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ptx
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三类:国内已有发生但分布不广的危险性、检疫性病害,可 分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共38种真菌,应检植物36种。
植物种苗传播的真菌病害检疫重要性的评价
因素 寄主作物的 经济价值 危害程度
以及缺乏资料,情况不明的
寄生线虫的检疫重要性评价(续)
因
评价标准
素
国外广泛,国内无或仅在个别省内局部发现
国 国外中等,或国内已在不少省市发现
90000 70000 50000 30000
48139 44132882 2003年
进境截获数量(批次) 进口贸易额(亿美元) 出口贸易额(亿美元)
121021
88594 5933 5612
7620 6600
2004年
2005年
143285 9689 7915
2006年
174788 17000
15000
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季良主持开展了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 疫重要性评价,先后对引进植物及植物产品可能传带的昆虫、 真菌等6841种有害生物进行检疫重要性程度的评价研究。研究 制定了评价指标和分析办法,以分值大小排列出各类有害生物 在检疫工作中的重要性程度和位次,提出了检疫对策,并开始 建立有关数据库。
二、20世纪80年代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981-1989)
➢ 2008年1-3季度,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53.7亿 美元,其中进口额29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亿美元)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1
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ppt

定义: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 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 是由数量多而导致圈养动物和栽培作物、花 卉、苗木受到重大损害的生物。狭义上仅指 动物,广义上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 病毒。
-
1
有害生物的种类:
有害生物包括危害植物的各种害虫、 有害动物(蜗牛、螨类等)、病原微 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类 病毒、立克次体、类菌质体、线虫) 和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槲寄生、 桑寄生、列当)等。田间杂草因具有 对栽培植物的侵害性,往往也包括在 内。
-
2
分类:
• 根据其危害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一、可以传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称病媒生物
(Vector),如蚊、蝇、蚤、鼠、蜚蠊(蟑螂)、蜱、
螨、蠓等。
•
二、由境外传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区域内)的
原有生物,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动物、植物、
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红火蚁、松材线虫、豚草、水葫芦
等。
蜂(赤眼蜂、姬蜂、茧蜂)寄生蝇类。
-
9
2.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 细菌:如Bt; • 真菌:如虫霉、白僵菌、绿僵菌等; • 病毒:如核形多角病毒; • 其他:线虫、立克次体类等。
-
10
• 真菌:真菌是通过昆虫体壁进入虫体的,也可通过消化道侵染。当真菌孢子或菌丝接 触虫体后,一般在体壁上发芽而穿入体内,在体内发生很多菌丝,贯穿入各个组织而 引起昆虫死亡。当虫体感染真菌后,常出现食欲减退,身体萎靡,皮肤失常等现象, 死于真菌病的昆虫,其身体往往坚硬,体表有白色、绿色、黄色等不同色泽的霉状物, 故有“硬化病”之称。目前生产上应用常用的病原真菌有球孢白僵菌等(属半知菌 类),可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200多种害虫。它的分升孢子寿命很长,可以制成干粉 长期保存,便于工业化生产和田间使用。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课件

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活动,提 高农民和其他相关人员的防治 意识和技能。
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引 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理念,提 高有害生物防治的整体水平。
06 案例分析
某地区有害生物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地区近年来出现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对当 地生态和经济的影响。
防治效果
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防治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媒介传播
某些有害生物通过其他生物或物体 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如蚊子通过吸 食不同宿主的血液传播疾病。
04 有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
作物减产
有害生物如害虫和病原体可以大 量繁殖,侵蚀农作物,导致产量
大幅下降。
品质受损
有害生物的侵害可以改变农作物 的营养成分,影响其品质。
农药滥用
为了控制有害生物,往往需要大 量使用农药,这不仅对环境造成 污染,也可能影响农产品的安全
防治措施
该地区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 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经验教训
总结该地区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经验和教 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某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农作物上出现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 对该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防治措施
该农作物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 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防治效果
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防治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经验教训
总结该农作物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 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农作物提供借鉴 。
某城市有害生物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防治措施
某城市近年来出现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对 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外来生物风险评估

桉树枝瘿姬小蜂 稻水象甲 红火蚁 克氏原螯虾 苹果蠹蛾 三叶草斑潜蝇 松材线虫 松突圆蚧 椰心叶甲
外来物种 alien species
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 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 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活史及其长短; 针对有害生物的专门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建立自然种群可能性的评估
对依赖人工繁育的外来物种,不需要评估其 建立自然种群的可能性
外来物种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包括对气候、食物、寄主、土 壤的适应范围以及对极端气候、水分胁迫的耐受能力;
外来物种的繁殖能力,包括无性繁殖、自交、生命周期期限、 每年的代数、休眠期、建立种群的最小种群数量;
原产地有无该外来物种分布和发生,有无监测以及监测结果; 原产地采取的有害生物管理措施(化学、生物、人工控制措施); 在原产地或运输和储存期间对货物采取的商业措施; 在原产地及我国常规口岸检疫中能否检出及其难易程度; 存储和运输条件以及运输的速度; 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该外来物种的存活能力和繁殖能力,生
外来物种通过人类活动转移到其过去或现在的 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地区的过程
有意引进 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用于农林牧渔生产、生态环境改造与恢复、景 观美化、观赏、放生等目的,有意识地引进外 来物种
无意引进 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在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中,伴随物资和人 员的流动非故意地引进外来物种
本地物种 native species
出现在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内的物种、亚种或以下 的分类单元
外来入侵物种 invasive alien species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5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流程2PPT课件

5
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建议将具有中风险以上的检疫性 有害生物作为输入比利时梨果实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写入 议定书中,要求不得携带。对于其中具很高风险的苹果 蠹蛾和梨火疫病菌,应实施非疫生产区措施;对于其他 具有高和中等风险的有害生物,如苹实叶蜂、榆蛎盾蚧 等,应在果园采取病虫害系统控制措施,在加工厂采取 人工和自动选果、水洗等加工清除手段,并进行冷处理, 保证果实不携带这些检疫性有害生物。
2
比利时梨输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3
二○○八年三月
比利时梨输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
摘要 1 引言 2 风险评估
2.1 有害生物归类 2.2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2.3 风险评估总结 3 风险管理措施 4 参考文献
4
摘要
本报告按照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准则,对比利时输华梨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了分析。
7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
进入可能性
苹果蠹蛾在比利时发生比较普遍,2007年
中国考察组访问期间,在田间的诱捕器中就
曾发现过。该虫产卵于光滑果面(尤其是中
晚期成熟品种),幼虫蛀食果肉及果内种子
,有时从花萼部位蛀食,有时蛀食后果面仅
留一小点伤疤,具有隐蔽性。因此,卵、幼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例
智利鲜食蓝莓果实输华有害生物风险 分析报告
比利时梨输华风险分析报告 泰国番茄种子输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报告
166-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况

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况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严进二○○八年十二月三日目录一. 中国农产品贸易情况二. 中国口岸截获有害生物三. 中国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四. 中国农产品的准入程序五. 风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中国农产品贸易情况据农业部公布的信息,200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781亿美元,其中农产品进口额41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1%。
2008年1-3季度,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53.7亿美元,其中进口额29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亿美元)目录一. 中国农产品贸易情况二. 中国口岸截获有害生物三. 中国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四. 中国农产品的准入程序五. 风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 中国口岸截获有害生物 2002年以来,中国口岸截获有害生物批次和数量明显增加。
2007年中国口岸截获各类有害生物174,788批次,比2006年增加近22%。
其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1,254批次,占截获总量的6.44%。
2008年1-3季度,中国口岸截获各类有害生物153,189批次,其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9, 691批次。
2002年以来中国口岸截获有害生物情况口岸截获外来有害生物与进口贸易量比较目录一. 中国农产品贸易情况二. 中国口岸截获有害生物三. 中国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四. 中国农产品的准入程序五. 风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 中国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1. 发展历程 2. 组织机构 3. 与风险分析有关的国家标准 4. 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制定 5. 风险分析科学研究三. 中国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发展历程早在1916年和1929年,中国植物病理学家邹秉文和朱凤美先生,就分别撰写了《植物病理学概要》和《植物之检疫》,提出要防范病虫害传入的风险,建议设立检疫机构的建议等。
1975年,北京农业大学教授裘维蕃在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发表《关于植物检疫问题》的报告,呼吁要发挥植物检疫的预见性作用,注重疫情分析和科学制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等问题。
中国的生物灾害课件

开展定期检查和消杀
城市管理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应定期组织人 员对居民区进行检查,发现害虫及时消杀
,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鼓励居民参与防治
通过奖励机制等措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生 物灾害防治工作,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 围。
07
CATALOGUE
未来展望与挑战
生物灾害防治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为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提 供了有利条件,加大了防治难度。
外来物种入侵
随着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不断上升, 给我国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农药使用与环境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病虫害的抗药性 也在不断增强,使得防治效果逐渐降低。
分类
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对象 ,生物灾害可分为农作物病虫害 、森林病虫害、草原鼠虫害、水 生生物病害和畜禽疫病等。
生物灾害的危害
01
02
03
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 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政策建议与措施
加强生物灾害防治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生物灾害防治相关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和权力,为生物灾害防治提供法制保障。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增加对生物灾害防治相关科研项目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 合作,推动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引导农民采取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况

其风险。
生态模型法
02
通过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预测有害生物在生
态系统中的影响。
经济模型法
03
通过分析有害生物对经济的影响,评估其风险的经济成本和损
失。
综合分析方法
多因素分析法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气候、地 形、植被、人口分布等,对有害 生物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系统分析法
将有害生物风险作为一个系统来 分析,研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影响。
。
城市有害生物
如老鼠、蟑螂、白蚁等,这些 害虫在城市环境中繁殖,破坏
建筑物和公共设施。
有害生物地理分布
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 ,农业发达,因此农业有害生
物种类和数量较多。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地形复杂,森林覆盖 率高,因此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和数量较多。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地广人稀 ,卫生条件较差,因此卫生有 害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
加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外来有害生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定性分析方法
专家评估法
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对有害生物的风险进行评估和 预测。
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历史案例的分析,总结有害生物风险的规律和 特点。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的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分析其风险的差异和变化。
定量分析方法
统计模型法
01
利用统计学原理,建立有害生物发生和传播的数学模型,预测
05
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面 临的挑战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
有害生物种类繁多
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生 物多样性,同时也包括众多有害生物。对这些生 物的准确识别、分类和管理构成了巨大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第六步:就总体风险征求有关专家和管理者的意见。 第七步:评估报告的产生。 第八步: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价,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 第九步:风险管理。 第十步:形成PRA报告。 第十一步:在实施检疫措施之后,应当监督其有效性,如有必要应对检疫措施进行评价。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2)从有害生物开始的PRA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目录
一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二 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 三三 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第一时期:危险性病虫草害检疫重要性评价和适生性分析; 第二时期:PRA与检疫实际结合和计算机辅助评价; 第三时期: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组成立—里程碑。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4)有害生物重要性排序方法
1981年根据不同类群的有害生物特点,按照为害程度、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 性、中国有无分布、传播和扩散的可能性和防治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对170种 植物病毒、122种细菌、102种真菌、935种线虫、约500种昆虫以及6属22种杂草 进行了评价。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第一步:有害生物的鉴定或选定。 第二步:对每一种中国关心的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逐个进行风险评估。 ①传入可能性评估:包括进入可能性评估和定殖可能性评估。 ②扩散可能性评估。 ③传入后果评估: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第三步:备选方案的提出,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降低风险的植物检疫防范措施建议。 第四步:风险评估结果和植物检疫措施建议征求有关专家和管理者的意见。
两种模式:宽松型和严厉型。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第五步:PRA报告的产生。 报告的内容要求: ①有害生物数据单。 ②单一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包括寄主可得性、适生性等。 ③备选方案。 ④对征求意见的答复或解释。 第六步:对PRA报告,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第七步:风险管理。 ①适当保护水平(APL)的确定,必要时,结合经济、社会因素,提出APL。 ②备选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③建议的检疫措施。 ④征求意见。 ⑤决策建议。
三、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
转基因生物: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原来不具有这种基因的生物 体内,使之有效表达并遗传,由此获得的基因改良生物成为转基因生物,国际上通 常称为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1、转基因植物的风险 (1)食用风险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2、食用安全性评价 (1)食品安全的概念
评价食物的安全性必须始终考虑危险性与有益性的平衡,从日常使用量和维生素 等营养成分的有益性考虑,只要对人体的有害性低到可忽略的程度,通常认为这样的食 物就是安全的。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2)评价方法
①检查插入基因新产生的蛋白质及其次生产物的安全性:主要涉及蛋白质的毒 性和致敏性。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二、中国有害生求,由国家检验检疫局列入计划,并要求输出国提供有关的 材料,包括随该商品传带的有害生物名单以及产地进行有关的官方防治措施。
第二步: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立。 第三步:对每一种中国关心的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逐个进行风险评估。 第四步:总体风险归纳。 第五步:备选方案的提出。根据总体风险,提出降低风险的植物检疫防范措施建议。
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对人畜有毒或使人产生过敏反应。 转基因的非预期效应有可能使转基因植物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发生改变。 使转基因植物中的内源性毒素含量升高,危害人体健康。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2)环境风险
包括危害农业生产和危害生态环境的风险,即成为有害生物的风险。 主要包括: ①适应性的改变可能增加潜在的侵害性。 ②基因漂流、重组等可能会使原来无害的生物变为或产生新的有害生物。 ③转基因的标记、启动、终止等序列及一些新特性可能有害。 ④可能会危害非目标生物。
②测定转基因的非预期效应营养成分的比较,抗营养成分的比较,确认内源毒 素的变化,加工产品的各种成分分析。
③动物毒性实验。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3、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分析 (1)风险评估
首先对转基因植物是否发生基因漂移、杂交和转基因植物扩散到其他地区的可能性进 行评估。
其次对影响效应进行分析。
(2)风险管理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3)评估报告的内容要求
①风险评估概要。 ②流程交接登记表。 ③风险评估要求描述。 ④商品的有害生物名单。 ⑤ 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应列出筛选依据,逐条简述,单一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包括数据单、参考文献等。 ⑥总体风险归纳。 ⑦备选方案。 ⑧对管理者提问的答复。 ⑨对评价人意见的答复。 ⑩提问、意见的原件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