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通用版)一轮复习课时达标:第52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推荐下载】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两种基本属性:①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A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B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A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D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处于统一体当中,两者不可或缺。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两者是相反相成的关系。
(3)这就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基本特征(1)矛盾的普遍性①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②要求:A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B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C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从矛盾的两方面看问题,坚持两分法即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包括三种基本情形: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019届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考点复习导学案.doc

2019届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考点复习导学案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导学案一、考点(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考情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天津文综,4,4分福建文综,35,4分安徽文综,9,4分矛盾、联系浙江文综,29,4分矛盾的同一性广东单科,34,3分三、知识梳理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含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a.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3452019-05-26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导学案一、考点(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考情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天津文综,4,4分福建文综,35,4分安徽文综,9,4分矛盾、联系浙江文综,29,4分矛盾的同一性广东单科,34,3分三、知识梳理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含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a.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3452019-05-26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导学案一、考点(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考情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天津文综,4,4分福建文综,35,4分安徽文综,9,4分矛盾、联系浙江文综,29,4分矛盾的同一性广东单科,34,3分三、知识梳理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含义。
高二政治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知识点

高二政治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知识点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是政治必修四课本的重点内容,高二学生应该掌握重点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知识点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看问题要全面。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看问题要全面,把矛盾的双方有机地结合起来。
单独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矛盾双方的关系):矛盾双方既对立(斗争性)又统一(同一性)⑴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①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分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4.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5.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一定场合下,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从矛盾的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2019年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
原 理 区 内 别 容 含 义 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 事物发展过程的面各
有其特点
同类事物的共性
每一事物的个性
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第一,
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 谓的“相反”才能“相成”。所以,同一性必然离不 开斗争性。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 互斗争,就谈不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斗争也不是乱斗的,斗争只有在统一体内部才有斗 争,离开同一性就不会有斗争。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 同一性的制约,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 受到同一性制约。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原 联 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 理 内 系 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 容 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
固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
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 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 意义 特殊性,同时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3)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特殊性又受普遍性的制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典题探究】
1.(2016· 天津文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
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 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 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 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这表明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达标5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时达标5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国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才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卖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
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一餐饱”食品。
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③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④共性在个性之外存在独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有馅的食品有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卖等,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①正确;“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体现了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②正确;③强调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④错误。
故选A项。
2.你总是仰望别人的生活,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羡慕着。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谁的生活更值得羡慕。
就像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纹理的树叶,你的生活别人不能复制,别人的生活也未必适合你。
材料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D)A.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盲目攀比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汲取别人经验才能进步C.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解析“你的生活别人不能复制,别人的生活也未必适合你”,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发展的观点,也没有涉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不要模仿别人,B项与题意不符。
3.(2018·山东东营一模)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保护传统村落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也带来传统村落“变味”的尴尬。
当前,如何把传统村落保护的文化逻辑与旅游业发展的经济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是传统村落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上述材料表明( A)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从“传统村落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可以看出,事物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①②当选;事物的性质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③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④错误。
高三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课件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原理: ①矛盾的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 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就 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 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全面的观点 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 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 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 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 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 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课堂练习1 右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a 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不断从环境中取得物质和 能量;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废弃物不断输出 给环境;c表示人类不断影响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 类的反馈作用。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②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C
课堂练习2 下图漫画的哲学寓意在于说明 A.同一离不开斗争 B.斗争离不开同一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B
课堂练习3
右图漫画告诉我们 A.矛盾双方是可以 转化的 B.矛盾双方相互排 解析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的转化,对手在 斥、相互斗争 人生的道路上的激励能起到与朋友搀扶同样的效 C .一切事物都是变 果 ——对自己的帮助,这说明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 化发展的 转化的。B、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旨。 D.矛盾双方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依存
材料三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6月份,大 理州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7%;财政总收入同比 增长37.4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9.3%;农民 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8.07%。 ————原载2007年11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 间的辩证关系。 (2)根据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地处理经济 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第52讲1.国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才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卖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
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一餐饱”食品。
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③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④共性在个性之外存在独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有馅的食品有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卖等,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①正确;“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体现了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②正确;③强调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④错误。
故选A项。
2.你总是仰望别人的生活,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羡慕着。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谁的生活更值得羡慕。
就像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纹理的树叶,你的生活别人不能复制,别人的生活也未必适合你。
材料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D)A.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盲目攀比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汲取别人经验才能进步C.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解析“你的生活别人不能复制,别人的生活也未必适合你”,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发展的观点,也没有涉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不要模仿别人,B项与题意不符。
3.(2018·山东东营一模)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保护传统村落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也带来传统村落“变味”的尴尬。
当前,如何把传统村落保护的文化逻辑与旅游业发展的经济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是传统村落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上述材料表明(A)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从“传统村落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可以看出,事物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①②当选;事物的性质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③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④错误。
故选A项。
4.(2018·安徽六安高三一模)《朗读者》第三期中,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被称为《朗读者》开播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
《朗读者》现场,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观众甚至直接哭了。
这封被网友称为“最美家书”的信,是一封小说家整整准备了18年的信,一封他悄悄塞进儿子远行行囊的信,一封麦家写给儿子,又是向自己的父亲“还债”的信……这封信之所以感动众人,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A)①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麦家信中有无数父与子相同的感情②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麦家信中透着天下父母的无私爱心③矛盾特殊性离不开矛盾普遍性,父爱如山,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④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青春期的叛逆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元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这封信之所以感动众人,是因为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麦家信中有无数父与子相同的感情,①正确;之所以能感动众人,是因为矛盾特殊性离不开矛盾普遍性,父爱如山,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③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不选;④与设问无关。
故选A项。
5.“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这告诫我们(C)①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②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③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的④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排除②;③与题干无关。
故选C项。
6.下面漫画《问题解决了》意在告诫人们(B)问题解决了A.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勇于揭露矛盾B.只有具体分析矛盾,才能正确解决矛盾C.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D.只有抓住时机,才能促使问题得到解决解析本题的寓意是“树长虫了,为了解决问题,把树砍了”,这告诫我们解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解决矛盾,B项正确。
7.下列选项中的人生感悟与下面漫画最接近的是(C)A.在我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之前,我一直因为没有鞋而抱怨B.社交之所以累,是因为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自己其实不具备的品质C.人生的某些成功,往往是因为学会勇敢的放弃D.即使你是太阳,也要知道大地上并不都是阳光解析漫画寓意要把绊脚石变成踏脚石,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学会放弃才能取得成功,与漫画寓意一致,C项正确;A、D两项体现了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与题意不符;B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启示我们要注意扬长避短,与题意无关。
8.(2018·河南开封一模)近年来,我国沿海一些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后,1台机械手相当于6~8名工人,产品不良率降低,每月产能提高。
但有的工序进行“机器换人”却不划算,买回几台机器人还要求企业有应用研发的人才和能力。
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C)①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事物②主要矛盾通常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③要善于把握重点论和两点论的辩证统一④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机器换人”有利也有弊,两个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体现了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也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①④正确;②③在题干未体现。
故选C项。
9.帐篷理论说明的是帐篷的容量不仅仅取决于篷布的大小,还要看支撑帐篷的竹竿高度。
帐篷的中心支柱伸长时,该支柱附近的篷布才会跟着升高。
但如果只有一个支柱,整个帐篷只能撑起支柱中心点周围。
要将帐篷下的空间伸展到最大,必须用多个支柱使帐篷伸展在空中。
该理论揭示了(D)①在解决矛盾时必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做到统筹兼顾③矛盾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要全面分析矛盾④无视次要矛盾不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帐篷的容量不仅仅取决于篷布的大小,还要看支撑帐篷的竹竿高度,另外还需要看中心的支柱和其他的支柱支撑,这说明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做到统筹兼顾,同时也说明无视次要矛盾不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②④正确;材料不涉及矛盾主要方面的问题,①不选;材料不涉及矛盾双方,③不选。
故选D项。
10.现代经济学分析表明,政府的作用犹如“三只手”,即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指政府的权力过大并没有受约束)。
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着力发挥政府无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限制政府的掠夺之手。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以上论述(D)①把握了主要矛盾在决定事物性质中的主导作用②强调了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④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说明要重点发挥政府无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又要限制政府的掠夺之手,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正确;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需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体现了联系的观点,④正确;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①错误;②属于唯物论,不选。
故选D项。
11.一张“中国偏见地图”曾在网络热传。
据称,这一带有娱乐色彩的地图基于“大数据”绘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省在网友心中的形象。
其中,北上广分别被网友评为“千古操心人”“全国富联”和“忧伤加班狗”。
从这些标签化的看法中,不难发现地域偏见的影子。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C)①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以偏概全②摒弃支流,把握主流,正确认识事物本质③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④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总结普遍性规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从“中国偏见地图”中不难发现地域偏见的影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省在网友心中的形象,这说明我们应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善于从特殊性中去寻找其共性和普遍规律,③④符合题意;对立统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地用优点和缺点来笼统分析,①错误;我们应着重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但不应忽视支流,②错误。
故选C 项。
12.精准医学就是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和人群队列信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精准医学告诉我们(D)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才能认清疾病性质并抓住重点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疾病进行科学诊断和治疗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疾病性质并抓住重点,①错误;题干强调“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突出了矛盾的特殊性,②与题意无关。
故选D项。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浦江县嵩溪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村内保留了众多明清时期古建筑,人文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
该村根据自身特点,着力发展品牌休闲旅游,红红火火。
这座近千年的古村落,曾一度被污染,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再次焕发青春。
如今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又一次摆在村民面前。
结合材料,说明该村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的。
答案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该村美丽乡村建设根据自身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着力发展品牌休闲旅游,红红火火。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座近千年的古村落,一度被污染,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再次焕发青春。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摆在村民面前,因为保护与开发各有其特殊性的要求。
14.(2018·江西红色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计划分批确定6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建设名单。
《方案》要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编制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依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精准定位产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一镇一策”,精心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充分挖掘、整理、记录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充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