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职业教育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合集下载

中职学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建设探究

中职学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建设探究

47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05B 近年来随着汽车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在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基础上的“智能网联汽车”逐渐走入人们视线。

除了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之外,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相关专业。

据相关行业统计,2018年之前仅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2019年已达47所。

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如何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以下简称“智能专业”),成为很多职业院校的困惑。

笔者曾协助多所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在此介绍相关的经验与体会。

1 基本概念智能网联汽车,顾名思义就是“智能汽车+网联环境”。

智能汽车可分为L1至L5级。

事实上,基于L1至L3级别的智能汽车已基本商业化(如具有ACC 自适应巡航系统功能的汽车,已成为中档及以上车型标配)。

部分网联环境也已实现(如高速公路ETC 等)。

基于L1至L5级别的定义很多,表述也较复杂,但最经典的表述是:L1为纵向智能、L2为纵向加横向智能、L3为高速工况智能、L4为市区工况智能、L5就是无人驾驶了。

同样智能网联汽车结构与组成经典表述为:智能汽车(含车内网)+车外网+车际网。

把复杂问题用最简单的表述来解释,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2 开设智能专业院校的类型具备开设智能汽车专业条件的学校多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由原来的电子、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专业转变而来,如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一类由原来的以车为主线的专业转变而来,如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其智能专业就是由车辆工程学院建立的。

这两类院校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显著区别在于以车或非车为主体。

本文讨论的是以车为主线的院校在开设智能专业时所涉及的相关事宜。

3 专业课程建设(1)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中职学校的汽车类课程和师资条件基本具备,且经过前几年新能源汽车课程导入,大多学校已有较好的新能源汽车课程及师资。

所以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仍要开设以车为主线的系列课程(如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等),但学时要大大降低(笔者建议,精简约60%)。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而其中,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更是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以及其发展趋势。

一、智能网联技术的定义和应用智能网联技术是指将车辆与网络进行连接,通过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的功能和服务,以提升驾驶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便利性。

智能网联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车辆与云端的数据交互。

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通过与云端的数据交互,新能源汽车可以获取实时的路况信息、充电桩信息等,为驾驶者提供精准的导航和行车建议。

其次,智能网联技术还能够实现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智能匹配,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此外,智能网联技术还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远程控制和信息共享,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可以与云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控制。

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行驶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2. 传感器技术:新能源汽车通过各种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这些传感器还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3. 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网联技术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新能源汽车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路况、能源消耗等数据的分析,为驾驶者提供决策支持。

三、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自动驾驶的提升:智能网联技术为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提供了基础。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大大提升行车安全性和驾驶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与教育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与教育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与教育目标在全球面临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清洁交通工具的重要代表,正在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推行,新能源汽车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效和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为了迎接这一新时代,讨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与教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

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技术,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最常见的选择。

然而,随着市场对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的需求不断提高,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技术将会逐渐崛起。

固态电池不仅能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还能通过更安全的材料降低燃爆风险。

而氢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也日益受到重视,因其高效且快速补给的特点,有望在物流领域找到更大应用空间。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布局。

在城市中心、商业区以及高速公路沿线设置更多的充电桩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点任务。

同时,随着快充技术的进步,将有望显著降低长途驾驶者对充电时间的焦虑。

无线充电技术也在研究阶段,它能为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定点充电,从而提升使用便利性。

从政策角度来看,各国政府正在通过税收优惠、购车补贴等方式鼓励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一些国家在城市中心区实行限行政策,传统燃油车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使得新能源汽车显得愈加吸引人。

同时,环保法规对于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排放标准,这迫使他们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的投入。

然而,无论是从技术进步还是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车企争相布局电动车市场,行业整合和洗牌可能在所难免。

此外,电池原材料的短缺和价格波动也可能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和售价。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加强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关注。

通过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车辆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例如自动驾驶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快速发展的。

1+X_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1+X_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AUTO TIME43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的出现,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在1+X 证书制度下进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2 1+X 证书制度与“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1+X 证书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其中“1”代表学生获得学历证书,“X ”代表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专业证书,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由此可见,1+X 证书制度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职苏罗滋莹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0100摘 要: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1+X 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改革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基于此,本文分析1+X 证书制度本文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证书制度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 Technology under 1+X Certificate SystemSu Luo ZiyingAbstract :W 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technology,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under the "class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relevant reform i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alent training, better adapt to the market demand,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b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ecom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strateg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under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or the reference of colleagues in the education sector.Key words :I 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Curriculum Reform, Certificate System 1+X 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它们相互促进、灵活适应市场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课程性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架构、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

2.课程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需求、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关键技术感知识别、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技术,能够依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业、企业的标准及规范完成智能汽车的基础维保及相关售后服务工作。

3.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该课程以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等多个学习领域为基础。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最新应用,故本学习领域内容较难,但却是全面掌握未来汽车新技术的必由之路。

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学习领域是依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维修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以“必需”、“够用”为度,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课程建议总课时48课时。

各章节课时安排见后续表格。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1.素质目标(1)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遵纪守法;(3)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品质,具有社会责任心;(4)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5)具备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精神;(6)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自主学习能力;(7)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研究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研究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研究发布时间:2021-03-30T08:29:25.16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5期作者:刘剑飞赵永权周勇[导读] 汽车智能技术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技术。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随着国家层面日益加大对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支持,地方政府对此的态度也开始明确。

十四五期间,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被写入多省市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之年。

本文主要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

关键词:智能网联;新能源;专业建设1.汽车智能技术的产业背景汽车智能技术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技术。

作为未来产业竞争焦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2020年继续在政策、技术及应用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尝试突破发展障碍。

随着顶层设计、标准法规等一系列要素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乘风而起[1]。

2019年和2020年两年智能网联重点政策如下图1所示。

图1 2019-2020年4月智能网联车重点政策汇国家层面对发展智能汽车已形成高度共识,大力发展智能汽车的必要性“事关全局,事关远、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已在全国成立国家示范区,如图2所示。

传统汽车厂商车型处于1-2级智能驾驶阶段,3级综合辅助智能驾驶已有充分技术储备。

2020年10月中旬,北京施行分区域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据预测,到2025年,联网汽车渗透率将达100%,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智能网联背景下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探究

智能网联背景下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探究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智能网联背景下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探究刘长昆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 广西南宁市 530031摘 要: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与之结合越来越紧密,智能电动汽车一时间成为了市场的趋势。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如何及时融入智能网联相关新技术和新内容,加速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快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已成为摆在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面前的关键问题。

实训室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为此,本文就智能网联背景下开展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开展实践探究,以期为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智能网联 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实训室建设1 问题的提出随着人工智能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汽车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目前,多个国家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且在研发及试验上投人大量资金。

中国政府这些年也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上给予高度的重视,相继出台多项文件来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自动驾驶技术自主应用的战略目标。

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新型智能汽车比例将达到50%,中高端智能汽车将以市场为导向的标准。

2021年3月,工信部成立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意在抢占2035战略制高点。

与此同时,各大汽车企业加大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投人。

2021年4月15日,华为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能够在闹市区实现无干预自动驾驶1000公里,这预示着无人驾驶时代越来越近。

当下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多针对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对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未能满足目前智能网联汽车飞快发展的需要。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过去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风向标。

这些新一代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融合了先进技术的智慧载体。

让我们一起走进未来,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智能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之一是智能驾驶技术。

通过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应用,车辆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未来,智能汽车将逐渐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为驾驶员带来更加便利的出行体验。

车联网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自动驾驶,还具备强大的车联网功能。

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车辆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远程诊断、数据共享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

比如,可以通过手机App对车辆进行远程预约充电、预热等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生活。

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采用了电力、氢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了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正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车辆产生的数据量将大幅增加,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需加强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安全机制,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

未来展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这些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人类社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未来,智能汽车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汽车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推动汽车产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未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普及,相信智能汽车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让我们共同期待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美好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撑 技
测试评价

15
三横(第一部分)智能汽车的组成






感知环境
决定对策
实施控制
16
三横(第二部分)网联汽车的组成
V2X通信技术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17
三横(第三部分)支撑技术的组成
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
智能网联标准法规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
18
两纵(第一部分)车载平台
车载平台智能关键技术 车载平台网联关键技术
无人驾驶
Driverless vehicle operation
网联汽车
Connected Car
车联网
lesInternet of Vehicles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0)
无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司机 控制
横向控制:转向
驾驶员全权操作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得到警告和保护系统的辅助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1)
车载平台基础支撑关键技术
19
两纵(第二部分)基础设施平台
基础设施与智能关联技术 基础设施网联关键技术
基础设施支撑关键技术
20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没有职业教育什么事!
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专业 课程体系如何构建?
智能汽车在传感、控制和线路等物理层面出现故障,
是职业学校的技工、技师还是研发工程师到现场处理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3)
有条件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系统
控制
横向控制:转向
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请求,驾驶员 可以接管车辆。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4)
高度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系统
控制
横向控制:转向
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请求,驾驶员不 一定需要接管车辆操作。
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
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三纵三横构建
汽车新能源专业核心课程
8
职业教育“汽车专业” 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构架
传统能源汽车专业课程
+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三纵)课程
专业课程
+
新能源汽车(三横)课程
由于新能源汽车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包含了传统能源汽车(内燃机/变 速器)的核心部分(两横) 因此传统能源汽车则是“两纵两横” 两种汽车:汽油汽车、柴油汽车 两个关键总成:内燃机、变速器 因此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中包含了传 统能源汽车专业全部核心课程。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核心课程
14
智能网联汽车“三横两纵”技术路线图
智能网联汽车 车载平台
基础设施 智能网联交通
关车 键辆 技设 术施
/
环境感知技术

智能决策技术
能 技
控制执行技术

关信 联息 技交 术互
V2X通信技术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联 技
信息安全技术

基 技础 术支

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度定位

标准法规
10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汽车横纵关系
新能源汽车
传统能源汽车
三纵(能源与动力) 两纵(能源与动力)
纯电动汽车
汽油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柴油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三横(关键总成): 两横(关键总成)
电机
发动机
电池
电控
变速器
中职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
专业课
与 专业课 对比
专 《汽车机械基础》
《新能源(含燃料电池)汽车概论》
辅助驾驶 纵向控制:油门
司机
制动 控制、监控
+
系统
横向控制:转向 控制
通过驾驶环境对方向盘或加减速(离合器、制动、档位、油门) 中的一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援。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2)
部分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司机 监控
(多项)
+
横向控制:转向 系统
控制
根据驾驶环境对方向盘和加减速(离合器、制动、档位、油门) 中的多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援。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5)
完全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系统
控制
横向控制:转向
在所有的道路和环境下均可以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
汽车导航与路况信息
车载导航
交通信息
路况反馈
大数据分析
拥堵
车辆定位
畅通
智能网联汽车
雷达 感知层 光学雷达
影像传感器
智能 联网
车载通讯 通讯层 车外通讯
车车通讯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总体框架为“1+7”结构
节能汽车
纯电动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总体技术路线图
汽车轻量化技术
动力电池技术
汽车制造技术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三种汽车)
节能汽车
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低能耗汽车 低排放汽车
低碳化
三纵三横 电动化

基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基础》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
《底盘构造与维修》 专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业 《汽车维护》
《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检修》 《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
核 《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心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三横两纵
智能化 网联化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三种技术)
汽车制造技术
动力电池技术
汽车轻量化技术
智能制造
化义:
纯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三横)定义:
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
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
课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检修》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呈现出 多课程、少课时特点。
传统能源汽车专业应该在原课 程基础上增加新能源三纵三横 的课程,变为“汽车运用与维 修(新能源方向)专业” 。
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
以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路线
三横两纵构建
故障?






职业教育:智能汽车故障诊断最后1公米
智能网联汽车组成
网联信息



信 息
决策 分析

执 行
智能网联汽车故障诊断最后1公米???
23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
智能网联汽车定义:联网的智能汽车
智能汽车
Intelligent Vehicles
自动驾驶
Autonomous vehicles
基于汽车技术路线图的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探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朱 军
2018年11月21日 安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是为了进一步细化汽车强国战略 目标的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识 别未来15年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方 向、关键技术及优先级,提出汽 车产业联合创新框架,促进新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引导企业的创 新活动。
网络设施 应用层 信息处理
周边 环境 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