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同步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一头鲸重30()。

A.千克B.吨C.克2、测量较远的距离使用的长度单位是( )。

A.米B.分米C.厘米D.千米3、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A.90千米B.90米C.90分米4、7.008吨()7吨80千克。

A.>B.<C.=5、把复名数改写成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后再计算.4吨20千克+1吨350千克=()A.1.58吨B.5.47吨C.5.37吨D.1.48吨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量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________做单位.8、填上适当的单位.(km,m,dm,cm,mm)小丽身高130________;大庆到哈尔滨约150________.9、用100千克大豆可以榨出13千克豆油,1吨大豆可以榨出________吨豆油。

10、文具刀长________厘米小铅笔长________厘米11、中心小学跑道一圈长400米。

佳佳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________千米。

12、________个100米是1千米.________个10厘米是1分米.13、估计一枚2分硬币的厚度,再用直尺量一量,一枚2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mm.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4米-3分米=370厘米()15、人的手指甲每10天大约能长1分米。

()16、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厘米作单位。

()17、1吨的钢材要比1000千克的木头重一些。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在横线上填上“>”“<”或“=”。

939-600________390 6分________60秒 5吨+1千克________1吨+500千克18×0________18+0________ 750厘米________100分米-25分米19、玩具车头对齐的尺子刻度是4刻度,车尾对齐12厘米,玩具车长度为多少厘米?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画一条线段,长度比4厘米少3毫米。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同步练习(附相关知识点)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同步练习(附相关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基础题2分米=()毫米50毫米=()厘米9分米=()厘米4厘米=()毫米80分米=()厘米7吨=()千克2分米=()厘米=()毫米500分米=()米3000克=()千克5吨=()千克8千米=()米70厘米=()分米( )米=50分米从直尺的0——1刻度是()厘米,从直尺的3——8厘米是()厘米。

8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8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2.数学书宽约2(),黄山高约1873(),黄河长约5464()。

3.汽车每小时行驶60(),手指甲约10天长1()。

4.一支铅笔约长185(),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约36()。

三、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3千米○2970米7厘米+23厘米○3米6分米○58厘米1米-2分米○8分米60毫米○6厘米4分米○39厘米5千米○4500米300厘米○40分米2厘米○10毫米3米○25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四、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3吨—500千克=()千克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5620米=()千米()米五、把下列每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吨、5005千克、4吨60千克、3500吨2)52厘米、2千米、19分米、20米、25厘米、30毫米附: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量》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量》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量》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一、填空。

(25分)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毫米)。

2、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3、1只大象重约4(吨)。

4、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吨)。

5、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是(10厘米)。

把这一段长度平均分成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

7、一根绳子长80分米,也就是(8米)。

8、9000千克=(9吨);70毫米=(7厘米);5吨=(5000千克);3厘米-1厘米=(2厘米);3毫米=(0.3厘米);30毫米=(3厘米);9500千克=(9.5吨);7厘米-18毫米=(58毫米);7010千克=(7.01吨)。

9、一袋大米重200千克,(5)袋大米重1吨。

二、判断题。

(10分)①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错)②8千克=8000吨(错)③一头猪重135千克。

(对)④一袋大米重50千克,20袋大米重1吨。

(对)⑤40毫米与4分米同样长。

(错)三、选择。

(20分)1、XXX的身高146(厘米)A、米B、分米C、厘米2、回形针的长度是28(毫米)。

A、厘米B、毫米C、分米3、一本书大约重150(克)。

A、克B、千克C、吨4、一袋大米重10(千克)。

A、克B、千克C、吨5、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5吨500千克)。

A、5吨500千克B、5900千克C、5550千克6、计量重型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A、吨B、千克C、克7、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A、轻B、重C、一样重8、一枝铅笔长约2(厘米)。

A、米B、分米C、毫米9、教室地面长9(米)8(分米)。

A、米B、分米C、毫米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5分)一个鸡蛋重50(克);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一辆货车载重4(吨);一头牛重约200(千克)跑步每秒钟约8(千米);一袋水泥重约50(千克)XXX的身高是146(厘米);小宇的体重是32(千克)数学课本长约2(米);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五、想一想,画一画。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练习》测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请选择一个多边形的特点:A. 边相等B. 边不相等C. 边平行D. 边垂直2. 哪个单位用来测量长方形的长度?A. 厘米B. 平方米C. 升D. 克3. 请计算:12厘米 = __________ 米。

A. 0.12B. 1.2C. 12D. 1204. 对于下面的图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三角形B. 圆C. 正方形D. 矩形5. 请用正确的单位填空:一块石头重500克,那么它的重量是__________千克。

A. 5B. 50C. 0.5D. 0.056. 请计算:1升 = __________ 毫升。

A. 100B. 10C. 1000D.7. 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温度?A. 量角器B. 尺子C. 温度计D. 秤8. 请计算:20千克 = __________ 克。

A. 0.02B. 2C. 200D. 20009. 请用正确的单位填空:一支铅笔长10厘米,那么它的长度是__________米。

A. 0.01B. 0.1C. 10D. 10010. 对于下面的图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正方形B. 三角形C. 圆D. 矩形第二部分:辨别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根据下列描述选择正确的图形,并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11. 这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没有直角。

(____)12. 这个图形有四条边,没有相等的边,两个相等的角,没有相等的角。

(____)13. 这个图形有四条边,没有直角,每条边都相等。

(____)14. 这个图形有四个直角,没有相等的边。

(____)15. 这个图形有一个周长是30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

(____)16. 这个图形有边相等,有直角,没有平行边。

(____)17. 这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一个直角,两个锐角,一个钝角。

(____)18. 这个图形有圆心和半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章_测量》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D(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章_测量》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D(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章测量》同步练习卷D(2)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 计量较长的两地路程通常用________或公里作单位。

2. 荆州到武汉的距离大约是240________.3. 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参加的是110________栏的比赛。

4. 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29________.5. 4000米=________千米5千米−3千米700米=________米。

6. 填一填。

300米+700米=________千米60千米−48千米=________千米2千米−900米=________米3千米+500米=________米6千米−2千米400米=________米9千米=________米。

7. 填上“>”“<”或“﹦”:8千米________ 7900米5分米________ 500厘米12千米−5千米________ 7600米6千米600米________6600米。

8. 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________−9________=1毫米1________−99________=1厘米1________−999________=l________.二.选一选,把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从武汉到广州的铁路距离大约是()A.100千米B.1000千米C.1000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跑()正好是1千米。

A.1圈B.2圈C.2圈半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A.850千米B.150千米C.16千米爸爸2小时行了130千米,爸爸是()A.步行的B.骑自行车的C.乘汽车的一幢20层的楼房约高()A.100米B.1千米C.60米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连一连。

小丽、小明家离少年宫大约有多远?估一估,连一连。

“全民健身”长跑比赛,从起点开始设服务站,然后每隔600米设一个。

当刘强跑到第6个服务站时,他跑了多少千米?看图解决问题。

河北省沧州市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 (共10题)第(1)题把下列各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900分米 3千米 500米 3千米40米( )<( )<( )<( )第(2)题3时=( )分 30毫米=( )厘米1分40秒=( )秒 4000千克=( )吨5000米+4000米=( )千米 1吨-300千克=( )千克第(3)题40厘米=( )分米 300分=( )时700米+1300米=( )千米 1吨-800千克=( )千克第(4)题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天家离学校约5( ),他的图书卡和身份证差不多大小,厚度大约1( ),爸爸开着重约2( )、长约5( )的汽车带他上学,到教室后他拿出长约15( )的铅笔,坐在高度约8( )的桌前做好课前准备。

第(5)题在括号里填“>”“<”或“=”。

3吨( )300千克 5分米( )500厘米60秒( )6分 1时15分( )115分第(6)题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通常用( )和( )做单位;计量较重或大量物品的重量,要用( )做单位.第(7)题32.76千米=32千米76米. .第(8)题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体重34_____.王老师骑自行车,1小时大约能行16_____.两头奶牛大约重1_____.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_____.第(9)题1时40分=( )分 1千米-320米=( )米1075千克=( )吨( )千克 1600千克-600千克=( )吨第(10)题180分=( )时 7000克=( )千克1米3分米=( )分米 500米+1500米=( )千米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共5题)第(1)题把下图中的绳子拉直,它的长度最接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左图中的纸条长()厘米。

A.5B.2C.32、测量较远的距离使用的长度单位是( )。

A.米B.分米C.厘米D.千米3、长度最接近1千米的是()。

A.数学书的长度B.洗衣机的高度C.小华家离学校的距离 D.2分硬币的厚度4、包装一个礼品盒需要4分米长的彩带,3米长的彩带最多能包装多少个礼品盒?()A.6个B.7个C.8个5、课桌高7()A.毫米B.厘米C.分米D.米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家离学校500米,他每天上学、回家,一个来回一共要走1千米…________(判断对错)7、大约有________个长;大约有________个长.8、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长用________和________作单位。

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或测量距离,通长用________作单位。

9、下图中钉子长________厘米。

10、用100千克大豆可以榨出13千克豆油,1吨大豆可以榨出________吨豆油。

11、一种纸10张叠在一起约厚1毫米,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约厚________厘米。

12、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长________厘米长________毫米.13、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小明1分钟能走100千米。

()15、一分米比1米短,比1厘米长。

()16、测量教室的长时,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17、李亮的一步长53毫米.()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玩具车头对齐的尺子刻度是4刻度,车尾对齐12厘米,玩具车长度为多少厘米?19、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5吨=________千克 6000米=________千米6吨+8000千克=________吨 8千米-2000米=________千米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想一想谁家离动物乐园近,再量一量。

21、量一量,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同步试题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同步试题

《测量》同步试题一、选择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

A.米 B.分米 C.千米考查目的:综合运用实际经验、估测方法和长度表象进行判断。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指导学生用排除法解答。

标准跑道一圈是400米,42米只是其中一小段,42分米=4米2分米,教室大约宽6米,比教室的宽度还短,所以只能选C。

2.1千米和1千克比较( )。

A.1千米大 B.同样大 C.无法比较考查目的:清楚千米和千克是两种不同的单位。

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质量单位。

答案:C。

解析: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不具可比性。

3.一支铅笔原长8厘米6毫米,用去了8毫米,现在这支铅笔长( )。

A.6毫米 B.8厘米2毫米 C.78毫米考查目的:会用单位长度之间的换算进行简单的计算。

答案:C。

解析:本题先把8厘米6毫米化成86毫米,再用86-8=78(毫米),不易出错。

A、B选项对于审题不仔细的同学来说都具有迷惑性。

4.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是()。

A.5050千克 B.5吨500千克 C.590千克考查目的:巩固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会正确比较大小。

答案:B。

解析:解题时可把三个选项统一成以千克为单位,再比较数的大小,不易出错。

5.下面的质量与1吨最接近的是()。

A.1吨2千克 B.9999千克 C.999克考查目的:巩固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接近”的数学含义。

答案:A。

解析:本题关键就是理解“接近”的含义。

最接近就是和1吨的差最小,可以比1吨多,也可比1吨少。

A选项比1吨多2千克,B选项学生容易错选,误以为相差1千克,实际相差8999千克,C选项也具迷惑性,学生容易误把999克当成999千克,错选。

二、填空1.5米=()毫米 2米3厘米=()厘米1075千克=()吨()千克 600毫米=()分米2吨60千克=()千克3000米=()千米考查目的:知道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答案:5000 203 1 75 6 2060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同步试题
一、选择
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

A.米 B.分米 C.千米
考查目的:综合运用实际经验、估测方法和长度表象进行判断。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指导学生用排除法解答。

标准跑道一圈是400米,42米只是其中一小段,42分米=4米2分米,教室大约宽6米,比教室的宽度还短,所以只能选C。

2.1千米和1千克比较( )。

A.1千米大 B.同样大 C.无法比较
考查目的:清楚千米和千克是两种不同的单位。

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质量单位。

答案:C。

解析: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不具可比性。

3.一支铅笔原长8厘米6毫米,用去了8毫米,现在这支铅笔长( )。

A.6毫米 B.8厘米2毫米 C.78毫米
考查目的:会用单位长度之间的换算进行简单的计算。

答案:C。

解析:本题先把8厘米6毫米化成86毫米,再用86-8=78(毫米),不易出错。

A、B选项对于审题不仔细的同学来说都具有迷惑性。

4.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是()。

A.5050千克 B.5吨500千克 C.590千克
考查目的:巩固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会正确比较大小。

答案:B。

解析:解题时可把三个选项统一成以千克为单位,再比较数的大小,不易出错。

5.下面的质量与1吨最接近的是()。

A.1吨2千克 B.9999千克 C.999克
考查目的:巩固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接近”的数学含义。

答案:A。

解析:本题关键就是理解“接近”的含义。

最接近就是和1吨的差最小,可以比1吨多,也可比1吨少。

A选项比1吨多2千克,B选项学生容易错选,误以为相差1千克,实际相差8999千克,C选项也具迷惑性,学生容易误把999克当成999千克,错选。

二、填空
1.5米=()毫米 2米3厘米=()厘米
1075千克=()吨()千克 600毫米=()分米
2吨60千克=()千克3000米=()千米
考查目的:知道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答案:5000 203 1 75 6 2060 3。

解析:提醒学生单位换算时注意审题,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

对2米3厘米=203厘米,2吨60千克=2060千克这两题易错题,注意写“0”占位。

2.把2千米、20分米、20厘米、230毫米、2米30厘米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 ( ) > ( ) > ( ) > ( )考查目的:在比较大小的练习中,巩固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答案:2千米>2米30厘米>20分米>230毫米>20厘米
解析:本题各种长度单位都有,可指导学生看完数据后先挑出明显最长的2千米,然后把后四个统一成以厘米作单位,再进行数的比较。

最后别忘了提醒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原数。

3.一袋盐重500克,4袋盐重()千克。

比5千克少()克。

考查目的:利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通过推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2 3000
解析:因为没学多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可用加法解决第一个空。

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进行单位换算。

4.一根铁丝长20分米,第一次剪掉10厘米,第二次剪掉2分米,这根铁丝短了()分米。

考查目的:会用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3
解析:本题铁丝的原长是一个多余条件。

只需把10厘米化成1分米,1+2=3(分米)即可。

本题意在提醒学生认真审题,剔除多余条件。

5.把16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厘米。

考查目的:应用有关测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理解题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20
解析:重点让学生理解“对折3次”的含义,对折一次实际上是把绳子平均分成了两份,再对折一次后,又把分后的绳子平均分成了两份,对折三次,就相当于把绳子平均分成8份,所以每段的长度是16÷2÷2÷2=2(分米),2分米=20厘米。

提醒学生注意最后的单位换算。

三、解答
1.画一画。

画一条比1分米短60毫米的线段。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用直尺画线段的能力。

答案:画出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图略。

解析:60毫米=6厘米,1分米=10厘米,10-6=4(厘米),再画出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即可。

2.小凯从家到学校有250米,他每天上学要往返两次,小凯每天上学要走多少千米?
考查目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答案:250×2×2=1000(米),1000米=1千米,答:小凯每天上学要走1千米。

解析:本题关键在“往返两次”的理解上。

往返一次即一来一回,有两个250米,往返两次就有4个250米。

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进行单位换算。

3.一条彩带长2米,把它剪成长度一样的5段,要剪几次?每段长几分米?
考查目的:应用有关测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5-1=4(次),2米=20分米,20÷5=4(分米),答:要剪4次,每段长4分米。

解析: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懂题意。

剪成5段需要剪4次,指导学生画图理解,剪出的段数总比剪的次数多1。

4.同学们步行去春游,从学校到目的地共有10千米,大家上午8时出发,每小时走3千米,12时能到达吗?
考查目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方法一:12时-8时=4时,10÷3=3(时)……1(千米),3时多<4时,答:12时能到达。

方法二:12时-8时=4时,10÷4=2(千米/时)……2(千米),2千米多<3千米,答:12时能到达。

方法三: 12时-8时=4时,3×4=12 (千米)12千米>10千米,答:12时能到达。

解析:本题可以用路程除以时间得到速度,再用这个速度和3比较,也可用路程除以速度得到时间,再用这个时间和4时进行比较,还可用速度乘时间得到路程,再用这个路程和10千米进行比较。

这三种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讲解。

5.32名同学乘车去公园,小车限坐4人,每辆8元,大车限坐6人,每辆10元。

(1)怎样租车才能一次运到,并且没有空座位。

(2)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考查目的:通过租车这一具体的生活情境,巩固所学的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化思想。

答案:
(1)答:方案①④⑦都可以恰好一次运到,并且没有空座位。

(2)方案①:8×8=64(元)
方案④:5×8+2×10=60(元)
方案⑦:2×8+4×10=56(元)
因为56元﹤60元﹤64元,答:方案⑦这种租车方案更省钱。

解析:本题需明确每辆车坐满,没有空座位。

如果方案中的“运送人数”超过32人,说明有的车没坐满,不符合题意应该舍弃。

在列举中提醒学生有序性。

第(2)题先把符合要求的方案的费用算出来,再通过比较得出最省钱的方案。

引导学生观察大、小车的数量和费用之间的关系,因为坐小车每人2元,而坐大车每人不到2元,所以租的大车越多越省钱。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