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主要探讨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民间美术的起源、功能、特点及其与民俗的关系,并能够分析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
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的起源、功能和特点,掌握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能够分析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和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民间美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民间美术的起源、功能和特点,了解其与民俗的关系。
2.难点:能够深入分析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理解其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的民间美术作品,思考其功能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的来源、功能和特点。
2.新课学习:(1)民间美术的起源: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如古代农耕文化、宗教信仰等。
(2)民间美术的功能: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如祈福、装饰、实用等。
(3)民间美术的特点:通过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色彩、材质等特点。
(4)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介绍民间美术在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如节庆、婚丧嫁娶等。
3.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等,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
4.作业评价方式: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总结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6.拓展延伸:推荐一些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和相关网站,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
六、板书设计本课板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2.导入新课部分: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人教版九上美术 5.2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教案设计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民间美术的实用、审美功能及精神寄托功能。
2、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概括出民间美术的造型、色彩特点,认识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3、通过观察、赏析、交流、讨论等方法分析体会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及其清新简朴的艺术风格。
4、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及其在民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喜爱民间美术,热爱本土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认识民间美术的实用、审美及精神寄托功能,并能举例分析说明。
教学难点:分析概括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认识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一)、年画(分析几组年画作品)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
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
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
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较为著名的产地有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东潍坊等。
1、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如同它的环境一样,呈现出一派江南秀丽、温婉之貌2、杨柳青年画:受宫廷画风影响,结合民间绘画特点,形成娇艳秀丽、精工细腻的地方特色。
主要采用木板水印和彩绘两种手法结合绘制成形,或称“半绘半印”。
3、朱仙镇年画:朱仙镇木板年画别有风趣,造型简洁古拙,形象夸张健美,色彩单纯浓重,线条粗壮有力,用笔大刀阔斧,具有古老而淳朴的艺术特色4、山东潍县年画:有北方的质朴明快,又有南方的雅致柔丽,造型上夸张粗壮而结实,四平八稳,富于装饰性。
第2课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鲁教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鲁教五四学制版八年级
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民间美术的功能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民间美术的功能;
2.民间美术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民间美术和学院美术的区别;
2.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创造。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
2.组织学生讨论;
3.借助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示范。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1. 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
•对民间美术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
•让学生了解并分类民间美术的内容,包括陶器、织物、画、剪纸、木雕等。
2. 民间美术的功能(20分钟)
•针对不同的民间美术品种,介绍其功能,并与学生讨论,如陶器用途、织物功能、木雕的用途等;
•给学生分组讨论,从生活角度讨论民间艺术的功用,如生活用品、装饰品、文化祭品等。
3. 民间美术的特点(35分钟)
•介绍民间美术的特点,包括变化性、实用性、生活性、民间色彩、大众化等方面;
•通过图片和视频材料,让学生观察和欣赏民间艺术作品,并分析其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符合民间美术特点的作品。
4. 学生创作(30分钟)
•按小组进行创作,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符合民间美术特点的作品;
•通过评选等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功能和特点,并通过组织讨论和创作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教学中还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八年级美术上册《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教学设计

4.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民间美术的手抄报,内容包括民间美术的定义、功能、特点、代表作品等,要求图文并茂,美观大方。
5.观看一部关于民间美术的纪录片或电影,如《中国民间艺术》、《民间泥塑》等,并撰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4.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幅民间美术作品,要求学生从功能、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互相学习。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解答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创新评价方式,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在教学评价中,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重视学习过程。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技能、情内容的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元素,鼓励他们将民间美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各类美术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民间美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较好地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中。
然而,学生在美术鉴赏和分析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八年级美术上册《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功能与特点,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
第五单元第2课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学设计师: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内容有民间美术的功能、特点,欣赏一些民间美术作品,讲。
讲授新课一、新知讲解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师: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以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形式,对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审美志趣、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反映,并在信仰民俗、商业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节令民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节令民俗中的节令风物产生于民俗活动,又反作用于民俗,使民俗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稳定。
老师展示图片进行欣赏北京庙会耍狮子北京郊区农家贴满窗花的窗户北京地坛春节庙会老师讲解,学生听讲。
进行民间美术作品与生活。
培养学生参考赏析中国民间美术与生活的细节。
欣赏更多作品,拓展创造思维。
南京夫子庙的花灯市场山东艺人制作不倒翁海南黎族群众使用腰机织造“黎锦”河北艺人刻剪纸民间美术是传统手工艺的集中体现民间美术的创作工艺都是传统手工艺的体现,集中反映了历史悠久的各种手工艺的成就。
所用材料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泥土、竹木、石头都可以成为民间美术的材料。
人们用自制的特殊工具,巧妙地制作出种种优秀美好的工艺品,它们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师:目前,有些民间工艺技法正面临消亡,因而我国已将很多品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美术具有清新简朴的艺术风格民间美术表现的内容直接来源于人民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大多是群众耳熟能详并喜闻乐见的题材。
由于创作者既是民间艺术家又是生活体验者,情感淳朴、真挚,艺术语言坦诚、直率,因此使民间美术作品具备了清新、质朴并极具亲和力的精神品格。
民间美术的材料价格低廉,采用纯手工学习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艺的关系。
民间工艺技法现状。
学习民间美术具有清新简朴的艺术风格。
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
提醒学生民间工艺技法正在面临消亡,要努力传承。
第2课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鲁教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鲁教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探讨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目标1.认识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和表现方式。
2.探讨民间美术在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美学价值及其影响力。
4.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及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1.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民间美术在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梳理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2.掌握民间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2.老师让学生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的民间艺术作品,并请他们谈谈他们对民间艺术、民间美术的理解和感受。
二、知识讲解1.老师让学生观看《我们的家园》中几个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并向学生介绍民间艺术的历史和定义。
2.老师向学生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和主要表现方式。
3.老师介绍民间艺术在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
三、案例分析1.老师让学生观看《岳飞》公园中高大的岳飞塑像,并请学生谈谈他们对这个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老师用此例子来带领学生认识民间艺术的创作方式和手段,并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
3.老师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对其他民间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1.老师对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再次梳理,对学生的答疑和错漏进行纠正。
2.老师强化民间艺术在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
教学反思1.本节课设计以多种方式呈现民间艺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方面感受历史文化与民俗艺术的内涵和价值,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2.本节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从多个方面对民间艺术的表现和内涵进行分析和解读,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人教版九上美术 5.2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教案设计 (2)

重点
理解民间艺术的知识和内涵;分析总结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尝试进行欣赏和绘画体验。
难点
认识民间美术作品运用强对比的色彩表达方式;分析不同作品体现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资源
实验(演示)教具
各个种类的民间手工制品、照片、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支持资源
多媒体
网络资源
民间艺术品的图片及古典音乐。
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语言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2
民间艺术的含义及内容。
教师课件展示民间艺术品荷包、布老虎、剪纸、年画、葫芦等,设疑激趣,初步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和种类。
1、通过欣赏民间艺术品,根据老师的提问总结出民间艺术品的六大种类;2、广义和狭义的民间艺术的意义。
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民间艺术品民间玩具、剪纸、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作品图片。
二、教学目标(三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
1、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及绘画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理解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认识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欣赏体会民间艺术的丰富内涵;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基本的配色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3、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让学生在本课的探究包括:观看图片、发表见解、录像及阅读教师提供的文字资料等,并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争论,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己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以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出示挂图及展示图片,加强学生印象。
过程3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常用色及色彩搭配的规律。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定》教案

7、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叫停、提示指导。
学习石头画的创作原则和方法步骤,体会本课作业要求。
对老师提出的建议对比自己作品及时调整。
直观的让学生了解石头画的特点,体会石头画的妙趣。
4.欣赏评述
组织、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交流评价。
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比自己作品,取长补短。
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习、探索的热情。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渴望,为下阶段做好铺垫。
2.组织教学;
欣赏评析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
这些图片显示的都是哪种民间美术形式,在生活中有什么功能或作用。
1、首先欣赏的是瓷器和染织图片,提问,这两种物品在生活中是做什么用的,最大共同功能是什么?
2、然后出示刺绣和编结作品图片,提问这两种物品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大共同功能是什么?
课题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定
课型
综合.探索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民间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体会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在教师指导下,绘制一个石头画。
2、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社会功能、特点,通过练习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索的愉悦与成功感。
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认识民间美术的功能。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认知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地位。
提示学生从选材、色彩、造型、寓意四个方面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
1.展示竹雕、根雕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民间美术取材和加工的特点——就地取材,因材施艺。
2.展示西藏面具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热烈、夸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认识民间美术的使用、审美功能及精神寄托功能,并能够举例分析说明;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调查与知识,分析概括出民间美术的造型、色彩特点,认识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能够临摹或是复制一件民间美术作品,掌握一种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制作方法,或学生选择方面的材料制作一件民间美术风格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赏析、交流、讨论、展示等方法分析体会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及其清新简朴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及其在民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喜爱民间美术,从而培养热爱本土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能认识民间美术的实用、审美功能及精神寄托功能,并能够举例分析说明;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调查与知识,分析概括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认识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能够临摹或是复制一件民间美术作品,掌握一种民间美术的基本制作方法,或学生选择方便的材料制作一件民间美术风格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有关录像、多媒体课件。
学具:自己家中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二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扎染时尚服装照片,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扎染时尚服装照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
二、新课讲授
(一)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教师播放过春节的有关录像。
师:你在这段视频中发现了民间美术的种类了吗?有哪些?
生:发现了,有剪纸、年画、风筝、对联、灯笼。
师:这些民间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吗?
生:有,增添了过年的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师:你能想象如果新年不贴对联,不挂灯笼,不贴窗花,不……会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民间美术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增添节日气氛,反应民俗风貌。
以剪纸作品为例,让学生观察其造型、颜色,并体会其寓意。
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展示搜集的资料来观察分析,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与生活有怎样的联系。
(出示有关图片)
欣赏桃花坞木版画。
此年画产地是苏州桃花坞。
苏州桃花坞是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间木刻画。
自明代形成风格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盛期时称“姑苏版”当时与天津杨柳青一起成为全国木版画的南北中心。
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
学生讨论:
1.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2.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
3.这幅画的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4.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
答:1.这是一幅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
2. 这幅画中的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人物的衣着浓重鲜明。
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
树木、洋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热的热闹气氛。
3.这幅画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新鲜的事物为内容。
表达了人们在
辞旧迎新之时,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内容,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理。
4.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
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火车)。
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小结: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
欣赏《十美放风筝》。
该作品属天津杨柳青木版画,画面描绘的是初春时节。
12位美丽的女子放风筝的场面,人物表情有别,姿态各异。
请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女子的五官造型有什么特点?
柳叶眉、丹凤凰、樱桃小口一点点。
人物是按当时的审美时尚塑造的。
人物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
在淡色建筑、树木和天空背景衬托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极为引人注目。
俊秀婀娜的女子轻闲欢快地放飞着风筝玩耍。
这不正是终年劳作的人们热望和祈盼的心境吗?这正是这种画面寓意深刻之处。
从中我们也看到民间年画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小结:杨柳青年画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通过赏析以上两幅年画,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年画大多数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强调画中要有情节性、故事性,使人们回味无穷。
即“画中要有戏,百看不腻”强调画面完整匀称的构图,和气吉祥的可喜气氛,顺口动听的美好题词等。
在色彩方面、民间年画十分讲究色彩的配置,并总结出一套经验。
展示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剪纸、年画、面塑、泥塑、刺绣)
(1)这些作品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形式、色彩、轮廓等
(2)这些作品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功能呢?
学生欣赏、讨论。
(设计意图: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
(二)学生作业
学生思考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民间美术,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你能否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一幅民间美术的作品?
(学生欣赏书中图片,自己选择一件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描述,并且完成一幅自己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的草图。
)
三、课堂小结
(一)学生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结合自己的作品加以介绍。
(二)教师小结。
民间美术的特点: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②质扑率真,随意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
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设计意图:展评学生作品,让学生爱上民间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