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病人保温护理重要性

合集下载

分析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姜娇萍

分析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姜娇萍

分析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姜娇萍发布时间:2023-07-05T06:44:44.228Z 来源:《药物与人》2023年5期作者:姜娇萍[导读] 目的:分析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患者术中低体温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丹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江苏镇江212300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患者术中低体温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到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样本来开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量为50例,经随机分组的分组法处理后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纳入患者2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区别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区别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应采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方式对降低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以及术后感染等不良事件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术中综合保温护理;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术后感染;发生情况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comprehensive insulation nursing on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surgical patients. Method: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June 2022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The sample size was 50 case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by randomized grouping, with 25 patients included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intraoperative comprehensive insulation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was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as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For surgical patients, intraoperative comprehensive insulation nursing should be used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ch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other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intraoperative comprehensive insulation nursing; Surgical patients;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ccurrence手术治疗属于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具有临床疗效显著的特点。

麻醉科中的术中体温管理与防寒措施

麻醉科中的术中体温管理与防寒措施

麻醉科中的术中体温管理与防寒措施在麻醉科手术中,术中体温管理与防寒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术中体温的合理管理不仅可以保护患者免受低体温的伤害,还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中术中体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防寒措施。

一、术中体温管理的重要性术中体温的管理对于手术结果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手术过程中,患者体内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果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

1. 低体温对患者的影响低体温会导致患者身体的代谢减慢,免疫功能下降,术后伤口愈合较慢,还可能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此外,低体温还会增加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手术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

2. 术中体温的变化原因术中体温变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手术环境的温度、手术方法和时间、患者的临床状况等。

手术室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低温,以确保手术人员的舒适度和手术设备的正常运行。

手术时间长、患者手术部位较大以及患者体质虚弱等情况都会导致患者体温的下降。

二、术中体温管理的方法为了提高术中体温的管理水平和减少低温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在麻醉科手术中进行术中体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术中体温管理方法:1. 预防性保暖措施在手术前,可以采取预防性保暖措施,如在手术室中放置暖炉或空气加热器,保持手术室的温度适宜。

此外,术前给患者提供温暖的饮食或热饮,以提高患者体内的温度。

2. 使用保温垫和温控设备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保温垫或温控设备,将其放置在患者的身体上,通过加热来提高患者体温。

这些设备可以随时调节温度,以确保患者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3. 防寒措施为了避免术中体温过低,可以采取一些防寒措施。

首先,手术室的温度需要合适,人员穿着需要保持干燥和温暖。

其次,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被动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暖毯或保暖罩等。

4. 术中监测体温在手术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的体温是必要的。

通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维护患者的体温。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一、妇科腹腔镜手术概述近些年来,由于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外形美观等有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特别是在妇科疾病治疗当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腹腔镜手术,能够达到多角度“视察”效果,腹腔镜能够不牵动腹腔脏器,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进行检查,还能够观察到较深的部位,具有十分直观的检查效果,可以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同时,腹腔镜手术是在密闭的盆、腹腔中开展,机体的没环境不会受到较大的干扰,手术造成的创伤显著小于开腹手术,手术治疗后患者能够更加迅速地恢复,并且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的风险较低。

由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实施时间较短,创伤较小,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可以很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相较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特别是术后瘢痕很小,可以满足美学要求,微创手术属于外科发展的追求目标。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医生操作水平的提升,卵巢囊肿摘除、宫外孕、子宫切除等外科手术均可以采取此种手术治疗方式。

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危害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推广应用,围术期其患者的低体温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影响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妇科腹腔镜手术当中,低体温的发生了达到50%~70%,对手术实施和效果产生影响。

体温是影响人体正常内环境稳定维持效果的重要因素,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对于患者的机体正常代谢会产生显著影响,会抑制各脏器功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进而诱发出血,使得手术治疗的风险明显增加。

腹腔镜手术实施的过程当中,很多患者出现过低体温现象,若是不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置,将会导致严重后果。

低体温的发生会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机体的心率加速,心脏的收缩力增强,心脏负荷增大,引发心肌缺血、缺氧,会导致患者出现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表现,严重时还会直接引发心跳骤停,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术中保温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意义

术中保温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意义

术中保温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意义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促使手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但是在手术进行的之后,会出现低体温的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这就要重视术中保温护理的应用,术中保温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患者的体温。

通过提供适宜的术中保温护理和术后的温暖环境,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因此,我们就要学习一下书中保温护理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意义吧?首先从其涵义入手。

术中保温护理是什么?1、术中保温护理的含义是什么呢?术中保温护理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体温下降。

术中低体温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影响,如延长恢复时间、增加感染风险、干扰麻醉药物的代谢等。

因此,术中保温护理的目的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这些措施包括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使用暖气毯或暖气垫、温暖的液体输注、监测患者体温等。

通过术中保温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体温下降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整体效果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因为术中保温护理的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2、术中保温护理措施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因为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的患者会失去自主体温调节的能力,特别是在长时间手术中或开放性手术中,患者更容易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

体温过低可能导致患者的代谢率下降、感染风险增加、术后恢复速度减慢等问题。

因此,术中保温护理的目的是确保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正常体温,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并且术中保温护理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如(1)保温护理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切口的打开和外科操作的刺激,患者往往会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

术中保温措施

术中保温措施

术中保温措施介绍术中保温措施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为了维持患者体温稳定,在手术室内采取的一系列保温措施。

保持患者体温的稳定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术中保温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术中保温措施。

术中保温的重要性术中保温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

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身体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长时间的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引发一系列相关风险,包括术后感染、延迟恢复等。

因此,采取术中保温措施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常用的术中保温措施1. 保温毯保温毯是术中保温的常见措施之一。

它是一种薄而轻的被子,可完全包裹患者身体,避免散热。

保温毯通常使用轻便且易于清洁的材料制成,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方便使用。

2. 体表加温设备体表加温设备是通过加热被单或将温暖空气直接吹向患者身体,提供额外的热量来保持患者体温稳定。

这些设备通常包括加热垫、加热灯和温暖气流。

3. 术中温热液体输注在手术期间,通过静脉输注温热液体,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体温。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输液的方式提供持续的温热效果。

4. 保暖手术服保暖手术服是专门设计的手术服,它具有保温性能,并能提供轻微的压力和支撑。

这种服装不仅可以保持患者体温稳定,还可以提供舒适和合适的穿戴感。

5. 合理调整手术环境温度手术室内的温度对于术中保温非常重要。

必须确保手术室保持适宜的温度,以避免患者体温过低或过高。

在手术开始之前,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手术类型合理调整手术室的温度。

术中保温的风险虽然术中保温措施可以帮助维持患者体温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 过热术中过度保温可能会导致患者体温过高,引发高热症状。

特别是在长时间手术中,使用过多的保温措施可能会导致体温升高,造成患者的不适甚至危险。

2. 安全问题术中保温措施需要密切监控和适时调整,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如果措施不当,如保温毯过紧或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患者受伤。

术中液体保温护理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许佳林

术中液体保温护理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许佳林

术中液体保温护理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许佳林发布时间:2023-06-14T03:54:15.604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许佳林[导读] 目的探讨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术中液体保温护理的效果,探讨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启东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江苏南通 226200摘要:目的探讨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术中液体保温护理的效果,探讨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筛选其中60例开展分析。

计算机法1比1划分对比组(30例,术中常规护理)、护理组(术中液体保温护理)。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和满意度情况。

结果护理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均低于对比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0.05)。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

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

结论术中液体保温护理能够提高宫腔镜手术效率,确保患者安全,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和护理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液体保温护理;术中护理;宫腔镜手术;护理满意度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liquid thermal insul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oscopic surgery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nursing satisfactionXu JialinQido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Jiangsu Nantong 2262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liquid insul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oscopic surgery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nursing satisfac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ysteroscop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2 to March 2023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The computer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 patients into a control group (30 cases, routine intraoperative nursing) and a nursing group (intraoperative liquid insulation nursing) with a ratio of 1 to 1. Compar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complications, and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infusion volume in the nursing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operative time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in the nursing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nurs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nursi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traoperative liquid thermal insul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ysteroscopic surgery, ensure patient safety, and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liquid heat preservation nursing; Intraoperative care; Hysteroscopic surgery; Nursing satisfaction宫腔镜是一种妇科常用诊疗工具,在宫腔、宫颈管疾病检查和治疗中效果显著,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异常出血、宫腔粘连中广泛应用[1]。

术中主动保温策略及标准流程

术中主动保温策略及标准流程

术中主动保温策略及标准流程一、背景与意义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大量输血输液等因素,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

低体温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凝血障碍、免疫力下降等。

近年来,术中主动保温策略逐渐受到重视,其意义在于预防和治疗低体温,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二、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机制1.麻醉影响:麻醉药物会抑制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2.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皮肤暴露、冲洗液温度较低、手术时间长等因素都会导致热量流失。

3.环境因素:手术室温度较低、输血输液温度过低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

三、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1.凝血障碍:低体温会影响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导致凝血障碍。

2.免疫力下降:低体温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3.心血管并发症:低体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并发症。

4.术后恢复延迟:低体温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延长患者恢复时间。

四、主动保温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减少并发症:主动保温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低体温,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提高手术效果: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因低体温导致的手术风险。

3.缩短恢复时间:通过主动保温策略,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4.提高患者满意度:术中主动保温策略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五、保温方法与具体流程1.调节手术室温度:手术室温度应维持在24-26摄氏度,减少患者热量流失。

2.预加热输血输液:对输血输液进行预加热,减少因低温液体输入导致的热量流失。

3.使用保温毯:为患者加盖保温毯,减少皮肤暴露导致的热量流失。

4.体温监测: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低体温。

5.加热冲洗液:使用加热冲洗液进行手术部位的冲洗,减少因冲洗液导致的热量流失。

6.减少暴露时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皮肤暴露时间,从而减少热量流失。

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 保温效果显著复合保温护理是将保温毯和热水袋相结合,通过保温毯覆盖全身,利用热水袋在关键部位进行局部加热,有效提高了患者全身的保温效果。

研究表明,采用复合保温护理的患者在手术后的体温恢复速度更快,术后体温更加稳定,极大地减少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2. 缓解手术部位疼痛复合保温护理中的局部加热部分可以有效缓解手术部位的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复合保温护理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术后恢复速度也更快。

3. 减少术后并发症由于复合保温护理的保温效果显著,并且可以缓解手术部位的疼痛,因此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显示,采用复合保温护理的患者术后感染、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等发生的风险都明显降低。

4. 促进患者康复复合保温护理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保温效果和缓解疼痛的效果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患者的运动和功能恢复,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二、复合保温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意义1. 提高治疗效果2. 减少医疗资源消耗采用复合保温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采用复合保温护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效益。

3. 提升患者满意度采用复合保温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和不适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也会进一步提升。

三、结语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复合保温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希望本文对复合保温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手术中病人保温护理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讨论手术中病人的保温护理。

方法:配合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保温护理。

结论:术中低体温对病人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手术中;保温护理
手术期低温是麻醉和外科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在全麻手术中,由于麻醉药对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的抑制等因素,术中容易发生低体温( < 36 ℃),低体温可导致多种并发症,诸多如凝血机制障碍、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抗感染能力下降、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还可导致严重的心肺疾患。

因此,对体温的有效监测和调节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将手术中病人的保温护理报告如下。

1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危害
1.1 增加伤口感染率轻度的体温降低可增加免疫系统的抑制,降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尤其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并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动。

此外,低温可减少皮肤血流和氧供,并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

研究发现,围手术期低温还与蛋白质消耗和骨胶质合成减少有相关性。

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围术期低温病人伤口感染率增加。

1.2 影响凝血功能体温降低可使循环血流速度减慢,血中血小板数减少,降低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血细胞聚集度
升高,并且具有激活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

出血时间与皮肤温度成反比,严重低温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

1.3 影响机体代谢体温每升高10℃,机体代谢率增加一倍,每下降10℃,代谢率下降一半。

适度体温降低可以降低细胞氧耗,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因而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心脏手术时将中心体温降到28℃,以保护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在主动脉弓手术时常需将中心温度降至20℃以下,目的是为保护大脑。

另一方面,低温又导致静脉淤滞和局部组织氧供减少,进一步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低温使药物在肝脏的代谢速度减慢,吗啡的作用可延长20倍。

1.4 增加心血管并发症低温下肺血管对缺氧的反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v/q)比例失调而导致缺氧加重。

研究发现术中低温的病人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是术中体温正常者的3倍。

同时,研究表明,低温可引起低钾,而且一定范围内体温的降低与血清钾的降低成正比。

低钾是导致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心衰。

低温还可降低心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其次,低温引起的寒战也显著增加丁围手术期氧耗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寒冷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的加剧和心肌收缩力的降低会因吸入麻醉剂
而加重。

麻醉恢复期间,寒战病人为产生更多的热量会增加氧耗,身体的反应为心输出量增加、心动过速、高血压和心肌局部缺血。

当中心温度低于正常的37℃时,室速和心脏异常的发生率将增加2倍。

1.5 延缓术后恢复体温降低使多种药物的代谢速度减慢,使麻
醉苏醒延迟;寒战、不适感增加40%;肾上腺功能显著增强;使中枢神经系统变迟钝,影响机体识别和运动功能;增加组织吸收;减少机体的代谢及麻醉药物的排泄,从而延长了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

包括肌松剂异丙酚,如体温下降2℃,可使维库溴铵的作用时间增加1倍多。

而药物代谢的减慢显著延长了麻醉恢复时间和术后恢复室的停留时间。

1.6 低体温可延长住院时间低温会通过各种因素,导致病人在icu和病房的住院时间延长。

上述几种因素导致的后续治疗受影响,直接造成术后恢复时间延长。

其原因是低温使中枢神经系统变迟钝,影响了机体识别和运动功能;增加了组织吸收、减少了机体的代谢及排泄麻醉药物,从而延长了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

其他研究表明,低温病人死亡率高于体温正常病人,尤其是严重创伤病人。

近来的研究表明,体温下降2~3℃可明显增加创伤病人死亡的可能性。

中心温度降至32℃的病人死亡的危险性很高。

2 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导致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2.1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可以影响到机体的温度,老年人及小儿对温度变化敏感度差,易导致体温低。

2.2 人为因素低体温与手术时间密切相关,由于手术患者体腔长时间暴露,中心体温下降明显,导致体温再分布使身体热量丢失更大。

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未及时遮盖被子而使身体过多暴露,手术人员对术中保暖重视不够,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
人没有认识保暖与切口愈合的重要关系。

大量输液及输入库血,大量冲洗液冲洗体腔,均能使体温降低。

2.3 麻醉因素所有温度调节都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进行的,全身麻醉抑制了正常的局部温度调节反应,也能导致低体温发生。

2.4 其他因素手术前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感等心理反应易引起防御寒冷的能力下降,导致低体温。

3 预防术中低体温的综合保温措施
体温是人体主要生命体征之一,正常体温的维持对于维持人体各项功能至关重要。

在同手术期为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常采用主动保温措施,应用的方法包括:
3.1 监测体温在手术过程中注意监测体温,维持体温在36℃以上。

3.2 调节室温随时注意凋节室温,维持窒温在22~24℃,不能过低。

3.3 保暖可采用暖水袋、电热毯、压力气体加温盖被等对手术床、推床加温,或盖被覆盖、穿脚套等措施对病人保暖,确保病人围手术期温暖、舒适。

3.4 输注液加温使用恒温加热器、温箱或血液制品加温器等加温设备,对输入体内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加温至37℃,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并防止体温下降。

但注意部分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代血浆等不能加温。

3.5 冲洗液加温在进行术中体腔冲洗时,应注意使用温箱将冲
洗液加温至37℃左右,可避免体内过多热量散失,防止术中体温下降。

参考文献:
[1] 黄青青.围手术期危重病人低温防治新概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91-192.
[2] 蔡文训,董振明.低温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286-289.
[3] 于丁宁,李铎.低体温的危害及治疗[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4,31(5):259-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