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理论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基本理论概述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开创了现代公司理论的先河。围绕企业的本质和界限这一主旨,新制度学派学者论述问题的角度尽管各有侧重,但可以分为三大分支:(1)企业的契约理论;(2)企业的企业家理论;(3)企业的管理者理论。

一、企业的契约理论

企业的契约理论始20世纪30年代。继科斯(Coase,1937)的论文《企业的本质》之后,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克莱因、张五常、杨小凯和黄有光等学者加以开拓。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可分为间接定价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代理理论又可分为代理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一)间接定价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有科斯、张五常及杨小凯和黄有光等学者,其理论的要旨是: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约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或交易费用。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二种相互替代的手段: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企业则通过权威来进行调节,二者的界限在于市场定价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张五常认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二种不同形式,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企业的本质是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界限在于代理者定价所节约的交易费用与由相应的代理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损失之间的均衡。

(二)资产专用性理论。这一派理论由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作了开创性的研究,格罗斯曼、哈特等进一步发展了该派理论。该派认为企业的本质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企业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认为企业是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交易模式,而“资产专用性”及其相关的机会主义作为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纵向一体化可以使机会主义内化而受到监督;在纵向一体化内部生产不经济时,用长期合约来协调独立交易者之间的交易活动,以节约交易费用。

(三)团队生产与代理成本理论,侧重于道德风险与代理成本。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团队生产方式是一种产品由若干个集体内成员协同生产出来,而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率。由于最终产出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而每个成员的贡献精确的分解和观测的成本又很高,造成很难按每个人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这导致“偷懒”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引入监督者,而解决监督者偷懒的办法是赋予监督者剩余权益。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代理成本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在部分所有的情况下,管理者努力的回报与成本不能等同,这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使企业价值小于他是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代理成本”。

(四)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的创始人包括威尔森、斯宾塞、罗斯等等,他们的理论与前述代理理论的区别在于,其所有的结论来源于正式的模型。该理论有二个基本观点:一是在满足代理者参与约束,以及激励相融约束,而使委托者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性合约中,代理者都必须承受部分风险,二是如果代理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可以通过使代理者承受完全风险的办法以达到最优结果。

二、企业的企业家理论

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将企业看作是一种人格化的单位。奈特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存在进行讨论。他指出,在不确定性下,实施某种具体的经济活动成了次要部分,首要的问题或功能是决定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干。“首要的功能”就是指企业家的功能。因为不确定性是无法保险的,企业家不得不承受不确定性。柯斯纳视企业家为“经纪人”,他们不但能感觉到机会,还能捕捉住机会并创造利润。他还强调企业家与旁人的区别是其“悟性”和他特殊的“知识”。熊彼特视企业家为创新者,能够“改革和革新生产的方式”。要想成为一名创新者,一个人必须具有致敌手于死地的性格。卡森认为“企业家是擅长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做出明智决断的人”,企业家是一个“市场的制造者”。

三、企业的管理者理论

伯利和米恩斯提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命题。由于股份公司中股权的广泛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管理者的手中,而企业的所有者已处于资金供给者的地位。鲍莫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威廉姆森则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求的效用函数的最大化。

四、几点思考

西方现代公司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尽管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现代公司理论的发展与西方企业界的实践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活国有经济,改革国有企业,促进民营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公司理论的成果有着现实意义。

(一)企业与市场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分离的二个方面,搞好企业必须重视市场的培育。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要想搞好,搞活,都离不开一个健康、成熟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我们在改革国有企业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制度、法律等)的发展。只有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有续的、发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国有企业的改革才有出路,民营企业的发展才有希望。

(二)企业理论赖以存在的前提之一是“信息不对称”,建立完善的、全国性的信息共享系统和个人及企业征信系统,有利于减少交易费用,成熟的市场体系和优秀的企业成长离不开一个成本低廉的信息获得体系。在我国,政府可以在建立个人和企业诚信披露系统上下工夫,做文章。

(三)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中,要注重企业家的培养,形成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企业的核心应当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而不是实物资本,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不可想象的。在培育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过程中,政府和资本所有者可以给予其一定的股权,允许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以人力资本入“干股”,解决对企业管理层的激励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培育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制度,特别是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激发人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保证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四)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理顺劳资关系。劳动者有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分,但二者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在工作的实践中,通过学习和知识积累,会形成人力资本,成为复杂劳动的承担者。不注重对普通劳动者的关心和培养,企业的发展将失去永恒的动力,很难构建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