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高频电路中元器件及组件50页PPT
合集下载
高频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1高频电路中元器件及组幻灯片PPT

高频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1 高频电路中元器件及组幻
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 1.1.1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 发送设备主要由基带信号处理、调制器、 频带信号处理、功率放大器组成。
1.2 信号、频谱与调制
高频电路中要处理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有三种:基 带(消息)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主要 有时间特性、频率特性、频谱特性、调制特性和传 播特性。
• 时间特性:各种信号波形,电参量随时间而变化。 • 频谱特性:频谱图,或谐波分析。信号包含各种不同频率
正弦信号的幅度大小。 • 频率特性: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也都具有
传播。
5.调制特性 调制特性在无线电 通信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无线电辐射是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天线的尺寸与波 长相适应,信号通过调制到很高的频率上,通过较 小的天线有效的辐射到空间,形成电磁波辐射。
调制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 道的利用率。
数字调制还能实现抗干扰、纠错和保密功能。
调制分为模拟和数字调制。
1.电阻器
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在低频时主要表现为电阻特性, 但在高频使用时不仅表现有电阻特性的一面,而且还表现有 电抗特性的一面。电阻器的电抗特性反映的就是高频特性。
一个电阻R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R为分布电 容,LR为引线电感,R为电阻。 CR
LR
R
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
电阻r随频率增高而增加,这主要是趋肤效应的影响.
• 镜频抑制接收机原理
vin A1cono 1A2cono 1
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 1.1.1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 发送设备主要由基带信号处理、调制器、 频带信号处理、功率放大器组成。
1.2 信号、频谱与调制
高频电路中要处理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有三种:基 带(消息)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主要 有时间特性、频率特性、频谱特性、调制特性和传 播特性。
• 时间特性:各种信号波形,电参量随时间而变化。 • 频谱特性:频谱图,或谐波分析。信号包含各种不同频率
正弦信号的幅度大小。 • 频率特性: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也都具有
传播。
5.调制特性 调制特性在无线电 通信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无线电辐射是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天线的尺寸与波 长相适应,信号通过调制到很高的频率上,通过较 小的天线有效的辐射到空间,形成电磁波辐射。
调制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 道的利用率。
数字调制还能实现抗干扰、纠错和保密功能。
调制分为模拟和数字调制。
1.电阻器
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在低频时主要表现为电阻特性, 但在高频使用时不仅表现有电阻特性的一面,而且还表现有 电抗特性的一面。电阻器的电抗特性反映的就是高频特性。
一个电阻R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R为分布电 容,LR为引线电感,R为电阻。 CR
LR
R
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
电阻r随频率增高而增加,这主要是趋肤效应的影响.
• 镜频抑制接收机原理
vin A1cono 1A2cono 1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PPT文档资料

p,呈现感性 p,呈现容性
2.谐振频率f0
Is
C L
Rp G 1
B 谐 振0 时 条, 件回 : 电 路 压 V 端 IS R p C LI S , R V 与 I S 同 。 相
B 0 p C 1 p L pL 1,C fp2 1 LC
结论:
①电感线圈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模值相等,且等于外加电压 的Q倍。
②Q值一般可以达到几十或者几百,故电容或者电感两端的 电压可以是信号电压的几十或者几百倍,称为电压谐振,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要加以注意。
③串联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或者电压可以绘成向量图。
注意:损耗电阻是包含在R中的,所以 VL0 jQVS
L
z
C
1
RjL1C RLC jC1L
并联谐振时,呈现纯电阻,
且阻抗为最大值 因此回路谐振时:
其 中 :GP RCL为 谐 振 电 RP L RC为 谐 振 电 阻
电纳 B0,回路导 Y纳 GP为最小 。值 电压 V0 IS /GP相应达到最大IS同 值相 且与
非线性应用:大功率放大器、振荡器、调 制、解调
一、高频电路中的元件
1.高频电阻 (1)常用的电阻:金属膜电阻、碳膜电阻、线绕电阻 (2)主要参数:电阻值、额定功率和稳定性
电阻值:高频时电阻值将增加; 额定功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阻器容许消耗的功率; 稳定性:电阻器的工作条件变化时(eg.温度升高或 降低),其电阻值的变换应在容许的范围内。
一、高频振荡回路 1.简单振荡回路
串联振荡回路 并联振荡回路
• 概述 • 谐振及谐振条件 • 谐振特性 • 能量关系 • 谐振曲线和通频带 • 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第二章--高频电子电路ppt超好

大能力及频率参数; 4.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选频功能和谐振电压
放大倍数计算; 5.多级单调谐回路放大器。
(二)本章难点
1. 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晶体管的
高频放大能力 2. 高频单管单调谐放大器的选频功能
和谐振电压放大倍数计算.
2.1 概述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功用: 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即选频放
上述谐振回路中,信号源和负载都是直接并在L、C元件上。
因此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谐振回路Q 值大大下降,一般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第二: 信号源和负载电阻常常是不相等的,即阻抗不匹
配。当相差较多时,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可能很小;
第三: 信号源输出电容和负载电容影响回路的谐振频率,
在实际问题中,
给定后,不能任意改
2. 自耦变压器接入 自耦变压器接入电路如图所示(电路说明):
注意:
推导方法与上述互感变压器接入方法一样,可得到
等效后的负载阻抗 R’L如下 :
R'L
(
N1 N2
)2
RL
N1>N2 ,则R’L > RL
谐振频率: 0 1/ LC
优点: 绕制简单。
缺点: 回路与负载有直流回路。需隔直流时,这种回路不 能用。
第二章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2.1 概述 2.2 LC谐振回路 2.3 单调谐放大器 2.4 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及频率参数 2.5 高频调谐放大器 2.6 调谐放大器的级联 2.7 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2.8 集中选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本章重点
1.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 品质因数 (Q) ---- quality factor 2.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 3. 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晶体管的高频放
放大倍数计算; 5.多级单调谐回路放大器。
(二)本章难点
1. 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晶体管的
高频放大能力 2. 高频单管单调谐放大器的选频功能
和谐振电压放大倍数计算.
2.1 概述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功用: 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即选频放
上述谐振回路中,信号源和负载都是直接并在L、C元件上。
因此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谐振回路Q 值大大下降,一般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第二: 信号源和负载电阻常常是不相等的,即阻抗不匹
配。当相差较多时,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可能很小;
第三: 信号源输出电容和负载电容影响回路的谐振频率,
在实际问题中,
给定后,不能任意改
2. 自耦变压器接入 自耦变压器接入电路如图所示(电路说明):
注意:
推导方法与上述互感变压器接入方法一样,可得到
等效后的负载阻抗 R’L如下 :
R'L
(
N1 N2
)2
RL
N1>N2 ,则R’L > RL
谐振频率: 0 1/ LC
优点: 绕制简单。
缺点: 回路与负载有直流回路。需隔直流时,这种回路不 能用。
第二章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2.1 概述 2.2 LC谐振回路 2.3 单调谐放大器 2.4 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及频率参数 2.5 高频调谐放大器 2.6 调谐放大器的级联 2.7 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2.8 集中选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本章重点
1.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 品质因数 (Q) ---- quality factor 2.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 3. 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晶体管的高频放
第2章-高频电路PPT课件

解: 根据式(), 当n=2时, 因为
BW2 21/ 2 1 • BW0.7 6 106 Hz
所以, 要求每一级带宽
BW0.7
6 106 21/ 2 1
9.3 1 06
HZ
同理, 当n=3时, 要求每一级带宽
BW0.7
6 106 21/3 1
11.8 106
HZ
19
第19页/共75页
根据矩形系数定义, 当Δf=Δf0.1时, An/An0=0.1, 由式(可求得
12
第12页/共75页
解: (忽略yre的作用。)因为负载是另一级相同的放大器
YL yie
C
1
02 L
(2
1 30106)2
1.4 106
20pF
C C n12Coe n22Cie
C C n12Coe n22Cie 20 0.52 9.5 0.32 12 16.5pF
13
第13页/共75页
N ( f ) Uo Ui Au Au U00 Ui Au0 Au0
回路有载Q值为
1
2
1
2fQe f0
Qe
0C
g
1
0 Lg
回路通频带即放大器带宽为
BW f0 g
Qe 2C
10
第10页/共75页
电压增益振幅与晶体管参数、 负载电导、回路谐振电导和接入系数有关: (1) 为了增大Au0, 应选取|yfe|大, goe小的晶体管。 (2) 为了增大Au0, 要求负载电导小, 如果负载是下一级放大器, 则要求其gie小。 (3) 回路谐振电导ge0越小, Au0越大。而ge0取决于回路空载Q值Q0, 与Q0成反比。 (4) Au0与接入系数n1、n2有关, 但不是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关系。由于n1和n2还 会影响回路有载Q值Qe, 而Qe又将影响通频带,所以n1与n2的选择应全面考虑, 选 取最佳值。
BW2 21/ 2 1 • BW0.7 6 106 Hz
所以, 要求每一级带宽
BW0.7
6 106 21/ 2 1
9.3 1 06
HZ
同理, 当n=3时, 要求每一级带宽
BW0.7
6 106 21/3 1
11.8 106
HZ
19
第19页/共75页
根据矩形系数定义, 当Δf=Δf0.1时, An/An0=0.1, 由式(可求得
12
第12页/共75页
解: (忽略yre的作用。)因为负载是另一级相同的放大器
YL yie
C
1
02 L
(2
1 30106)2
1.4 106
20pF
C C n12Coe n22Cie
C C n12Coe n22Cie 20 0.52 9.5 0.32 12 16.5pF
13
第13页/共75页
N ( f ) Uo Ui Au Au U00 Ui Au0 Au0
回路有载Q值为
1
2
1
2fQe f0
Qe
0C
g
1
0 Lg
回路通频带即放大器带宽为
BW f0 g
Qe 2C
10
第10页/共75页
电压增益振幅与晶体管参数、 负载电导、回路谐振电导和接入系数有关: (1) 为了增大Au0, 应选取|yfe|大, goe小的晶体管。 (2) 为了增大Au0, 要求负载电导小, 如果负载是下一级放大器, 则要求其gie小。 (3) 回路谐振电导ge0越小, Au0越大。而ge0取决于回路空载Q值Q0, 与Q0成反比。 (4) Au0与接入系数n1、n2有关, 但不是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关系。由于n1和n2还 会影响回路有载Q值Qe, 而Qe又将影响通频带,所以n1与n2的选择应全面考虑, 选 取最佳值。
高频西电教学课件2-高频电路基础.ppt

IL IC QI
. IC
. I
0
.
U
17
(2-12) (2-14)
. IL
图2-5 表示了并联振荡回路中谐振时的电流、 电压关系。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18
Zp
1
R jQ 2
R0 1 j
0
6)通频带(半功率点频带)
当保持外加信号的幅值不变而改变其频率时, 将回路电流值下降 为谐振值的 1 2 时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回路的通频带, 也称回路带宽, 通常用B来表示。 令上式等于 R0 2 , 则可推得ξ=±1, 从而可得带宽为:
矩形系数是大于1的(理想时为1),矩形系数越小,回路的
选择性越好。
对于单级简单并联谐振回路,可以计算出其矩形系数为:
Kr0.1 102 1 9.96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0
需要说明的几点:通过前面分析可知
(1) 回路的品质因素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回路的通 频带越狭窄,但矩形系数不变。因此,对于简单(单级) 并联谐振回路,通频带与选择性是不能兼顾的。
11
|zp|/R0
.
I
1
. .+
L
.
C
IC C
IR IL . U
R0 L
1/ 2
Q1>Q2 Q1 Q2
Z /2
感性 Q2 0
Q1 Q1>Q2 容性
r
-
感性区
容性区 -/2
0
0
B
(a)
(b)
(c)
(d)
图2-4 并联谐振回路及其等效电路、 阻抗特性和辐角特性
(a) 并联谐振回路; (b)等效电路; (c)阻抗特性; (d)辐角特性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 IC
. I
0
.
U
17
(2-12) (2-14)
. IL
图2-5 表示了并联振荡回路中谐振时的电流、 电压关系。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18
Zp
1
R jQ 2
R0 1 j
0
6)通频带(半功率点频带)
当保持外加信号的幅值不变而改变其频率时, 将回路电流值下降 为谐振值的 1 2 时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回路的通频带, 也称回路带宽, 通常用B来表示。 令上式等于 R0 2 , 则可推得ξ=±1, 从而可得带宽为:
矩形系数是大于1的(理想时为1),矩形系数越小,回路的
选择性越好。
对于单级简单并联谐振回路,可以计算出其矩形系数为:
Kr0.1 102 1 9.96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0
需要说明的几点:通过前面分析可知
(1) 回路的品质因素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回路的通 频带越狭窄,但矩形系数不变。因此,对于简单(单级) 并联谐振回路,通频带与选择性是不能兼顾的。
11
|zp|/R0
.
I
1
. .+
L
.
C
IC C
IR IL . U
R0 L
1/ 2
Q1>Q2 Q1 Q2
Z /2
感性 Q2 0
Q1 Q1>Q2 容性
r
-
感性区
容性区 -/2
0
0
B
(a)
(b)
(c)
(d)
图2-4 并联谐振回路及其等效电路、 阻抗特性和辐角特性
(a) 并联谐振回路; (b)等效电路; (c)阻抗特性; (d)辐角特性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共151页

Q 定义:高频电感器的感抗与其串联损耗电阻之比。
Q 值越高,表明该电感器的储能作用越强,损耗越小。
8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二、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
主要是:
二极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完成信号的放大、非线性变换等功能。
9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1、晶体二极管 主要用于检波、调制、解调及混频等非线性变
为工作角频率。
•
高频电感器也具
有自身谐振频率SRF。
在SRF上, 高频电感的阻
抗的幅值最大, 而相角为
零, 如图2 - 3所示。
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3 高频电感器的自身谐振 频率SRF
7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3、高频电感
高频等效电路:
如何表示高频电感的损耗性能?
Q0
L
r
品质因数 Q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各种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有源器件、 无源 元件和无源网络组成的。
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与在低频电路中使 用的元器件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它们在高频使用 时的高频特性。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主要是电阻器、电容器和 电感器,它们都属于无源的线性元件。
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主要是二极管、晶体 管和集成电路,完成信号的放大、非线性变换等 功能。
15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2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1、简单振荡回路 (1)并联谐振回路 (2)串联谐振回路
16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1)并联谐振回路
谐振特性:
振荡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定频率上具 有最大或最小值的特性称为谐振特性。
《高频高频电路基础》PPT课件

12 第二讲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2 高频电路中的组件
• 振荡(谐振)回路 • 高频变压器 • 谐振器 • 滤波器 • 平衡调制(混频)器 • 正交调制(混频)器 • 移相器 • 匹配器 • 衰减器 • 分配器与合路器等
13 第二讲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dH( f ) 0 df
1.0 0.8
0.6
通频带外的幅频特性应满足
0.4
2Δf0.7
H(f)0
0.2
理想的幅频特性应是矩形, 0
既是一个关于频率的矩形窗函数。
f1 fo f2 2Δf0.1
理想 实际 f
定义矩形系数K0.1表示选择性:
K0.12 2 ff0 0..7 1
P% P/2
2Δf0.7称为通频带 :B f 2 f 1 2 ( f 2 f 0 ) 2 f 0 . 7
单振荡回路
振荡回路(由L、C组成)
并联振荡回路
耦合振荡回路
各种滤波器
LC集中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 声表面波滤波器
17 第二讲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要求
选频电路的通频带宽度 传输信号有效频谱宽度
相一致
理想的选频电路通频带内的幅频特性
α(f)=H(f ) / H(fo)
C
Solution:
(a)
1. At f = 5.5MHz, = 2*5.5MHz = 34.56M rad/s,
XL = L = 345.6Ω, XC = 1/C = 289.4Ω,
|ZS|
Hence, Z = 10 + j345.6 - j289.4 = 10 + j56.2 =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2 高频电路中的组件
• 振荡(谐振)回路 • 高频变压器 • 谐振器 • 滤波器 • 平衡调制(混频)器 • 正交调制(混频)器 • 移相器 • 匹配器 • 衰减器 • 分配器与合路器等
13 第二讲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dH( f ) 0 df
1.0 0.8
0.6
通频带外的幅频特性应满足
0.4
2Δf0.7
H(f)0
0.2
理想的幅频特性应是矩形, 0
既是一个关于频率的矩形窗函数。
f1 fo f2 2Δf0.1
理想 实际 f
定义矩形系数K0.1表示选择性:
K0.12 2 ff0 0..7 1
P% P/2
2Δf0.7称为通频带 :B f 2 f 1 2 ( f 2 f 0 ) 2 f 0 . 7
单振荡回路
振荡回路(由L、C组成)
并联振荡回路
耦合振荡回路
各种滤波器
LC集中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 声表面波滤波器
17 第二讲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要求
选频电路的通频带宽度 传输信号有效频谱宽度
相一致
理想的选频电路通频带内的幅频特性
α(f)=H(f ) / H(fo)
C
Solution:
(a)
1. At f = 5.5MHz, = 2*5.5MHz = 34.56M rad/s,
XL = L = 345.6Ω, XC = 1/C = 289.4Ω,
|ZS|
Hence, Z = 10 + j345.6 - j289.4 = 10 + j56.2 =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第2章高频基础电路PPT课件

Yr01jLjCG 0()jB ()
B()Cr02L2L2
G0()
r02
r0
2L2
哈尔滨工程大1学6
高频电子线路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B() 0
P
1 r02 LCL
0
1Q 102
其中, 0 1 LC 为回路无阻尼振荡频率
Q0 0L r0 为回路的空载品质因数
当 Q0 1时, P 0 ; Q 0 较低时,P 0 。
两种表示方式的结论是一致的。
哈尔滨工程大2学6
高频电子线路
3.双电容分压耦合连接的变比关系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首先将RL与C2组成的并联支路等效为串联支路, 在QC2 1条件下,X不变,即C2不变,电阻RLS为
R L SQ 1 c 22 R L(0C 1 2R L )2R L0 2C 1 2 2R L
高频电子线路
串联谐振的相对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相对幅频特性
QL1QL2
相对相频特性
QL1QL2
阻抗特性
0 等效纯电阻 0 等效感抗 0 等效容抗
哈尔滨工程大1学5
高频电子线路
2.2.3 并联谐振回路 1.无负载电阻的并联谐振回路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并联回路的导纳
高频电子线路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电阻器是电子线路中最常用的无源元件之一。在 电子电路中,一个或多个电阻可构成降压或分压电路 用于有源器件的直流偏置,也可作为直流或电子电路 的负载电阻完成某些特定功能。
电阻的主要类型:
高密度碳介质合成的碳膜电阻;
鎳或其它材料的线绕电阻;
温度穏定材料的金属膜电阻; 铝或铍基材料薄膜片的表面贴装(SMD)电阻。
B()Cr02L2L2
G0()
r02
r0
2L2
哈尔滨工程大1学6
高频电子线路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B() 0
P
1 r02 LCL
0
1Q 102
其中, 0 1 LC 为回路无阻尼振荡频率
Q0 0L r0 为回路的空载品质因数
当 Q0 1时, P 0 ; Q 0 较低时,P 0 。
两种表示方式的结论是一致的。
哈尔滨工程大2学6
高频电子线路
3.双电容分压耦合连接的变比关系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首先将RL与C2组成的并联支路等效为串联支路, 在QC2 1条件下,X不变,即C2不变,电阻RLS为
R L SQ 1 c 22 R L(0C 1 2R L )2R L0 2C 1 2 2R L
高频电子线路
串联谐振的相对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相对幅频特性
QL1QL2
相对相频特性
QL1QL2
阻抗特性
0 等效纯电阻 0 等效感抗 0 等效容抗
哈尔滨工程大1学5
高频电子线路
2.2.3 并联谐振回路 1.无负载电阻的并联谐振回路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并联回路的导纳
高频电子线路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电阻器是电子线路中最常用的无源元件之一。在 电子电路中,一个或多个电阻可构成降压或分压电路 用于有源器件的直流偏置,也可作为直流或电子电路 的负载电阻完成某些特定功能。
电阻的主要类型:
高密度碳介质合成的碳膜电阻;
鎳或其它材料的线绕电阻;
温度穏定材料的金属膜电阻; 铝或铍基材料薄膜片的表面贴装(SMD)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制分为正弦调制和脉冲调制(载波为正弦或脉 冲信号)
信号如何调制?
1. 调制方式:调幅、调频和调相。 (1)调幅 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分为AM、DSB、SSB、VSB调幅制。 (2)调频 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3)调相 高频载波信号的相位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一定的频率范围(带宽)。 • 调制特性:信号要远距离传输都必需经过调制,特别是无
线传输。 • 传播特性:无线通信的传播媒质主要是自由空间。不同的
频率,有不同的传播方式。
1.时间特性 无线电信号(电流或电压)的幅度随时间的变化
关系。表现为周期性或非周期性,连续变化或不连 续变化,等等。 2.频谱特性
1.2 信号、频谱与调制
高频电路中要处理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有三种:基 带(消息)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主要 有时间特性、频率特性、频谱特性、调制特性和传 播特性。
• 时间特性:各种信号波形,电参量随时间而变化。 • 频谱特性:频谱图,或谐波分析。信号包含各种不同频率
正弦信号的幅度大小。 • 频率特性: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也都具有
2. 电感线圈的高频特性
电感线圈在高频频段除表现出电感L的特性外,还具有 一定的损耗电阻r和分布电容。在分析一般长、中、短波频
段电路时,通常忽略分布电容的影响。因而,电感线圈的等 效电路可以表示为电感L和电阻r串联,如图所示。
vo v1v3 A1con1t
• 零中频接收机结构
优点:1.无镜频干扰; 2.射频处理模块少; 3.不需中频滤波器
缺点:1.本振泄漏(经射频通道、天线泄漏); 2.低噪声放大器偶次谐波失真干扰; 3.直流偏差(泄漏的本振经天线接收在与本振混频为零中频 的直流信号,远大于信号)(用交流耦合或谐波混频消除); 4.低频闪烁噪声(场效应管较严重,频率越低越大)干扰。
1.1.2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按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分类: • 按工作频段分: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和卫星等通信
系统。 • 按通信方式分:(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 • 按调制方式分:调幅、调频、调相和混合调制。 • 按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模拟和数字通信。
还有其它分类: • 移动和固定 • 专用和公用、军用和民用 • 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 • 陆地、空中、海上、航天
T
vs t
(力学公式)
应当指出,不同频段的信 号具有不同的分析与实现方 法,对于米波(超短波或甚高频)以上信号,通常用集总 (中)参数的方法来分析与实现;对于米波一下的信号一般 用分布参数的方法来分析与实现。
4.传播特性 依据无线电信号 的频段或波长,其传播方式、传
播距离及传播特点有所不同。 电波传播方式:直射(视距)、绕射(地波)、 散射(空间波)、折射(不同介质)、反射(天波)。 广播发射方式:地波、天波、空间波。 中、低频(中、长波)-----地波方式绕射传播。 波长越长,吸收损耗越少。 短波波段----天波方式沿电离层反射传播。频率 越高电离层吸收越少,但越容易穿透电离层。 超短波以上(甚高频VHF)----空间波方式直射传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 1.1.1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 发送设备主要由基带信号处理、调制器、 频带信号处理、功率放大器组成。
• 发送设备的任务(功能):调制、放大与 滤波。
• 接收设备主要由射频选择放大、解调、基 带信号处理、功率放大器组成。
• 接收设备的任务(功能):解调、放大与 滤波。
• 输入换能器
• 输出换能器
接收设备的结构
• 接收设备的总体结构:超外差式。 有一次变频、二次变频等结构形式。
• 镜频抑制接收机结构 • 零中频式接收机结构
• 镜频抑制接收机原理
vin A1cono 1A2cono 1
其中o为载波频率, o 1为有用信号频率, o -1为镜频信号频率。
v1 12A1con1tcon2o 1t12A2con1tcon2o 1t v2 12A1sin1tsin2o1t12A2sin1tsin2o1t v3 12A1con1tcon2o1t12A2con1tcon2o1t
非单一频率的信号(非正弦信号,如脉冲信 号),都包含不同的频率分量,有特定的频谱结构。 表现为连续或不连续特点。 占据一定的宽度。如: 语音的频谱宽度约为 100~6000Hz,图像的 频谱宽度约为0~6MHz。
3.频率特性
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在自由空间,频率和
波长有如下关系:
c f
1.电阻器
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在低频时主要表现为电阻特性,但 在高频使用时不仅表现有电阻特性的一面,而且还表现有电 抗特性的一面。电阻器的电抗特性反映的就是高频特性。
一个电阻R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R为分布电 容,LR为引线电感,R为电阻。 CR
LRRΒιβλιοθήκη 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电阻r随频率增高而增加,这主要是趋肤效应的影响.
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与在低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 基本相同,但是注意它们在高频使用时的高频特性。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主要是电阻(器)、电容(器)和电 感(器), 它们都属于无源的线性元件。高频电路中完成信 号的放大,非线性变换等功能的有源器件主要是二极管,晶 体管和集成电路。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播。
5.调制特性 调制特性在无线电 通信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无线电辐射是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天线的尺寸与波 长相适应,信号通过调制到很高的频率上,通过较 小的天线有效的辐射到空间,形成电磁波辐射。
调制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 道的利用率。
数字调制还能实现抗干扰、纠错和保密功能。
调制分为模拟和数字调制。
2. 调制方法: (1)调幅 频谱线性搬移(相乘器) (2)调相 频谱非线性搬移(谐振回路、移相网络等) (3)调频 频谱非线性搬移(直接与间接调频)
直接调频: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 间接调频:先将调制信号积分后再进行直接调相。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
各种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有源器件、无源元件和无源网 络组成的。
信号如何调制?
1. 调制方式:调幅、调频和调相。 (1)调幅 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分为AM、DSB、SSB、VSB调幅制。 (2)调频 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3)调相 高频载波信号的相位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一定的频率范围(带宽)。 • 调制特性:信号要远距离传输都必需经过调制,特别是无
线传输。 • 传播特性:无线通信的传播媒质主要是自由空间。不同的
频率,有不同的传播方式。
1.时间特性 无线电信号(电流或电压)的幅度随时间的变化
关系。表现为周期性或非周期性,连续变化或不连 续变化,等等。 2.频谱特性
1.2 信号、频谱与调制
高频电路中要处理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有三种:基 带(消息)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主要 有时间特性、频率特性、频谱特性、调制特性和传 播特性。
• 时间特性:各种信号波形,电参量随时间而变化。 • 频谱特性:频谱图,或谐波分析。信号包含各种不同频率
正弦信号的幅度大小。 • 频率特性: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也都具有
2. 电感线圈的高频特性
电感线圈在高频频段除表现出电感L的特性外,还具有 一定的损耗电阻r和分布电容。在分析一般长、中、短波频
段电路时,通常忽略分布电容的影响。因而,电感线圈的等 效电路可以表示为电感L和电阻r串联,如图所示。
vo v1v3 A1con1t
• 零中频接收机结构
优点:1.无镜频干扰; 2.射频处理模块少; 3.不需中频滤波器
缺点:1.本振泄漏(经射频通道、天线泄漏); 2.低噪声放大器偶次谐波失真干扰; 3.直流偏差(泄漏的本振经天线接收在与本振混频为零中频 的直流信号,远大于信号)(用交流耦合或谐波混频消除); 4.低频闪烁噪声(场效应管较严重,频率越低越大)干扰。
1.1.2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按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分类: • 按工作频段分: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和卫星等通信
系统。 • 按通信方式分:(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 • 按调制方式分:调幅、调频、调相和混合调制。 • 按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模拟和数字通信。
还有其它分类: • 移动和固定 • 专用和公用、军用和民用 • 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 • 陆地、空中、海上、航天
T
vs t
(力学公式)
应当指出,不同频段的信 号具有不同的分析与实现方 法,对于米波(超短波或甚高频)以上信号,通常用集总 (中)参数的方法来分析与实现;对于米波一下的信号一般 用分布参数的方法来分析与实现。
4.传播特性 依据无线电信号 的频段或波长,其传播方式、传
播距离及传播特点有所不同。 电波传播方式:直射(视距)、绕射(地波)、 散射(空间波)、折射(不同介质)、反射(天波)。 广播发射方式:地波、天波、空间波。 中、低频(中、长波)-----地波方式绕射传播。 波长越长,吸收损耗越少。 短波波段----天波方式沿电离层反射传播。频率 越高电离层吸收越少,但越容易穿透电离层。 超短波以上(甚高频VHF)----空间波方式直射传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 1.1.1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 发送设备主要由基带信号处理、调制器、 频带信号处理、功率放大器组成。
• 发送设备的任务(功能):调制、放大与 滤波。
• 接收设备主要由射频选择放大、解调、基 带信号处理、功率放大器组成。
• 接收设备的任务(功能):解调、放大与 滤波。
• 输入换能器
• 输出换能器
接收设备的结构
• 接收设备的总体结构:超外差式。 有一次变频、二次变频等结构形式。
• 镜频抑制接收机结构 • 零中频式接收机结构
• 镜频抑制接收机原理
vin A1cono 1A2cono 1
其中o为载波频率, o 1为有用信号频率, o -1为镜频信号频率。
v1 12A1con1tcon2o 1t12A2con1tcon2o 1t v2 12A1sin1tsin2o1t12A2sin1tsin2o1t v3 12A1con1tcon2o1t12A2con1tcon2o1t
非单一频率的信号(非正弦信号,如脉冲信 号),都包含不同的频率分量,有特定的频谱结构。 表现为连续或不连续特点。 占据一定的宽度。如: 语音的频谱宽度约为 100~6000Hz,图像的 频谱宽度约为0~6MHz。
3.频率特性
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在自由空间,频率和
波长有如下关系:
c f
1.电阻器
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在低频时主要表现为电阻特性,但 在高频使用时不仅表现有电阻特性的一面,而且还表现有电 抗特性的一面。电阻器的电抗特性反映的就是高频特性。
一个电阻R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R为分布电 容,LR为引线电感,R为电阻。 CR
LRRΒιβλιοθήκη 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电阻r随频率增高而增加,这主要是趋肤效应的影响.
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与在低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 基本相同,但是注意它们在高频使用时的高频特性。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主要是电阻(器)、电容(器)和电 感(器), 它们都属于无源的线性元件。高频电路中完成信 号的放大,非线性变换等功能的有源器件主要是二极管,晶 体管和集成电路。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播。
5.调制特性 调制特性在无线电 通信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无线电辐射是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天线的尺寸与波 长相适应,信号通过调制到很高的频率上,通过较 小的天线有效的辐射到空间,形成电磁波辐射。
调制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 道的利用率。
数字调制还能实现抗干扰、纠错和保密功能。
调制分为模拟和数字调制。
2. 调制方法: (1)调幅 频谱线性搬移(相乘器) (2)调相 频谱非线性搬移(谐振回路、移相网络等) (3)调频 频谱非线性搬移(直接与间接调频)
直接调频: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 间接调频:先将调制信号积分后再进行直接调相。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
各种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有源器件、无源元件和无源网 络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