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
莲文化的魅力分析课件

不同品种的莲在形态 、花色、叶形等方面 存在差异,丰富了生 物多样性。
莲的药用与食用价值
莲的各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清 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莲子富含营养,可食用,常用 于制作甜品、炖品等。
荷叶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可 泡茶饮用。莲藕则可生食或烹 饪成菜肴。
05 莲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影响
莲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吉祥与祝福
总结词
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被视为吉祥和祝福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 愿。
详细描述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莲花常被用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比如,在生日 时赠送莲花图形的礼物,寓意着祝福对方长寿健康;在结婚时赠送莲花图形的饰品,寓 意着祝福新人幸福美满。此外,莲花在佛教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被视为佛的象征,代
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跨界合作
莲文化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 ,如与时尚、音乐、电影等领域 的合作,拓展莲文化的影响力和
受众范围。
如何更好地传播莲文化的魅力
加强宣传推广
举办特色活动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网络、社交 媒体等,加大对莲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 提高公众对莲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举办具有莲文化特色的活动,如莲花节、 莲花摄影比赛、莲花诗歌朗诵等,吸引更 多人参与和体验莲文化。
详细描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被视为纯洁的象征,因为它出淤泥 而不染,代表着清白和无暇。同时,莲花的优美形态和独特 的韵味,也使其成为高雅的代表,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气质和 风度。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莲花在爱情和婚姻方面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和美满幸福 的婚姻。
详细描述
在古代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莲花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婚姻。例如,在中国传统婚 礼上,常常会用到莲花作为装饰,寓意着新婚夫妇的美满和幸福。此外,莲花在 佛教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被视为佛的象征,代表着神圣和庄严。
莲文化de

莲与佛的关系
• 莲花,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 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那 样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污泥而不染” 与迎着酷夏骄阳而盛开的特性赢得了佛教 至高无上的崇拜。
• 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 受佛教教义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 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 泛。
千年古莲发芽之迷
• 一千多年前结的莲子,到现在如不早已腐 朽,也已变成化石,早已没有生命,怎能 发芽开花?千年古莲子能开花听起来真是难 以置信的。然而,这竟是事实!
• 科学家说,莲子所以能有此惊人的生命力主要是因 其自身的结构特殊。
• 莲子外表的一层果皮特别坚韧,果皮的表皮细胞下 面有一层坚固而致密的栅栏状组织,气孔下面有一 条气孔道,果实(莲子)未成熟时空气可以自由出入; 果实完全成熟后,此孔道即缩小,因而空气和水分 的出入受阻,甚至微生物也不易进入,使果皮内成 了一个“密封仓”。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
哲理荷魂——莲与佛教
•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 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 “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是坐在 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 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 抛洒莲花。大家还知道哪些莲与佛教的故 事,都来说说!
莲与美食
• 香喷喷的荷叶饭、甜滋滋的莲子粥、翠嫩 嫩的酸辣藕……一定让大家垂涎三尺吧! 莲不仅好吃,还有很多作用哟!
• 李时珍《本草纲目》莲子:补中养神,益 气力,除百疾。
• 莲藕:主治热渴,散留血,生肌。
莲文化

• 莲,又名荷,菡萏,芙蓉,芙蕖等, 因生长在水里,又名水芝,水花, 水芸,水旦,水目,泽芝,因圣洁 高雅的气质,又赐以君子花,凌波 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碧波仙子、 风露佳人等美称
莲的用途
• (1)食用:莲子莲藕都可食用。 • (2)药用:莲叶可降血脂;莲子补中养神, 益气力,除百疾;莲藕,主治热渴,散留 血,生肌。 • (3)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是一幅美景
花有花的语言,花也有花的心事。 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百花中唯莲独 有,但或许,她也会因此而寂寞。你或 许会说,看,那一池荷塘,有多少莲叶 陪她舞蹈?然而,她却一直在等那一个 人的回眸。为什么有人总是错过,在青 涩的季节路过,或是在秋霜的时候来临, 只是错过了那亭亭的时候。
就在众荷之间 /我把我的一生都 /交付给你了 /没有什么可以斟酌 可以来得及盘算 /是的 没有什么 /可以由我们来安排的啊 在千层万层的莲叶之前 /当你一回眸
大明湖荷花是山东济南市的市花。这座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景迷 人处是盛产荷花的大明湖。湖上的翠绿荷 叶、鲜艳荷花,倒映在碧水之中,与婆娑 垂杨交相辉映,组成一幅迷人的赏荷图, 令人驻足流连,思绪万千。古往今来,多 少文人墨客为这里的荷花吟诗赋词,清代 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赞道:“四 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污泥而不染,清 洁无瑕。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 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 人的传统。
“莲花夫人”的故事
• 佛经中有一则“莲花夫人” 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 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 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 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 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 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 比喻经历的辉煌。
莲文化

莲系
中国莲系
• • • • I.大中花群: a.单瓣类:1.单瓣红莲组 2.单瓣粉莲组 3.单瓣白莲组 b.复瓣类:1.复瓣粉莲组 c.重瓣类:1.重瓣红莲组 2.重瓣粉莲组3.重瓣白莲组 4. 重瓣洒锦组 d.重台类:1.红台莲组 • e.千瓣类:1.千瓣莲组 • II. 小花群: • a.单瓣类:1.单瓣红碗莲组 2.单瓣粉碗莲组 3.单瓣白碗 莲组 • b.复瓣类:1.复瓣红碗莲组 2.复瓣粉碗莲组 3.复瓣白碗 莲组 • c.重瓣类:1.重瓣红碗莲组 2.重瓣粉碗莲组 3.重瓣白碗 莲组。
•谢谢观赏
莲的品种及其 作用
莲,又叫荷花、芙蕖(qú)、水兰、水芙蓉等,是多年 生草本睡莲科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日本和 印度栽培历叱最早。莲科有8属,80多种。我国有4属10 种。根据用途可分为藕莲、子莲、花莲;根据花瓣数可 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单瓣癿和半重瓣癿多为子莲 和藕莲系统,重瓣癿多为花莲系统。莲没有明显癿主根, 根状块茎----藕,肥大、多节、内有孔。节下长出丌定根, 生在浅水污泥里;节上生出右柄和花梗,伸出水面。蓝 绿色癿荷右,外有蜡质白粉,表面密生茸毛,右柄上有 密刺,花单生在花梗癿顶端。莲每年夏季开花,碧水之 中,绿右红花,高雅、纯洁、美丽,可供人观赏,美化 环境。莲全身是宝:藕可食用,制藕粉;莲子是滋补食 品;藕节、莲子根须、右子、花、莲篷都可入药莲不宗 教文化
莲与饮食文化
莲花,能活血化瘀、解暑、去热毒,可用于治疗跌打 损伤,还具有祛风化湿癿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疮疥癣。 莲须用于治疗吏血、鼻衄、崩漏、便血、虚热烦闷、 干渴等症、便秘、溲赤。 莲房能活血化瘀,治疗崩漏、 下血、腹痛、血痢、溺血。荷右既可入馔又有一定癿 药用价值。盛夏之时用鲜荷右煮粥或煮茶食之,还能 防止中暑。 荷右味苦性平。能止渴,清暑,治疗产后 口干、心肺烦躁。还能治腹胀、腹痛、产后胎衣丌下。 莲子又名藕实,古人认为经常服食,百病可却,因它 “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有补脾 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止带等作用。主要用于 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
莲文化资料

莲文化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代表着纯洁、高雅和美好。
莲花的娇艳与莲叶的清新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因此莲文化在中国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莲在佛教或道家文化中也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被视为悟性、净化和升华的象征。
莲花象征之美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花卉,被赋予诸多美好寓意。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洁净而不妖艳,从古至今一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和纯洁灵魂的象征。
莲花在古代文学作品、绘画中被广泛描绘,传达出中国人崇尚纯洁和优雅生活的理念。
莲叶意蕴之清莲叶是莲花的载体,其意蕴同样丰富。
莲叶覆盖在湖水之上,不染尘埃,随风摇曳,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莲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一种清净高洁的精神境界,倡导人们不为物欲所沾染,保持心灵清澈。
莲的文化传承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古代文献、诗歌、绘画中都留下了关于莲花的印记。
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艺术和文学领域,传达出一种纯洁高雅的审美情怀。
莲的形象也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莲文化与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人们对纯净、高尚的追求从未改变,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莲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结语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莲花的高贵与莲叶的纯净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愿莲文化永远传承下去,为世人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温暖。
莲文化-综合学习

莲文化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
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是印度的国花。
莲的圣地:1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深处,传说有个开满莲花的圣地,这里就是西藏的墨脱。
藏在大山里的墨脱至今没有公路,只有在夏秋冰雪融化的季节里才能与外界相通,墨脱也因此成了西藏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她是一片从来没有开发过的处女地。
而对于我们这些徒步爱好者来讲,走进墨脱也成了我们的梦想。
2不知从何时起,西藏,这个名词,进入了我的生命..而,在安妮的笔下,我了解到,在西藏神秘的沃土中,盛开着墨脱,这朵莲花.........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
西藏著名的宗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
”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
莲的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答案:莲花七人行车菩萨前(打一植物)莲花一朵芙蓉出碧波(打一植物)水浮莲不断用心改革(打一植物)莲雨连横山草依依(打一植物)雪莲临邛道侧初茶绿,化雨东风畅慧心(打一植物)红雪莲一念难分此夜中(打一植物)莲子素手把芙蓉(打一植物)白莲花芙蓉生在秋江上(打一植物)水浮莲连日来苏北一直下着雨(打一植物)雪莲调整一连三十日(打一植物)旱莲半辈荣光虚耗尽,待老迈,须思改(打一植物)莲藕莲的歇后语: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莲蓬结籽——心连心莲生水中——不扶自直成熟的莲子--心里苦莲藕有节又有孔--似通非通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莲的介绍:莲花?荷花?睡莲?赏莲花,光是这些花的称呼,就让很多游客搞不清楚其中的差别,事实上,莲花就是荷花,而睡莲则是与荷花不同品种植物,两者可是有很大的差别。
莲 文化

西湖白莲。
西湖红莲
。
睡莲品种
碗莲品种
莲子
莲蓬
莲子
莲藕
莲 藕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藕断丝连之谜 莲文化的兴盛 荷花的小常识
莲的饮食
莲的景点
莲的传说
观赏莲花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 1915年,人们在辽宁省普兰地下挖出了一些古代 的莲子。这些莲子外壳十分坚硬,简直像石头一样 。科学家们先将莲子泡在水里。过了几个月,莲子 没有变化。科学家们发现,莲子的外壳十分致密, 水分无法渗透。于是,他们把莲子外壳切开了一条 小缝隙,然后又将它们泡入水中。两天后,莲子抽 了芽,而且发芽率高达96%。1955年夏,幼芽居然开 了花,经科学家鉴定,这批莲子已有上千年的寿命. • 由于这批莲子外壳坚硬,水分和养料不易流失。同 时,他们长眠地下的混炭层中,那里缺少使种子萌 发的条件。因此,这批莲子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最终出土,在科学家们的探究下发出芽来。
莲文化的兴盛(1)
• 隋唐以后,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有关荷 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内容更加 丰富多彩;在饮食文化中,荷花已进一步成为人 们养生保健的名贵补品。同时荷花凭借它的色彩 艳丽、风姿绰约进入了私家园林。如长安城外东 南隅有秦汉时宜春苑,隋朝建都长安后,更名为 芙蓉园;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曲院风荷 。尤其是经过贞观之治后,荷花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成为工艺美术家创造的灵感来源。如隋唐时 期的瓷器、铜镜等的装饰多采用莲花花纹;金银 器上,尤其是盘边缘,多饰以富丽的莲瓣纹,整 个风格华丽而真实。
<
三>荷藕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荷藕文化
秦汉时荷藕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步渗透到农业、经 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 我国的医学从秦汉起开始了新的发展。《神农本草 经》中就有莲藕药用保健功能的描述。东汉谯县华佗,是 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神医,他在手术前,先给病人饮麻沸 散,使其失去知觉,刳[kū]割腹背后缝合伤口,最后涂敷 以藕皮等制成的膏药,四五天后便可愈合。荷花遂成为我 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西汉时期,乐府歌辞逐渐盛行,由此产生了众多优美的 采莲曲谣。其中有《采莲曲》(又称《采莲女》、《湖边 采莲妇》)等,歌舞者衣红罗,系晕裙,乘莲船,执莲花, 载歌载舞,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是我国广大人民最喜 爱的民间传统歌舞之一。
莲文化活动实施方案

莲文化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莲花象征着纯洁、高尚和美好。
为了弘扬和传承莲文化,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莲文化活动,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目的。
1. 弘扬莲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公众文化素养。
2. 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3. 打造品牌活动,提升社区形象,增加社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活动内容。
1. 莲花艺术展览。
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莲花艺术展览,展示莲花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说,让居民近距离感受莲花之美。
2. 莲文化讲座。
邀请莲文化专家进行讲座,介绍莲花的寓意、历史、文化内涵等,让居民了解莲花的深刻含义,增进对莲文化的认知。
3. 莲文化手工制作。
组织莲花手工制作活动,教授居民制作莲花灯笼、莲花扇子等手工艺品,让居民亲身参与,感受莲文化的魅力。
4. 莲文化艺术表演。
举办莲文化主题的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表演,展示莲花的美丽形象,激发居民对莲文化的情感共鸣。
5. 莲文化体验活动。
组织莲花观赏、莲池荷塘游览等体验活动,让居民亲身感受莲花的清新与美丽,增进对莲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四、活动推广。
1. 社区宣传。
通过社区广播、户外宣传栏、社区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活动信息,吸引居民关注和参与。
2. 合作推广。
与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学校等合作,共同推广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和参与人数。
3. 媒体宣传。
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活动报道和宣传,提高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活动保障。
1. 组织策划。
成立活动策划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资金支持。
争取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用于活动场地租赁、物资采购、专家讲座费用等。
3. 人员配备。
组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活动组织和服务工作,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安全保障。
加强活动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莲藕外婆的家在巴河镇,那是一个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水乡小镇。
小时候的我曾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那里不但有美丽的湖光山色,而且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最闻名的要数莲藕了。
说起那里的莲藕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听爷爷的爷爷说:从前有一只美丽的仙鹤,嘴里叼着一颗仙丹从家乡上空飞过,不小心把嘴里的仙丹掉进了巴河的芝麻湖里,从此芝麻湖里就长出了我们现在吃的莲藕。
那里的莲藕支儿长,个儿大,皮白肉嫩。
刚挖出来的莲藕只要用水把泥巴洗干净,就可以看见它真正的颜色,白光光,胖乎乎,真是出污泥而不染。
但与众不同的是家乡的莲藕比一般的藕多一个藕眼,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三眼一排,距离相等,的确美。
外婆常对我说:“你吃了家乡的莲藕会比别人多长个心眼,比别人更聪明。
”听了这句话后,我每次都是抢着吃,现在的聪明可能就是多吃莲藕吃出来的吧!那里的莲藕不但外表好看,吃起来更别有一番风味。
吃莲藕的时候十分有趣,你咬上一口,藕断丝连,再把剩下的藕往下一拉,会拉出很长的丝来。
微风一吹,藕丝沾在脸上痒痒的。
如果多咬几口,藕丝飘在下巴上,真像一位飘着白须的百岁老人,别有一番风趣。
除生吃以外还有很多种吃法:炒藕片吃,煨藕汤喝。
每逢佳节,各家各户就会把藕切成半寸厚的圆片,再在九个孔中塞满肉馅,外面糊上一层面粉,用油一炸,金黄松脆,可馋人了,这还是巴河镇的一道名菜。
台湾同胞回家探亲都要点上这道名菜,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但我最爱吃的还是藕粉圆子,咬一口既甜又细腻,回味无穷,越吃越爱吃。
你如果随我到外婆家做客,我一定让你把那里的特产莲藕吃个够。
说莲莲花又叫荷花,是一种水生植物。
根系生于污泥之中,绿叶浮于水面。
夏日,莲就摇曳于清水、绿叶之间,似九天仙姝,或玉洁冰清,或高贵艳丽。
美、妙,清香,使人爱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从心而发,自然而成。
莲,花中之君子也,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这是宋朝大儒周敦颐先生在《爱莲说》一文中对莲花的描写与评价。
如果说这几句话是先生对莲的风韵、风骨的描写与评价,那么下面这段话则当是对莲之神韵,莲之本质最透彻最精辟的描写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出于污浊而不污浊,长于淤泥而无污垢,生出的是清香,是美丽,这就是莲。
莲是美丽的,莲是高贵的。
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杰,都把莲看做自己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
把莲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楷模。
在污浊的社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莲给了人们多少信心、勇气,使人们勇于坚守真、善、美,抗击假丑恶。
有多少人像莲一样在污浊中,在黑暗中,放出清香、美丽,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缕,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造就一片清凉。
世人爱莲之美,敬莲之风雅与气质,又称它为出水芙蓉。
如果说莲在俗世生活中为人们所爱。
那么莲花在东方的佛教中就更为人所称道。
莲花的完美,超凡脱俗之气被视为永恒超越的精神象征。
在庙堂的壁画,雕塑与典籍中,诸佛与大菩萨常常端坐于莲花之上。
在此,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象征。
它寄托着人们对永恒,对未来,对超越而美好世界的渴望与理想。
朋友,或许我们并不是一个佛门的修行者,就如席慕蓉所说:“不能像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快乐啊忧伤啊,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们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幸福美好世界与生活的渴望却都应一致的,那么,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象莲花一样给世界放出一缕清香,装点一分美丽。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从小就向往“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为此,我常常独自一人去看莲花。
今年夏天,听说莲花开了,我又去看莲花。
来到池塘边,放眼望去,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满池的碧绿,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的莲叶中冒出一朵朵清新的莲花,犹如众星拱月一般,美极了。
一朵朵莲花亭亭玉立,有的尽情盛开,随风起舞;有的含苞待放,却又不失优雅。
看吧,有蜻蜓呢,正在半开半合的莲花上轻盈的跳着芭蕾舞,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呀!在我的身旁就有一朵盛开的莲花,凑近一看,花瓣白中带粉,粉里泛红,无比晶莹,堪称白璧无瑕,一股股淡淡的幽香若有若无,沁人心脾,看着这迷人的莲花,会令人不由自主得心生怜惜之情,使你不忍采摘。
好美呀!正当我想凑近这朵莲花细细欣赏一番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我半个身子已经掉进了荷塘。
哇噻!一阵呛鼻的恶臭劈头盖脸袭来,我差点晕了过去,水面上还直冒泡,我赶忙屏住呼吸,顾不得又脏又臭的淤泥,连滚带爬上了池塘硬地,看看自己满身淤泥的狼狈样子,再看看阳光下那娇艳动人的莲花,我不禁惊诧于它的美了。
此时此刻,我的心被震撼了,我真正领略到她的美,真正感受到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的,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又有多少人像这小小的莲花一样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呢?我愿是那一朵小小的白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我很喜欢斗龙庄园,因为那里风景迷人。
其中,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就是那满池的荷花。
看着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我心中就涌起一股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里的荷花,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幅美丽的水粉画;坐上船,划到荷花池中,满池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美少女,穿着绿裙子在跳芭蕾舞呢!伸手摸一下她们,柔柔的、滑滑的,那感觉真的好极了。
看着这满池的荷花,我不禁想起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人间流行一种瘟疫:头上长疱,脚底流脓,四肢无力,骨瘦如柴,最后不治而亡。
这病只有天上的“化雨星”才能救。
可是没人敢到天庭,因为拿到“化雨星”那个人是要付出整个生命的。
就在危难当头,有一个名叫“荷花”的小姑娘,挺身而出,愿到天庭夺取“化雨星”。
小荷花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庭,她设计拿到了“化雨星”准备离开时,却被一位天神发现了,结果,她被抓住了。
荷花被抓住的那一刻,她用力把“化雨星”向人间抛去,一阵电闪雷鸣过后,一场大雨从天而降。
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浇过之后,怪病都好了。
可是这位小荷花却被天神变成了植物,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造福的姑娘,就把这种植物称为“荷花”。
其实,在佛教里,莲花是佛国的象征和圣花,大家都知道寺庙里通常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他身穿通肩大衣,手持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佛经说,这是释迦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们讲经说佛的姿态;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引导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净土。
在翻读佛经典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有的也是用莲子串成……想到这,我更喜欢家乡的荷花了。
《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每次想起这首诗,脑海里就会出现采莲姑娘们嬉笑着采莲的画面。
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却能想象得出:满是荷叶的水塘里,隐隐约约能看到几只小船穿梭其中,采莲姑娘们甜蜜的笑声和朴实的歌声,从那之中传出来。
荷花身上特有的清香萦绕在鼻梁旁,似乎自己也成了“花中君子”,气质就如“出污泥而不染”一般……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她以清纯脱俗,与世无争的形象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的目光。
当一滴露珠从莲的花瓣上滑到花瓣尖儿又调皮地碰到莲叶上再滚落到水中时,轻轻的一声“扑通”,给心灵上增加了一种震撼。
露珠滑动滚落的声音,我能听到,我的心也能听到,是那样的轻微,让人不得不仔细聆听,然后,忽然会有一种安静无杂念之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水乡的柔美造就了莲的清爽,虽然我生在江南,也住在江南。
却从未见过真正的“荷塘”,偶尔会发现路边池塘里多了几朵荷花,也偶尔会看见几个调皮的孩子下水摘几枝莲蓬,偷偷的窃笑和逐渐舒展的眉根以及微微上杨的嘴角,让人想起了什么,又忘掉了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与我无缘,但我能感觉得到;采莲女的歌声与我无缘,但我也能想象得出。
也许,在现在,真的没有古代诗人所说是“莲”之美景,采莲女的歌声也离我们远去,然而,它却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在水中成就了她的君子风范,也在水中展示了她的淑女风采,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依旧保持着她一贯的作风——亭亭玉立,远离纷争。
而我们需要向她学习的,就是静下心来,合理放松……“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再次品味这首诗,采莲似乎如此有趣。
《又一朵莲花》傍晚,暑气渐渐退去,凉爽的晚风送来淡雅的清香,驱散了身上蓄积一天的倦意,让我顿觉神清气爽!我随着花香缓步前行,去追寻那芳香之源,越往前走,香气越发馥郁,终于,一池香荷呈现在我的眼前,“啊!好大一池荷花!”我不由惊呼。
夕阳下,满池的盛开的荷花挨挨挤挤,热热闹闹,犹如一群活泼欢快的孩子,仰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
我的脑海中晃然闪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虽是黄昏,但放眼望去,那圆圆的荷叶像一条绿毯铺在碧水之上,让那些调皮鱼儿失去了露脸的机会,倒是那些五彩斑斓的蜻蜓在莲花间卖弄着蹁跹的舞姿。
莲叶上,一朵朵红艳艳的莲花亭亭玉立,像一位容颜娇美的小姑娘。
微风轻拂,花儿们牵起圆圆的绿裙曼舞起来,这优美的舞姿,让莲叶上的一粒粒“珍珠”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有几粒“珍珠”动作幅度太大,竟滚下那宽阔的绿床,“波”地一声扎在鱼儿身上,吓鱼儿逃之夭夭,见此情景,那些花儿不由笑得花枝乱颤!真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不得不佩服前人酿出的佳句来。
此刻,看着这清丽可人的莲花,嗅着芬芳宜人的清香,闭了眼,恍然间顿觉自己也幻化成池中清亮的一朵莲花,在这翡翠妆砌的舞台尽情地歌着、舞着……不知什么时候,夕阳渐渐隐去眩目的辉煌,一层淡淡的水雾悠悠泛起,仿佛给池塘披上一袭轻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应此时最佳的注脚吧!你看,眼前的荷花不就像那冰清玉洁的青春美少女,它不为“淤泥”污染,更不随波逐流,俏立于清清白白的水中,散发着脉脉的幽香,绽放着生命的本色,真不愧是一位高雅、清纯、坚贞的君子啊!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带走满池的风采。
我知道,又一朵莲花将在我的心底悄然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