安装分区为活动分区,而启动不同的操作系统。
参考资料:1.Linux引导过程内幕:/developerworks/cn/linux/l-linuxboot/2.维基百科-主引导扇区:/wiki/%E4%B8%BB%E5%BC%95%E5%AF%BC%E6%89%87%E5%8C%BA3.硬盘主引导记录详解(汇编代码详解):/woodfish1988/archive/2007/11/25/971482.html4.Windows XP随机帮助文档(Windows帮助文档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有些人优化系统竟然把它删了,真是太不应该了。
5.呵呵,本文地址,猫猫的园地:/post/Partition-Comparison.html写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若有不足之处,望方家指正!另外,还有基本磁盘、动态磁盘,卷和分区的区别等待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
硬盘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可以有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也可以只有一个主分区没有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可以若干。
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驱。
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那剩的部分就浪费了。
但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
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主分区也可成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磁盘分区的第一的位置上。
除去主分区所占用的容量以外,剩下的容量被认定为扩展分区。
通俗的讲就是主分区是硬盘的主人,而扩展分区是这个硬盘上的仆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为主从关系。
扩展分区如果不再进行分区了,那么扩展分区就是逻辑分区了。
如果还需要进行分区操作的话,则所谓的逻辑分区只能从扩展分区上操作。
就相当于在仆人中(扩展分区上)进行细分类,分成接电话的(D 盘)、扫地的(E盘)、做饭的(F盘)等等。
所以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关系相当于再分类关系。
查看磁盘管理的方法:右键我的电脑—管理—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
磁盘管理图:硬盘只能有四个分区的原因:MBR(Master Boot Recorder)主要开机扇区,放置硬盘的信息。
MBR 可以说是整个硬盘最重要的地方了,因为在MBR 里面记录了两个重要的东西,分别是:开机管理程序,与磁盘分区表( partition table )。
所以我们所做的硬盘分区,也就是在修改partition table。
由于这个MBR 区块的容量有限,所以,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只有设计成 4 个分区纪录(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下文有详细说明),这些分区记录就被称为Primary ( 主分区) 及Extended ( 扩展分区) ,也就是说,一个硬盘最多可以有 4 个Primary + Extended 的扇区,其中,Extended 只能有一个,因此,你如果要分区成四块磁盘分区的话,那么最多就是可以:P +P +P +PP +P +P +E这两种情况来分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