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菌种保存方法

合集下载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如下:
1、传代保藏,传代保藏菌种是微生物保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很多微生物在低温或者干燥处理时,会很快死亡,为了保存菌种的活性,就要定期不断的进行菌种转接、培养后再保存。

2、斜面低温保藏,将待保藏的菌种接种在合适的斜面培养基上,在相应的条件下培养至得到充足的菌体或者孢子,随后密封试管置于4℃左右保存,具体保存温度按照保存菌种设定。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从1个月到4个月不等。

3、冷冻干燥保藏,冷冻干燥保藏法为菌种保藏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一般生活力强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无芽胞菌都适用,这种方法适用于菌种长期保存,一般可保存数年至十余年。

我国大多数生物制品菌种都是采用该法保藏。

4、半固体穿刺保藏,配制半固体培养基,高压湿热灭菌后倒于无菌试管中至约1/3,待培养基凝固,用接种环从平面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穿入培养基若干次。

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至菌体旺盛生长,之后密封试管,根据菌种特点在4 ℃左右或者凉爽干燥处保存。

保存时间至少可以达到
1 年,对于有些菌种甚至能达到20 年之久。

5、液氮超低温保藏,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是菌种长期保藏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液超低温保藏法是把菌种装在含有冷冻保护剂的安瓶瓶内,将该安瓶瓶放人液氮(-196℃)中保藏。

论述菌种的保藏方法

论述菌种的保藏方法

论述菌种的保藏方法菌种的保藏是指将某一种菌株保存在适宜的条件下,以确保其长期存活和保持其遗传特性的一种操作。

菌种的保藏对于科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菌株的失活或突变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或应用价值的丧失。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一、冷冻保藏法冷冻保藏法是将菌株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以减缓菌株的代谢和生长速率,达到延长其存活时间的目的。

常见的冷冻保藏方法有两种:液氮冷冻和低温冷冻。

1. 液氮冷冻:将培养基中的菌株悬浮液加入一定比例的甘油或乙二醇等保护剂,然后分装至冷冻管中,迅速将冷冻管浸入液氮中进行冷冻保存。

液氮的温度极低,可以有效地抑制菌株的代谢活动,保证其长期存活。

2. 低温冷冻:将培养基中的菌株悬浮液加入一定比例的甘油或乙二醇等保护剂,然后分装至冷冻管中,置于-80℃的低温冰箱中保存。

相比于液氮冷冻,低温冷冻的操作更加简便,且可以在普通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二、干燥保藏法干燥保藏法是将菌株保存在无水条件下,通过降低菌株周围环境的水分含量,抑制菌株的代谢活动,并防止细胞内酶的活性。

常见的干燥保藏方法有两种: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

1. 冷冻干燥:将培养基中的菌株悬浮液加入一定比例的保护剂,然后在真空下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的过程中,通过降低温度和压力,使水分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从而达到保护菌株的目的。

2. 真空干燥:将培养基中的菌株悬浮液均匀涂布在无菌的滤纸或硅胶膜上,然后将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进行真空干燥。

真空干燥的过程中,通过降低压力,将水分从菌株周围环境中蒸发掉,使菌株处于无水状态。

三、液氮冷冻法液氮冷冻法是将菌株保存在液氮中的一种方法。

液氮的温度极低,可以有效地抑制菌株的代谢活动,保证其长期存活。

该方法适用于多种菌株的保藏,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液氮冷冻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 将培养基中的菌株悬浮液加入一定比例的甘油或乙二醇等保护剂,以增加菌株的抗冻性。

2. 将菌株悬浮液分装至冷冻管中,每支约0.5-1.0 mL,然后封闭冷冻管。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是指将某一种菌株或菌种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便长期保存并用于研究或应用。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菌株的变异和降低其性状的丧失,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重新培养出相同或相似的菌株。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一、冷冻保藏法冷冻保藏法是将菌种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为-80℃或液氮温度。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且保存效果较好。

首先,将菌株从培养基上接种到含有10%-15%甘油的液体培养基中,然后用无菌冻存管将菌液分装好,经过冷冻机或液氮罐进行冷冻保存。

在需要使用菌株时,只需将冻存管快速解冻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即可。

二、真菌分生孢子的枯燥保存法真菌的分生孢子经过枯燥保存后,能够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长期保存。

这种保存方法主要适用于真菌,特别是产生分生孢子的真菌。

首先,从培养基上接种分生孢子,培养出菌丝后进行枯燥处理。

一般采用短暂的枯燥处理,依靠菌丝中的水分进行干燥。

然后将枯燥的菌丝放置在无菌瓶中密封保存,放在相对湿度低于30%、温度介于10℃和25℃之间的干燥环境中。

三、气干法气干法是将菌株保存在干燥剂中,以保持菌株的活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短时间的菌种保存。

首先,将菌株从培养基上接种到含有干燥剂的培养基中,待培养基中的水分被干燥剂吸收后,将菌株封存在密封袋或密封瓶中。

干燥剂一般选择无水硅胶或干燥剂片,确保环境的干燥程度。

四、冷藏法冷藏法是将菌株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为4℃至10℃之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酵母和一些真菌的保存。

菌株保存在含有15%-30%甘油的稀释培养基中,然后在低温条件下保存。

需要使用时,只需从低温保存中取出,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即可。

总结起来,菌种保藏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不同的菌种可以采用不同的保藏方法。

冷冻保藏法适用于大部分微生物的保存,真菌的分生孢子的枯燥保存法适用于真菌的保存,气干法适用于较短时间的保存,冷藏法适用于细菌、酵母和一些真菌的保存。

关于菌种的保存方法

关于菌种的保存方法

关于菌种的保存方法导言菌种的保存是保障微生物研究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资源的丧失对生物科技研究以及工业发展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科学有效地保存菌种对于保护和利用微生物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和技术,旨在帮助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菌种资源。

常见菌种保存方法常温冷冻保存法常温冷冻保存是一种方便简单、成本低廉的菌种保存方法。

常见的常温冷冻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1. 菌种液体冷冻保存:将菌种培养物添加到一定浓度的甘油或乙二醇溶液中,并将其储存于-80的冷冻库中。

这种方法可使菌种长期保存,并保持较高的存活率。

2. 菌种冻干保存:将菌种培养物培养到稳定的菌落状态后,直接将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去除菌种中的水分,然后存放于常温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耐冷冻干燥的菌种。

3. 菌种在琼脂平板上保存:将菌种制备成沉淀后,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存放于室温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菌种,如革兰氏阳性菌。

低温冷冻保存法低温冷冻保存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

常见的低温冷冻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1. 液氮冷冻保存:将菌种培养物中的菌液通过快速冷冻的方法将其冻结成冷冻物,并储存在液氮罐中。

这种保存方式可以确保菌种较好地保存,并且存活率较高。

2. 低温保存箱保存:将菌种培养物制备成菌种沉淀后,将其存放于-20或-80的低温保存箱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

菌种保存技术无菌操作在菌种保存的过程中,无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无菌操作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污染,确保保存的菌种的纯度和保存质量。

1. 工作台的消毒:在进行菌种保存操作之前,需要将工作台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如用75%的酒精擦拭表面。

2. 实验器具的灭菌:将实验器具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无菌操作的进行。

3. 空气的灭菌:在无菌操作的环境下,可以通过紫外线灭菌等方法来净化空气,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菌种保存记录在菌种保存的过程中,正确记录菌种保存的相关信息非常重要。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菌种的保存、保存条件、保存方法等方面。

而实验室中的菌种保藏主要是为了能够长期保存菌种,并保持其完整性和活力,以便之后的研究和应用。

一、保藏条件菌种的保藏条件直接关系到其保存的效果。

一般来说,菌种的保藏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环境等方面。

1. 温度:温度是影响菌种保藏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低温可以有效地延缓菌种的新陈代谢和老化速度,使其保存时间更长。

常用的温度包括4℃、-20℃、-70℃等,根据具体的菌种特性和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保存。

2. 湿度:湿度也是影响菌种保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菌种的活力和完整性。

一般来说,菌种的保藏湿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60%~80%之间,以保持菌种的适宜生长环境。

3. 光照:大部分菌种对光照较为敏感,因此在保存菌种时应避免暴露在强光下。

通常使用阴暗保存的方法,或用遮光布、铝箔等材料进行遮挡,以防止光照导致菌种的损害。

4. 气体环境:有些菌种对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需求较高,因此在保存时需要考虑这些气体的供应。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密闭容器进行保存,或者通过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来维持菌种的生长环境。

二、保藏方法菌种的保藏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冻干法、冷冻法、液氮法等。

1. 冻干法:冻干法是一种将菌种经过预处理后进行冻干保存的方法。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然后添加一定浓度的保护剂,如甘露醇、赖氨酸等,以增强菌种的抗冻性。

接着,将培养基中的菌液进行冷冻处理,使之形成冻干物,最后将冻干物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容器中,通常保存在低温环境下。

2. 冷冻法:冷冻法是将菌种直接保存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种方法。

通常将菌液经过培养和增殖后,使用特殊的冷冻液冷冻保存,如甘油、乳糖等。

冷冻保存时,要确保液氮罐的密封性和温度稳定性,以防止菌种失活。

3. 液氮法:液氮法是一种将菌种保存在液态氮中的方法。

保存菌种的方法

保存菌种的方法

保存菌种的方法
保存菌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菌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保存,以保证其长期的存活和保持其特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保存菌种的方法:
1. 冷冻保存:将菌株培养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然后将细菌悬液添加到含有冷冻保护剂的离心管中,将其置于-80℃的冰箱中冷冻保存。

这种方法可以长期保存菌株,但需要注意冻存液的配制以及冷冻和解冻的操作。

2. 干燥保存:将菌株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生长,将其转移到无菌纸片上,然后在室温下晾干并密封保存。

这种方法不需要低温保护,但需要在干燥的条件下保存,并且菌株的保存时间较短。

3. 防冻干保存:将菌株培养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然后将其转移到无菌滤纸片上,在防冻干剂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并在干燥后密封保存。

这种方法可以在室温下保存菌株,并且可以长期保存,但需要注意干燥和密封的条件。

4. 长期冷藏保存:将菌株培养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然后在4℃的冰箱中长期保存。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保存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6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保存菌株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菌株和实验需求来选择。

保存菌株时也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选择适当的保存容器和保存条件,并及时更新保存记录,以保证菌株保存的质量和可靠性。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菌种保藏是重要的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其主要方法有:
一、冷冻法。

冰冻法是最常用的保藏菌株的方法,也是目前最理想的保藏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将活菌体放入冰冻室,温度由常温降至-80℃,使得菌种活动受到抑制,在-80℃的状态下可以长期保存。

二、液氮法。

液氮法是一种依靠低温和高压技术保存菌种的方法,主要是将活菌体置入液氮容器中,使其处于-195℃的极低温状态。

三、干燥法。

干燥法是将活菌体及高浓度营养培养基同时干燥,使其中的水份完全蒸发而获得半干燥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以防止菌种的增殖。

四、水银法。

水银法是一种利用活菌体对水银的耐受性,将活的菌体悬浮在7%的水银中的保存方法。

保藏菌种的条件:
1、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0~4℃,并保持温度稳定。

2、控制保藏过程中的湿度,干燥法中的湿度应在10%~15%之间,而冷冻、液氮保藏则要求保证容器中有足够多的液氮,避免菌种因温度过高而复苏。

3、控制光照,避免菌株遭受接触紫外线的伤害、褪色、衰退和增强其致病性等。

4、控制空气中的致病因子;
5、定期检测样品的质量,确保其始终处于较好的保藏状态。

- 1 -。

实验室菌种保存常用方法

实验室菌种保存常用方法

实验室菌种保存常用方法一、概述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存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常用保存方法1.斜面低温保存法将分纯的待存菌接种于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得到充分生长后,用封口膜封口,贴上标签,保存于4℃的冰箱中。

此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是实验室菌种保存最常用的方法。

但保存时间短,一般每个月都要移种1次,而且菌种容易变异,所以此方法只适合实验室短期实验菌株的保存。

2.半固体琼脂法用接种针将以分纯的待存菌,穿刺接种于半固体中,放入培养箱培养后出,封上无菌的液体石蜡,贴上标签,放4℃冰箱保存。

此方法简便易操作,不需特殊设备、技术难度不大,但保存的时间不长,一般只能保存1年以内,而且对抵抗力弱以及一些特殊菌种大概只能存活3~6个月,需要频繁的传代,这样很容易使菌株受到污染、变异。

所以此方法不适用菌种的长期保存,只适合实验室一些要求不高的菌种的短期保存。

3.液体石蜡保存法将液体石蜡灭菌,放于37℃恒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

再将已分纯的待存菌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健壮的菌体,用无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的斜面培养基上,用量以高出斜面1cm为准,将试管直立,贴上标签,置4℃下保存。

此法制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菌种可以保存1年左右不需要经常移种,缺点是保存的时候需要直立放置。

此方法适合实验室短期保存,而且保存时需要一定的空间。

4.高层半固体琼脂石蜡保存法将待存菌经平板划线分离后,挑单个菌落用接种针反复穿刺接种到高固体琼脂培养基中,经培养箱培养后取出,用灭菌过的液体石蜡滴加到半固体琼菌种管表层约0.5cm高度,贴上标签,存放4℃冰箱。

此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效果好,可以保存菌株1~2年。

所以适合实验室菌株的较长期的保存。

5.纸片法将已分纯的待存菌用无菌镊子镊取纸片,在纸片上刮取4~5个菌落,入冻存管内,盖上盖子后用封口胶布封住边缘,贴上标签,放入冰箱冷冻保存(-20℃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菌种保存方法1、传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当遇到冷冻或干燥等处理时,会很快死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传代培养保存法。

传代培养就是要定期地进行菌种转接、培养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酸奶等常用生产菌种的保存。

传代保存时,培养基的浓度不宜过高,营养成分不宜过于丰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降低。

培养温度通常以稍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为好。

若为产酸菌种,则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碳酸钙。

一般地,大多数菌种的保藏温度以5℃为好,像厌氧菌、霍乱弧菌及部分病原真菌等微生物菌种则可以使用37℃进行保存,而蕈类等大型食用菌的菌种则可以室温直接保存。

传代培养保存法虽然简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①菌种管棉塞经常容易发霉;②菌株的遗传性状容易发生变异;③反复传代时,菌株的病原性、形成生理活性物质的能力以及形成孢子的能力等均有降低;④需要定期转种,工作量大;⑤杂菌的污染机会较多。

2、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该法较前一种方法保存菌种的时间更长,适用于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及需氧细菌等的保存。

此法可防止干燥,并通过限制氧的供给而达到削弱微生物代谢作用的目的。

其具有方法简便的优点,同时也适用于不宜冷冻干燥的微生物(如产孢能力低的丝状菌)的保存,而某些细菌如固氮菌、乳酸杆菌、明串珠菌、分枝杆菌、红螺菌及沙门氏菌等和一些真菌如卷霉菌、小克银汉霉、毛霉、根霉等不宜采用此法进行保存。

3、载体保存法:即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载体上进行干燥保存的方法。

常用的有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如:①土壤保存法:主要用于能形成孢子或孢囊的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方法是在灭菌的土壤中加入菌液,立即在室温下进行干燥或使菌体繁殖后再干燥,然后冷藏或在室温下密封保存。

保存用的土壤原则上以肥沃的耕土为宜,土壤需风干、粉碎、过筛和灭菌。

使微生物在土壤中繁殖后进行干燥保存的方法是:取适量土壤(5克)置于塞有棉塞的试管中,加水或加入充分稀释的液体培养基(以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然后高压灭菌。

再将需保存的微生物进行大量接种,培养至菌丝能用肉眼确认的程度为止,移入干燥器中经短时间干燥或风干后密封,冷藏或室温保存。

②砂土保存法:取清洁的砂,过60目筛去掉大砂粒,并用磁铁吸去砂中铁屑,再用naoh溶液、10%hcl溶液和水交替清洗数次,干燥后,置于试管或安瓶管中保持2~3cm深,再经干热灭菌后,加入1ml菌种培养液,经充分混匀后,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完全干燥后熔封保存。

也可用二份洗净的砂(经hcl预处理)和一份贫瘠、过筛的黄土搀和后灭菌,再进行菌种保藏。

③硅胶保存法:以6~16目的无色硅胶代替砂子,干热灭菌后,加入菌液。

加菌液时,由于硅胶的吸附热常使温度升高,因而需设法加以冷却。

④磁珠保存法:将菌液浸入素烧磁珠(或多孔玻璃珠)后再进行干燥保存的一种方法。

在螺旋口试管中装入1/2管高的硅胶(或无水caso4),上铺玻璃棉,再放上10~20粒磁珠,经干热灭菌后,接入菌悬液,最后冷藏、室温保藏或减压干燥后密封保藏。

本法对酵母菌很有效,特别适用于根瘤菌,可保存长达两年半时间。

⑤麸皮保存法:在麸皮内加入60%的水,经灭菌后接种培养,最后干燥保藏。

⑥纸片(滤纸)保存法:将灭菌纸片浸入培养液或菌悬液中,常压或减压干燥后,置于装有干燥剂的容器内进行保存。

4、悬液保存法:即使微生物混悬于适当溶液中进行保存的方法。

常用的有,①蒸馏水保存法:适用于霉菌、酵母菌及绝大部分放线菌,将其菌体悬浮于蒸馏水中即可在室温下保存数年。

本法应注意避免水分的蒸发。

②糖液保存法:适用于酵母菌,如将其菌体悬浮于10%的蔗糖溶液中,然后于冷暗处保存,可长达10年。

除此之外,也可使用缓冲液或食盐水等进行保存。

5、寄主保存法:即令微生物侵入其寄主后加以保存的方法。

6、冷冻保存法:适用于抗冻力强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在其菌体细胞外遭受冻结的情况下而不受损伤,而对其它大多数微生物而言,无论在细胞外冻结还是在细胞内冻结,都会对菌体造成损伤,因此当采用这种保藏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选择适于冷冻干燥的菌龄细胞;②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因为某些微生物对冷冻的抵抗力,常随培养基成分的变化而显示出巨大差异;③要选择合适的菌液浓度,通常菌液浓度越高,生存率越高,保存期也越长;④最好在菌液内不添加电解质(如食盐等);⑤可在菌液内添加甘油等保护剂,以防止在冷冻过程中出现菌体大量死亡的现象。

同样,也可添加各种糖类、去纤维血液和脱脂牛乳等具有良好保护效果的溶剂,但对有些微生物而言,不加保护剂时更有效。

⑥原则上应尽快进行冷冻处理,但当加入保护剂时,可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处理。

⑦就动物细胞而言,应在-20℃范围内以1℃/min左右的速度缓慢降温,此后必须尽快降到贮藏温度;而对绝大多数微生物而言,则不必如此,如结构较为复杂的原虫则可在-35℃范围内进行缓慢降温,而噬菌体则必需采用上述的二阶段法进行冷冻;⑧若进行长期保存,则贮藏温度越低越好;⑨取用冷冻保存的菌种时,应采取速融措施,即在35~40℃温水中轻轻振荡使之迅速融解。

而就厌氧菌来说,则应选择静置融化的措施。

当冷冻菌融化后,应尽量避免再次冷冻,否则菌体的存活率将显著下降。

常用的冷冻保存法包括:①低温冰箱保存法(-20℃、-50℃或-85℃):低温冷冻保存时使用螺旋口试管较为方便,也可在棉塞试管外包裹塑料薄膜。

保存时菌液加量不宜过多,有些可添加保护剂。

此外,也可用φ5mm的玻璃珠来吸附菌液,然后把玻璃珠置于塑料容器内,再放入低温冰箱内进行保存的。

②干冰保存法(-70℃左右):即将菌种管插入干冰内,再置于冰箱内进行冷冻保存。

③液氮保存法(-196℃):是适用范围最广的微生物保存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a、装安瓶管:使用尽量浓厚的菌体悬浮于含有适当防冻剂(保存霉菌不用防冻剂)的灭菌溶液中,将~1ml 的这种溶液分装于安瓶中,或在装有分散剂的安瓶中直接接种,或将菌丝体琼脂块直接悬浮于分散剂中。

b、熔封安瓶管:若直接贮存于气相液氮中(-150℃~-170℃)时,则不需熔封。

c、检查安瓶管是否熔封良好:即在4℃下,将熔封安瓶管在适当的色素溶液中浸泡2~30分钟后,观察有无色素进入安瓶。

d、缓慢冷却:将熔封安瓶管置于小罐中,然后用液氮气以约1℃/min的速度冷却至-25℃左右,也可在-20℃~-25℃的冰箱内缓慢冷却30~60min。

e、速冷:最后浸入液氮中快速冷却至-196℃。

7、冷冻干燥保存法:其原理是首先将微生物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

事实上,从菌体中除去大部分水分后,细胞的生理活动就会停止,因此可以达到长期维持生命状态的目的。

该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微生物菌种(包括噬菌体和立克次氏体等)的保存。

在进行冷冻干燥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冷冻干燥前的培养条件:首先检验菌种纯度。

一般地说,将待保存的微生物在营养丰富且容易增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为宜;菌龄以达到对数生长期为好;若为有芽孢或孢子的微生物,则以芽孢和孢子形成以后进行保存为好;菌液浓度以高为好,如细菌应达到109~1010/ml。

b、菌株号码等的标记:可在安瓶外侧标记或在安瓶内封入标签。

c、安瓶的准备:将安瓶在2%hcl中浸泡过夜,自来水冲洗3次后,蒸馏水刷净,干燥,塞棉塞,贴标签,干热灭菌或温热灭菌后,60℃恒温干燥。

d、添加保护剂:常用的保护剂有脱脂乳、12%蔗糖、加%葡萄糖的普通肉汤以及加%葡萄糖的血清等等。

8、bordelli氏法:取干净的小试管(8×60mm)塞上棉塞,灭菌。

用灭菌的脱脂牛乳洗脱试管斜面上的菌苔,制成浓厚菌悬液。

然后用无菌吸管将菌悬液滴入小试管底部。

每管一滴,然后转动小试管使菌液分散在试管底部的壁上。

标记菌名。

将小试管装在15×150mm的试管中,在大试管底部事先装上1.5cm高的(p2o5或koh),管口用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蜡封。

将大试管与真空泵连通,抽真空至~0.2mm汞柱时,将玻璃管熔封,置室温暗处或冰箱保存。

仪器与材料1、斜面菌种:丝状真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和无芽孢杆菌各一支。

2、接种用具一套。

3、灭菌物品:1ml、5ml吸管,长滴管,安瓶管,9ml无菌水试管,砂土管,液体石蜡,脱脂牛乳。

其中,液体石蜡的处理为1.5kg/cm2压力灭菌1小时或1kg/cm2压力灭菌3次,每次30分钟。

接着检查是否彻底无菌,即接入肉汤中检查有无杂菌生长。

最后放在60~80℃轰烤以去除水分。

脱脂牛乳的处理为2000rpm 离心10分钟脱脂,然后0.5kg/cm2压力灭菌20分钟,或间歇灭菌3次,经检查无菌后备用。

4、p2o5,无水cacl2各一瓶。

5、真空干燥器,真空泵。

方法1、液体石蜡覆盖法:取待保存的菌种斜面,用5ml无菌吸管向内加入灭菌石蜡,要求液体石蜡高出菌斜面1cm左右,若不够此高度,则常会引起斜面抽干现象。

2、砂土管法:用1ml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滴入砂土管中,充分混匀后,将砂土管放入真空干燥器内,抽干,真空干燥器内需放置无水cacl2。

最后,将干燥好的砂土管取出,迅速于火焰上蜡封管口,并在室温下或冰箱中进行保存。

3、冷冻干燥保藏法:①用灭菌长滴管取出2滴(约)无菌脱脂牛乳,置于无菌安瓶管中,然后用另一支无菌滴管取出等体积的浓菌液,同样置于此安瓶管中,充分混匀。

②集中安瓶管,置于100ml烧杯中,将烧杯装进真空冷冻干燥器的钟罩内,开机并开冷却水后,使菌液在-20℃温度下迅速冻结成固体,然后抽真空使水分升华,2小时后,可以停止冷冻并在稍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直至全干为止。

③最后取出安瓶管,并将其与真空泵连接,再抽真空后,迅速将安瓶管熔封,最后冰箱保存。

4、甘油管保藏法:在5ml菌种保藏管中,将等体积的菌悬液和40%的甘油充分混匀后,于-20℃冰箱中保存(最好加终浓度20mmol/L氯化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