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分析
政治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政治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政治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精选6篇)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历过考试吧,考试过后我们需要对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分享。
政治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篇1期中考试已结束了,学生考试成绩不是很乐观,距离自己预期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防后患,仔细分析自身和学生的各方面原因,总结经验,以备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试题为开卷考试题,共三个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占48分)、第二大题为分析与说明(占34分),第三大题为探究与实验(占18)。
试题范围为前六课,试卷覆盖面广,紧扣课标,突出了知识点,选择题较为新颖,角度多样,充分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试卷较为简单。
二、成绩分析: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平均分72.770.875.8及格率84.2%81.6%88.9%优秀率28.9%15.8%36.1%评价分72.562.279.8三、原因分析通过分析试卷和学生的成绩,结合学生自己的反思,感觉成绩不佳的原因如下:1、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不少同学因为不注意及时巩固,致使基础知识上丢分。
2、审题能力不强,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如;26分析说明题学生对辨析的问题不做辨析,直接回答,不明确题意,对知识以外的细节不会分析,更不会用所学知识全面地回答。
3、答题技巧欠缺,尤其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要么三言两语,要么照抄书本,不能全面地回答问题4、在回答问题时,语言不规范,意思表达不清楚,抓不住重点。
5、作为任课教师,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督促的还不够耐心,对于材料的分析指导不到位,对于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也有欠缺。
四、补救措施: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拟定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并通过基础训练的练习题加以训练和指导。
2、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
教师平时应注意答题的训练指导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答题方法,答案组织的训练。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 引言本次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旨在深入剖析考试结果,找出学生们的薄弱环节,进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本文档将详细分析考试的整体情况、各题型得分情况、错误类型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考试整体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共有XX名学生参加,平均分为XX分。
相较于上次考试,平均分提高了XX分,进步幅度为XX%。
总体来看,学生们在政治理论知识掌握方面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各题型得分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三种题型。
下面将对各题型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3.1 选择题选择题共XX题,平均得分XX分。
正确率约为XX%。
错误主要集中在XX题,学生们在这方面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
3.2 简答题简答题共XX题,平均得分XX分。
相较于选择题,简答题的得分率较高,但仍有XX%的学生得分较低。
错误主要体现在XX等方面。
3.3 论述题论述题共XX题,平均得分XX分。
论述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反映出学生们在理论联系实际和逻辑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4. 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本次考试错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4.1 知识点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在选择题和简答题中出现错误。
例如,对于XX等知识点,有XX%的学生回答错误。
4.2 读题不仔细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未能仔细阅读题目,导致理解偏差。
例如,在XX题中,有XX%的学生因未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而选择错误答案。
4.3 论述能力不足在论述题中,部分学生存在论点不明确、论据不足、逻辑混乱等问题,导致得分较低。
5. 建议与措施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5.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针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教师应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5.2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题目时的仔细程度,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5.3 提升论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加论述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述能力。
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考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范围为《生活与文化》第一、二、三单元。
试卷偏易,主要以考查学生基本知识为主,多数题目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再现、理解,很少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分析。
因而学生分数普遍比较高,年级平均得分为,对刚开始学习文科的学生来说有提高兴趣的作用。
二、班级考试情况分析1、就全年级而言,平均分:分,最高分97分,年级最低分10分。
2、高二(11)和(10)、(12)班差距基本合理,(13)班平均分为分和(14)班相差6分。
3、高二上登封市优秀线人数为164人,是高二文科中唯一优秀线超过一中和实验高中的学科。
但仍与总上线人数181人相差17人。
3、主要错误类型(一)选择题1、部分学生对时事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时事不够关心。
例如,第Ⅰ卷的第1题“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第3题“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第4题“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举办”等,一些学生的答题情况不是很理想,反映了对时事的态度不重视,不够关心。
2、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原理不明。
例如第Ⅰ卷第7题:“湖南卫视对湖南省经济促进作用”这个材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经济对文化发展起决定作用B、文化对经济起决定作用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很多学生错选,有的选A,有的选B或C,反映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3、学生缺乏必要的推理、判断能力。
例如,Ⅰ卷第1题:2009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民族团结B、经济建设C、廉政建设D、党的建设此题即使学生不了解,但是,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推理和判断能力,也一样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4、学生不能够认真读书,对教材不熟悉。
表现为一些基本的、简单的题目做错。
例如,Ⅰ卷第8、10、11、28等都多少存在错误。
(二)主观题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欠缺,一些学生读不懂题目。
高二期中政治考试试卷分析

瑞安二职高二期中德育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为了检测、摸底、了解学生前一段时间学习的效果,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同时检查我们教师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效果。
这次考试的测试范围主要是高二的是政治经济职业第一课到第五课内容。
二:试卷总体评价(一)试卷的特点1、主要来自学习导航,渗透课改理念,具有开放性。
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些基本要求。
纵览试卷,限制型较强的主客观性试题几乎没有,所有试题中答案出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2 、强化能力立意,具有综合性。
“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是政治考试命题的一项重要要求。
整张试卷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突出能力立意,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
对于能力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了知识的整合能力、知识储备的综合提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存在问题1. 学生审题能力缺乏,审题时抓不住知识范围和角度,运用知识出现错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解题的成败。
在评卷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一些考生往往缺乏审题的能力,14财经3班、14计算1班学生、14商务2班存在的问题是找不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或者没有仔细看清题目回答的角度,结果答案“文不对题”。
如客观性试题第3、5、8、11、13题。
第26题,学生回答非常不好,平均分只有3.694,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审题,实际要求考生回答“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广大铁路工作者和专家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而绝大部分的考生都是从“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作答,所以学生失分比较严重。
还有第27题、29题的第一小题,题目非常清楚的要求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去作答,而很多的学生都没有看清题目,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角度去回答,结果导致第27题的平均分只有3.028,而第29题的第一小题的平均分只有3.917。
2.答题时表述不规范,表述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层次不清楚。
高二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政治

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一、试题分析1、试卷的结构分析内容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涉及高二政治必修3前两个单元的知识。
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卷设计了两种题型,即选择题、主观题。
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较合理。
部分选择题有一定难度。
2、命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凸显学科主干。
(2)关注学科功能,凸显时代气息。
(3)注重能力考查,凸显课程理念。
二、学生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记忆不牢。
熟记知识是政治学习的根本工作。
无论什么知识,如果没有记下来就无法答题。
一些考生背书不到位,该记的知识点不记,该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不掌握,导致考试中该拿的分数拿不到。
2、知识体系混乱,张冠李戴、遗漏知识点,没有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的原因。
3、答题不规范。
一是没有条分缕析,标明一二三四。
一部分学生答案全部写到一段,有些字又写的很拥挤,阅卷时很难找到得分点。
二是要点不突出。
一些考生先写材料,再写理论,要点写在后面。
一部分同学要点全部写在一起,没有逐条写,显得很混乱。
三、本次期中考试试卷给我们的教学启示1、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不够,基础知识点失分率高。
典型例子如主观题28题第一问:该题完全是对课本中概念的背诵考查,但学生失分率却非常高。
学生反映主要是没有背,也凸显学生学习时容易忽略对基本概念的识记。
还有的学生对知识点识记不清,也容易出现答题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无法进行有效知识迁移的现象。
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其能力培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2、典型例题训练效果不理想主观题答题需要严格遵照答题范围,主观题更有典型的知识模块要求。
考试前专门做过典型试题训练,可学生考试时仍然有超范围答题的现象,也反映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和答题的要求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位,所以不能分辨。
3、解题策略、方法、存在问题(1)审题不清。
没有弄清楚题目的考查要求,因此不能按要求答题。
(2)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因此不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3)不能多角度组织答案。
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试卷分析

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试卷分析
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试卷分析一、各班成绩概况:
二、试题得分情况:(抽样调查高二(1)、(2)班计110位学生的试卷)三、试卷特点:
1.选择题覆盖面广、量适中,侧重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2.非选择题针对x考试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科内的综合,其中第33题是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中唯物论的综合;第34题是哲学常识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综合;第35题是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中唯物论及辩证法的综合。
3.文科倾向试卷中非选择题部分进行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交叉综合测试的试点,分值大,难度高。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1.阅卷中发现学生学习态度差,甚至出现交白卷的现象,在重点班中虽然能回答一点内容,但尚欠分析问题的能力,死读书现象严重。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能力培训,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高二实行x综合考试后,理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上有偏差。
3.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清教材体系,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并联系热点,加强解题训练。
第1页共1页。
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次政治期中考试已经圆满结束,通过对试卷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以下是对本次考试的详细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内容本次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共包含四个部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填空题则测试学生对政治术语和概念的记忆能力;简答题要求学生对某一政治现象或理论进行简要分析;论述题则更进一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学生答题情况从整体上看,学生在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表现较为理想,正确率较高,显示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
然而,在简答题和论述题部分,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论述题中,一些学生的答案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未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
首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度,避免学生只停留在表面记忆,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最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组织答案,使答案更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四、改进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政治知识;二是定期组织模拟考试,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提高应试能力;三是开展专题讲座或研讨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对政治现象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五、总结本次政治期中考试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反馈。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考试分析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学习能力。
高二政治期中分析

镇江二中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大部分内容来自平时的原题,主要考查哲学生活中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
本次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基础,查找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试卷题型按高考命题要求命题,单项选择题共33题,每题2分,共计66分,简析题3题,共计24分,综合探究题题1道,共计10分。
二、得分情况分析虽然是原题,但部分学生的失分率较高,并没有预想的考的好。
全年级平均分为70.0分,合格率为66.28﹪,优秀率40. 7﹪。
三、存在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选择题的失误率较低,而对于简析题的答题能力较差,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不够强,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块分不清。
艺术班的学生对选修学科的学习观不正确。
四、为了改进教学,我决定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进:1、加强备课,增加情景设置,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有兴趣的例子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转移他们的其他兴趣,尽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对必要的知识做好链接。
鼓励学生及时总结答题技巧,经常锻炼,就会有成效。
2、选择性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晚自习课完成,来巩固学过的知识;利用可控时间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及时做好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加强对选择题的训练力度和强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鼓励学生既要勤学又要好问,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4、发挥教研组集体优势,研究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对课本加以处理,不断丰富教法,要改进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学生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
5、抓好心理教育,助长学习成绩学好政治,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
一些同学害怕学不好,或一些同学一直考不好,丧心信心。
我们采用了个别交流,指导等,不断关心、帮助,同时做到关爱学生走近学生、进而激活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提高积极性。
高二政治备课组2012-4-2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试题总体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识记性选择题占44%,主观题占32%,能力题占20%,且总体上较为简单,总体上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总体看:特优班(8班)及格率达80%,实验班达65.6%,普通班20.1%,其中9班及格率为79%,10班53%,11班3%,12班32%,13班25%,平均成绩:特优班74.6,实验班9班72.3,10班61.2,11班37.2,12班50.2,13班47.5,全年级最高分96分,最低分12分,差距较大。
具体看:(以10班为例)选择题最高分58分,最低分34分,平均分48.6分,失分主要分布在15题、21题、24题、25题,均属于课本识记性题,15题属于综合探究知识。
主观题最高分34分,最低分2分,均分15.5分,得分较低的题为31题能力型试题。
二、失分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基础知识不到位
整体近80%的题目为识记型,特优班有6名不及格,实验班不及格率达35%,普通班达80%,说明学生对教材最基础的知识识记不够,较为懒惰。
学习主动性极差,不记,如:主观题32题,12分,月考考过还是不会,34题纯记忆性的,需要老师多督导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
(二)、答题完整度不够.
如:32题只答干条不能得全分,老师在今后教学中要提醒。
(三)学生能力差.
如31题,稍微考查了一下分析能力,学生就不会,老师今后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题训练。
(四)、高二总体成绩差距大
试题考查主要以识记为主所以老师要加强学生记忆巩固,可采取必要措施比如提问、抽查等。
五、试题答题不规范。
今后注意强调学生书写与答题格式规范性训练,培养学生要点意识,不能机械背诵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