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志
(完整)增城市志

增城市志第二节姓氏一、姓氏人口在历史上,增城多数姓氏均先后从中原辗转迁入。
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载,全县有127个姓氏.建国后,北方人迁入逐步增多,1990年姓氏为244个。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北人南迁者众,在增城定居人数日益增多,姓氏也随着大量增加。
2005年,全市有676个姓,(单姓660个,复姓16个),与1990年相比,增加432个姓。
2005年,全市各个姓氏人口概况如下:人口1万以上姓氏有:陈(6。
72万)、刘(5.76万)、黄(4.2万)、张(3.82万)、吴(3。
01万)、何(2.97万)、李(2。
83万)、姚(2。
35万)、王(2.19万)、罗(2.16万)、钟(2.08万)、赖(2。
06万)、郭(1.9万)、梁(1。
6万)、朱(1。
58万)、潘(1。
39万)、林(1.28万)、周(1.25万)、曾(1.21万)、谢(1。
14万)、温(1。
12万)、卢(1.09万)、叶(1。
07万)、单(1.04万)。
上述姓氏人口占全市人口68.95%,为增城24个大姓。
人口1万以下至1千的姓氏有:阮(0.88万)、廖(0.88万)、邓(0。
83万)、黎(0.8万)、列(0。
8万)、徐(0.79万)、杨(0。
69万)、汤(0.68万)、江(0.68万)、郑(0.66万)、石(0。
64万)、湛(0.63万)、赵(0.6万)、冯(0。
58万)、毛(0。
56万)、蒋(0.47万)、邱(0。
46万)、蔡(0.46万)、袁(0.45万)、马(0。
42万)、尹(0.4万)、胡(0.39万)、邹(0。
39)、关(0。
38万)、沈(0.34万)、伍(0。
33万)、彭(0.32万)、莫(0。
32万)、萧(0。
32)、魏(0.32)、宋(0。
26万)、苏(0.26万)、龙(0。
26万)、余(0。
26万)、谭(0.25万)、蓝(0.24万)、董(0。
23万)、顾(0.22万)、高(0。
21万)、肖(0。
21万)、曹(0.19万)、古(0。
《东源县志(1979--2004)》通过终审

大 事记 、专志二 十 四篇 、附录 、索 引 、编后 记等 约 18 字 ,其 中地 图5 、照片4 0 。 3万 张 8张
( 邓庭 雄 )
《 源县志 (9 9 2 0 ) 东 17 0 4 ) )通过终 审
2 1 年 1 月2 0 1 2 9日 ,河 源市 地 方 志 书 审查 委 员会 在 市 区 召开 了 《 源县 志 ( 9 9 2 0 ) 终 审会 议 。 东 17 - 0 4 》 河源 市政 府 副秘 书长 钟伟 敏 以及河 源 市地 方志 书 审查 委员会 成 员 ,东源 县 委常 委 、宣传部 长 黄锦 文及 省政 府地 方 志办前 副 主任 侯月 祥 出席 , 《 东源 县志 》 编辑部 人 员共3 多人参 加 了会议 。会议 由市 地方 志办 公室 O
人 情 归人 情 ,数 目要 分 明。
清 明阴 ,雨水 唔 离坎 。 南晴北 落是 春天 。
3 、农 事 谚语
屋要常住 ,镬要常煮。 刀唔磨生锈 ,水唔流发臭。
耕 田要好 犁 ,把 家要 好妻 。 好 吃懒做 工 ,唔死 一 世 冬 ,好过用粪壅。 耕 田唔养猪 ,等于秀才唔读书。
耕 田要 粪 ,做 官 要 印。 早造 靠 头驳 ,晚造 靠尾 阵 。 水 打 禾花 ,惨 过抄 家 。 ( 作者 单位 :江 门市 志办 )
雨打 春 牛皮 ,有 一 百 日微 ( 。 雨)
阳春 百 日寒 。
南 风入 大寒 ,冷 死早 禾秧 。
《 江市志》 (9 9 2 0 )通过终审 廉 17 - 0 5
广东省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评价

WESTERN RESOURCES2021广东省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
区内水系有东江及其支流新丰江等,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地层岩性主要为沉积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变质岩类和松散岩类。
大地构造位于佛冈—新丰江纬向构造带与华夏系河源大断裂构造带的复合地段。
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明显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以及岩性特征等,同时还明显受控于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降水气候等。
地质灾害区域对防治规划以及防灾减灾意义重大[1]。
本文通过不同的因素考虑,将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分别对不同分区内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治理奠定了基础。
1.分区方法本次分区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易发)指数法”,对广东省东源县境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定性评价[2]。
“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易发)指数法”的应用流程包括:(1)单元网格划分。
将广东省东源县的行政区划采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网格剖分,每个子单元的长宽为2km×2km。
(2)计算方法。
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为:Zf=Z q·r1+Z x·r2(式1)式1中:Z f为各单元格的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Z q 为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r1为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权值,取值0.6;Z x为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r2为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权值,取值0.4。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出各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图1)。
根据各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利用MAPGIS软件功能,采用Kring泛克立格网格化方法生成平面等值线图(图2),为易发区的划分提供定量依据。
图1广东省东源县2Km×2Km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数值图图2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平面等值线图广东省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评价关维核工业河源工程勘察院河源517000摘要:本文以东源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将地质灾害密度相同,发育条件相近,易发和危险程度相似或接近的区域划分为同一区块。
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朝明同志到驻点村开展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_ 。
il 息 台
l l
社监 全国供销合作总 事会刘环祥主任来粤调研
9 1 月 8日至 2 2日,全国供销 合作 总社监事 会主任刘 环
祥 志 率领 调研组 一 一行 人 ,在广 东 省供 销合 作联 社党 组
刘环祥 主任充分肯定 了我 省供销合 作社 系统建设农产 品
发市场、以及 中山市、恩 市供销合作社正在筹建中的农
产 品批 发 市 场 , 就 农产 品批 发 市 场 建 设 情 况 进 行 专 题 调 研 , 与当 地党 政 领 导进 行 了 I 交 流 。主 要 是 围绕 落 实 作 二 《 产 品 批 发 交 易 市场 建设 规 划 方 案 》 为组 建 农 产 品批 农 , 发 市场 控股 公司 、发 掘 高 级经 营 管 理人 才 等 做准 备 。
0
■
薯
蠹 ¨
…曩 |
l l l
毒 0
毫
¨ ∞ ¨
- 薯 、 - -
㈡ 曩
一 一臻 曩
羔
” 。
曩
曩 疆
一
董
一。 薯。
l_ 一 一舞 麓 曩; 臻誓囊 碧 蠢囊 曩 蔫 譬 蠢 臻
广东合作经济 0 年第 5 2 8 0 期 _
新农 村 贡献 更大 力量 。随后 ,省 农 资公 司对 村委 会进 行 了
这 有助 于壮 大村 集 体经 济 ,表 省 供销 合作 联社 将 在力所 能及 的范 围 内给 予 支 持 。紧 接 着 ,李 主 又 视 察 了被 洪 水 冲 垮 的陂 头 ,得 知 村 里 水 利 基础 设 施缺 乏 , 严 重 影 响 群众 的农 业 生产 ,立 即指 示驻 村工 作组 要尽 快将 陂 头建 设 纳入 工作 议 程 ,切 实解 决 “ 溉 难 ” 的问题 。随后 , 灌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报告时间:
2023-02-16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企业的投标业绩表现、竞争能力、竞争 对手、服务客户和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投标行为全方位分析,为目标企业投标管理、市场拓展 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企业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单位、竞争对手、中介机构、金融 机构等快速了解目标企业的投标实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企业 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同比增长:42.1%
中标率
100.0%
同比增长:10.5%
中标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272.0
同比增长:107.2%
平均下浮率
2.4%
同比增长:100.0%
注:平均下浮率是指,项目下浮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下浮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业绩趋势
近 3 月(2022-12~2023-02):
东源县农业农村局
65.0
关于江门市委农办(江门市农业农
TOP9 村局)2022 年度乡村振兴软科学研 江门市委农办
64.0
究项目公开采购评审结果的公示
关于【阳春市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园 阳 春 市 农 业 试 验 场
TOP10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 (阳春市春砂仁试验
63.0
中选结果的公告
场)
目中标(成交)公告
公室
78.0
5
《广东省全面小康志》编纂课题服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
东源县仙坑古村的八角楼的详细介绍的作文

东源县仙坑古村的八角楼的详细介绍的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前言东源县仙坑古村的八角楼是一个世界级的古代建筑,无数游客争相前往。
东源县第一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I’mgoingtostudycomputerscience单

2.写作提纲
【范文点评]
My New Year's Resolutions ①以it's a time
①New Year is coming soon to make
and it's a time to make resolutions. ion is about my 直奔主题, 简洁明
resolution and it has to do with my ③变化句式表达,
physical health. Swimming is a good 用 plan to make
way to exercise. I'm going to take up a resolution, 使
swimming.
句)
with so many
Shanghai is a big city ____________people.
【结尾句] 1.I think I can improve myself if I keep those resolutions.我想只要我坚持那些决心, 我就能使自己 得到提高。 2.I hope we enjoy our hobbies and our dreams can come true. 我希望我们能享受我们的爱好, 我们 的梦想也能实现。
4.He is __________his speech for the meeting
preparing tomorrow.
caused
5.The car increase _______a lot of trouble for our
traffic.
(二)用适当的介词或副词完成句子。
6.Please write ______my new mobile phone number. down
广东省二轮市县区志出版104部

作者: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作者机构: 不详出版物刊名: 中国地方志年鉴页码: 63-64页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主题词: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出版;广州市天河区;《清远市志》;深圳市南山区;县区;《廉江市志》摘要:至12月,广东省共出版二轮市、县、区志104部,分别为《广州市志》《广州市越秀区志》《广州市东山区志》《广州市荔湾区志》《广州市芳村区志》《广州市海珠区志》《广州市白云区志》《广州市天河区志》《广州市黄埔区志》《番禺市志》《花都市志》《从化市志》《增城市志》《深圳市志·政党政权卷》《深圳市志·法制政务卷》《深圳市志·经济管理卷》《深圳市志·第一二产业卷》《深圳市志·第三产业卷》《深圳市志·教科文卫卷》《深圳市盐田区志》《深圳市宝安区志》《深圳市龙岗区志》《深圳市南山区志》《深圳市福田区志》《深圳市罗湖区志》《珠海市香洲区志》《斗门县志》《澄海市志》《潮阳市志》《南澳县志》《佛山市志》《佛山市城区志》《佛山市石湾区志》《南海市志》《高明市志》《韶关市志》《韶关市武江区志》《韶关市浈江北江区志》《曲江县志》《乐昌市志》《南雄市志》《仁化县志》《始兴县志》《翁源县志》《乳源瑶族自治县志》《新丰县志》《河源市志》《河源市源城区志》《东源县志》《连平县志》《龙川县志》《梅州市志》《梅州市梅江区志》《兴宁市志》《梅县志》《平远县志》《蕉岭县志》《大埔县志》《丰顺县志》《五华县志》《惠州市惠城区志》《博罗县志》《龙门县志》《汕尾市志》《汕尾市城区志》《海丰县志》《中山市志》《江门市志》《江门市江海区志》《江门市蓬江区志》《恩平市志》《台山市志》《阳江市志》《阳东县志》《湛江市志》《湛江市霞山区志》《湛江市赤坎区志》《湛江市坡头区志》《廉江市志》《信宜市志》《肇庆市端州区志》《肇庆市鼎湖区志》《广宁县志》《德庆县志》《怀集县志》《清远市志》《清远市清城区志》《清新县志》《连州市志》《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连南瑶族自治县志》《潮州市湘桥区志》《潮安县志》《饶平县志》《普宁市志》《揭西县志》《揭东县志》《惠来县志》《云浮市志》《云浮市云城区志》《罗定市志》《新兴县志》《郁南县志》《云安县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源县志第二章姓氏第一节姓氏分布东源县为原河源县的主体,姓氏历史悠久,自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置河源县始,至1988年建河源市置郊区、源城区,其后1993年撤郊区建东源县,历经1500余年。
元代始有户籍记载,元初河源县有3530户、13540人,后因行政区域分割及战乱、灾害影响,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人口为1195户、5628人。
2004年东源县人口为519987人。
今居东源县(原河源县)人口,最早为南宋后期迁入,大多为明、清时代迁入;迁入地多为福建、江西和本省惠州(含博罗、东莞)、嘉应州(含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等县)、潮州及龙川县、南雄县珠矶巷等地,个别从山西、内蒙古等地迁入。
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原河源县有姓氏82个,其中单姓81个,复姓1个。
2004年统计,东源县人口在30人以上的姓氏有147个,其中单姓146个,复姓1个;全县人口中,万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15个,千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57个,百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108个。
一、1982年河源县姓氏概况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河源县有姓氏82个,其中单姓81个,复姓1个,包括:刁、马、王、邓、甘、田、古、叶、卢、申、丘、白、冯、邝、包、关、庄、江、伍、刘、毕、孙、吕、农、朱、许、池、阮、邬、杨、余、张、宋、汪、李、何、吴、陈、沈、苏、邹、巫、利、金、周、郑、范、林、罗、具、胡、钟、萧(肖)、骆、徐、郭、袁、顾、高、殷、诸、黄、曹、梁、曾、傅、游、彭、温、程、谢、蓝、赖、廖、蔡、缪、潘、黎、薛、戴、魏、欧阳。
二、2004年东源县姓氏人口概况据县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4年,东源县总人口519987人。
从有关部门资料统计,全县姓氏人口在30人以上的姓氏有147个,包括:李、张、黄、陈、刘、朱、赖、欧、欧阳、曾、叶、廖、杨、吴、邹、丘、谢、罗、何、蓝、邱、肖(萧)、钟、程、游、许、缪、冯、诸、林、梁、周、潘、郭、王、江、邓、戴、古、高、苏、包、袁、伍、吕、具、阮、徐、温、詹、顾、魏、严、邬、邝、范、余、彭、田、唐、黎、郑、卢、殷、薛、谭、俞、赵、杜、胡、龚、纪、涂、马、刁、洪、宋、蔡、沈、任、韦、巫、童、蒙、莫、傅、池、骆、凌、陆、覃、贺、于、汤、孙、卓、付、甘、姚、雷、麦、蒋、石、庄、龙、熊、方、洗、练、利、沙、颜、占、崔、饶、幸、董、申、万、孔、汪、文、奏、农、庞、毛、翁、夏、陶、柳、易、丁、潭、宁、侯、成、华、简、关、韩、扬、白、姜、管、邡、符、康。
2004年东源县主要姓氏人口统计表表3-11说明:因有关部门无2004年姓氏人口统计资料,上表是以2008年东源县公安部门提供各姓氏人口数据,以及东源县2004年与2008年的总人口比例,用统计方法取得,供参考。
第二节姓氏源流选介县内各姓源流,多是根据族谱所载,或由各姓提供材料经考证后编成。
本志编修时,作了一些考证,参照多种史料,力求各姓源流不会有大的出入,便于后人了解县内姓氏的源流大概。
马氏战国时赵国有一人称赵奢,被赵王封在马服(今河北邯郸西北),称为马服君,其后人为纪念他便改以他的封号为姓,就是马氏,奉赵奢为马姓始祖。
河源县马氏是元代的蒙古人后裔。
据原河源县马氏族谱载:元朝末年,蒙古人阿老丁(有称夏米丁、拉米丁,音译,真名不详),以马九霄之汉人名字在河源任知事兼达鲁花赤。
元被明所灭,马九霄后人留居原河源县城,号称姓马,并奉马九霄为河源始祖。
东源县马氏人口分布在上莞镇两礤及蓝口镇等地。
王氏据王氏族谱载,河源王氏,属太原系,出自黄帝的裔孙。
黄帝生有廿五子,其中一子名玄嚣,字少昊。
少昊裔孙姬昌即周文王,周文王裔孙周灵王,是太子晋的父亲。
太子晋姓姬,名晋,字子乔,天性聪明,喜吹笙,作凤凰吟。
因谏诤忤君,遭废,贬居边塞。
其子姬敬因父遭贬,出奔齐国,官至司徒。
因为王者后代,遂姓王。
追封其父姬晋为受姓始祖。
因世居太原,称太原王氏。
宋朝王祐为兵部侍郎,曾在自家庭院种下三棵槐树并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后来,其子王旦果然当了宋朝宰相,后人自此称“三槐堂”王氏,奉王祐为三槐王氏始祖。
元末明初,王氏五十世祖安礼生元浩、元济、元浔三子,均向南方发展,居浙江、江西抚州及福建宁化等地。
五十九世祖王观由福建徙居广东龙川县,为王氏入粤落基祖。
明代中期,王氏六十三世祖言八郎自龙川县迁和平县均坑塘背落基,其次子永达创基于均坑田心。
今和平县、东源县之王姓子孙均为言八郎永达公派裔孙。
永达之子普善生9子,第九子宝九郎迁居和平县东水寡头。
生3子,长子心迟留居和平县寡头;次子念二迁居今东源县顺天镇枫木龙;三子念五迁居今东源县船塘镇流石白竹坑。
迄今有500多年,传20多代。
东源县王氏人口主要分布在顺天、船塘镇,散居仙塘、柳城、蓝口等镇。
邓氏《邓氏族谱》载:其始祖为邓曼公,是殷商武丁王之季父,约在公元前13世纪武丁王即帝位,封曼于南阳邓国(今河南省邓州市),赐邓为姓,以南阳为郡。
南阳为邓氏之源。
后其裔孙逐渐向今湖北、湖南一带迁徙。
六十一世孙邓锦常于东晋隆和元年(362年)离新野迁湖湘。
八十五世孙邓绾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由四川成都双流县迁福建泉州。
九十三世孙邓志斋(又名太乙公),南宋登进士第,任广东提举司,后升按察、布政两使,于宋庆元五年(1199年)由福建宁化县举家迁居广东梅县松口(现梅州市松口镇)立业。
为粤属邓氏的始祖。
为避战乱,以防世变,并令其9子(文、行、恭、敬、仁、义、礼、智、信)星散择居。
三子邓恭由梅县松口迁往龙川县车田,后其裔孙又迁往龙川县登云。
曼公一百○五世、粤祖十三世邓法敬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由龙川县登云迁居今东源黄村樟坑开基,后裔孙分布在黄村镇正昌、坪田、七树、宁山,蓝口镇鹊坝、铁场埔、蓝口围,曾田镇横坑,锡场镇林禾以及上莞镇、叶潭镇等地。
田氏据《史记·田完世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辩证》等资料所载,周初,帝舜之后妫满被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其后裔有妫完,为避祸而去陈赴齐(都城在临淄博),改姓田(有说妫完被齐桓公封于田国,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田氏)。
据《明史》所载,明初辅佐惠帝的大臣黄子澄,因上削藩之策而激怒诸侯,被杀。
其子黄子经为避祸改名为田终,迁居今湖北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以田为姓。
田姓发源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先秦时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
汉代,有田姓人迁至今陕西咸阳、河北满城等地。
宋代以前,田姓人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并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
田氏广东始祖田宗符,号梅波,法名千五郎。
始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苏枫林寺侧。
出任原程乡县教谕时,居程乡县布心大塘面为故土(后改名嘉应州,今梅州市,住梅县罗衣欧迳村)。
明朝中期,田氏五世祖田福寿由梅县罗衣欧迁河源樟溪,再迁上莞坪石下(二石背)开辟虾公塘居住,福寿公为上莞开基始祖。
东源县田氏人口主要居住在上莞镇田屋。
田氏郡望:北平郡、雁门郡。
古氏古氏,中国较老的姓氏,周大王古公亶为古姓始祖,因以前流离迁徙,世次失详,后世特举南北朝尚书令古弼为古姓太始祖。
大唐一世祖古六应为南迁始祖。
古六应原籍山西河东平阳,后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洪州。
值世乱避地赣州,由赣州迁粤北南雄宝昌珠玑沙水乡。
六世祖古全望于唐天成元年(926年)由宝昌徙于增城县,七世祖古延绶徙梅州。
八世祖古成之生于赤溪都,因避乱由梅州复徙增城,后入籍河源定居。
九世祖古宗悦,宋皇祐五年(1053年)癸巳进士,复由河源徙居嘉应(今梅州)。
十一世祖古董子由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浩岭复迁河源县鲤鱼约铁炉乡(今源城区源西新塘村)世居,为河源开基祖。
1959年因新丰江水电站建设,原在鲤鱼约等地居住二十六世的古氏后裔多数迁居东源县仙塘。
东源县古氏人口分布在仙塘、新港、锡场、双江等处。
叶氏战国时期,楚大夫沈诸梁因平息叛乱有功,被封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被人称为叶公。
其后裔以邑为氏,为叶氏,奉叶公沈诸梁为叶姓始祖。
传至八十五世叶大经,始居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德祐年(1275年),流寓广东梅县,为梅县叶氏开基祖。
其三世孙叶怀美于南宋期间从梅县迁居今康禾镇若坝;其十世孙叶彦高,于明朝初期徙居今东源县曾田镇;叶大经十一世孙叶康养,于明朝中期从龙川县徙居今东源县三河积良村开基;十二世孙叶时春亦同期徙居东源县回龙滑坑开基;十五世孙叶芪后裔居河源新港、埔前;十六世孙叶承珠由兴宁迁东源县回龙洪溪河洞开基,后裔分居义合镇金星、曲滩;二十一世孙叶秀楷、叶秀槐、叶秀杰由今东源县曾田分迁今源城区上城西门、上城书房井、上廓开基。
二十三世孙叶质于明末从永安(今紫金)迁徙今东源县康禾仙坑落居,为仙坑叶氏始祖。
东源县叶氏人口主要分布在曾田、船塘(三河)、康禾、漳溪、蓝口、新港等镇。
申氏申姓得姓历史悠久。
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史记》等载,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一带)君之子伯夷、叔齐的后人,有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
春初时,申国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申姓发源于今河南南阳一带。
春秋战国时遍布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地。
西汉时,有申姓人落居广西。
隋唐之际,有湖北申姓迁居湖南邵阳、江西信州等地。
明初,有申姓迁闽、粤等地。
申碧岩,原籍江苏吴县,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带2个儿子迁往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程乡、兴宁两县。
其后裔迁居今东源锦洞畲坑舡(康禾镇南山)立业,历经280多年。
丘(邱)氏丘氏远祖吕尚(姜太公),因辅佐周武王灭纣有功,初封于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建立齐国,后来齐国迁都临淄,留下一支宗族驻守营丘,留下来的这支就以地为姓,姜太公长子穆公为丘姓始祖。
丘氏发迹于山东,晋唐时播迁于河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
后世遂以“河南”为堂号。
北宋末年有裔孙由江西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柳村,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丘效锡号三五郎携母避乱由宁化石壁迁上杭县大白城,后世称三五郎为福建开基第一祖。
丘从龙于宋元之交由上杭县以乡进士出身,官任惠州府同知,因年老告归,居河源城郭仁里巷卜居,为河源开基始祖。
明天启辛酉元年(1621年),后裔从仁里巷分居今东源仙塘木京。
丘继龙九世孙福思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迁至河源县青州(今和平县青州乡)开基立业。
丘仑(福思孙)于元末明初居今东源船塘三河老虎塘(今富强村)开基。
后裔分居船塘镇(三河)流洞、漂湖、嘉村、骆甫,黄沙大寨,灯塔镇英岗。
丘继龙裔孙丘源发于明洪武年间,由上杭县迁兴宁县大坪黄坑开基业,九世孙丘法查于明代由兴宁黄坑移居今东源县黄村小坑围开基业。
丘继龙另一支裔孙由连平县忠信徙居今东源县涧头镇,后分居回龙镇、半江镇、锡场镇、蓝口镇等处。
东源县丘氏人口分布在仙塘、船塘(含三河、黄沙)、涧头、回龙、半江、锡场、蓝口、柳城、黄村、叶潭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