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平台和多媒体集群调度的移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作者:魏云东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01期针对相关的数据采集行业,我们首先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整体的研究。
针对数据采集的使用作业情况进行了需求上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概念,对该系统的理论逻辑设计以及相关的功能模块设计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本文主要对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研究。
【关键词】Android平台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1 Android平台开发的具体流程首先是开发框架的构成。
开发者在开发的过程中,把Android系统自身的开源性、开放性特点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嵌入式开发。
利用现阶段的移动终端的普及化,提高设备的可操作性,把开发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底层操作系统层、中间件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应用程序层。
其次就是前期的平台搭建准备。
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的研发是一种应用程序开发类,这种应用程序的实现语言是Java技术,技术的使用平台是移动智能终端,也是智能型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
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基于Android平台搭建一个适合自己软件的开发环境,需要以下的开发工具和程序的开发包:包括JDK、JDK是提供Java编译环境的基本条件。
在最新版本的JDK中自动包含了JRE,这为Java的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环境。
除此之外,就是Eclipse,这是Java的IDE的一种开发工具。
最后就是具体的环境搭建流程。
进行了前期的开发环境准备阶段之后,就要构建一个具体的环境搭建流程,要基于PC版Windows操作系统来进行一定的桌面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问题;在进行Android平台开发过程中,以及相关的环境搭建中,其使用的JDK工具以及Eclipse环境,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顺序进行工作,并要做好一定的检查工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中出现错误。
2 具体的功能模块设计由于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要进行一些地理数据的实践采集作业,所以在进行相关设计的时候,采集终端的主要应用平台以下面几种模块为主:2.1 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就是要把提供相关的地图、底图以及图层的各种数据的采集加载功能,这种功能一定要支持自定义瓦片地图的叠加功能,这样就可以把数据有效的融合多图层信息,让采集数据变得更加可视化,对于采集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的提高目标地理环境数据的采集情况。
基于Android平台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校代码:10286分类号:TP338.2密级:公开U D C: 004.8学号:138204基于Android平台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生姓名:孙星导师姓名:吴含前副教授李登高高级工程师申请学位类别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工程领域名称软件工程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8月5日研究方向运动软件学位授予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主席刘肖凡评阅人盲审2018年8月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HUMAN MOTION INFORMATIONCOLLECTION SYSTEMBASED ON ANDROID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Southeast University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BYSun XingSupervised byProfessor Wu Han-QianSenior Engineer Li Deng-Gao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August 2018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基于Android平台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研究报告

基于Android平台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Android平台数据采集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从研究与实现两个方面,对基于Android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展开探讨,旨在提升移动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度。
一、研究1.数据采集的重要性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各类APP的广泛使用,数据采集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用户习惯到市场需求,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移动数据采集的挑战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面临数据保护和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以及各类移动设备性能和网络环境的差异等多方面的限制。
3.基于Android平台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Android平台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手机操作系统,为此基于该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等多重手段,可以提高其数据采集效率和准确度。
二、实现1.数据采集的实现途径目前,移动数据采集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API调用,屏幕录制和模拟操作等方式。
2.基于Android平台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需要实现以下方面:(1)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Java语言是Android平台的主要编程语言,开发时需掌握该语言和相关的开发工具。
(2)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平台:如Android Studio。
(3)架构设计:在实现前需要先进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基本的功能、数据库设计等。
(4)数据采集实现:选择API调用或屏幕录制等方式实现数据的采集。
(5)用户隐私保护:保证数据采集过程中用户隐私的保护,并避免其对用户造成的困扰。
总之,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需要对相关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对移动设备的异质性及其限制有深入的认知,才能实现高效,准确和可靠的移动数据采集。
三、总结本文从研究和实现两个方面,对基于Android平台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探讨。
从研究中我们可知,移动数据在当前及未来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的实现》范文

《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的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Android作为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重要一环,其应用场景愈发广泛。
其中,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数据采集技术因其高效、便捷、实时的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的实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Android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的背景与意义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数据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移动终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数据具有极高的价值。
通过Android移动终端数据采集,可以实时获取用户行为、环境信息、设备状态等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这些数据还可用于科研、医疗、教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Android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的技术实现1. 数据采集需求分析在进行Android移动终端数据采集前,首先需要明确数据采集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如用户行为、设备信息等)、采集频率以及数据的传输方式等。
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采集方案。
2. 开发环境搭建为了实现Android移动终端数据采集,需要搭建相应的开发环境。
这包括安装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配置Android SDK 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Android系统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以便更好地进行开发。
3. 数据采集方法在Android系统中,可以通过API接口、传感器、日志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其中,API接口是最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以获取设备的基本信息、网络状态、用户行为等数据。
传感器则可以用于获取设备的位置、运动状态等数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Android系统日志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4. 数据传输与处理在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或本地存储设备进行后续处理。
这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蓝牙传输、USB等方式实现。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邵雯娟【摘要】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实时视频采集系统,提供对视频信息的基础管理操作,从而保证重要视频能够及时保存和备份.客户端提供录制、添加、删除、播放视频信息等功能,通过Socket连接,与远程服务器进行实时交互,实时上传录制的视频;服务器提供用户权限管理、视频分类查找、视频播放和操作功能.【期刊名称】《电脑与信息技术》【年(卷),期】2015(023)003【总页数】4页(P31-33,66)【关键词】视频采集;Android;Socket;C/S模式【作者】邵雯娟【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 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91.41在4G时代,移动网络的性能得到了飞速地提升,使得基于音频、视频的服务成为可能,并且已经成为当前网络服务的主流,如:实时视频聊天、视频上传、在线直播等。
随着安卓手机功能的不断优化,照片越来越清晰,视频越来越高清,然而,这样不断将高清视频放在手机里,手机储存容量将经受巨大考验。
相对手机存储卡的容量限制,硬盘的存储性价比更高,且在电脑上操作视频更方便可行。
因此,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视频采集系统,实时录制视频,并将所录制的视频上传到电脑服务器端,方便保存和整理。
该系统能适应当前网络的发展趋势,传输性能流畅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场景。
本课题采用C/S模式客户端是基于Android 2.1及以上版本,可以实时录制视频,并保存到手机sdcard中,用户可选择浏览视频首帧画面方式手机采集视频,然后上传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用Delphi进行开发设计,主要实现对视频操作管理:添加,查找,整理和清理。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采用Socket套接字实现连接。
数据库使用的是SQLServer2005,数据库与服务器端通过JDBC进行连接。
本系统的核心是手机客户端如何完成视频的录制工作,录制视频、保存视频功能需调用Android中的核心音视频录制类MediaRecorder。
基于Android的数据采集处理实验系统设计

整个 电路控制 , 该处理器采用 S T M 3 2 F 1 0 3 V E T 6芯
片 。主芯 片控制 传感 器 模 块 采集 数 据 , 并和 蓝 牙 模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1 0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0 7 - 2 4
0 引 言
A n d r o i d是 一 个 开 放 性 的 开 发 平 台 , 是 基 于
采集数据
采 集数据
L i n u x的 自 由及 开 放 源 代 码 的操 作 系 统 ¨ 。 由于 A n d r o i d开源及 价 格 相 对 较 低 的原 因 , 使用 A n d r o i d 移 动终端 可 以大大 的降低 成本 , 最近 几 年里 A n d r o i d
2 软 件 设 计 与 实现
根据 用户 的需求 , 软件 的运 行平 台采用 A n d r o i d
平台, 实 现与 数据 采 集 端 的无 线 通 信 。软 件 包括 后
第 5期
汪国磊 : 基于 A n d r o i d的数据采集处理 实验 系统 设计
71
通过获取 的设备来 获取设备名称 和 MA C地址并
下位 机是 以 A R M 为 核 心芯 片控 制 数 据 采集 和发 送 的数 据采集 终端 J 。A n d r o i d平 台 通过 蓝 牙 选 择 连 接一 个或者 多个 数 据 采集 终 端 实 现 数据 的传 输 , 其
系统 的组成 如 图 1 所示。 1 . 2 硬件 设计 数 据采集 端是 通过 采集传 感器 技术 采集 环境 数
基于Android的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与研究

基于Android的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与研究作者:***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0年第02期摘要:文章基于Android實时信息采集与传输问题,给出系统开发中采用的关键技术,程序开发采用Java语言设计,采用Android手机,以Linux内核软件开发平台为基础进行详细的软件设计,对系统核心功能进行详细的划分并对其功能做了详细设计,并给出了一些主要功能模型设计与实现,经测试表明本设计基本可以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关键词:模型设计;视频采集;视频传输;Android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02-0025-03Abstract:Based on the problem of Android real-tim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this paper presents the key technologies used in the system development. The program development uses Java language design,Android mobile phone,and Linux kernel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as the basis for detailed software design.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are divided in detail and its functions are designed in detail,and some main function model settings are given the test shows that the design can basically complete the task of data acquisition.Keywords:model design;video capture;video transmission;Android0 引言本文基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科研项目为背景,针对视频数据采集效率低下、性能不可靠、数据获取不及时的现象,着重利用Android平台、Socket通信与SQLite数据库构建移动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系统采用便携式智能手机终端平台采集视频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来构建Android平台。
基于Android的建筑物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及实现

第46卷第3期2023年7月地震研究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Vol.46,No.3 Jul.,2023地震研究46卷分普遍。
如陈小芳等(2014)基于Android开发系统研发了建筑物基本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和质检功能,有效提高了建筑物数据采集效率;龙立等(2016)以Android平台为终端,研发了城市建筑物信息采集系统,并以西安市灞桥区某街道办为例实现了建筑物数据采集;刘博(2017)研发了PC版和手机APP两个版本的建筑物信息采集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北京市朝阳区建筑物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工作。
上述系统均采用通用的数据信息采集标准,对不同结构类型建筑不具有针对性,且缺少多层级权限分配。
基于此,笔者针对地震灾害承灾体抽样详查工作的需求,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设计房屋建筑详查信息表单,开发了以Android平台为移动终端,基于移动GIS的建筑物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可为房屋建筑地震易损性建模分析提供支持,支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1系统设计1.1需求分析传统的建筑物信息外业采集主要是以技术人员实地调查为主,按照表格列举项对采集信息进行记录,返回内业后通过数据编辑、属性录入等来实现(FEMA,2002)。
一是由于建筑物信息采集覆盖范围广、数据详实程度要求高,需要投入大量外业调查人员协同开展工作。
但导致耗时耗力,时效性低,且人工录入环节易出错,无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刘建等,2019)。
二是由于建筑物结构类型的多元化及特征的差异性,通用的数据信息采集标准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李晋等,2017)。
因此,为规范化不同结构类型数据采集标准,提高建筑物信息采集效率及准确性,笔者设计研发了一套基于Android的建筑物信息采集系统。
系统设计应满足4个方面的需求:①支持多人同时开展建筑物信息录入,并提供多人同时编辑同一数据的并发访问机制;②支持多层级权限分配,通过在后台系统设计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实现数据的分级使用和管理;③针对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的建(构)造特征,提供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详查表单;④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系统部署在行业内网上,需登录VPN后方能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开发
• Software Development
【关键词】多媒体集群调度 LTE Andriod APP
1 应用背景
1.1 业务需求
近年来,民航运输业飞速发展,机场客
基于Android 平台和多媒体集群调度的移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文/冯光洁
货运输吞吐量快速提高。
以2015年为例,全国完成旅客吞吐量9.1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完成货邮吞吐量1409.4万吨,比上年增长3.9%,飞机起降865.55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
伴随高速增长,机场场面拥堵,跑道冲突事件与航空器冲突事件时有发生,以2015年为例,全年共发生事故征后394起,同比增长14.9%。
减轻地面运行冲突概率,提高机场场面运行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机场的设备较为落后,场面工作流的数据主要依靠一线工作人员语音通信、纸笔记录实现。
如何获取时效和便利的航班数据、一线工作流数据,避免遗漏和重复,改进人员的调度效率,使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人员行为的有效追溯和评估进行的更为便捷,已经显现得越来越重要。
1.2 解决方案及实现目标
为提高机场运行安全和效率,提升机场航班保障能力和旅客服务质量,本文提出基于 Android 平台和多媒体集群调度的移动数据采集系统。
该系统利用普天多媒体集群通信系统、Andrio 平台以及LET 通信网络,集成了航班信息发布系统和语音对讲系统,运行在PC 端的系统使运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机
场内一线工作人员的状况,运行在移动设备端的APP ,通过机场无线数字(LTE )平台方便一线工作人员与调度人员之间实时的双向数字通信,通过数字化的语音、集群对讲等多种方式提高调度人员与保障人员的沟通效率。
整个平台实现了航班动态信息及时共享、工作流数据的自动录入、保障任务执行情况自动统计,提高了机场航班保障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
2 基于Android平台和多媒体集群调度的移动工作流系统
2.1 系统架构
系统由APP 应用—航务通服务器、处理数据服务器、多媒体集群调度服务器,手持移动终端、PC 管理端组成,其中多媒体集群调度服务器、PC 管理端需要部署在机场单位调度室内,APP 应用服务器、处理数据服务器部署在计算机中心,手持移动终端由一线工作人员随身携带。
系统服务器间数据流的拓扑图如图1。
无线网络采用的是LTE 集群通信专网,是在机场场面民航从业人群内,提供专业应用的无线通信网络。
其具有以下优势:话音、数据、视频、多媒体集群调度;频谱效率高:上行
度和纬度),在电子地图上将被定位的对象位置实时标注出来的技术和服务。
当游客开启GPS 定位功能后,卫星不断向手机发射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手机内置GPS 模块接收到信息后,根据三角公式计算出智能手机的位置,通过GPS 信号接收机不断地更新位置信息,就能计算出移动方向和速度。
3.2 功能设计
3.2.1 旅游动态发布
不同的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的淡季与旺季,针对这两种情况,景区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合理调控游客数量。
景区管理员通过信息发布入口将景区景点的实时旅游动态通过客户端发布到服务端,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当游客访问系统,系统请求服务器访问数据库,将存储的旅游动态显示在用户界面上。
3.2.2 景区信息查询
游客还未到达旅游景区或正在做旅游计划时,可以提前了解包括风情文化,人文背景,历史渊源等。
游客通过关键字查询,系统将相应数据库查询,将匹配到的景点数据发送到手机客户端,此时用户可在界面上查看到这些信息,以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呈现。
3.2.3 景区推荐线路
一个景区往往不止一个景点,在面对多个景点时,游客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游览路
线,特别是在一些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较远、路标不友好的景区。
本系统结合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景区淡季与旺季的热门路线统计情况,在系统设定一些热门游玩路线,为自助游的游客提供专业化的参考。
当然,在游览的过程中,游客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自主更改行程,更好的实现游客个性化旅游,有效缓解景点超负荷接待的情况。
当游客在推荐路线上看到想要游览的景点时,可以调用手机安装的地图导航前往。
3.2.4 景点智能语音播报
景点智能语音播报的原理是,系统利用手机内置的GPS 实时定位游客当前的地理位置,当游客进入距离景点半径一公里范围内时,手机自动播放预先存放在服务器器中的景点介绍,包括文字语音等多媒体信息,通过对景点特色的全面讲解,帮助游客了解景点历史文化,能够有效解决林芝导游短缺问题。
若游客对该景区不感兴趣,也可以手动关闭语音,当游客进入到另一个景点半径范围内,系统又会启动另一个景点的语音播放。
4 应用成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林芝景区自助语音导游系统于2019年在西藏林芝地区鲁朗小镇推广应用,经客户化调整,旅游机构接入,完成了现场数据初始化、用户培训与实施等内容。
该项目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对游客、资源、资金等内容进行掌控,实现人、物、财等多元素管理,有效提升智慧旅游领域信息化管理水平。
同时,将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林芝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正坤,旦增达杰,刘中正.西藏林芝地
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西藏:西藏科技,2016(6).
[2]简玮侠.高可用服务发现架构的设计和实
现[J].北京:信息与电脑,2015(22).
作者简介
李丹(1993-),女,湖南省衡阳市人。
硕士学位。
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与通信工程。
傅芳(1989-),女,江西省吉安市人。
硕士学位。
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信息化。
刘勇坚(1974-)男,广东省梅州市人。
大学本科学历。
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
作者单位
1.广东省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 510030
2.广州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30
<<上接27页
Software Development •
软件开发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9
2.5bps/Hz ,下行5bps/Hz ;传输容量大:(20Mhz)上行50Mbps ,下行100Mbps ,用户面延迟小于5ms ,快速接入和应急通信;频谱宽度灵活配置1.4~20 Mhz ,支持对称和非对称频谱宽度;移动速度120~350 km/h ,多小区同频组网;加密办公内网,与同区域社会大众使用的LTE 网隔离,再通讯堵塞时,优先传送加密网的内容。
2.2 PC端功能
该系统PC 端的应用功能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三部分。
其中用户管理包括:设置用户名和密码;角色管理包括:属地指定,定制专门属于本地机场的航班信息数据。
权限管理包括:人员的权限设置。
2.3 移动手持端功能
移动手持端APP —航务通,提供移动终端的航班信息展示、工作流数据录入、集群通信等相关功能。
航务通的功能主要包括航班查询,变更告警,起降提示,我的关注,我的进程,实时对讲六大功能。
其中航班查询功能可以查询进出港航班信息,包括以下方面:日期、航班号、机号、机型、起站、落站、预达(预起)、实达(实起)、机位、预起(预达)、实起(实达)、任务、状态;变更告警功能用于显示航班的变更信息,内容包括:航班号、更新内容、更新时间;起降提示模块用于提示即时的航班信息;我的关注模块只显示用户关注过的航班信息;我的进程模块记录地面服务的起止时间;实时对讲功能模拟对讲机的作用,可以实现场面工作人员的实时通讯。
3 应用场景
下面以一个航班的国内出发为例,结合上一节提到的功能,具体讲解本文所述系统在实际场景中的使用,如图2所示。
某日,一线工作人员接到需要保障CSN3314航班的任务,通过手持移动端设备上的航务通查询功能,确定该航班的到达时间是14:30,停机位是401,机号B4405,工作人员把该航班加入我的关注,同时根据航班的停机位和机型,通过航务通的对讲功能,联系机场内单位告知相应服务的时间地点。
这时航务通的变更告警显示该航班的停机位发生改变,工作人员通过航务通的对讲功能,联系机场内单位告知相应服务的地点发生改变。
14:00航务通的起降提示显示航班马上要落地,工作人员再通过通过航务通的对讲功能,联系机场内单位确认相应服务是否到位,等行航班降落,工作人员通过航务通在我的进程中记录服务完成时间,同时跟机场内单位签单确认服务完成。
4 总结
在移动设备日趋重要的未来,民航业亟需把握APP 等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我们将继续研究,探索如何利用移动应用助力机场场面协同决策系统形成一个开放性的信息采集、融合和共享平台。
以达到实现信息交换平台、关键事件触发、起飞预排序、可控地面滑行时间、不利情况下的协同决策、协同管理航行数据。
参考文献
[1]2015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2015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单位
民航中南空管通信网络中心系统开发室 广东
省广州市 510405
图1:系统架构图
图2:应用场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