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南省乐的东黎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的几点看法

合集下载

乐东县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乐东县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热带 资源遍 及全县 。 年均温 2 4℃, 年降水 量 20 38 0 .mm, 有 年
效 积温 8 10℃。 果 产业 已经成 为海 南 省特 别 是 南部 、 0 芒 西 南 部地 区重 要 的经 济 来源 和 支柱 产 业 。 年来 , 东 县 委 、 几 乐
树从 第 3年 投产 到衰 老 弱产期 大 约 3 0年 , 盛产 期 8 1 。 ~ 5年
芒 果管理 属 于年 累加 投 资 , 投入 和产 出呈现 正 比增长 , 于 对
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府 充分 利 用农 业 、 市场 资源 等 优势 , 整种 植 业 内部结 调 构, 因地制 宜 , 使芒 果产 业成 为产区 农民 的主 要经济 来源 。
1 乐 东 县 芒 果 产 业 基 本 状 况 11 乐 东 县 芒 果 种 植 历 史 ,
现代 农业 科技
2 1 年第 l 02 2期
农 村经 济学
乐东县芒果产 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陈祥军
( 南 省 乐东 黎 族 自治 县 热 作 办 公 室 , 南 乐东 5 2 0 ) 海 海 7 5 0
摘要
介绍 了乐 东县 芒果产 业 的基本 状 况 , 分析 制约 当地 芒果 产业发 展 的 因素及 影响 芒 果价格 的 因素 , 出发展 对 策 , 提 以促 进 当地 芒
贵 妃 ( 金龙 )大 众消 费 型 )红 芒六 号 、 煌 ( 尚超 市型 ) 红 ( 、 金 时
有 限 , 口利益 增长 , 人 土地 纠纷 、 乡土 排斥 、 司农 户利 益不 公

致等在 一定程 度 上制约 乐东县芒 果产 业向 前发展 的步伐 。 主要 表现 在 中等 类型 ( 33 3 . h 2的果 园 上 。 等类 1 .~ 33 m ) 中

黎族的发展现状

黎族的发展现状

黎族的发展现状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黎族自治县和乐东黎族自治县,并在海南的其他地方有分布。

黎族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人口、经济、教育等方面。

首先是黎族的人口发展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黎族人口约为120多万人,其中,海南黎族自治县有近90万人口,乐东黎族自治县有20多万人口,其余分布在海南其他地方。

然而,黎族人口总数相对较少,仅占海南省总人口的约10%左右。

人口数量的较少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机会相对不足。

其次是黎族经济的发展现状。

黎族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他们种植的作物有稻米、木薯、红薯、大蒜等,同时从事养猪养鸡等养殖业。

渔业方面,他们主要从事捕鱼、养鱼等。

然而,由于经济水平的相对较低,很多黎族人的收入较低,特别是分布在较偏远地区的黎族人,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再次是黎族的教育发展现状。

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在黎族地区建设了许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教学资源。

目前,黎族的教育水平有所提升,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然而,由于交通条件差、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一些黎族儿童仍然面临上学难的问题,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针对黎族的发展现状,海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加大扶贫力度等,以促进黎族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通过宣传、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提高了黎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黎族的发展现状在人口、经济、教育等方面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然而,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黎族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信在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支持力度的加大,黎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资源概况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资源概况

乐东黎族自治县概况乐东位于海南省西南部,东南与著名旅游胜地三亚市毗邻,西北靠海南新兴工业城东方市,是“中国香蕉之乡”、“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国香蕉产业化十强县”、“香蕉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中国香蕉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乐东香蕉被评为“中国十大热带名果”。

乐东素有“天然温室”、“热作宝地”、“绿色宝库”等美称,是海南省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冬季瓜菜生产基地、高位池养虾基地和粮油、哈密瓜、芒果、槟榔、橡胶、兰花生产基地,是个瓜果之乡乐东全县国土面积2763.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726.8平方公里。

全县人口5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20多万。

全县辖有11个镇,其中,少数民族聚居镇6个;有188个行政村(居)委会(其中少数民族村102个),606个自然村(少数民族自然村439个);县境内辖3个国营农场和莺歌海盐场、尖峰岭林业局。

乐东是海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文化较为发达的县份。

乐东靠山临海,既有山的神奇,又有海的气魄。

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一山一岭三湾(毛公山、尖峰岭和龙栖湾、龙腾湾、龙沐湾等三个天然海湾),有84.3公里长的海岸线,沙滩雪白,海水蔚蓝,以及各类热带瓜果,构成了一幅绮丽多姿的南国风光图。

乐东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发展优势明显,主要有资源、区位、人文、政策四大优势。

乐东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海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明显。

1、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23—25摄氏度,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轻风无霜,农作物一年可三熟,发展香蕉、反季节瓜菜和南繁育种得天独厚。

2、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412.13万亩,土质肥沃,现已利用的农业用地约为225万亩,尚有大量土地可供开发利用。

3、水利资源。

全县有八条水系,大小河溪纵横,现建有大小水库109宗,其中长茅水库为全省第二大农用水库,生活农业用水充足。

4、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822万立方米,境内的尖峰岭林业区是我省三大林区之一。

浅析黄流经济发展现状

浅析黄流经济发展现状

浅析黄流经济发展现状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黄流经济发展概述•黄流产业结构分析•黄流经济增长动力分析•黄流经济发展瓶颈与挑战•黄流经济发展策略与建议01黄流经济发展概述01020304地理位置黄流镇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靠近海边,距离省会海口市约为300公里。

人口与面积黄流镇人口约为5万人,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

经济结构黄流镇以农业、旅游业和加工业为主导,其中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特色产业黄流镇的特色产业包括热带水果、蔬菜种植和海水养殖等。

黄流经济基本情况介绍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黄流镇的热带水果、蔬菜种植和海水养殖等特色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区。

旅游目的地黄流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海滩、温泉等,有望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区域经济增长极黄流镇作为海南省的重要沿海城镇,具备发展沿海经济的优势,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极点。

黄流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黄流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历史背景黄流镇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黄流镇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和加工业。

现状分析目前,黄流镇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才流失等问题。

然而,随着政府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视以及黄流镇自身发展的需要,未来黄流镇有望在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02黄流产业结构分析黄流镇的农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主要以种植水稻、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为主。

农业占比较大黄流镇的农业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主,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不高。

缺乏规模化经营黄流镇的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农业科技水平低010203技术创新不足黄流镇的工业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海南乐东“六大工程”脱贫解困

海南乐东“六大工程”脱贫解困

中国经济周刊年第期网址:ww LOCAL ECO区域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南部,靠山临海,东南与著名旅游胜地三亚市毗邻,西北靠海南新兴工业城东方市,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是海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县。

2007年12月26日,乐东为庆祝自治县成立20周年,举办了建县20周年成果展,展览分为黎族风情、教育荟萃、旅游景观、乡镇绘编、领导关怀等门类,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乐东20年来发生的重要成就和巨大变革。

除了回顾以往的成就,乐东人还在谋划新的发展。

“乐东北接海南西部工业走廊,南接三亚大旅游经济圈,利用这独特的地理位置,我们主动融入,在两方面都要有所作为。

”乐东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吴井光说,“脚踏两只船”可以助推乐东获得更大发展。

“小穷县”的大成就据介绍,2007年前三季度,乐东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经济总量方面,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4449万元,同比增长11.5%;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达5798万元,同比增长83.1%,完成年度预算的96.1%,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可突破7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4943万元,同比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27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5元,同比增长%和3%。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乐东,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成绩,其秘诀在哪儿?据介绍,目前,乐东县委正积极实施富民、强县、城镇化、人本、平安、党建“六大工程”建设。

富民——“多予、少取、放活”据了解,位居“六大工程”之首的“富民工程”的目标要求是: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用市场化的办法繁荣农村,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富农民,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富民工程。

为达到富民目标,乐东“放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继续巩固发展香蕉、反季节瓜菜、天然橡胶三大支柱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抓好利国镇槐脚村兰花、佛罗镇白井村金钱树和福塘村哈密瓜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三是以抗旱改种为契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

陵水经济发展现状

陵水经济发展现状
01
生活污染: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03
农业污染:化肥、农药使用不当,导致土壤污染、水质下降
02
旅游污染:游客增多,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破坏生态环境
04
交通不便
陵水地处偏远,交通设施落后
公共交通不足,出行不便
道路状况较差,影响物流运输
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陵水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陵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分界洲岛、南湾猴岛、西冲风景区等。
陵水交通便利,有环岛高速公路、环岛高铁、机场等交通设施,方便游客出行。
陵水人口及民族
语言:汉语、黎语、苗语等
总人口:约40万人
民族构成: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
文化:黎族文化、苗族文化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
陵水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以农业为主,经济较为落后
04
03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素质
01
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02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降低企业能耗和污染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04
05
06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经济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培育新兴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来陵水投资兴业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中国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对策。

本文旨在对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研究背景】部分为引言的起始点,通过对该领域的概况和现状进行介绍,引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的研究,旨在引导和推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均衡发展。

该研究也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为其他类似旅游区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借鉴。

通过研究,希望深入挖掘和传承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促进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3 研究意义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是海南省重要的旅游景点,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研究该旅游区发展现状及对策对于推动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现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景区的特色和优势,为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发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品质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最重要的是,研究该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健康发展。

浅析黄流经济发展现状

浅析黄流经济发展现状

03
黄流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黄流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产业结构单一
黄流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多元化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导致经 济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人才和技术瓶颈
黄流镇高素质人才相对匮乏,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能力有限,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 级。
基础设施后
黄流镇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制约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
04
黄流经济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加大投资力度
吸引外来投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优质外来企业,提高黄流经济的投资质量和效益。
引导本地投资
鼓励和引导本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推进工业升级
工业发展情况
工业总产值稳定增长
2022年黄流镇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7%。
行业结构多元化
黄流镇的工业行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
企业数量稳步增加
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黄流镇工业企业数量稳步增加,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密集型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黄流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黄流镇将加大投入,加强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经济承载能力。
发展特色产业
黄流镇将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农副产品 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
推进旅游业发展
黄流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未来将加大旅游业的 投资力度,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增加经 济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的几点看法作者:海南中学高二15班柯维凌、李乔力、俞瑾、李嘉琦摘要:本文系海南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文章观点属于小组同学对乐东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儋州、乐东、昌江是我们这次光临的三个市县。

其中乐东是海南省西南部沿海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海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约48万人)、文化较为发达的一个县,因此,它的发展对海南西南部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以前也去过乐东,但这次去发现变化并不太大。

乐东发展不起来,对全省的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是个制约。

虽然乐东整体经济总量不大,但由于乐东县外区(沿海地区)五大镇(九所镇、黄流镇、佛罗镇、莺歌海镇、利国镇)的经济水平相对好一些,导致乐东县的年均生产总值稍高过周边市县,所以一直也没摘到全国贫困县的帽子,也就失去了每年国家给予的几千万元的补助资金。

再加上这次我们深入到乐东县城——抱由镇的黎族村寨去参观,看到一户户的贫困家庭,满村的泥土茅草房,满地的垃圾,我们感到无比失望。

而且抱由镇的文化建设仅仅新增了一个文化广场和电影院;服务行业滞后,全镇才有一个像样的宾馆……似乎没让人看到所谓日新月异的变化。

因此我们觉得:乐东要真正发展,需要全方位地整和当地资源优势,将县城由内陆迁往沿海地区或高速路口,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优势,利用外区沿海乡镇,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据资料记载:在“十五”规划期间,乐东全县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7199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11399万元,年均递增7.6%;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093元增加到2005年的5099元,年均递增6.7%。

虽然乐东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努力。

目前乐东全局的新发展思路是: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做大做强沿海,加快发展山区,以外带内,内外互动,两翼推进,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个是一个很宏观的目标,但并没有具体地强调细节问题。

对此,我们小组四人提出几条对乐东经济发展的看法: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务必加快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乐东是海南的农业大县,拥有耕地45.5万亩,也是全国最大的腰果生产基地、全国香蕉之乡、海南省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海南重点冬季瓜菜生产试验基地、全省高位池养虾基地和粮油、芒果、槟榔、橡胶生产基地等,如此雄厚的农业基础和优势,为什么还不能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呢?原因就是当地没有很好地整和这些优势,只是单方向发展,没有充分结合,没有迁移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

当我们的旅游车行驶到乐东境内时,在西线高速路两旁看到有成片成片的香蕉林,规划得很好,面积很大。

据资料记载,乐东全县种植香蕉10多万亩,真不愧为香蕉之乡。

但近两年的几场大台风已经对乐东的香蕉产量大打折扣,县委、县政府也曾经集中精力去全面恢复香蕉林,但人算不如天算,台风每年都会几次光临海南,都会破坏大量的农产品。

因此近年来乐东的香蕉产量不理想,甚至还传出了香蕉有毒的谣言。

因此我认为,既然香蕉产量渐渐低下,政府就应该快速反应,开发更有价值的替代品,如制成一些嘭化食品、制成一些可保存更久的糖果、果汁等以香蕉为原料的产品,既可以从多个渠道利用和销售香蕉,也可以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还有一个例子:莺歌海镇的海产品是乐东最丰富的,但现在莺歌海只是纯粹地抓鱼、卖鱼,并没有很好地形成一条产业链,失去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乐东县应考虑在莺歌海建一个专门的海产品加工厂和销售点,形成专人捕鱼、专人加工、专人销售、专人管理的商业链条,一定能为乐东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其实乐东也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据资料记载,目前在乐东已探明的矿产有钼、铅、锌、钨、石墨、高岭土、花岗岩、黄金等,莺歌海具有793.6公顷的盐场,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但现在县委、县政府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工业上,导致产业的偏移和结构的不合理。

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小,发展之所以失去了更多的动力。

现在乐东县政府制定出了今后农业发展的路线,即“一条绿色长廊,两个生产基地,三条特色产业带”,这个路线无疑为乐东今后农业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但是,对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新的政策,我认为这是不重视的表现。

据调查,乐东第三产业发展是有很多契机的。

比如有很多的招商项目可以大力发展:岭头渔港渔业综合码头、精制盐加工、尖峰岭森林旅游项目及民俗风情村、毛公山自然景观区、尖峰叉河口水电站、茸鹿水电站、大安镇十三公里水电站、龙沐湾滨海度假村、龙栖湾滨海度假村、抱由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其中据群众反映和实地勘察,龙栖湾是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海南的第二个亚龙湾的。

况且,第二、三产业发展得好,还可以提高就业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当地品位和知名度。

所以,只要县委、县政府重视起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平均分配对一、二、三产业的投入力度,尽快提高第二、三产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乐东的经济才会出现新的生机。

二、充分发挥当地少数民族优势,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加快民族发展。

乐东的黎苗族人口总共有18万人,是一个民间艺术、民族文化蓬勃发展之乡。

当地完全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来发展民族特色产品,如黎锦、剪纸、灯艺文化等。

而且乐东内区主要是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所以,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可以帮助以抱由镇为中心的内区经济较为薄弱的万冲镇、大安镇、志仲镇、千家镇发展经济。

乐东县大安镇是“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为了传承和发展黎族剪纸文化,乐东县政府及文化部门把黎族剪纸列入非物质文化加以保护,常年不间断地举办剪纸创作学习班,现已发展具有将近100人的黎族农民剪纸画创作队伍,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黎族剪纸作品。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乐东县政府应该更多地去发掘更多的民间艺术,如可以将黄流的灯艺文化节发展成为一个像黎族“三月三”这样的面向大众的,有规模的一个节日,这样不仅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增加创收,两全其美。

在此基础上,乐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民族发展的思路,即:抓好“三个稳定”——稳定居住条件,稳定提高收入,稳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三个基础”——打牢经济基础,打牢基础设施,打牢基础教育。

有了政策上的支持,我相信,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可以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特色文化,使乐东的民族自治出现新的成果,带动内区的经济发展。

三、高举十七大旗帜,大力做好民生工程,抓紧改善社会事业,提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新的经济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人民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因此发展经济必须依托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大家一起去探索,一起努力,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乐东的社会事业建设在近几年来还是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

在文化建设方面,乐东正逐步建成了三大娱乐文化圈——望江娱乐文化圈(沿海东部,以利国镇为中心)、黄莺娱乐文化圈(沿海西部,以黄流镇为中心)、山城娱乐文化圈(山区,以抱由镇为中心),抓住重点,不断创新,这是乐东对文化建设方面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在广播电视上,乐东县实现了“三个转移”:广播从有线到无线调频、电视从有到无、节目从单一到多套;并将村村通广播电视纳入发展轨道。

我们这次去抱由的黎村参观,发现唯一令人欢喜的就是家家户户门前都安装了天线,而且家家户户都有电视,这现象虽然在其它省市的农村很普遍,但乐东这个不发达的地区也建成了这样的设施,证明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对人民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应大力赞扬。

因为只有通讯水平提高了,人们能够从更多的渠道了解国家,了解社会,也可以注意最新的农业产品、农业技术、文化的日新月异……对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是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发动大家发展经济便不再是难题。

在教育方面,也跨了一个大台阶。

成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基础教育成绩斐然、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培训初见成效、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众所周知,乐东的乐东中学、黄流中学等是海南省级重点中学,从里面出来的人才不计其数,所以,这两所重点中学应该继续保持先进的教育水平,提供经验,起到带头作用,帮助乐东其它中小学、职业学校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除此之外,乐东的体育工作、医疗卫生等也有显著成果。

当然,乐东县政府也要看到文化建设的不足:基础差、步伐滞后、不够创新,所以我认为,乐东应该向其它市县学习,学习更好的、更多的文化发展模式,加大财力的投入,更全面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四、加快发展九所新区,并考虑将县城迁至九所镇或邻近高速路口的地方。

这一条建议看起来似乎有些难做到,但我们认为十分有必要。

原因有三:一、交通的便利与否是关系到该地经济是否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

我们去抱由的时候,是从九所高速路口下,才转而进入抱由,然而九所高速路口离抱由镇还有45公里,又驶了半个多小时,所以想去一次抱由是有点困难的。

况且抱由是乐东的县城,交通都不便利了,很多企业及很多发展的契机都不愿意费周折来到抱由投资,所以县城经济不好,怎么能起带头作用,领导其它乡镇发展呢?二、抱由是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意识观念都与汉族人都有差异的地方,这样不好统一全局的发展,将县城迁出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立自治镇等,让少数民族的同胞在充分享有自治权利的情况下,在汉族的统一领导下,发展自己民族的特色产业。

三、九所是乐东外区五大镇之一,也是乐东最富裕的一个镇,正在兴建的九所新区是乐东外区初步实现城市化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也是全省重点城镇建设示范区。

虽然九所新区只有乐东1/4的人口(约11.5万人),但经济总量却高于全县的1/3,且九所在西线高速路出口处,南临三亚市,北接东方市,临近抱由镇,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镇政府可以考虑将县城迁至九所镇,必将能更好地发展乐东经济。

五、充分开发乐东境内的旅游资源,争取将乐东的旅游业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的增收渠道。

乐东的旅游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尖峰岭热带森林、西山岭景区、大元军下营石刻、古海遗迹景观、保国农场东侧毛公山特殊形象景观等是乐东旅游的代表,同样,黎族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也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其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总面积4.5万公顷,森林覆盖达96%,拥有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热带原始雨林,还有16公里长的银沙海湾,是中国唯一的山海相连的国家森林公园。

登上山顶,林海、云海、雾海、大海“四海齐观”,堪称国内一绝。

公园分布着七大植被类型,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其植被的完整性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可与南美、热带非洲的热带雨林媲美。

拥有维管植物2800多种,动物4370多种,被誉为“热带北缘的物种基因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