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高考政治必修3知识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高考政治必修3知识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高考政治必修3知识点:中华文化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2)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还得益于汉字传载和史书典籍存传。
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1)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激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2)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3)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和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积累的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还融合了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实践,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时代表现。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儒道儒释儒佛等思想文化传统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其中的“仁爱”、“礼义”、“忠孝”、“中庸”、“君子”、“臣节”、“忠正”等传统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些思想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种稳定的秩序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成为中华民族最具特色和价值的精神符号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逐渐形成并得到传承和弘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强调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主义事业至上,个人品德和行为规范等一系列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
三、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强调了个人自主、独立、创新、竞争、成就、奋斗等一系列价值取向。
这些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的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使得新时代中国人民具有了更为开放、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已经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
中国人民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用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他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根本,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为支撑,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主流精神面貌。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继承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又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 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的过程。由此一个民族不能轻视自己的传统, 但也不能囿于传统,沉湎于传统,而应坚持历史性和时代性的 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要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 把握时代脉搏,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民族精神。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三、坚持教育与践行的辩证统一
要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必须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对广大青 少年的教育。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之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 的相互激荡,面对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要克服民族自卑感,增 强自信心,必须教育国民以主人翁的态度,俯瞰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洞察民族精神的底蕴,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同时还要通过对 世界各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比较和鉴别,来反观本民族所处的地 位,以利于倡导、传播、培育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种内在灵魂,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每个国民 对它的认同和接受。真正的民族精神是植根于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民 族群体之中的,内化于每个国民心理意识、言论行为之中的。离开了 对国民的教育和培养,民族精神就难以树立和增强,更不可能产生强 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华 民族 精神 的内
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节气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统一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精神 ◇中华精神是崇尚廉洁、鄙视贪墨的精神
长城体现的民族 精神内涵:
上下两千年,纵横 十万里,最终积淀 熔铸成勤奋智慧、 坚韧刚毅、开放交 流、开拓进取和充 满向心凝聚力、维 护统一、热爱祖国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 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力量包括民族精神的力量,这是毫无疑问的。民 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民 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是经 济、科学技术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导语】作者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供高考考生参考,期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我们的民族精神3.2、我们的民族精神3.2.1、3.2.2、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大胆、发奋图强。
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气力。
使任何克服或*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为保护世界和平、增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奉献。
3)勤劳大胆:勤劳大胆是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行,正是这种勤劳大胆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大胆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良好传统和作风。
4)发奋图强:发奋图强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辟进取的永恒的精神气力。
5)爱国主义: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励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采和精神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寻求,是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火把。
3.2.3、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进程,也是随着时期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进程。
(1)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早在年龄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
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创新。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民族精神的主体,具体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期性和先进性。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史上,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
在这个发展创造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地锤炼、铸造自己的性格、品质、理想和价值观念,形成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又引导、推动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脊梁”。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长久以来的民族向心力。
这种互补关系使得各民族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在这种客观条件之下又产生了团结统一的主观要求。
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导之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所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光耀新世纪。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的美好形象。
当然,中国是具有爱好和平的悠久传统,这是应该发扬的,但这只是传统的一个方面。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称为盛世的朝代,都有扩张、侵略的记录。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如果只有仁义和和平,哪会有广袤千里的辽阔国土?1954年12月1日,缅甸总理吴努就提到中国在元朝和清朝跟缅甸打过两次仗的事。
毛泽东对此还说:“这两次战争,都是中国人不对,中国侵略了你们。
”中国要想顺利崛起就必须正视周边国家的感受,和平解决一切问题。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封建主义压近、反对侵略与奴役,赞成平等的交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正在满怀信心地为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勤劳勇敢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沃壤。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诞生最早、开化最早的民族之一。
在条件恶劣的原始社会,怎么生存和怎么发展,是时刻摆在原始先民们面前的一个尖锐的问题,巨大的自然压力造就了中华先民们勤劳勇敢的坚强性格。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容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积淀深厚的一种精神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积淀。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民族性形成的,它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历史中的优秀传统和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包括了诸多方面,具有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勤劳朴素、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创新创造、团结协作。
勤劳朴素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重视饮食、衣着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足,但又强调节俭与节制。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备受赞扬的坚韧、耐劳、执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都与勤劳朴素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国爱民、赤诚报国的民族传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思想中,都凝聚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
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舞台上,中华民族能够以强大的实力、独立的思想和自信的精神,响应时代的召唤,应对全球挑战。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
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发明创造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创新意识,积极推进技术、文化和各个领域的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项需求。
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又一核心内容。
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被誉为“团结之邦”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有实现国家的团结协作,才能使国家民族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独特的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文化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激励着中华民族英勇奋斗,前进不息。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基本精髓,也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精神基础。
民族精神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
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阐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含义意义典例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团结统一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力量“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土尔扈特东归、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爱好和平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化干戈为玉帛”、礼仪之邦、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勤劳勇敢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应,是中华文化最实质、最集中的表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崇奉、价值观点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计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提及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
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豪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其实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
事实上,美国和欧洲的国家都拥有激烈的爱国主义,甚至极端化为一种白人中心主义。
人们之所以将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民族的欺辱、压迫和盘剥,而需要以爱国主义来凝集人心,努力奋斗而获取民族解放。
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以为勤奋、英勇,热爱和平、不卑不亢、发奋图强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样详细的表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确实展现了这些美德。
但也一定认可,世界上其余优异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
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到天性,而是人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能够说是广泛人性。
所以我们一定揭露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余民族不一样的精神。
但哪处能够找寻到它呢 ?民族精神不单表此刻其一般的平时生活和伟大的历史事件,并且表现为其智慧,并主要包括在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形态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观点,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单纯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绚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卑不亢、历经劫难而发奋图强的民族。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耐羞耻,前仆后继,用血肉长城驱赶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
今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华昌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是每其中国人的崇敬理想,是爱国主义的实质所在。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围,在不一样社会发展期间、不一样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详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 中表集现
植根于 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
3、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区别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据此,回答1~2题。
1.鲁迅所说的“民魂”是指()
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3.清朝时,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②团结统一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④中华各民族没有分治的历史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
A.先有中华民族精神,后有中华文化
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6、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7、勤劳勇敢精神()
①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⑤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8、“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二)非选择题
9、“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情怀。
钱学森的成就不仅仅在核物理方面,而是涉及多个领域。
他曾提出著名的沙革产业理论,该理论的实质是换一种思维来看待沙漠。
他认为,沙漠也是宝,占中国25%土地面积的沙漠里至少蕴藏着上万亿的产值,应重点发展多用光、少用水的高效农业;推动沙草产业发展,让沙漠变成绿洲。
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钱学森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谈谈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10.2011年8月12日至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怀着热爱祖国、为祖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团结合作、同心协力,一举取得了75枚金牌,总计145枚奖牌,成为金牌和奖牌第一的国家。
我国体育健儿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
答案:
9、①钱学森的情怀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0、(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我国体育健儿有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体现。
(2)我国体育健儿在比赛中团结合作、同心协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
一精神。
(3)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力拼搏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