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容电流计算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搭接电缆配电网电容电流计算与测量

搭接电缆配电网电容电流计算与测量
试验是在系统单相接地下进行的,当系统一相接地时,其 余两相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因此,在测试前应消除绝缘缺陷, 以免在电压升高时非接地相对地击穿,形成两相接地短路事故。 为使接地断路器能可靠切除接地电容电流,需将三相触头串联 使用,且应有保护。若测量过程中发生两相接地短路,要求DL 能迅速切断故障,其保护瞬时动作电流应整定为IC的4~5倍。合 上接地断路器DL,迅速读取图中所示各表计的指示数值后,接 地开关应立即跳闸。所用表计均不得低于0.5级。
2.3 经验数据表
表4–2 6~35kV油浸纸电缆电容电流计算
电容电流 额定电压
平均值
(k0
缆芯截面(mm2)
16
0.37
0.52
25
0.46
0.62
35
0.52
0.69
50
0.59
0.77
70
0.71
0.90
95
0.82
1.00
120
0.89
1.10
35
— — — —— 3.7 4.1 4.4
一、不投入消弧线圈
不投入消弧线圈(即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金属接地测量, 其接线如图4–1所示,图中DL为接地断路器;YH为测量用电压 互感器;LH1、LH2为保护和测量用电流互感器;W为低功率因 数功率表,用以测量接地回路的有功功耗;LH1的1、2端子接 DL的过流保护。电流电压相量图,如图4–2所示。
U e (安/公里)
10kV:IC
95 1.2S 2200 0.23S
Ue(安/公里)
式中:S——电缆截面积(毫米2)
Ue——额定线电压(千伏)
上述的计算公式主要适用于油浸纸电力电缆,对目前采用的 聚氯乙烯绞联电缆每公里对地的电容电流比油浸纸要大,根据厂 家提供的参数和现场实测检验约增大20%左右。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自动化论坛: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4.1 空载电缆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1)根据单相对地电容,计算电容电流(见参考文献2)。

Ic=√3×UP×ω×C×103式中: UP━电网线电压(kV)C ━单相对地电容(F)一般电缆单位电容为200-400 pF/m左右(可查电缆厂家样本)。

(2)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电容电流Ic=0.1×UP ×L式中: UP━电网线电压(kV)L ━电缆长度(km)4.2 架空线电容电流的计算有以下两种:(1)根据单相对地电容,计算电容电流Ic=√3×UP×ω×C×103式中: UP━电网线电压(kV)C ━单相对地电容(F)一般架空线单位电容为5-6 pF/m。

(2)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电容电流Ic= (2.7~3.3)×UP×L×10-3式中: UP━电网线电压(kV)L ━架空线长度(km)2.7━系数,适用于无架空地线的线路3.3━系数,适用于有架空地线的线路关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我所知道估算公式:对架空线:Ic=UL / 350对电缆:Ic=UL / 10我想请问的是L是指的架空线长度还是架空线距离?比如是三相的L是不是为距离X 3 另请问有没有更详细的计算方法?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上对L的定义是线路的长度,单位km,这里的长度与楼主说的距离是同一个概念,也就是说L是指架空线或电缆的距离,三相不需要再用距离乘以3更详细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公式见附件,摘自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152页描述:没有文件说明附件:( 189 K)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pdf下载次数(27)首先应该明确为什么要算这个电容电流,一般计算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首先要了解,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分类,什么样的系统才要计算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相关国家规定是怎样规定的,算出这个电流怎样进行相关的补偿,选用什么装置进行补偿,补偿的分类是欠补偿,还是过补偿,还是完全补偿,为什么要选用过补偿,单单理解怎样计算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中性点接地系统是个综合问题,考虑的要全面。

铁路10 kV 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分析

铁路10 kV 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分析

铁路10 kV 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分析作者:代国勇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年第2期代国勇(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化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71)摘要:针对一直沿用的10 kV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发展要求的问题,阐述了现有10 kV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改进修正后的理论计算公式模型,基于MATLAB确定了配电装置影响率ε及铁路电力系统裕度系数α的取值分别为15%和1.3时,通过修正后的计算公式得到的理论计算值和测值是比较接近的。

该研究解决了配电装置影响率ε及铁路电力系统裕度系数α的取值问题,提供了较为精确的10 kV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计算公式,为今后铁路10 kV电力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铁路;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计算公式;MATLAB中图分类号:U22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7.02.092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和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四纵四横”高铁线路逐步推进,铁路10 kV电力系统建设力度也不断增大。

电缆线路和配变电设备不断更新和增加,一方面电缆基数大幅增加,主要包括电力连贯线和配电站电缆出线;另一方面,配电站设备也有较大的变化,主要包括接地方式和母线形式。

由于这些改变,一直沿用的10 kV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发展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1]。

1 10 kV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概述铁路10 kV电力系统电容电流的主要组成是母线、线路和其他一次配电设备。

当铁路10kV电力系统的某部分发生某类接地问题时,其接地电容电流会逐渐升高,假如接地后不能减小电弧,可能会造成瞬时电弧放电,导致产生过压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影响面过大或是持续时间过长,甚至会导致线路绝缘水平较低的部位出现两相短路问题。

改进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方法论文

改进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方法论文

改进的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方法【摘要】单相接地故障是影响煤矿高压电网安全供电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一定值时,必须对煤矿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准确的治理和补偿,因此,本文在分析煤矿高压电网电容电流理论准确计算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电缆系数、天气系数及高压电器设备增值系数的改进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方法。

最后,通过某煤矿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改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单相接地;对地电容电流;煤矿高压电网0.引言近年来,随着矿井井型的增大,井下用电设备的增多,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供电线路逐渐增加,煤矿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增大,给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一系列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随着接地电容电流的增大,降低了电缆的绝缘程度,易形成绝缘击穿从而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故障,当电网的接地电容电流增大到一定值后,接地故障点电弧便难以自熄,容易引起间隙电弧过电压。

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必须对煤矿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准确的治理和补偿,因此准确计算煤矿供电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理论计算煤矿10kv高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以由图1模拟表示。

图中,、、为电网各相相电势,c~c为各线路每相对地分布电容,c为电力系统中其它线路与设备的一相对地总电容,i=i+i+i+i+i为电力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当配电网发生a相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的接地电容电流由式i=3?棕cu计算,其中c=c+c+c+c+c为配电网一相对地总电容值,e为电网的相电压,大小为10000/。

从而可见,在配电网中,供电电缆长,电缆越粗,则电网的对地电容就越大,接地电流也越大。

煤矿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如下的故障特征:流过所有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方向相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方向与非故障线路相反,且故障线路电流突变的幅值大于所有非故障相的幅值,其值为所有非故障相的幅值之和。

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方法

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方法

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方法山西柳林汇丰兴业曹家山煤业有限公司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近年来,随着矿井井型的增大,井下用电设备的增多,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供电线路逐渐增加,煤矿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增大,给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一系列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随着接地电容电流的增大,降低了电缆的绝缘程度,易形成绝缘击穿从而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故障,当电网的接地电容电流增大到一定值后,接地故障点电弧便难以自熄,容易引起间隙电弧过电压。

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必须对煤矿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准确的治理和补偿,因此准确计算煤矿供电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单相接地故障是影响煤矿高压电网安全供电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一定值时,必须对煤矿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准确的治理和补偿,本文在分析煤矿高压电网电容电流理论准确计算基础上,应用了综合考虑电缆系数、天气系数及高压电器设备增值系数的改进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方法。

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改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1 、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理论计算煤矿10kV高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以由图1模拟表。

图1 10kV 中性点不接地模拟电网图中,AE∙、B E ∙、CE ∙为电网各相相电势,14~C C 为各线路每相对地分布电容,0C 为电力系统中其它线路与设备的一相对地总电容,01234d I i i i i i =++++为电力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当配电网发生A 相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的接地电容电流由式3d A I C U ω=计算,其中01234C C C C C C =++++为配电网一相对地总电容值, 为电网的相电压,大小为6000/3。

从而可见,在配电网中,供电电缆长,电缆越粗,则电网的对地电容就越大,接地电流也越大。

煤矿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如下的故障特征:流过所有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方向相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方向与非故障线路相反,且故障线路电流突变的幅值大于所有非故障相的幅值,其值为所有非故障相的幅值之和。

基于铁路10kV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计算途径

基于铁路10kV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计算途径

基于铁路10kV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途径探析【摘要】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的逐步发展,铁路10kv电力系统建设规模也实现了逐步扩展,10kv配变电设备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电缆线路的数量逐步增加,因而传统的铁路10kv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铁路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本文就在论述分析传统铁路10kv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传统10kv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计算公式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铁路;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计算途径1引言: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铁路10kv电力系统中电缆数量和比例也实现了逐步的增长,主要涉及10kv配电所站馈电缆出线和10kv电力贯通线路两部分,与此同时,接地形式和母线形式的配电站设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对铁路10kv电力系统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产生一定的影响[1]。

母线、线路和其他相应的一次设备的对地电容电流是铁路10kv 电力系统电容电流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铁路10kv电力系统的某一部分发生某类接地问题后,其接地电容电流会逐渐提高。

若无法自熄接地电弧,则容易造成间隙性弧光放电过电压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影响面过大或是持续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线路绝缘水平较低的部位出现两相短路问题。

有些情况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铁心饱和现象的发生也会导致其出现铁磁谐振过电压,进而导致熔断器烧断或是电压互感器损坏[2]。

现阶段,铁路10kv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计算通常以设计手册中的公式为基础,且仅仅考虑电力贯通线路中存在的电容电流,若以此为基础进行补偿装置设置,则通常无法达到补偿的目的,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进行测试时,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电容电流不足现象[3]。

理论计算法和实际测法师现阶段最为常用的电容电流计算方法,实际测法一般只能应用在已经投入使用的铁路10kv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计算中,然而,在铁路10kv电力系统设计过程中,还应使用理论方法对其进行计算[4]。

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方法分析

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方法分析
孙 岩 洲 . 毓 昌 邱
( 安 交 通 大 学 ,陕 西 西 西 安 70 4 ) 10 9
M EA SU R EM ENT OF CAPA CI VE TI CU R R EN T N I POW ER I TR I D S BU TI ON ETW ORK N
S N Y n z o ,Q U Yu c a g U a -h u I — h n

I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CB Co — 一 一 一 一 — Cl乙 =
1 引 言
测 量 配 电 网 对 地 电容 电 流 ,可 将 线 路 单 相 接 地
图 1 附 加 电容 法 测量原 理
图 2 接入 附加 电容 时的 等效 电路
进 行 直 接 测 量 ,或 使 用 附 加 电 容 接 于 电 网 中 性 点 对 地 或 相 对 地 之 间 测 量 …。当 中性 点 不 易 引 出 时 , 采 常
而 计算 出 电容 电流 。 关 键 词 : 配 电 网 ;电 容 电 流 ;测 量 ;变 频 电 流 中 图 分 类 号 :TM8 5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在 电 网 A 相 对 地 之 间 接 入 附 加 电容 Ch见 图 1 :
设 不 加 电容 C 时 的 A 相 电 压 为 ,加 入 电 容 后 的
维普资讯
20 年 l 02 0月




第 3 8卷
第 5期

・ 7・ 2
文 章 编 号 :0 1 6 9 2 0 ) 5 0 2 — 2 1 0 —1 0 ( 0 20 - 0 7 0

35kV系统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

35kV系统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

35KV配电网络中性点接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周国安摘要电网中性点接地是关系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该文通过介绍中性点接地的基本概念、设计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展开分析与研究。

阐明了35kV 配电网络中性点采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原因及解决其接线的具体措施。

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消弧线圈的作用,并深入地讨论了消弧线圈的调整范围及方法。

清楚地表达了35KV配电网络中性点消弧线圈的整定值的合理性。

文中还明确了35KV配电网络进一步完善措施与该网络形成的接地设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了对35KV配电网络完善要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35KV 配电消弧线前言农村和城市配电网的负荷逐步在增大,就有110KV和35KV 电网直接深入负荷区,这样给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必须分析和研究关系到整个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的关键问题之一即35KV配电网络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

对于大型变电站主变压器一般选择220/110/35KV 或220/110/10KV ,其接线组别为Y0/Y0/ Δ,三角形接线侧为35KV或10KV,35KV或10KV是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只有选择接地变压器接在不同的母线段上,来完成接地补偿等问题。

另外,弄清这个问题,便于进一步完善该网络时,尽可能考虑采取技术合理、经济节省的相应措施。

1规划设计的中性点接地方式1.1中性点接地方式基本概念电力系统中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直接接地和不接地(或称绝缘)的两种方式。

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就不可能积累电荷而发生电弧接地过电压,其各种形式的操作过电压均比中性点绝缘电网要低,但接地为短路故障,特别是瞬间接地短路,必须通过保护动作切除,再依靠重合闸恢复正常供电。

现今110KV及以上电网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但若较低电压等级的电网采用中性点接地的运行方式,则其接地事故频繁,甚至引起很多更严重的事故,操作次数多,且会因此增加许多设备,即可能引起供电可靠性降低,又不经济,故在我国3~35KV甚至60KV电网中性点采用非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网电容电流计算
一、概述
目前,电容电流的测定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附加电容法和金属接地法进行测量和计算,但前者测量方法复杂,附加电容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后者试验中具有一定危险性。

目前,根据各种消弧线圈不同的调谐原理,有多种间接测量电网电容电流的方法。

其根本思想都是利用电网正常运行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中性点电流以及消弧线圈电感值等参数,计算得到电网的对地总容抗,然后由单相故障时的零序回路,计算当前运行方式下的电容电流。

在实际运行中,对于出线数较多、线路较长或包含大量电缆线路的配电系统,当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会相当大,接地电弧如果不能自熄灭,极易产生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或激发铁磁谐振,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大,线路绝缘薄弱点往往还会发展成两相短路事故。

因此,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3~10kV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35kV、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1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3~10kV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30A,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一般为过补偿运行(即流过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也就是说装设的消弧线圈的电感必须根据对地电容电流的大小来确定,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而引起弧光过电压。

故障后,消弧线圈必须快速合理地补偿电容电流,以使接地电弧快速自熄,所以消弧线圈应实时跟踪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在电网正常运行时,测量计算当前运行方式下的电容电流,以合理调节消弧线圈的出力。

显然,电网电容电流的计算精度,将直接影响消弧线圈的调谐和补偿效果。

随着电力系统对安全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用户对消弧线圈调谐精度和补偿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现有的各种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中所采用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无法很好满足用户的要求。

要提高消弧线圈的调谐精度和补偿效果,首先就要进一步提高电容电流的计算精度。

本章对电容电流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减小和消除了对地容抗计算的误差,并计及电网不平衡对电容电流计算的影响,提高了电容电流的计算精度。

二、电容电流的估算
1. 架空电力线路电容电流估算法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近似计算公式为: 无架空地线:31.1 2.710C I U L A =⨯⨯⨯⨯ 有架空地线:31.1 3.310C I U L A =⨯⨯⨯⨯ 式中,U ——额定线电压(千伏);
L ——线路长度(公里)
; 1.1——系数,因水泥杆,铁塔线路增10%。

几点说明:○1双回线路的电容电流为单回路的1.4倍(6—10kV 系统);

2一般实测表明:夏季比冬季电容电流增值10%; ○
3由于变电所中电力设备所引起的电容电流增值估算见表4–1。


4一般估算 6kV :C I =0.015(安/公里)
10kV :C I =0.025(安/公里)
表4–1 因变电所设备引起的电容电流增值估算
2. 电力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
电缆线路在同样的电压下,每公里的电容电流为架空线25倍(三芯电缆)或者50倍(单芯电缆),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6kV :95 3.122006C e S
I U S +=
+(安/公里)
10kV :95 1.222000.23C e S
I U S
+=+(安/公里)
式中: S ——电缆截面积(毫米2)
U——额定线电压(千伏)
e
上述的计算公式主要适用于油浸纸电力电缆,对目前采用的聚氯乙烯绞联电缆每公里对地的电容电流比油浸纸要大,根据厂家提供的参数和现场实测检验约增大20%左右。

3. 经验数据表
表4–2 6~35kV油浸纸电缆电容电流计算Array
表4–3 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安/公里)计算
表4–4 6kV交联聚氯乙烯电缆接地电容电流计算
注:此表适用于6kV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铜芯交联聚氯依稀绝缘电力电缆。

表4–5 10千伏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地电容电流计算
注:1.此表适用于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铜导体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电缆的绝缘厚度为4.5mm ;
3.接地电容电流6112310(/)C I f C U A km φπ-=⨯⨯⨯式中U φ取11千伏
以下的相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