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完整版第五章人力资本及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重点内容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发展的涵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能对他们做出简要评价;重点掌握新旧增长理论的区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掌握收入的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吉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概念,吉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方法及其缺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库兹涅茨倒U曲线,发展中国家对解决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政策取向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人口过渡理论及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意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并分析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及其对控制人口、制定人口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领会关于人口问题的两个基本观点的涵义,分析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途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领会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六章掌握公开失业与隐蔽失业的概念,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分析无就业的增长和产出滞后现象,领会产出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城市化和人口劳动问题,掌握托达罗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并分析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政策涵义。

第七章掌握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领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投资率的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时比资本的量的增长更重要,各种储蓄行为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对资本形成的意义,理解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为什么资本决定论是错误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其他决定因素及其作用。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和第二章: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失业低就业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一)两者的联系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

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

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 (二)两者的区别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

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

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

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

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

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一指标。

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本PPT学习教案

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本PPT学习教案
劳动者退休。 (六)健康受损
因营养不良、健康受损无力做全日制工作 。 (七)非生产性劳动
提供的劳动很少创造价值,工资收入微薄。如技术工种 做非技术工作。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2-7)一般是公开失 业率的3~4倍。
第17页/共42页
三、 凯恩斯就业模式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一) 发展中国家 供给不足和经济缺乏弹性
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不切合实际 需要的扩张的结果。
第36页/共42页
四、智力外流 (一)定义
指在国内完成学业后的高级专门人才如工程师、科学 家、医生、教授等迁移到发达国家的移民活动,也包括派 往发达国家接受专门教育的留学人员滞留不归。
第37页/共42页
(二)后果的争论 有益:提高了世界的总产出,侨汇、加强经济 等联系; 无益:发展中国家损失了人才,降低了自身产出,没有
第2页/共42页
改善人口结构任务紧迫,应调整生育政策(立足引 导和服务 ,家庭自愿),以保持适度人口规模,有利于 经济发展(人口问题是复杂问题,牵涉人的基本权利, 社会关系,文化传承等,不能简单化处理,也不能仅从 经济方面考虑)。
第3页/共42页
二、人口理论
(一)人口过渡理论
是指人口增长有其自然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其增长率下 降,由高增长进入低增长。
劳动力完全处于闲置状态,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二) 就业不足
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比其愿意而且能够的工作时间要少。 (三) 伪装的就业不足(其充分就业是伪装的)
全日制工作,但其工作只需要较少时间完成。 (四)隐蔽失业
无合适工作机会而留在学校学习 。
第16页/共42页
(五) 过早退休 为给年轻人工作机会而让尚有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
3、对高等教育的高补贴更体现了不平等 贫穷人家子女上大学比例少,而财政对高等教育补贴大,

发展经济学资本的形成

发展经济学资本的形成
SIAS UNIVERSITY 发展经济学
跨国商人亚历山大· 德莱塞普从2001年开 始介入小额贷款事业,组织了布卢奥查德金融 公司。该公司管理着一个共同基金,到2003年 8月向全世界20多个穷国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 了约5000万美元的短期贷款。他除了投资哈瓦 那五星级酒店、仰光高档住宅等营利项目外, 还投资于泰国、缅甸等国的孤儿院、产科医院 等非营利项目。当然,他也向零星投资者开放 最低投资额为10000美元的投资贷款。 小额贷款有很大的需求市场,根据布卢奥 查德金融公司统计,全世界小额贷款需求可能 接近30亿美元,但投资小额贷款的基金不足5 亿美元,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对穷人仍是不屑一 顾,一些跨国金融机构也存在对中小储户的歧 视。
SIAS UNIVERSITY 发展经济学
1、家庭储蓄
• 收入水平是决定储蓄倾向的首要因素。 • 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也影响到家庭的储蓄水平。 按照绝对收入假说,低收入的人消费倾向高, 高收入的人消费倾向低,因而在经济发展的初 期,可以采取扩大收入差距的办法,提高富人 的收入,提高储蓄率。 • 相反观点:扩大收入差距,会加剧贫困,使社 会消费不足,产生投资引诱减弱。 • 影响家庭储蓄的其他因素: 商品意识、金融体制、政治经济形势、存款 利率等。
SIAS UNIVERSITY 发展经济学
2、企业储蓄
• 企业储蓄来自于利润,企业的利润可以直接转 化为投资。 • 在发达国家,私人企业投资在全社会的资本积 累中占据很大比重;在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 占较大比重。 • 企业利润转化为投资的前提是什么? • 国有企业投资弱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SIAS UNIVERSITY 发展经济学
二、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静态角度看,资本的作用: (1)物质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 (2)替代并节约活劳动; (3)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的使用效率 2、从动态角度看,资本的作用: (1)物质资本的增加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2)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就业的增加;

发展经济学第六讲 人力因素与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第六讲 人力因素与经济发展

(三)就业与经济发展
就业是指劳动者有工作的状态。经济学所分 析的就业是指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是指 没有非自愿失业或只有少量的非自愿失业的 就业水平。西方的就业概念是指适龄劳动人 口在调查周内正在从事有报酬工作的人,以 及有职业但由于生病、休假、罢工等原因而 没有工作的人。
我国把就业人口定义为:16岁及以上具有 劳动能力的人,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 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国家统计局 人口调查中的就业人口定义是指16岁及以 上常住人口在普查标准时间前一周从事了 一小时及以上有收入的社会劳动的人(包 括在职休假、培训、季节性歇业未工作)。
4、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
02 教育内容不能满 足经济发展的要
求 04 智力外流
06 “数字鸿沟‘使 发展中国家的教 育面临更大压力
01 教育反映并加剧 了社会的不平等
03 教育结构不合理
05 教育的性别差异
(五)人力资本形成的战略选择
实施营养方案 和增进人体健 康
提高教育投资 的效率
减少知识失业 和智力外流
01
一般而言,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土 地、资本等要素的耗费应该是同 时进行的,但统计资料却显示, 二战以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远 远大于那些要素的耗费速度,这 是一个难解之谜。
02
经济领域中这些难以解释的特殊 现象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理 论界的高度重视,经济学家们纷 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舒尔茨的人 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应运而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观 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 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 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 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 寡。以此来解释上述经济领域的 疑难问题就很简单了。
2、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认为人 口增长会约

发展经济学课件人力资源、教育与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课件人力资源、教育与经济发展
人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是经 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的源泉,而且是重要的源泉
• 验证或证明:
舒尔茨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研究发现,在1957年,美 国物质资本投资额增加了4.5倍,同期物质资本的收益增加 了3.5倍,而人力资本投资额增加了3.5倍,但其带来的收益 却增加了17.5倍。
他对1900-1957年物质资本的收益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进 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结论。
附:当前中国教育问题
一、教育的三种形式
•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 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 行培养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1月 第2版,P572)。
• 广义上的教育:学习(主体不同) • 学校正规教育:学校* • 非学校正规教育:有组织的项目* • 不正规教育:家中、工作中、社会上* • 狭义的教育只包括学校正规教育
投资者可以是社会、企业、个人中任何单独一方,但往往 是三方受益:首先是员工受益,然后是企业有受益,最终是社 会受益。
五、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 • 数量方面,增长过快大量闲置 • 质量方面,素质较低,有待提高
如何改进?须研究教育问题
第二部分 教育
• 教育的形式 •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一部分 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 人力资本含义 • 从数量看,人力资本大体相当于一个国家(地区)
在一定时点上的劳动力人数; • 从质量看,它以劳动者的素质或工作能力、技术
水准和熟练程度来衡量。
• 又称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 是知识、技能、体力等因素之和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2)关于余值增长率。1950-60年代,对增长因素进行经验研究。
一致的结论
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的增长率,这两者的差额被 叫做余值增长率。
导致经济增长快于 一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作用,
投入增长有两个主
要因素
一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后者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3)关于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
结论
(3)非正规教育(informal education)。在任何教育机构之外的一 种学习方式。通常也叫边干边学。
教育无疑具有双重的功能
首先是一种消费品
为受教育者提供终身的文化上、精神上的满足;
其次是一项投资
提高劳动者或未来劳动者赚取收益的能力。
于社会而 提高国民文化和文明程度,使社会和谐,增加人际信任;
哈比森(F. H. Harbison)曾说: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 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因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 和政治组织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
哈比森所谈的人力资源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
Hale Waihona Puke 从数量上 指具有一般劳动能力的人,即通常所说的劳动力; 说
数量方面的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太快,造成大量的失业和就业不足;
教育决策
读书无用论
中国在改革初期曾出现过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很多人不 愿意读书,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转轨过程中出现 根源脑体倒挂:就是书读得多的人,还不如书读得少的
的一个过渡现象
人的收入高。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脑 体倒挂现象基本得到纠正。
但最近
在中国出现大学毕业生起点工资还不如农民工高的现象, 是否是脑体倒挂重现?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浅谈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着经济时代的变化。

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新时代正在到来,经济增长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从表面上看,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对经济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的竞争。

从本质上讲,这是对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竞争。

人力资本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本的提出早期西方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它们视为“一切财富的源泉”,而忽视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人力资本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舒尔茨和1959年断言:“提高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提高。

”① 1960年,舒尔茨在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中,就“人力资本投资”发表了著名演讲,可以说正式宣告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

②此后,以舒尔茨、贝克尔和哈比森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修正了传统资本的概念,提出了完整的人力资本概念。

他们认为,所谓的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由资本的投资成本和机会成本转化而来,表现为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技能的资本成本。

人力资本的提出使我们把资本的范围从以前的有形物质资本扩大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并将其确定为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两个要素。

二、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的概念将资本分为两类: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它们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作为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及其在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已经被许多事实所证明。

例如:日本经济在二战以后的迅速腾飞,美国自90年代以来持续110多个月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现象等,依靠的就是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技术进步;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被称为“亚洲奇迹”的东亚经济飞速增长,以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标志,在一定程度上被证明是一种无技术创新基础,以外来“虚拟”投入为主的“泡沫”型经济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观察是建立在对许多国家的经验之上,现在 很明显的证据表明在最大的国家出生率的减少, 在中国极快的速度减少,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都 测度得到。出生率的减少现在一般在东亚和拉丁 美洲。然而在热带非洲或在信奉穆斯林的中东、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没有证据证明这些。(Gerald M.
Meier,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6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78. )

2)高生育率与传统观念有密切联系。在传统观念支配下,一个家庭 以传宗接代为第一任务。 3)高生育率与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例如,在传统社会中,维护个 人和家庭安全的社会法律体系不完善、不发达。保护个人安全主 要依赖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生育更多的子女尤其是更多的儿子可 以更好地保护家庭的安全。在收入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养育子女 尤其是儿子是父母养老的唯一保障。 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子女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出生率和死亡率(‰)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970 M死亡率 H死亡率 H出生率 L死亡率 M出生率 L出生率
1972
1977
1980
1982
1987
1990
1992
1996 年
(注)以1996年人均收入为基准、L:低收入国785美元以下、M:中收入国785~9,636美元、 H:高收入国9,636美元以上。对象期间为1970-96年。 出所: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1998 . Washinton, D.C.

(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化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的两个突出特 征: 一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快于 发达的工业国家在发展初期的人口增长速 度; 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从性质上来看 主要是外生现象。
进入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经历了三个阶 段: 1、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初。法律和秩序的强制实施, 加上较发达的交通运输使食物的生产和分配得到了显著的 改善,使得以前经常出现的阶段性饥荒大大减少. 2、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中叶的公共健康项目的实施。这 些项目包括在许多城镇建立供水和卫生系统,以及接种痘 苗以预防一些致命的疾病。 3、第三个阶段包括通过医院和诊所提供的广泛而深入的医 疗服务,使儿童死亡率大大降低了。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不足之处: (1)完全忽视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 (2)将人口生育仅看作是自然现象,忽视了 人口数量本身也是人们选择的结果,是一 种经济社会现象。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高速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产生了重大的压力
2)赡养负担沉重,消耗了大量的可用于发展的资源
3)人口增长迅速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4)人口增长迅速使失业问题严重 发展中国家应实施计划生育。
5)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在现代社会里,受教育的妇女越来越多。妇女接受教育比 男人更有利于出生率的下降。 a) 一是母亲接受教育使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了, 因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寻找就业的愿望比没有接受教育 的妇女更为强烈,同时,她们也更为容易地寻找到工 作; b) 二是受过教育的妇女倾向于晚婚晚育,也更为容易掌 握避孕的知识和方法; c) 三是受过教育的妇女倾向于让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 d) 四是有文化的妇女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使婴儿死亡 率降低,这就减少了生育更多的孩子以防夭折的担忧。
2. 3.
19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0.8%; 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2%.

1965-1970年 每个妇女生4.9胎 2000-2005年 每个妇女生2.7胎
1950-2000年,世界按不变的价格计算的国 内总产值增长了8倍;在同一时期,世界人 口从1950年的25亿增加到2000年的61亿。

(二)人口转折理论 每个国家人口增长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高死亡 率抵消了高出生率,故人口增长率较低; 第二阶段:人口出生率依然很高,但死亡率急剧下 降,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上升; 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并逐步趋近于死亡率, 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经济发展与出生率之间关系: 1)高生育率与文化娱乐水平低下有密切关系
第五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人口增长与人口转折现象 (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
Hale Waihona Puke 10月31日凌晨全球第70亿人口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
公元初到17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不 到0.05%; 1. 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0.5%;

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医学的巨 大进步和粮食生产分配系统的改善。

1. 2.
3.
4.
5.
许多人口学家相信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 死亡率的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的时间正在 快速下降。一项主要对发展中国家最近初生趋势的研究结 论认为: 许多快速增长的国家自1970以来进入了初生的人口转变; 一旦出生率的持续减少开始出现,它就会比欧洲历史上的 速度更快进行; “新兴”国家尽管起初比西欧历史上存在的出生率水平高, 但可以相当快地减少出生率; 对于可获得的,更精准的有关出生率的度量,年龄结构差异 的标准化的度量,提供了类似初出生率的结果; 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当前的出生率的减少将按比欧洲国家 和日本获得的出生率的减少还要高的水平停止。


二、对人口数量与增长关系的悲观论点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 1)两个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情欲乃是天 性。 2)两个级数: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 3)三个命题:一是人口增加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二是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定增加;三是占优势的人口 增加,为贫穷和罪恶所抑制,致使现实的人口必须与生 活资料相平衡。 4)两种抑制:限制人口的手段,积极抑制和消极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