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保温技术的应用对肾移植患者体温的保护作用
围术期保温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预防效果

围术期保温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预防效果【摘要】围术期低体温是胸腔镜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会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围术期保温护理是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围术期保温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预防效果,包括定义、原理、具体干预措施、应用效果评价以及优势和局限性。
研究表明围术期保温护理能有效保持患者体温稳定,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
围术期保温护理在临床中应得到重视,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未来应注重围术期保温护理的个性化干预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手术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关键词】围术期保温护理、胸腔镜手术、低体温、临床预防效果、干预措施、优势、局限性、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应用。
1. 引言1.1 胸腔镜手术的特点胸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微创手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
胸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更轻。
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手术中出血量和血管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
胸腔镜手术技术精湛,操作视野清晰,有助于医生准确完成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胸腔镜手术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
由于手术过程中操作器械通过小孔径插入体内,减少了外界感染的风险,术后患者恢复得更加快速和顺利。
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快速、准确的特点,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手术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选择胸腔镜手术作为治疗的首选手段。
1.2 围术期低体温的危害围术期低体温是指手术后或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以下。
围术期低体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延缓伤口愈合:低体温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白细胞的活性,从而延缓伤口愈合的速度,增加感染的风险。
2. 心脏功能不稳定:低体温会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心脏功能不稳定的情况。
3. 呼吸系统受损:低体温会导致呼吸中枢受损,使肺功能减退,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
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的保温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的保温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体温护理干预的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11月80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监测手术前后体温的变化情况。
结果采取综合保温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体温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患者体温在麻醉后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失血量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重视低体温问题,采取确实有效的保温护理措施,避免患者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关键词】围手术期;低体温保温;护理干预在手术室环境中有60%~90%的患者会出现低体温[1]。
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低体温对手术患者有利的一面,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却忽视了它对机体不利的影响,如低体温可降低患者对手术伤口感染的抵抗力,可导致机体凝血功能障碍,使患者术后苏醒延迟,削弱机体的免疫力等。
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关注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及危害[2]。
本文通过对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11月80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2±12.7)岁,体重(62.5±12.1)kg。
试验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5±13.0)岁,体重(63.4±10.6)kg。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合并症。
对照组为常规手术护理,试验组为保温组,且术前、术中、术后均为患者采取保温措施。
1.2 方法1.2.1 麻醉方法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咪达唑仑0.3 mg,阿托品0.5 mg;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速度输注晶体液。
术中保温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意义

术中保温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意义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促使手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但是在手术进行的之后,会出现低体温的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这就要重视术中保温护理的应用,术中保温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患者的体温。
通过提供适宜的术中保温护理和术后的温暖环境,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因此,我们就要学习一下书中保温护理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意义吧?首先从其涵义入手。
术中保温护理是什么?1、术中保温护理的含义是什么呢?术中保温护理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体温下降。
术中低体温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影响,如延长恢复时间、增加感染风险、干扰麻醉药物的代谢等。
因此,术中保温护理的目的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这些措施包括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使用暖气毯或暖气垫、温暖的液体输注、监测患者体温等。
通过术中保温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体温下降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整体效果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因为术中保温护理的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2、术中保温护理措施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因为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的患者会失去自主体温调节的能力,特别是在长时间手术中或开放性手术中,患者更容易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
体温过低可能导致患者的代谢率下降、感染风险增加、术后恢复速度减慢等问题。
因此,术中保温护理的目的是确保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正常体温,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并且术中保温护理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如(1)保温护理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切口的打开和外科操作的刺激,患者往往会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
术中综合保温对手术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作用分析

术中综合保温对手术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作用分析作者:孙慧慧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索术中综合保温对手术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作用。
方法:选择120例实施手术治疗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分组,分别进行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常规护理,各60例。
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57.49±5.48)min、术后拔管时间(21.17±3.65)min、感染率(1.67%)、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寒战率(1.67%)、术中低体温率(0.00%)、术毕体温(36.79±0.52)均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综合保温护理;手术;低体温;术后感染手术患者可因为肌松药、麻醉药、大量液体输注、躯体长时间暴露、疼痛感强烈、失血过多等原因,导致热量丧失,引发术中低体温发生。
而长时间的提低温可降低药物代谢速度、延长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抗感染能力,还可增加心脑血管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术后恢复,对此需采取一项有效、科学的护理方式,维持术中体温平稳,避免多脏器功能的受损 [1]。
而本文在面对手术患者时,采用不同护理措施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120例实施手术治疗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分组,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7年6月19日至2018年6月19日期间完成。
入选标准:(1)患者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2)患者气管插管且全身麻醉;(3)患者均无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现象。
观察组平均年龄(52.48±5.43)岁,平均手术时间(85.62±10.35)min;性别:男性33例,女性27例;疾病类型:3例胃溃疡,19例胆石症,19胆囊炎,19例为卵巢肿瘤。
对照组平均年龄(52.97±5.35)岁,平均手术时间(85.71±10.44)min;性别:男性32例,女性28例;疾病类型:4例胃溃疡,20例胆石症,20胆囊炎,16例为卵巢肿瘤。
综合保温对围手术期患者效果的研究

综合保温对围手术期患者效果的研究作者:李春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2种不同的保温方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及出现寒战、心率增快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
方法:选择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术中及术毕温度以及两组患者出现寒战、心率增快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
结果:2组患者入室时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
实验组术中及术毕体温在正常范围,并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低体温;围手术期;综合保温;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07-02围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一般将中心温度为34~36℃称为浅低温[1],围手术期非人为低温常为浅低温。
手术患者体温过低可对病人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患者麻醉药物代谢减慢,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影响患者凝血功能,麻醉苏醒期延长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2]。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发现,我们应用综合保温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寒战、心率增快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12月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手术开始时体温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合并症。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使用暖气,除手术野外身体部分覆盖薄被。
1.2.2 实验组术前均向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将手术室温度设置为24℃~26℃,湿度在40%~60%,手术床上铺保温毯,在不影响术野的前提下,在非手术区域的四肢和躯干用棉被、肩垫、手臂保暖棉垫等覆盖以减少散热,干燥恒温箱将术中使用静脉液体、库血及冲洗液加温至37℃,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者,术中使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以减少体热的散失。
围手术期核心体温及其保护的相关研究进展

2019年10月围手术期核心体温及其保护的相关研究进展赵清侠1,张妍1,马蓓1,文强1,苟小慧2*,薛红1(1.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068;2.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IPH )在我国医疗机构中的发生率较高,核心体温是身体内部的温度,通常维持在36~38°C ,当核心体温<36℃,有时甚至<34℃,即发生了低体温症,会对患者造成一系列损伤。
美国护理、麻醉医师协会,加拿大的外科指南,英国、德国相关指南的指导意见均对于体温的关注和保温措施的实施较早。
从2015年开始,我国麻醉医师共识及护理学会的指南建议把体温的管理作为手术安全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提高保温意识,完善保温理念和措施越来越得到麻醉、外科医师及各级护理团队的重视。
关键词:围手术期;核心体温;意外低体温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9)29-0194-03DOI :10.19347/ki.2096-1413.201929080基金项目:2018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护理专项项目(No.2018HL -11);2018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新技术新业务项目(No.2018JS -31)。
作者简介:赵清侠(1973-),女,汉族,陕西铜川人,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苟小慧,E -mail :50063882@.Research progress on core body temperature perioperative and its protectionZHAO Qing-xia 1,ZHANG Yan 1,MA Bei 1,WEN Qiang 1,GOU Xiao-hui 2*,XUE Hong 1(1.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Xi'an 710068;2.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nyang,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IPH)is higher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China.Core temperature is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body,which is usually maintained in the range of 36-38℃.When the core body temperature is less than 36℃,sometimes even less than 34℃,hypothermia occurs,which can cause a series of injuries to patients.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ursing and anesthesiologists,the Canadian surgical guidelines,the British and German guidelines all pay attention to body temperature and implement warm-keeping measures earlier.Beginning from 2015,the consensus of anesthesiologists in China and the guidelines of the society of nursing suggest that temperature management be a part of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of surgery.More and more anesthesiologists,surgeons and nursing teams at all levels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of heat preserv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concept and measures of heat preservation.KEYWORDS:perioperative;core body temperature;inadvertent hypothermia综述围手术期是手术科室的关键时段,手术患者是围手术期的第一主体,麻醉科医师、外科医师、手术/临床护理部是围手术期的第二主体,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快速恢复是外科相关科室的重点工作。
预防低体温在围手术期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预防低体温在围手术期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研究预防低体温在围手术期中的作用及其进展。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之间接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手术中采取常规的护理,研究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综合保温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腋下温度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腋下体温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在围手术期的患者施行综合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在是手术中发生体温降低现象,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防低体温;围手术期;作用;研究进展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波动只会在很小的范围内[1]。
在对患者进行麻醉时,体温的波动范围会发生变化,其变化较为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腋下温度小于35.5℃则在临床中视为低体温[2]。
对患者进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时需要使用较多的灌洗液,在进行灌洗时容易带着走大量的热量,其现象对患者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次,本次对预防低体温在围手术期中的作用及其进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之间接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年龄为62至74岁,平均年龄为(65.34±3.56)岁;病程3至11年,病程平均(7.38±3.45)年。
研究组60例,年龄为61至76岁,平均年龄(67.12±5.78)岁;病程4至17年,病程平均(13.16±2.89)年。
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已经排除患有严重心脏、大脑、肾脏严重功能性障碍疾病以及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两组患者对本次研究的目的知悉,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单有可比性。
围术期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研究应用

围术期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研究应用杨志萍【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保温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作用,以减少并发症,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将80例确诊肾盂输尿管结石需行经皮肾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按一般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针对易产生低体温环节加强综合保温措施.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和寒颤情况.结果 2组术前体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中及术后体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苏醒期情况比较,观察组苏醒延迟、寒颤、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采取围术期保温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手术时出现寒颤、躁动等不良反应,减少低血氧症、心脏损害和心动过速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费用,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安全.%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period heat preservation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to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ioperative care.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and experimental group strengthened comprehensive heat preserva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Patient's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and chills condition were recorded (P < 0.05).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ody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incidences of wake delay,chills and restless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Postoperative activity time and average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Heat preservation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hills,restlessness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hypoxemia,heart damage and tachycardia,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ioperative care,so as to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reduce costs,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ioperative patients.【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7(021)008【总页数】3页(P124-126)【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保温;护理【作者】杨志萍【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中心,江苏昆山,2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3围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麻醉剂、手术室环境、消毒液和灌注液的使用均会导致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0例 患者 随机分为 A组保 温 组 ( 实验 组 ) 0例, 3 B组 常温组
( 照 组 )0例 。患 者 年 龄 、 别 、 重 、 高 、 表 面 积 、 术 对 3 性 体 身 体 手 时 间 、 中输 液 情 况 , 组 比较 差 异 无 显 著 统 计 学 意 义 ( > 术 两 P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1 2 研究方法 : . 手术室温度 (4℃ ) 2 提前 1h设定 , 待室 温与 设 定温度 接近平 衡后患 者进入 , 规监测 电图 、 常 t b 无创血压 、 脉搏血氧饱和度 。采用迈 瑞 P 一 00监测仪 的插件式 温度 M 60
设置为 3 8℃ , 中持续对 患者加温。术 中所输液体 、 术 输血加温 至 3 q 。常温组在手 术期 间 , 7C 不施 加任何 干预措施 。监 测受试 者 体温。结果 : 温组患者在手术过程 中皮肤温度偏低 , 常 而保温组患者的皮肤温度高于常温组 , 但两组 问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 义( P > 0 ) 在手术进行到 9 m n时 , 05 ; 0i 常温组患者的中心温度逐渐 降低 , 而保 温组 患者 的中心温度无 明显变化 , 两组 比较差异有 显著统 计学意义 ( 0 0 ) P< .5 。结论 : 常温组患者在手术过程巾皮肤温度偏低 , 而保 温组患者 的皮肤温度 高于 常温组 ; 应用各 种保温技 术 在手术过程 中对 肾移植患者有 明显保护作用 。
长春
[ 摘
要 ] g的 : t 研究 围手术期保温技术 的应用对肾移植患者生命体征 和生理指标 的影 响 , 探讨 各种保 温技术对 肾移植 患
者的保 护作用。方法 : 6 将 O例肾移植患者分 为保 温组 ( 实验组 ) 和常温组 ( 对照组 ) 。保温组手术 台表面铺 垫循环变温 水毯 , 温度
[ 关键词 ] 肾移植 ; 温; 保 生命体征 体温是人体 主要生命体征 之一 , 体温 恒定是 内环境稳 定 、
机体新陈 代谢 和一 切 生命 活动 正 常进 行 的必需 条件 。近年 来, 随着监测技术的提高 , 人们在 临床工作 中越 来越关 注体温
这 项 指 征 , 注 术 中 低 体 温 对 患 者 的 危 害 , 在 临 床逐 步 推 广 关 并
1 3 统计学处理 : . 实验 结束后 , 对填 写好 的病例 资料 进行整
理, 输入数据库 , S S ( 30 进行统 计学分 析 , 用 P S 1. ) 计量 资料 以 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 ± ) 组间 比较采用成 组 t 检验 , 内比 组 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 计数 资料 比较采用 Fse 精确概 率法 ; i r h P<
1 1 一般资料 : 究病 例为 吉林 大学第 一 临床 医院 自 20 . 研 07 年 1 2月 的肾移植 手术 患者 6 —1 0例 , 龄为 2 —5 年 1 9岁 , 体重
4 5—7 g 美 国麻 醉 医 师 协 会 ( S 分 类 Ⅲ ~Ⅳ 级 6 5k ; A A) 0例 , 将
使用各种保 温技术 。笔者 旨在研究 嗣手术期保 温技术的应用
对 肾移植患 者生命 体征 和生 理指标 的影 响 , 讨各种 保温技 探 术对 肾移植 患者 的保 护作用。
品; 腰麻用布 比卡因 ; 中输 液 : % H S 100 4 。术毕均 术 6 E (3 / . ) 使用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 , 镇痛药 配制 为舒芬 尼 10~10m 0 5 g
+ . %氯化钠注射 液 10m 。术后 免疫 抑制 剂 的应用 种类 09 5 l 相 同 , 密监测药 物在患者 体 内的浓度 , 严 在安全范 围 内使 用。 常用免疫抑制剂有环孢菌素 、 他克莫司 、 霉酚酸酯 、 激素 、 帕 雷
霉素 、 唑嘌呤。 硫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结 果
2 1 两组皮肤温度变化 : . 常温组患 者在 手术过 程中皮肤 温度 偏低 , 而保温组患者 的皮肤温度高于 常温组 , 但两组 间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见表 1 。 )
2 2 两组 中心温度变 化 : 组随着 手术 的进行 , . 两 常温组 患者 的中心温度逐渐降低 , 至手 术进行 到 9 i 已出现低 体温 0r n时 a 的状态 , 而保温组 的中心温度在手术过 程 中无 明显 变化 , 两组 问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见表 2 。 )
联合阻滞麻 醉 ( T
硬膜 外 穿刺 , 向头 侧置 管 4 e L ~腰 m; ,
麻 , 置 管 ) 术 中 用 药 基 本 一 致。 镇 静 药 为 丙 泊 酚 不 。 2mg ( g・ i) / k mn 恒速泵人 ; 助镇痛药用舒芬太 尼或芬太尼 ; 辅 止 吐药用 天晴 日安 , 拉司琼或 欧贝 ; 格 硬膜 外麻醉用 1 耐乐 %
仪进行监测体温 , 一支 温度 探头置 入肛 门 6—1 m并 固定 , 0e
另 一 只 固定 于 患 者 前 臂 内侧 。保 温 组 : 术 台 表 面 铺 垫 一 循 手 环变温水毯 , 连接 于变 温水 箱 , 度 设 置 为 3 温 8℃ , 中持 续 对 术
患者加温 。术 中所用输液液体 、 血加温 至 3 ℃。常温组 : 输 7 在 手术期 间, 不施加任何 干预措施 。患者人室后 , 常规行桡动脉
吉林 医学 2 1 0 0年 1月第 3 卷 第 2期 1
・
2 25 ・
围手 术 期保 温 技 术 的应 用对 肾移 植 患 者体 温 的保 护 作 用
肖 莹 孙晓红 王 , ,
10 3 ) 30 1
菁。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手术室 , 1 吉林
长春
10 3 2 3 0 1 .吉林 大学第一 医 院二部护理部 ,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