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结构详解图文..pptx
合集下载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PPT课件

1
各型式模具运用之场合。。。。。。。。。1 模具结构简介。。。。。。。。。。。。。2 模具各零件功能简说。。。。。。。。。。3
.
两板模﹑三板模使用场合例
2
单一模穴直接浇口 采用两 板模
多模穴普通浇口 采用两 板模
单一模穴多点进胶 (针点)采用三 板模
.
成品
简单二板模结构(一)
3
編號 名稱
類別 編號 名稱
1>防止顶出板与下固定板整面接触, 而导至的不平衡,
2>避免铁削掉在固定板上,不易清理
规格:d=20x5L,d=25x5L,d=30x5L三种
最常用的规格: d=25x5L
d S.T.P
22
23
.
滑块入子线位置 (a or b)
.
两板半模
滑块入子线位置 不影响外观
两板半模使用例(二)
9
.
两板半模使用例(三)
10
兩板半模開模過程 A
(第一次開模) B
.
两板半模使用例(四)
11
.
热胶道使用例(一)
12
上固定板 流道板 熱膠道承板
母模板
在流道施以电热线圈加热,保证流道一直是熔融状态,可节省流道废料及缩 短冷却时间!
间隔板(Spacer Plate)
亦称脚垫﹐此板装置在公模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其功能为确保成 形品的顶出距离。
.
各零件功能(三)
18
公母模承板(Support Plate):
此板具有固定及补强之作用﹐使公母模板不因射出压力而发生弯 曲变形。
定位环(Locating Bushing):
模具上定位环与成形机固定盘上之定位孔配合﹐并使成形机之喷嘴 与灌嘴得以对正﹐进行成形操作。
各型式模具运用之场合。。。。。。。。。1 模具结构简介。。。。。。。。。。。。。2 模具各零件功能简说。。。。。。。。。。3
.
两板模﹑三板模使用场合例
2
单一模穴直接浇口 采用两 板模
多模穴普通浇口 采用两 板模
单一模穴多点进胶 (针点)采用三 板模
.
成品
简单二板模结构(一)
3
編號 名稱
類別 編號 名稱
1>防止顶出板与下固定板整面接触, 而导至的不平衡,
2>避免铁削掉在固定板上,不易清理
规格:d=20x5L,d=25x5L,d=30x5L三种
最常用的规格: d=25x5L
d S.T.P
22
23
.
滑块入子线位置 (a or b)
.
两板半模
滑块入子线位置 不影响外观
两板半模使用例(二)
9
.
两板半模使用例(三)
10
兩板半模開模過程 A
(第一次開模) B
.
两板半模使用例(四)
11
.
热胶道使用例(一)
12
上固定板 流道板 熱膠道承板
母模板
在流道施以电热线圈加热,保证流道一直是熔融状态,可节省流道废料及缩 短冷却时间!
间隔板(Spacer Plate)
亦称脚垫﹐此板装置在公模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其功能为确保成 形品的顶出距离。
.
各零件功能(三)
18
公母模承板(Support Plate):
此板具有固定及补强之作用﹐使公母模板不因射出压力而发生弯 曲变形。
定位环(Locating Bushing):
模具上定位环与成形机固定盘上之定位孔配合﹐并使成形机之喷嘴 与灌嘴得以对正﹐进行成形操作。
塑胶模具结构解析演示文稿

产品有扣位,所以需要做行位,行位的形状如图所示
此两个扣位要在行位退出后,产品方可顶出,
行位未开模时 的状态
行位压块 行位
行位开模后的状态
斜顶
行位
回针
后模模胚
顶针板回针,作用: 在顶针板顶出和后退时, 起导向的作用,并保证在 前后模合模后,因为回针 与前模模胚接触,所以可 以保证顶针板退到位(共 4根)
塑胶模具结构解析演示文稿
此为顶针板保护开关,作 用:在顶针板没退回到 位时,开关未接通,此时线 路断开,前后模不能合模, 从而保证前模不会因顶 针没退到位而撞到顶针, 这样避免了模具的损坏
此孔为顶棍孔,在成型完 成后,顶棍推顶顶针板, 顶针板向前推进,从而 将产品顶出,
水口拉杆,用于开模时将水 口板拉开,从而使水口易取出
顶针面板
顶针底板
顶针图示,产品在顶出时,是依 靠顶针,斜顶,司筒顶出的
司筒针,固定于底板上,顶针 板顶出时,司筒针保持不动
司筒,作用:当产品上有环形骨位, 而且骨位的高度比较高,出模很容 易粘模时,则要考虑做司筒
司筒 司筒针
红色框为斜顶,出模时,斜顶沿绿色箭头方向移动,在斜顶里的扣位与 斜顶脱离后,产品方可脱模
此角度大于90度,出模时斜 顶沿着斜方向向上顶
导柱,作用:在前后模 合模时,起到导向的 作用(共4根)
运水接口,作用:当模具生产时, 模具温度会不断升高,运水 可使模具处在一种恒温下生 产,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此孔直接与啤机的射咀接触,
唧嘴 水口
产品
前模仁
斜边,作用:在开模时,若行 位的弹簧不起作用则斜边
会带动行位向后退出(斜边 固定在前模上)
前模仁
铲基,作用:在合模时,依靠斜 面将行位向前推进,铲基固定 在前模上(铲基与行位的配 合面为斜面)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ppt课件

浇注系统 1.9.8 浇注系统
浇口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用的浇口有如下几种:
1.2、侧浇口
浇注系统 1.9.9 浇注系统
1.3 扇形浇口: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的塑件。 由于熔融塑料横向分散进入型腔,所以减少了流纹和定向效应; 对于着色料来说,可以减少用点浇口所产生的流纹,还可以预防喷射纹; 扇形浇口的凝料切除困难,浇口残痕明显。
> =
浇注系统 1.9.11 浇注系统
1.6 点浇口又叫针状浇口:
1.8 潜伏式澆口
1.9.12 浇注系统
15º~ 25º 30 ~
浇口类型---潜伏式
进浇尺寸会比加工尺寸来的小
1.8 牛角澆口
1.9.13 浇注系统
优点:开模时自动断水口,残余痕迹小 缺点:加工困难,压力损失较大,顶出困难
牛角澆口应用
定义: 组成成型所需产品形状的封闭腔体的零件总称。 主要组成零件: 前、后内模 内模镶件 内模镶针 行位 斜顶
前模内行 位
1.8.3 成型零件系统
后模行位 后模行位
内行位
铲机1 铲机2
1.8.4 成型零件系统
模具侧向分型——斜顶结构
• 常用于产品内侧扣位
1.8.4 成型零件系统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板
1) 8) 頂针 固定板
9) 底板 10)模仁 11)定位環 12)唧咀 13)导柱 14)导套 1) 15)导套 16)頂针 17)水口钩针 18)限位螺丝
1.5.1 模具零件称号
1.5.2 模具零件称号
1.6.1 塑胶模具七大系统
• 合模导向系统 • 支撑系统 • 成型零件系统 • 浇注系统 • 顶出系统 • 冷却系统 • 排气系统
1.9.13 浇注系统
注塑模具内部结构详解-图文

50以上导柱
导柱
A板120MM或以下 C=A+B
A板120至150MM C=A-10+B
A板150至180MM C=A-20+B
A板180MM以上 C=0.8xA+B
针板导柱 针板导套
模具较大时一定要采用,以下简单介绍。
针板导套
针板导柱
两支针板导柱 四支针板导柱
INTER LOCK
图示中为四边INTER LOCK, 镶件为INTERLOCK,通常下 部加工直身,下模配加工直身 框,做螺纹孔,把 INTERLOCK做杯头孔锁入框 内,上部做斜度,上模配加工 相同的斜度,合模时就能起到 导向作用。此件有标准件。
1.设计为工字模
工字模利用底、面板凸出模身制 造码夹固定位置。
码模坑:在模板侧面加工一些坑,使得码铁伸入,收紧螺丝, 把模架锁紧在注塑机上。
H型码坑通常于A板及方铁加工,A板 在与注塑机接触一面留一厚度,约与 标准面板厚度相同。
I型码坑大小与H型一样,位置A板 不同,加工在与面板接触面上。
注意:当A板加工四边吊环时,须 考虑会否崩码模坑。
出模顶出装置:在此只做简单介绍。
斜顶
相同的设计有圆型INTER LOCK,上下分开,模板上只
用配与外圆相同尺寸的精圆孔 就可。
SIDE LOCK
SIDE LOCK作用同INTER LOCK、止口一样,在模板 的侧面加工小框,分别镶 入一凹一凸的标准件。
一:固定装置 二:导向装置 三: 复位装置 四:分型面型式 五:侧抽芯 六:出模顶出装置
复位装置:通过一些零件或加工,使得针板在顶出产品后能 及时复位,防止顶杆、推块等碰坏型腔。主要有:
复位杆 强制复位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

一.澆注系統
1.1 兩板模澆注系統---圖一
與注射機台的噴嘴相配合
PL﹕ 分模面
澆口 分流道 主流道 橫流道 豎流道
1.2 兩板模澆注系統---圖二
分流道 冷料井 澆口 橫流道 冷料穴
1.3 三板模澆注系統
優點﹕開模時自動斷料﹐殘余痕跡小 缺點﹕加工困難﹐壓力損失較大。
1.4 熱流道澆注系統
IN OUT
五.脫模與頂出機構
頂出系統有如下几類 ﹕ 1.圓頂針
2.扁頂針 3.套筒 4.頂出塊 5.脫料板 6.斜銷 7.氣頂 。
5.1 脫模與頂出機構
(1).圓頂針
其類型可分為﹕單節頂針和雙節頂針
5.2 脫模與頂出機構
(2).扁頂針
扁頂針:成品空間較小rib較深﹐不易排 部較合適的圓頂針時采用扁頂針
頂出板的導柱﹑導套等(頂 板導柱EGP).
回位銷 (RP)
頂板導套 頂板導柱 導柱
6.1 模座系統
定位裝置
凸台
定位塊
導柱 凹坑
模板定位機構
模仁定位機構
扁頂針
5.3 脫模與頂出機構
(3).套筒(頂使用﹐一般排部在成品boss 的底部。
成品
套筒內芯
套筒外壁
壓板形式
螺釘鎖固形式
5.脫模與頂出機構
(4).頂出塊
成品的側壁太深, 脫模力較大時. 使用頂出塊配合頂針的頂出結構。
此側壁太深
5.脫模與頂出機構
(5).脫料板。
適用於筒形塑件,薄壁容器以及各種罩殼形塑件的脫模頂出 . 特點是頂出力均勻,平穩,頂出力大,塑件不易變形,而且 表面不留頂出痕跡
脫料板
(6).斜銷
5.脫模與頂出機構
斜 梢不僅可成型產品內倒勾﹐而且參與成品的頂出
塑胶模具知识介绍PPT课件( 33页)

非对称排位 不好
2019/5/31
图3.1.1
对称排位 较好
左、右对称侧向力平衡 图3.1.2
F
图5.1.4
增加斜面 锁紧平衡 侧向压力
27
四).分型面的确定:
1.细小孔位处分模面的处理
A.直接碰穿 如图5.2.9 ,适用于碰穿位较平坦的
的各柱位的详细尺寸 10. 绘制模具运水排布,注明各组运水的入水口、出水口,并使用IN1、IN2…
OUT1、OUT2…等表示。 11. 标注回位弹簧排布尺寸、大小及装配尺寸。 12. 在一模多件的模具中,需注明各胶件的模穴号。 13. 如无前、后模图时,装配图中应标注重要尺寸及公差,尺寸旁边做序号标记
2019/5/31
7
CNC的主要工作内容:
1.母模型腔的加工(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A.母模型腔直接CNC,后期不再火花加工. 优点: 成本低(省去了电极材料及加工费用和放电加工费用,进度快. 缺点:(这类一般是平面或简单的曲面).
B.型腔中的大部分部位直接精铣,局部用电极清角.(如LCD后壳) C.整个母模型腔用一整体电极(一般是形状复杂,如CRT后壳). D.部分产品的模具只能用电铸方式来加工型腔. 电铸法制作模仁的优缺点:
2019/5/31
13
2019/5/31
14
细水口模架的命名规则
(E型没有水口板)
2019/5/31
15
简化型细水口模架的命名(F型有水口板,G型没有)
2019/5/31
16
二).常用流道種類
一般情況下, 適合大中用
細水口情況 下采用,起保 壓作用
單一流道情 況下
搭在產品底 下采用
201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