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材料.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汽车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汽车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性能 —— 渗层硬度高,耐磨,抗接触疲劳;心部韧性高、强度大。
3.合金渗碳钢
渗C钢的牌号(摘自GB/T3077-1999)(渗C: 930℃,回火:200 ℃)


钢号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
C
Mn
Cr,Ni
预备处理/ 淬火, ℃
机械性能
b
s
aKU2
MPa MPa J
20Cr 低
0.17~0.24 0.50~0.80 0.70~1.00
2.碳钢的牌号及用途
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碳素工具钢
(1)普通碳素结构钢 有害杂质硫、磷和非金属夹杂物较多,同等情况下塑性、韧性较低;但冶炼容易、工艺性好且 价格便宜,能满足一般工程构件和普通零件的性能要求,因此应用广泛。一般用于受力不大、制 造要求不高的机械零件(如螺钉、螺母)和厂房、桥梁、船舶等建造结构件。 普通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 号和脱氧方法符号四个部分按顺序组成。如:Q235-AF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汽车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本章内容 一、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二、汽车常用金属材料 三、汽车材料的热处理 四、汽车非金属材料
第二讲 汽车常用材料
❖ 碳素钢 ❖ 合金钢 ❖ 铸铁 ❖ 有色金属及合金 ❖ 非金属材料 ❖ 复合材料
一、碳钢
钢铁材料 以铁、碳为基础的铁碳合金。 碳素钢 碳的质量分数(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碳素钢。 铸铁 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小于6.67%的铁碳合金为铸铁。
类型:
合金结构钢 合金工具钢 特殊性能钢
合金结构钢的牌号由两位数字+元素符号(或汉字)+数字三个部分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该钢 的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元素符号(或汉字)表示钢中含有的主要合金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合金元 素的含量。合金元素含量小于1.5%时不标。

金属材料科技在汽车制造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金属材料科技在汽车制造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金属材料科技在汽车制造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金属材料科技在汽车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金属材料科技在汽车制造中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1. 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现状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各个方面,如车身、引擎、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

目前,汽车用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钢铁、铝合金和镁合金等。

钢铁作为传统汽车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但同时也存在重量过大的问题。

相比之下,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降低车身质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镁合金则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强度,被认为是未来汽车材料的发展方向。

2. 金属材料科技在汽车工艺中的应用进展随着金属材料科技的发展,汽车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演进。

例如,冷成型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身零部件的加工更加高效、精确。

而热成型技术则提供了更多设计自由度,使得车身结构更为复杂,从而提高了整体车身的刚性和安全性。

此外,新型的焊接技术如激光焊接和摩擦焊接等,有效地改善了焊接质量和效率。

3. 金属材料科技在汽车性能提升中的应用金属材料科技对汽车性能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优化金属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以提高车身的刚性和轻量化水平。

同时,金属材料的高温性能和耐磨性能也对汽车引擎性能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采用镁锂合金替代传统材料制造车轮,可以降低车轮质量,提高汽车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

4. 金属材料科技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成为了行业的焦点。

金属材料科技在新能源汽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铝合金的引入可以提高电池耐腐蚀性能,降低电池重量,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此外,金属材料科技还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在电池冷却和散热方面的技术难题,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5. 未来金属材料科技的发展趋势未来,金属材料科技将继续以轻量化、高强度和高温耐久性为目标发展。

首先,新型合金的研发将使得汽车部件更加轻薄坚固。

《汽车材料》教案

《汽车材料》教案

《汽车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汽车主要材料的性能和应用3. 了解新型汽车材料的研发和发展趋势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内容1. 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3. 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4. 新型汽车材料的研发和应用5. 汽车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中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实例3. 小组讨论法:探讨新型汽车材料的研发和可持续发展4. 实践操作法:参观汽车制造企业,了解汽车材料的实际应用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材料》2. 课件: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应用3. 案例资料:汽车制造企业相关信息4. 实践基地:汽车制造企业或实验室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汽车材料在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中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实例4. 小组讨论:探讨新型汽车材料的研发和可持续发展5. 实践操作:参观汽车制造企业,了解汽车材料的实际应用6. 总结:强调汽车材料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型汽车材料的设计方案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材料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材料应用实例的分析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型汽车材料研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材料实际应用的认知和观察能力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材料展览会,了解行业最新动态2. 邀请汽车材料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3. 开展汽车材料创新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实践能力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持续改进教学方法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提高教学质量3.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更新教案内容,保持教学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九、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材料》2. 课件: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应用3. 案例资料:汽车制造企业相关信息4. 实践基地:汽车制造企业或实验室5. 在线资源:汽车材料相关论文、新闻、视频等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内容依次进行,每节课时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3. 教学周期:2个月4. 考试安排: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综合掌握程度十一、教学难点与解决方案1. 教学难点:汽车材料的专业术语和性能指标理解解决方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专业术语;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性能指标。

《教案汽车材料》

《教案汽车材料》

《教案汽车材料》word版教案章节:一、汽车材料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汽车主要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汽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金属材料: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

3. 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

4. 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3. 讲解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 讲解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教案章节:二、汽车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掌握汽车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汽车金属材料的分类: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2. 汽车金属材料的性质:强度、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3. 汽车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

4. 汽车金属材料的应用:车身、发动机、悬挂系统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讲解汽车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3. 讲解汽车金属材料的应用。

教案章节:三、汽车非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掌握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

2. 汽车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强度、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3. 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内饰、轮胎、玻璃、陶瓷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讲解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教案章节:四、汽车复合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汽车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2. 汽车复合材料的性质:强度、硬度、韧性、轻量化等。

3. 汽车复合材料的应用:车身、悬挂系统、刹车盘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汽车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比亚迪纯电动车的车身材料选择分析

比亚迪纯电动车的车身材料选择分析

比亚迪纯电动车的车身材料选择分析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纯电动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纯电动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选择适当的车身材料对于纯电动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比亚迪纯电动车的车身材料选择进行分析。

1. 车身材料选择的意义车身是整个车辆结构的基础,其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和品质。

对于纯电动车来说,选择合适的车身材料不仅需要满足传统汽车的要求,还需要具备轻量化、高强度、低能耗和环保等特性,以适应电动车独特的需求。

2. 比亚迪纯电动车的车身材料选择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在车身材料的选择上进行了深思熟虑。

下面将分析比亚迪纯电动车常用的几种车身材料。

2.1 高强钢高强钢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身材料之一。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韧性,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车身重量。

比亚迪在纯电动车的车身结构中广泛使用高强钢,以提高整车的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2.2 铝合金铝合金是另一种常用的车身材料选择。

相比传统的冷轧钢板,铝合金具有更低的密度,可以有效降低整车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此之外,铝合金还具备优良的抗腐蚀性能,有助于提升车身的耐久性。

比亚迪在旗下的一些纯电动车型中采用了铝合金车身结构,以追求更轻量化的设计。

2.3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轻量化的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性。

相比于传统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更低,重量更轻,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操控性能。

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以及在碳纤维回收利用方面还存在技术难题。

因此,比亚迪目前尚未大规模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纯电动车的车身材料。

3. 材料选择的综合考量在进行车身材料选择时,除了考虑材料的单一性能外,还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比亚迪在车身材料选择方面,不仅注重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还考虑到材料的成本、可行性和环保性。

汽车内饰材料雾化标准解析(一)

汽车内饰材料雾化标准解析(一)
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标准解析(一)
汽车内饰材料中挥发性物质受热挥发后会在挡风玻璃上凝结成雾, 汽车内饰件中挥发性物质在玻璃片的这种凝结现象我们称之为成雾性, 也称之为结雾特性, 其凝结物又称冷凝组份。汽车内饰材料的成雾会妨碍透过挡风玻璃的视线,在不利的光线条件下成雾会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冷凝组份大多为有害的有 机挥发物,成雾性的高低也可反映内饰材料中有机挥发物的高低。因此,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企业对汽车内饰材料的成雾性均制定了限制标准。 雾化测试的原理:将试样放置在规定条件下的玻璃烧杯中加热,任何易挥发的物质被冷凝在冷却的玻璃板或冷却的铝箔片上。通过计算雾化值或雾化量来表 示试样的雾化性能。 不同的雾化测试标准中,针对的内饰材料不同,并且对雾化试验参数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下面列举了常用的几个雾化标准的具体参数: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所有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400-608-8368 转载请注明出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上标准中的反射法与光泽度法为同一方法。从时间轴上可以看出,早期的标准中反射法(光泽度法)采用 DIDP 作为参照试剂,而重量法会使用 DOP 作 为参照试剂,较早的 DIN 75201:1992-09 版本也是规定 DOP 作为重量法的参照试剂。而近期的标准中,对两种方法的参照试剂做了统一,都使用 DIDP。标准 对于试验条件的要求相差不大,而且除了 QB/T2728,其他 3 个标准对测量参数的要求也相同。 国内外关于雾化的标准还有很多, 包括不同企业内部也都根据自己的质量体系要求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 更多标准请关注后期内容。 更多详情可以发送至 lab@ 进行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技术服务。
标准号 QB/T 2728-2005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雾化性 能的测定 ISO 6452-2007 橡胶或 塑料涂覆织物--汽车内装 饰材料的雾化特性测定 DIN 75201-2011 汽车-内 部设备所用材料雾化性能 的确定 FZ/T 60045-2014 汽车内 饰用纺织材料 雾化性能 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汽车装饰用皮革、 家具 用皮革等有防雾化性要求的 皮革 适用于汽车装饰用橡胶及塑 料涂覆织物 重量法 光泽度 法 重量法 光泽度 适用于汽车内部空间所使用 的材料 适用于各类汽车内饰用纺织 材料,包括机织物、针织物、 非织造布和涂层织物, 以及复 合织物 重量法 21± 1 100± 0.5 DIDP (16±0.2)h (3.75±0.25)h 冷凝份重±0.25mg 法 重量法 反射法 21± 1 21± 1 21± 1 21± 1 21± 1 21± 1 100± 1 100± 0.5 100± 0.5 100± 0.3 100± 0.3 100± 0.5 DOP DIDP DIDP DIDP DIDP DIDP (16±0.2)h (180±3)min (16±0.2)h 3h±5min 16h± 10min (180±3)min (3.5~4)h (60±6)min (3.5~4)h (60±10)min (3.5~4)h (60±6)min (4.90±0.25)mg 成雾值±3%(60°) 冷凝份重±0.25mg 成雾值±3%(60°) 冷凝份重±0.25mg 成雾值±3%(60°) 试验方法 反射法 冷却温度(℃) 21± 1 加热温度(℃) 100± 1 参照试剂 DIDP 加热时间 (180±5)min 平衡时间 (50±5)min 测量参数 (77±3)%(60°)

汽车材料报告

汽车材料报告

汽车材料报告报告简介:汽车材料是决定汽车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报告旨在介绍汽车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汽车材料,选择适合自己汽车的材料。

一、汽车材料种类1.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镁合金等,其特点是强度高、质量重、不易加工。

2. 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玻璃等,其特点是质量轻、易加工、韧性差。

3. 复合材料:由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等,其特点是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

二、汽车材料特点1. 强度:汽车材料在强度方面的表现直接决定着汽车的安全性。

2. 密度:汽车材料的密度直接决定着汽车质量的轻重,轻量化是现代汽车发展的趋势。

3. 弹性模量:汽车材料的弹性模量直接决定着汽车的舒适性、悬挂以及汽车行驶的平稳性。

4. 耐腐蚀性:汽车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确保汽车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三、汽车材料应用1. 车身材料:由于车身是汽车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因此车身材料的应用也是最为丰富的。

从传统的钢铁车身到现代的复合材料车身,一路走来,各种车身材料不仅改善了汽车的性能,还让汽车的造型变的更加丰富和个性化。

2. 引擎材料:汽车引擎是汽车的“心脏”,其材料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耐久性。

3. 制动材料:汽车刹车在驾驶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制动材料的性能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结论:总的来说,汽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对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

轻量化、高强度、环保等是未来汽车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希望本报告能为广大读者了解汽车材料提供一定的帮助。

QSTE500汽车钢解析

QSTE500汽车钢解析

QSTE500汽车钢
QSTE500是一种由宝钢生产的冷成型热轧酸洗汽车结构钢材料。

上海桐川金属现货它属于高强汽车钢,用于生产汽配的钢板材料。

QSTE500是一种具有良好冷成型性的细晶粒钢,适用于要求良好的冷成型性能并有较高或高强度要求的汽车结构件。

这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包括熔炼分析的碳含量(C)≤0.12%、硅含量(Si)≤0.50%、锰含量(Mn)≤1.70%、磷含量(P)≤0.03%、硫含量(S)≤0.025%、钛含量(Ti)≤0.22%、铌含量(Nb)≤0.09%,而铝含量(Alt)则≥0.015%。

在试样测试中,其屈服强度≥500兆帕,抗拉强度在550-700兆帕之间,延伸率则≥17%。

QSTE500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轿车的副车架、车轮轮辐、前后桥总成、卡车箱板、防护网、汽车大梁以及零配件等。

由于这种钢种的表面质量、厚度公差和加工性能都较好,它可以替代车身覆盖件和以往用冷轧板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从而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10%左右。

建议查阅关于QSTE500的专业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多详尽的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I1500超高强度钢
Usibor 1500P特别适于冲击弯曲应用领域。它的最大弯曲 力比1000MPa UTS钢(M1000)高20%,比800MPa UTS 钢( M800 )高 50% ,比 600MPa UTS 钢( TRIP 600 )高 75%。这种优异的性能使 Usibor 1500P最适用于汽车保险 杠和门梁、A柱和B柱、横梁、门槛、车顶和厢底地板的加 强件等。
代表零件 材料种类及牌号 25、16Mn钢板 等 使用性能要求 强度、刚度、 韧性 主要失效方式 弯曲、扭斜、 铆钉松动、断 裂 弯曲变形、扭 转变形、断裂 热处理及其他 要求用冲压工 艺性能好的优 质钢板 模锻成型、调 制处理、圆角 滚压、无损探 伤 渗碳(渗碳层 深度0.8mm以 上)淬火、回 火、表面硬度 为58~62HRC 去应力退火

• 铝可是一股“新生势力”呢。由于它质量轻、硬度强。纯 铝薄板是银白色的轻金属,熔点为660℃,密度为 2.7×103kg/m3,并具有良好的塑性、延展性、导电性、 导热性和耐蚀性。 • (2)铝合金薄板 铝合金薄板是在纯铝中加入镁、锰、硅、 铜等合金元素轧制而成的。 •
金属材料-底盘
金属材料-底盘
纵梁、横梁、 传动轴(4000 转/分)、保险 柜(羊 40MnB 疲劳抗力 角)、半轴等
渗碳钢20CrMnTi、 强度、耐磨性、 麻点、剥落、 30CrMnTi、 变速箱齿轮、 接触疲劳抗力、 齿面过量、磨 后桥齿轮等 20MnTiB、 及断裂抗力 损变形、断齿 12Cr2Ni4等 变速器壳、离 合器等 灰口铸铁HT200 刚度、尺寸稳 定性、一定强 度 产生裂纹、轴 承孔磨损
钨锡铂钢板
• Usibor1500是一种超高强度钢。其中文名是有其 发音转换过来的。(钨锡铂)其耐磨性能较佳的 通用冷作模具钢.有着良好的淬火性,并且淬火变形 量小。 • Usibor1500是一种典型的淬火硬化超高强度硼钢 板,可以通过热冲压成形工艺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 • 超高强度钢适应航空、航天、航海、核能等高新 技术高速发展从而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以 AISI4340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钢类,目前已 形成品种规格齐全、强韧性配合良好、应用广泛 而比较完整的体系
金属材料-车身材料分析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早期的轿 车车身沿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1912年由 爱德华.巴特首次制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 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复盖 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 发展。
金属材料-车身材料分析
金属材料在车身上的应用主要有:钢板、铸铁等重 金属材料;铝、镁、钛等轻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泡 沫金属等材料。 其中 钢板:热/冷轧钢板、表面处理(镀覆)钢板、不 锈钢板、高强度钢板等 轻金属材料:铝板、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
• 带有AlSi涂层的热冲压钢板在成形过程中有以下 特点: • 加热炉中无须充入保护气体;钢板表面无脱碳; 成形后制件表面无氧化皮,后续无须喷丸处理。 • Usibor钢热冲压前强度极限为600MPa,热冲压后 的强度可达1500MPa。强度如此大幅度增强的原 因在于将热冲压与随后的淬火相结合。 • 热冲压的其他特点有回弹量极小、材料塑性好、 可成形复杂制件等。 • 在欧洲,2003年有7款车的B柱用不带涂层的 22MnB5热冲压生产,2009年采用热冲压生产B柱 的车超过20款,其中用带涂层的Usibor1500已超 过70%。
汽车工业
• 工厂在制造汽车时要使用大量材料,包括 铁、铝、塑胶钢、玻璃、橡胶、石油制品、 合金、钢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汽车上大 大小小的配件
• 钢铁用于制造 支撑汽车的基 础框架
• 车制造商可以根据汽车不同部位所承担的冲击力, 为其量身选择或坚硬或柔韧的钢铁材质。这些汽车 制造业的革新足以令您放心行驶,安全无忧。 •
¨
图1 Usibor 1500P的主要性能指标
USI1500超高强度钢
USIBOR1500钢板中添加了硼等其他合金元素且经过 淬火处理提高了强度, 导致其合金成分、组织和强度都 与普通高强钢及低碳钢有较大差异, 同时使得其同种材 料和异种材料的点焊性能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故对于 该类新型超高强度淬火硼钢板来讲, 其点焊性能的研究 就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对超高强度淬火钢板 Usibor1500 同种材料点焊以 及与低碳钢DC04异种材料点焊的两种焊接接头的抗剪 强度、宏观形貌以及显微组织的研究与分析 , 探索了 Usibor1500的点焊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点焊接头基本不 存在内部和外部缺陷,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Usibor1500超高强度淬火钢板具有良好的点焊性能.
USI1500超高强度钢
USI1500 超高强度钢是用于热冲压加工的高强度钢。 这是阿塞罗公司开发的。完全用于热冲压工艺。该材料 促进了欧洲、美国和日本在热冲压技术上的进步。它的 化学成分于表1,机械性能示于表2。
• 其优点: • (1)进行了真空脱气精炼,因此内部质量极 为清洁 • (2)机械加工性良好 • (3)淬透性良好,空冷就能硬化,无需担心 淬裂 • (4)使用高强度钢板是实现汽车轻量化、 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采 用传统冷冲压工艺,无法适应高强度钣金 制件的加工要求。
USI1500超高强度钢
Usibor 1500P是一种预涂材料,有约25um厚的Al-Si 热浸镀层(90%Al,称为Alusi镀层),该镀层能够承受 加热和淬火工艺。Usibor的奥氏体显微组织使其在冲压 温度下仍具有很高的可成形性。图 1 给出了 Usibor 的主 要性能指标。 性 能 指 标
图1
USI1500超高强度钢
上乘的焊接性能
(点焊、MIG和MAG焊) ¨ 焊条使用期延长 ¨ 均匀或非均匀组合 ¨ 大电流波瓣(>>1kA)
优良的耐腐蚀性
部件热冲压后即可涂漆 ¨ 表面粗糙度使油漆附着性极佳,与电镀 产 品相媲美
¨
优秀的耐冲撞性能
高韧性(夏氏冲击试验) ¨ 三点弯曲试验中极佳的表现(防渗透试 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