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二产前检查说课教案

合集下载

妇产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二产前检查说课教案

妇产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二产前检查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学科:妇产科护理授课教师:原英学校: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我说课的内容是妇产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二产前检查。

我会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研究,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几方面来谈谈我对本次实践教学课程的构思及具体实践过程。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我选用的教材是高教社出版的妇产科护理,本书以人的整体护理为中心,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

而产前检查除了在知识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正常分娩打下坚实基础,更能在情感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情操。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预产期计算方法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腹部四步触诊法相关操作情感目标:学会关爱孕妇,热爱生命,增强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二、学情分析授课前对本次课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现状分析,从年龄结构上看,她们多在15~18岁之间,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感性知识敏感,抓住这一特点设计课程很重要。

从知识储备上分析,学生们学习基础差,文化知识薄弱。

课程设置中应根据社会对职业的需求,调整课程难度,增强实用性。

从学习特点上观察,她们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学习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三、教法学法研究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和归纳总结法。

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启发她们主动思考与学习,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而针对学生学习现状,在学法上引导她们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合作意识,真正在课堂中做到乐学,善学,会用。

四、课程设计流程本次课共设计了以下四个主要教学环节,符合学生学习特点,预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能力与道德水平双提高的教学效果。

(一)新课导入(温故知新)旧知识的掌握是新知识讲授必不可少的基础,以抢答式提问复习旧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高校助产专业“产前检查”说课及教学设计

高校助产专业“产前检查”说课及教学设计

高校助产专业“产前检查”说课及教学设计作者:白俊,李亚兰来源:《成才之路》 2015年第25期白俊,李亚兰(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产前检查的结果是决定分娩方式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助产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文章在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步阐述教学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说课;教学设计;产前检查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22-01说课是任课教师针对所讲课题,采用讲述的方式,向教学同人系统阐述个人教学构想,对教学过程总体设计的一种创造性劳动。

笔者在2014年度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评教赛讲竞赛中,获得了医学分院一等奖及全院二等奖。

整个备赛、比赛过程收获颇多,现将产前检查说课教案设计介绍如下。

一、课程及教材分析“高级助产学”是助产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四大模块、14个典型工作任务,总学时132课时,分两学期进行。

教材选用由魏碧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学院校教材《高级助产学》。

本教材内容全面,涵盖了妇产科护理及助产技术相关内容,助产专业的专业特点不突出。

为此,本教研室经过认真研究,对课程进行了解构重组,将本专业核心课程整合为“妇婴护理”“高级助产”和“妇婴保健”,突出助产专业特点。

本次课内容属于“高级助产学”课程模块二(正常妇婴处理)之任务一(正常妊娠妇婴处理)中的项目二之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的结果是决定分娩方式的重要依据,也是助产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二、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熟悉产前检查的目的及意义,掌握产前检查的时间及内容。

(2)技能目标:知道产前检查的目的及意义,能推算预产期,知道腹部检查的目的步骤,能进行孕期健康指导。

(3)职业情感目标:具备关爱孕妇的服务意识,形成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产前检查讲课PPT教案

产前检查讲课PPT教案

3.NST检查(每周1次)
并引产
妊娠期常见疾病
➢ 妊娠剧吐:一般发生于早孕期间。若出现呕吐严重,不能 进食,影响日常生活,出现体重减轻,尿量减少者,需住 院治疗。
孕期常见疾病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若妊娠 20周后出现高血压,测随机尿蛋白(+)。则为子痫前期,危 险性增高。由于大部分的子痫前期,会在孕期28周以后发生。 医师通常依据准妈妈测量血压所得到的数值作为依据,如果测 量结果发现准妈妈的血压偏高,又出现蛋白尿、全身水肿等情 况时,准妈妈须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痫前期症的危险。所以, 准妈妈在怀孕后期,针对血压、蛋白尿、尿糖所做的检查非常 重要。
2. 宫 颈 阴 道 分 泌 物 2. 营 养 和 生 活 方 式
3. 血常规、尿常规 fFN 检 测 ( 早 产 高 的指导
危者)
3. 妊 娠 期 糖 尿 病 筛
查的意义
产前检查的次数与方案
常规检查及保健
备查项目
保健教育
第5次检查 1. 血 压 、 体 重 、 宫 底 B型超声测量宫颈长 1.分娩方式指导
(28~31+6 高度、腹围、胎心率、度或宫颈阴道分泌 2.开始注意胎动
周) 胎位
物fFN检测
3.母乳喂养指导
2.产科B型超声检查
4.新生儿护理指导
3. 血常规、尿常规
产前检查的次数与方案
常规检查及保健
备查项目
保健教育
第6次检查 1. 血压、体重、宫底 1.GBS 筛 查 ( 35 ~ 1.分娩前生活方式指
孕期常见疾病
➢ 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 和生命的综合症状。

实验2--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实验2--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实验二妊娠期妇女的护理【实验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一、熟悉胎儿附属物的结构及功能。

二、熟悉足月胎头的结构特点。

三、掌握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概念。

四、掌握产前检查的时间、主要内容和方法。

【实验要求】一、学生能说出胎儿附属物的结构及功能;准确在模型上描述出足月胎头的结构、颅缝、囟门和径线。

二、在模型上熟练摆出各种(22种)胎方位。

三、说出产科腹部检查的内容、目的;学会预产期的推算。

四、学会在模型上进行产科腹部检查的模拟操作;能说出骨盆外测量的径线及正常值,学会其测量方法。

五、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体贴关心病人的工作态度。

【实验准备】一、实验用物准备:实物胎盘、正常足月新生儿模型、胎头测量尺及孕妇测量尺、女性骨盆模型、孕妇人体模型、胎心听诊用具(如胎心听筒、听诊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胎心监护仪等)、骨盆测量器、产科检查床。

二、多媒体教学资料。

【实验方法】一、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产前检查。

二、讲解实验内容,教师操作示教。

三、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四、骨盆外测量时,先由教师在学生身上示教骨盆外测量方法,然后学生分组,每位同学模拟充当孕妇,由其他同学对其进行骨盆外测量,并记录测量值。

五、临床见习。

学生分组到医院产科见习,由带教老师为学生示范操作。

六、实验评价。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结合胎盘实物、模型讲出胎儿附属物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胎盘(形成、结构、功能)、胎膜、脐带、羊水。

二、在模型上指出足月胎头的结构特点(颅骨、颅缝、囟门);测量胎头的径线(枕下前囟径、枕额径、枕颏径、双顶径)。

胎盘母体面、胎膜 胎盘胎儿面、胎膜、脐带足月胎头胎膜、羊水三、在模型上熟练摆出各种(22种)胎方位: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之。

两纵轴平行者为纵产式,两纵轴垂直者为横产式。

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之。

纵产式有头先露(分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等)和臀先露(分单臀先露、混合臀先露、足先露等);横产式有肩先露。

产前检查妇产科教学

产前检查妇产科教学

(二)全身检验
1.身高 < 145cm(常伴有骨盆狭窄) 2.体重 < 500g/周 3.血压 <140/90mmHg 4.水肿 生理性、病理性
(三)产科检验
涉及:腹部检验、骨盆测量、阴道检验、 肛诊 1. 腹部检验 涉及:视诊、触诊、听诊 (1)视诊:腹形、大小、妊娠纹、水肿、
手术疤痕
(2)触诊:四步触诊法 目旳:子宫大小、胎产式、胎方位、胎先露
及衔接
检验内容:
第一步:宫底高度、宫底胎儿部分
第二步:胎背及胎儿肢体
第三步:胎先露及先露是否衔接
第四步:核实第三步
(3)听诊: 部位
2. 骨盆测量 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
(1)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IS):23~26cm 髂嵴间径(IC):25~28cm 骶耻外径(EC):18~20cm 坐骨结节间径(IT):8.5~9.5cm 耻骨弓角度:正常90度,不大于80度异常
(2)骨盆内测量 骶耻内径(对角径):12.5~13cm 坐骨棘间径:10cm 坐骨切迹宽度:3横指(5.5~6cm)
3. 阴道检验 孕早期行阴道内诊检验,了解产道、
子宫、附件有无异常(妊娠最终1个月 及临产后防止不必要旳阴道检验) 4.肛诊
了解胎先露、骶骨、坐骨棘、坐骨切 迹及骶尾关节活动度
(四)辅助检验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功能、B型超 声、心电图等项检验。
三、复诊产前检验 1.问询上次检验后有无情况异常 2.测量体重、血压、水肿 3.复查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听胎心,
绘制妊娠图
注意子宫高度、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 预约下次复诊时间
第二节 孕期指导及常见症状旳处理
一、营养指导 1.热量 起源:65%粮食;35%食用油、

产前检查实验课教案

产前检查实验课教案
【见习内容】
1.产科腹部四步触诊及胎心听诊
2.骨盆外测量,尺测宫底、腹围
3.首次产前检查记录单、复检记录单填写
【见习方法】
1.集中介绍见习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时间10min)
2.每一个实验项目分别在四个实习组中抽出四位学生进行演示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四步触诊法、骨盆外测量。每个学生只参与一个实验项目,每位学生上交首次产前检查记录单、复检记录单。(时间50min)
3.护生向带教老师提问(时间10min)
4.小结(时间5min)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了产科腹部四步触诊及胎心听诊、骨盆外测量。



完成实验报告
备注
教材: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 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见习重点腹部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见习难点骨盆外测量教学方法演示分组讨论教具检查床人体及骨盆模型和孕腹模型骨盆外测量器皮尺胎心听诊器胎儿监护仪皮娃娃教案见习内容及方法2学时见习地点江西中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妇婴实训室组织教学时间5min准时到达着装整齐见习内容1
教师姓名系部名称护理来自院学科组(教研室)
护理学科组
4.练习中态度认真,同学间相互配合。




腹部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




演示、分组讨论
教具
检查床、人体及骨盆模型和孕腹模型、骨盆外测量器、皮尺、胎心听诊器、胎儿监护仪、皮娃娃







(2学时)
【见习地点】
江西中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 妇婴实训室
【组织教学】(时间5min)

妇产科产前检查教学课件

妇产科产前检查教学课件
腹部检查 视诊 触诊
四步触诊法
方法:站在孕妇的右侧,在做前三部时检查者面向孕妇,第四步时面向孕妇足端。 仪表:着装整齐干净,仪表端庄
目的: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 适应症:妊娠20周以后 操作评估及准备: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遮挡屏风,洗手;孕妇排尿后,仰卧于
检查床上,暴露腹部,双腿略屈外展,腹肌放松。操作完毕后洗手、记录(胎产 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部是否衔接)、签字。
• 需要检查的人群妊娠期24周以后妇女。
二、骨盆外测量
产前检查应常规行骨盆外测量,能间接判断骨盆 大小及其形状,操作简便
:简介自我介绍,询问病史,介绍操作目的,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有不适,请其配合
:着装整齐干净,仪表端庄
卧位。
:准备骨盆外测量器、骨盆出口测量器、手套、接触患者前洗手,请患者取仰 :1、动作要轻柔。2、注意保暖和遮挡病人。3、测量数据要准确。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字
• 判断所测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是否正常范围内。有无狭窄
谢谢!
• 阴道及宫颈检查:阴道检查往往在早孕期6-8周期间进行,需要注意无孕前检查的孕妇需要进行常规 的宫颈细胞学检查以除外宫颈病变,如果发现有宫颈细胞学的异常需要酌情行阴道镜检查。在孕晚 期可以在进行阴道检查的同时学要进行骨盆测量,骨盆测量中最为重要的径线是坐骨结节间径,即 骨盆出口平面的横径,如出口平面正常可以选择阴道试产。骨盆外测量目前已经废弃不用。
度。 • ⑷协助孕妇整理衣裤,整理用物,放回原处。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字 • 判断所测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是否正常范围内。有无狭窄
• ⑴此时嘱孕妇取膝胸或左侧卧位。 • ⑵使用骨盆出口测量器。检查者戴手套并涂润滑油后,伸入肛门,指腹朝骶骨方向与拇指共同协作

妇产科护理学说课稿

妇产科护理学说课稿

妇产科护理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妇产科护理学。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课程定位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它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研究女性在妊娠、分娩、产褥期及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节过程中的护理问题,为妇女提供整体护理,以保障母婴安全,促进女性生殖健康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妇产科护理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能够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护理措施。

了解妇产科护理的新技术、新进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进行妇产科护理的基本操作,如产前检查、胎心监护、会阴护理等。

具备对妇产科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评估和护理的能力。

能够制定妇产科患者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和责任感,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利。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和其他护士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防护意识,遵守护理伦理和法律法规。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讲解女性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如月经周期、排卵等。

2、妊娠期护理阐述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介绍妊娠期的保健和产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讲解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护理,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3、分娩期护理描述分娩的过程和产程分期。

讲解分娩期产妇的护理和新生儿的护理。

介绍分娩镇痛和助产技术。

4、产褥期护理说明产褥期母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教案
学科:妇产科护理
授课教师:原英
学校: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我说课的内容是妇产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二产前检查。

我会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研究,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几方面来谈谈我对本次实践教学课程的构思及具体实践过程。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我选用的教材是高教社出版的妇产科护理,本书以人的整体护理为中心,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

而产前检查除了在知识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正常分娩打下坚实基础,更能在情感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情操。

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预产期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腹部四步触诊法相关操作
情感目标:学会关爱孕妇,热爱生命,增强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学情分析
授课前对本次课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现状分析,从年龄结构上看,她们多在15~18岁之间,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感性知识敏感,抓住这一特点设计课程很重要。

从知识储备上分析,学生们学习基础差,文化知识薄弱。

课程设置中应根据社会对职业的需求,调整课程难度,增强实用性。

从学习特点上观察,她们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学习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三、教法学法研究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和归纳总结法。

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将课堂
时间,让学生们去计算,她们计算的结果并不会百分之百正确,选择她们错误的问题来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源,解决的方法。

这样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几乎人人掌握,不需要更多的考核方法。

在预产期计算学习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推算预产期只有运用公式计算一种方法吗?如遇到特殊情况,孕妇月经周期不规律时怎么办呢?以此作为知识拓展训练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模式。

(三)四步触诊法(四步触歌)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首先将传统实验课与本次实践课进行了一下比较,得到以下结论:传统实践课模式往往是:示教-练习-考核,整个学习过程中示教由教师完成,练习和考核学生参与完成,而学生的参与多是以考核取得高些的分数为目的缺乏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兴致不高,甚至不愿学习;而本次实践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过程:观察-体验-讨论-解惑,前三个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而在完成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也会提出各种问题,体验过后,师生共同归纳操作要点,用这样图文并茂的卡通插图总结触诊原理及结果。

不以考核为目的的学习,轻松、自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这样的体验式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主导课堂,探索知识,合作学习,提高实践课堂时效性。

另外,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合理的运用,也是保障本次实验课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归纳总结(总而言知)
以往的实践课总是以考核作为最后的总结评价,而这次课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以四步触诊法为例,在课程的最后,用自创歌谣来进行知识的总
结,为学生提供一个记忆的方法,让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为了解本次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一个互动式小题板,教师课前设计好问题,学生们可随机提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有不理解不明确的地方,简单易思考的问题选择掌握较好的学生来回答,较为复杂的由教师解答,巩固知识,难点突破。

情感目标的完成是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课程最后让学生们观看她们自拍的关于护患交流沟通和母爱的小短片,让她们关爱孕妇,热爱生命,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反思
不足: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本堂课关注的重点
怎样引领学生学习,让她们作课堂真正的主人,是我在设计本堂实践课时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注意每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寻找到适合她们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2.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
本次课我们虽然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但在授课过程中也穿插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在其中,如何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将不断探索的目标。

课程特点:
1.寻找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记忆方法,如歌谣式记忆法。

2.互动式的知识总结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深受学生喜爱。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