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
电容测量方法

电容测量方法电容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具有存储电荷的特性,在电子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量电容值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容测量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容测量技术。
首先,最简单的电容测量方法是使用万用表。
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
在测量电容时,只需要将万用表选择到电容测量档位,然后将被测电容两端与万用表的测试引脚相连,即可读取电容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一般电容测量,但精度相对较低。
其次,可以使用LCR(电感、电容、电阻)桥进行电容测量。
LCR桥是一种精密的电子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电感、电容和电阻的数值。
在进行电容测量时,只需要将被测电容连接到LCR桥的电容测量端口,然后通过调节桥路平衡,即可得到较为精确的电容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电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精密仪器的维修和校准。
另外,还可以利用示波器进行电容测量。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通过测量电容充放电的时间常数,可以间接计算出电容的数值。
在测量时,将被测电容与电阻串联,然后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容充放电过程的波形,根据波形的时间常数计算出电容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快速测量电容的场合,但对示波器的使用要求较高。
最后,还可以利用微处理器进行电容测量。
现代微处理器具有较高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通过测量电容充放电的时间来计算出电容值。
在测量时,将被测电容与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相连,然后通过程序控制充放电过程,并测量时间来计算电容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自动化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场合,但需要一定的程序设计和硬件支持。
综上所述,电容测量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在进行电容测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电容测量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应用于配电网电容电流检测的相位比较方法

应用于配电网电容电流检测的相位比较方法张杰;郑逸凡【摘要】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中,二频法和谐振法都需要测量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电压、电流信号的相位差来进行相应的计算,因此提出一种带FIR数字工频滤波的相位比较方法,该相位比较方法包括FIR数字工频滤波单元、相位延时消除单元以及相位比较单元,对各单元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电力系统工频干扰,精确测量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电压、电流相位差.【期刊名称】《湖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电容电流测量;FIR数字工频滤波;相位比较【作者】张杰;郑逸凡【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30.12随着配电网容量不断加大,输电距离逐渐增加,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1],电力系统中接地电容电流大大增加,特别在电力系统单相短路时会产生电弧,危害设备及人身安全,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准确测量电容电流是选取消弧线圈容量以及配电网灵活调谐的重要依据[2]。
信号注入法是在电力系统中性点(一般取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注入小信号来进行测量,不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使用较广。
信号注入法中的二频法和谐振法都需要准确测量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电压电流相位差来进行相应的计算。
文献[3-4]将示波器接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的两端,通过示波器显示的电压、电流波形观察相位差,这种方式不直观且误差较大;文献[5]通过单片机相位测量模块测量相位差,但电力系统工频干扰没有消除;文献[6]采用T型陷波电路滤除工频信号,但模拟电路易发生老化故障。
因此,本文针对传统相位测量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FIR数字工频滤波的相位比较方法,采用具有线性相位的FIR数字滤波滤除电力系统工频干扰的同时,省去了示波器,能方便直观地观察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电压、电流相位差。
电流测量方法

电流测量方法电流是电路中的重要参数,测量电流是电工和电子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的操作。
正确的电流测量方法能够保证电路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流测量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首先,最常见的电流测量方法之一是使用电流表。
电流表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电流的仪器,它可以直接连接到电路中,通过电流表的指针或数字显示屏来显示电流数值。
电流表通常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模拟电流表和数字电流表。
模拟电流表通过指针指示电流数值,而数字电流表则通过数字显示屏来显示电流数值。
电流表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操作简单,但是需要断开电路才能进行测量,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并不适用。
其次,另一种常见的电流测量方法是使用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是一种通过感应电流产生电压信号的装置,它可以将电路中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然后通过电压表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测量。
电流互感器的优点是测量过程不需要断开电路,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很小,适用于大电流测量,但是需要外部电源供电,且测量精度受到外部磁场和温度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种电流测量方法是使用霍尔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是一种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电流的装置,它可以将电路中的电流转换为霍尔电压输出,然后通过电压表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测量。
霍尔传感器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很小,但是需要外部电源供电,且测量范围受到器件本身特性的限制。
综上所述,不同的电流测量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电流表、电流互感器或霍尔传感器等不同的测量方法,以确保电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电流测量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基于谐振原理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新方法

TheNe M e h d t e s et eCa a ia c r e ti sr b to w t o o M a ur h p c t n eCu r n Dit i u i n n Ne wo k b s d o h r n i l fRe o a c t r a e n t e P i c p eo s n n e
Abs r c Ca a ia e ure t i a i ta t p ct nc c r n s s n mpo t n pa a t r o p o e ton nd o r i ra t r me e f r r t c i a c ntol n
e f c i l e rhe po r yse s A n ve m e h … r s na e fe tvey a t d we s t m . o l t od e o nc m e s r m e f r t c a ia e a u e nt o he p ct nc
c lult d usn h wo r s na c r q nc e rt e p we yse s Th CAD/ a c a e i g te PS o EM TDC mult e aor
i tlz d t i u a i n a x rm e t , S u ii e o sm l to nd e pe i n The m e s r m e tr s t r m i ulto e t r e o a u e n e uls fo sm a i n t ss a e us d t p o hef a i lt n hevai iy ofs c e h n c p c t n ec re td t c i n. r vet e sbiiy a d t ld t u h m t od i a a ia c u r n e e to
【产品手册】JY6701电容电流测试仪使用手册-11页精选文档

JY6701电容电流测试仪操作手册目录一、概述 (1)二、技术指标 (1)三、面板介绍 (2)四、测量原理 (2)五、中性点种类 (4)六、使用步骤 (5)七、安全事项 (9)八、中性点电压的处理 (9)九、仪器自检 (10)十、仪器成套 (9)十一、售后服务 (10)使用本仪器前,请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保证安全是用户的责任本手册版本号:JY6.28-2010本手册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一、概述我国的电力规程规定当10kV和35kV系统电容电流分别大于30A和1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以补偿电容电流,这就要求对配网电容电流进行测量以做决定。
另外,配电网的对地电容和PT的参数配合会产生PT铁磁谐振过电压,为了验证该配电系统是否会发生PT谐振及发生什么性质的谐振,也必须准确测量配电网的对地电容值。
测量配网电容电流的方法有单相金属接地的直接法、外加电容间接测量法以及在PT开口三角形加异频信号等方法,但是,在现场最受欢迎和使用较频繁的还是使用中性点电容法。
本型号电容电流测试仪,采用中性点电容法原理测量配网的电容电流。
在做好安全措施后,在接触中性点前,先设置系统参数,然后则无需触碰操作仪器,使这项工作变得安全、简单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不受其他运行条件影响,特别是系统不平衡的时候。
二、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对地总电容≤120μF(三相对地);电容电流≤100 A(35kv系统)电容电流≤200 A(6、10kv系统)2、测量精度:±5% (0.5μF<电容容量≤90μF);±10%(90μF<电容容量≤120μF)3、环境温度:-10~50℃;4、相对湿度:≤90%;5、工作电源:AC 220V ± 10% 50 Hz ± 1%;6、外形尺寸:320×200×150 mm;7、仪器重量:5 kg。
三、面板介绍图 1 仪器正面图 2 仪器侧面1:接地端2:打印机:打印测量数据和波形3:液晶屏4:中性点:通过电缆引致绝缘棒与变压器中性点相接触,测量位移电压信号。
af级电容测量

af级电容测量
"AF 级电容" 通常是指铝电解电容器的一种性能等级,其中 "A" 表示工作温度范围为-40°C 至 +85°C,而 "F" 表示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达到 10,000 小时。
要测量 AF 级电容,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使用万用表:将万用表调整到电容测量模式,并将电容器的两个引脚连接到万用表的相应测量端子上。
万用表将显示电容器的电容值。
2. 使用 LCR 表:LCR 表是专门用于测量电感、电容和电阻的仪器。
将电容器连接到 LCR 表的相应测量端子上,它将显示电容器的电容值和其他相关参数。
3. 使用示波器:通过将电容器与示波器相连,可以观察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
这可以提供关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和性能的信息。
在进行电容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电容器已经放电,以避免触电危险。
2. 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对于电解电容器,测量前应确保极性正确连接,否则可能会损坏电容器或测量仪器。
4.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可以使用专业的电容测量仪器。
请注意,以上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电容测量。
具体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可能会因电容器的类型、规格和测量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电容测量之前,建议参考电容器的规格说明书或相关的测量设备手册,以确保正确和安全地进行测量。
电容漏电流的测试方法及测量分析

电容漏电流的测试方法及测量分析1.1 电容电流概念。
电容电流是一种电容性电流,又被人们在工作中广泛的称之为位移电流。
这种电流不同于传统电荷定向移动所形成的电流,是一种并没有从真正的故障点流向大地的一种电流形式,是通过电容作为充放电媒介来发挥等效电流的工作模式。
这种电流模式在交流电中最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交流电系统中电流是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下的,这种特殊性就能促使了等效电流的持续存在。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带有电缆、变压器以及发电器的电力系统已经广泛的进入人们的视线,也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种电力系统中,其各种设备中都存在着一定量的电容,而分布电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缆的几何尺寸、电缆材料以及电缆的长度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做好电容电流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电容电流补偿的必要性。
电缆在应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通过各种绝缘电阻以及分布电容来与大地相互连接的,当人体接触到电力系统的那一时刻,触电电流可以及时的通过人体流向大地,从而造成一种闭合电路结构。
可以说在目前的工作中,电容电流是通过一定程度的电缆来对其进行控制与处理的,电网对于各地的电容分布都是通过各种电缆来进行控制的。
但是由于在工中电缆的材料、横截面以及密度的不同造成电容的分布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对其进行及时可靠的调整。
2. 电容电流测试分析与研究电容电流测试分析与研究需要诸多工作的有效支持,这主要现在测试准确性分析、测试稳定性研究、实例分析等环节。
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容电流测试分析与研究进行了分析。
2.1 测试准确性分析。
测试准确性分析是电容电流测试分析与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在测试准确性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现场测试的进行过程中,测对象的变电站的电容电流没有超过标准或在消弧线圈补偿范围内,但其自身的变电站电容电流值偏大并且单段母线电容电流超了 30 A 时,工作人员就应当对于这次测试的准确性进行合理的质疑。
基于单相接地故障的配电网馈电线路电容电流测算方法

基于单相接地故障的配电网馈电线路电容电流测算方法周永其;陈挥瀚;常勇;王莹;杨洪灿;孙建华【摘要】介绍随着城市配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电缆线路大面积的应用,配电网线路的电容电流日益增大,电容电流的大小决定消弧线圈调控,对电网的规划设计和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零序电流和电容电流之间的关系,基于单相接地故障时馈电分支线路的零序电流测量值,提出一种线路电容电流的测算方法.【期刊名称】《云南电力技术》【年(卷),期】2018(046)003【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电容电流【作者】周永其;陈挥瀚;常勇;王莹;杨洪灿;孙建华【作者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云南曲靖 655000;昆明同弘瑞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昆明 650000;昆明理工大学,昆明 650500;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云南曲靖 655000;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云南曲靖 6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40 前言低压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运行方式[1],配电网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与配电线路电容电流大小相关。
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决定了是否装设消弧线圈以及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2],同时对分析铁磁谐振过电压也有重要意义[3]。
传统的电容电流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4]。
直接法操作繁杂,危险性高,容易引起事故,基本不再采用。
间接法虽然比直接法简单,但是其测量时涉及一次侧,人员与设备安全无保障、操作繁琐、准备工作耗时长、测量工作效率低,同时存在误操作危险。
信号注入法是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主要采用三频法、双频法和扫频法等方式[5]。
信号注入法存在受互感器漏阻抗影响较大、频率选取困难等问题。
本文根据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与零序电流的关系,测量得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配电馈线路上的零序电流,得出各个线路运行时的线路电容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
系统电容电流是指系统在没有补偿的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故障点的无功电流。
测量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单相金属接地法
单相金属接地又分为投入消弧线圈补偿接地和不投入消弧线圈两种。
1、不投入消弧线圈
不投入消弧线圈(即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金属接地测量,其接线如图13-10所示,图中,QF为接地断路器;TV为测量用电压互感器;TA1、TA2为保护和测量用电流互感器;W为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用以测量接地回路的有功损耗;TA1的1、2端子接QF的过流保护。
电流、电压向量图如图13-11所示。
图13-10 不投入消弧线圈的单相金属接地测量原理图
图13-11 不投入消弧线圈的单相接地的电流、电压向量图
试验是在系统单相接地下进行的,当系统一相接地时,其余两相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
因此,在测量前应消除绝缘缺陷,以免在电压升高时非接地相对地击穿,形成两相接地短路事故。
为使接地断路器能可靠切除接地电容电流,须将三相触头串联使用,且应有保护。
若测量过程中发生两相接地短路,要求QF能迅速切断故障,其保护瞬时动作电流应整定为IC的4~5倍。
合上接地断路器QF,迅速读取图中所示各表计的指示数值后,接地开关应立即跳闸。
所用表计均不得低于0.5级。
测量功率,应用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由于三相对地电容不等,一相单相接地难以测得正确的阻尼率,需三相轮流接地测量,取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测量结果的计算:
上三式中I cp——接地电流的有功分量(安);
I cp——接地电流的无功分量(安);
I c——系统总接地电流(安);
P——接地回路的有功损耗(瓦);
U□——中性点不对称电压(伏);
d%——系统的阻尼率。
若测量时的电压和频率不是额定值,则需将测得的电流折算到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的数值,即
式中I ce——电压和频率为额定值时的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安);
f e——额定频率(赫兹);
U e——额定电压(伏);
U av——三相电压(线电压)的平均值(伏)。
由于这种方法,在测量过程中,非接地两相的电压要升高,一旦发生绝缘击穿,接地断路器虽能切断短路,但由于没有补偿,另一接地点的电弧如不能熄灭,可能扩大事故。
同时由于单相接地产生负序分量,接地电流中将有较大的谐波分量,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2、投入消弧线圈
中性点投入消弧线圈时,利用单相金属接地,测量系统的电容电流的原理接线如图13-12所示。
图中1、2端子接过流保护,其值整定为接地电流的4~5倍,瞬时跳闸。
接地时的电流电压向量图如图13-13所示。
图13-12 投入消弧线圈的单项金属接地测量原理图
W1、W3——低功率因数功率表;W2、W4——普通功率表
图13-13 投入消弧线圈的单相接地的电流、电压向量图
按图13-12的试验接线,测量出补偿电流和残余电流回路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从而计算出补偿电流、残余电流的有功分量及无功分量、系统的电容电流和阻尼率。
测量结果的计算:
式中I’CP——残余电流的有功分量(安);
I’cq——残余电流的无功分量(安);
I LP——补偿电流的有功分量(安);
I Lq——补偿电流的无功分量(安);
I CP——电容电流的有功分量(安);
I cq——电容电流的无功分量(安);
I c——电容电流的有效值(安);
P1、P3——功率表W1、W3测的残余电流和补偿电流回路的有功功率(瓦);
Q2、Q4——功率表W2、W4测的残余电流和补偿电流回路的无功功率(乏);
d%——被测系统的阻尼率;
K1、K2——电流互感器LH1、LH2的变流比。
这种测量方法,比不投入消弧线圈的金属接地安全准确,也更符合实际运行状态。
其注意事项:(1)试验前应消除系统的绝缘缺陷;
(2)试验中所用仪表应不低于0.5级,电压、电流互感器不低于1级;
(3)接地断路器三相触头串联使用,并有两相接地保护,其动作电流整定为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4~5倍,瞬时跳闸;
(4)测试时,系统只保留测量用的一台消弧线圈,其余的应退出运行;
(5)根据估计或用其他方法测量的系统电容电流,确定测试用消弧线圈的分头,使其尽量靠近(不能达到)全补偿状态;
(6)如果测量时系统的电压和频率不是额定值,则计算出的电容电流,应按前面相同的方法折算为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时的电流。
系统电容电流是指系统在没有补偿的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故障点的无功电流。
测量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二、中性点外加电容法
中性点外加电容法测量系统的电容电流,是在系统无补偿的情况下,在变压器的中性点对地接入适当的电容量,测量中性点的对地电压,然后用计算的方法间接得到系统的电容电流。
外加电容一般取系统估算的对地电容C=(C A+C B+C C)的1/2倍、1倍、2倍。
在每个电容下测量一次中性点的对地电压(位移电压),根据系统的不对称电压和测得的各个位移电压,计算系统的电容电流,然后取这些电流的平均值作为该系统的电容电流。
中性点外加电容等值电路如图13-14所示。
图13-14 中性点外加电容等值电路
由于三相对地电容C A、C B、C C和外加电容C o的损耗电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对中性点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可得中性点位移电压,即
于是
当C0=0时,中性点电压即是不对称电压
将式(13-14)除以式(13-15)得
因为
所以
系统电容电流为
式(13-16)及式(13-17)中的C为系统对地电容,由式(13-17)可见,根据外加电容C0和测出的中性点不对称电压U0及位移电压U01,便可计算出系统的电容电流I C。
从式(13-17)还可知,C与系统频率无关,即使中性点有高次谐波电压,也不影响测量结果。
因此,中性点外加电容法是现场常用的测量方法,其原理接线如图13-15所示。
图13-15 中性点外加电容法是现场常用的测量原理
图中K1为中性点开关;K2为静电电压表V的开关;K3为外加电容C0的开关;C’为保护电容,电容量为几千微微法,电压不低于被试系统的相电压;g为放电管;外加电容C0的额定电压不低于2千伏。
测量步骤:
(1)按实际的试验接线图接入测量设备及静电电压表;
(2)合上K1、K2,读取中性点不对称电压U0;
(3)合上K3,即投入外加电容C0,读取此时中性点位移电压U001,读完立即断开K3;
(4)另接一预选的外加电容,再合上K3,读取此时中性点的位移电压U012、U013……等。
照此方法,直至测完预选的外加电容下的每个位移电压后,立即断开K3、K2、K1。
根据测得的中性点位移电压,和在不同外加电容下测量的位移电压,按式(13-16)计算系统的三相对地电容C。
取各次计算电容的平均值作为该系统的对地电容,然后以电容平均值按式(13-17)计算系统的电容电流I C。
测量时,操作人员应带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