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长江三角洲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文化与旅游讲义(新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文化与旅游讲义(新版)

⼋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长江三⾓洲区域的内外联系长江三⾓洲的城市、⽂化与旅游讲义(新版)长江三⾓洲的城市、⽂化与旅游本讲主题1.我国最⼤的城市群2.⽔乡的⽂化特⾊与旅游重难点易错点解析⼀、我国最⼤的城市群1.著名城市历史⽂化名城扬州,古称⼴陵、江都,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是⾸批国家历史⽂化名城,有着淮左名都,⽵西佳处之称;⼜有着中国运河第⼀城的美誉。

南京,古称⾦陵、建康,是江苏省会。

南京是四⼤古都之⼀,是中华⽂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的政治、经济、⽂化中⼼。

公元229年,吴⼤帝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刘宋、萧齐、萧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杭州,杭州⾃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国七⼤古都之⼀。

因风景秀丽,素有“⼈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量的⾃然及⼈⽂景观遗迹。

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化有西湖⽂化、良渚⽂化、丝绸⽂化、茶⽂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化的代表。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

苏州⾃有⽂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苏州旅游景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苏州以园林与⽔乡古镇名闻天下,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

历史⽂化名城经济发展⽔平最⾼的城市群历史⽂化名城经济发展⽔平最⾼的城市群核⼼城市——上海上海,简称“沪”,是中华⼈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城市,超⼤城市,上海是国家历史⽂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

江南吴越⽂化与西⽅传⼊的⼯业⽂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化。

上海亦是全球著名的的⾦融中⼼,世界上⼈⼝规模和⾯积最⼤的都会区之⼀。

上海与江苏、安徽、浙江构成的长三⾓城市群已成为全球6⼤世界级城市群之⼀。

上海年产钢材约2300万吨(2014年)上海年产汽车超200万辆(2015年)上海年产微型计算机设备达1亿多台(2011年)上海虹桥机场上海⽕车站上海⾦融中⼼复旦⼤学上海⽂化⼴场上海不仅对长江三⾓洲地区,⽽且对长江流域乃⾄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长三角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地理区域,以它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的地理位置为基础,呈现出一个“长”的形状。

根据不同定义,长三角的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长三角地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城市。

1. 上海: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东南沿岸,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 南京: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明代的南京城墙、中山陵等。

此外,南京还是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政府的首都。

3. 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另一个重要的城市中心。

杭州有着美丽的西湖风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

杭州还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4. 苏州: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

苏州以其传统的园林和古典建筑而闻名于世,如著名的拙政园、留园等。

此外,苏州还是中国重要的丝绸和刺绣产地,被誉为“丝绸之府”。

5. 无锡: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太湖之滨。

无锡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无锡太湖风景区以湖光山色和古色古香的建筑而吸引了许多游客。

6. 宁波:宁波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宁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海洋文化,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7. 嘉兴:嘉兴是浙江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

嘉兴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如南湖、西塘等。

嘉兴还是中国著名的水乡旅游胜地之一。

8. 常州:常州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

常州以其独特的园林和美丽的自然风景而著名,如洞庭湖、中国著名的园林“金钱松园”等。

上海概况

上海概况

上海市标是以市花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组成的三角形图案。螺旋桨象 征上海是一座不断前进的城市;沙船象征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 城市;市花白玉兰展示了上海辉煌灿烂的明天。 上海于元二十八年(1291年)正式建县城。1840年的鸦片战争,1842年 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 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1848年设立美租界,1849年设立法租界。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上海被列为五大革命圣地 之一。上海的解放日是1949年5月27日。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宣布 开发开放浦东。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上海已成为了我 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现在又正在将自己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到2015年将自己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打造成国际都市观光目 的地、国际都是时尚购物目的地、国际都市商务会展目的地、国际都 市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休闲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集散地。上 海的概况就想介绍到这里,谢谢。
20) 上海的几大主要游览区有:外滩游览区、人民广场游览区、东方明珠 游览区、豫园游览区、龙华寺游览区、徐家汇和原世博园区等等 21) 典型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吴淞口抗英、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 起义、一二八和八一三淞沪抗战等。 22)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交通便利, 实力雄厚。作为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上海时尚、前卫、开放,不拘陈 规,敢于创新,充满活力,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敢为天下先的海 派风格和城市气质。 23) 上海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著名旅 游城市。打造成: A) 国际都市观光目的地; B) 国际都市时尚购物目的地; C) 国际都市商务会展目的地; D) 国际都市文化旅游目的地; E) 国际都市休闲度假目的地; F) 国际旅游集散地;

上海概况导游词

上海概况导游词

上海概况导游词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岸,长江三角洲前缘,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

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陆境海拔最高点。

上海地跨长江口、淀山湖、黄浦江、吴淞江四大水系,境内江、河、湖、塘相间。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海概况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上海概况导游词(一)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

陆地面积6219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2平方公里。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一、二月最冷,最低气温为-5℃至-8℃,通常七月最热,最高气温达35℃-38℃。

每年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是梅雨季节。

至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9.70万人。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9.50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0.20万人。

上海的城镇化水平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为3816人/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二(第一是深圳5963人/平方公里)。

2016年上海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466.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速首次超过全国。

上海辖16个市辖区,106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合计215个乡级行政单位)。

上海市人民政府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

16个市辖区分别是: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水系介绍

上海水系介绍

Great Thanks !
谢谢大家!
谢谢观赏
上海水系之吴淞江(苏州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海水系之吴淞江(苏州河)
吴淞江,古称松江或吴江、亦名松陵江、笠泽江,太湖三江之一。发源于苏州市 吴江区松陵镇以南太湖瓜泾口,由西向东,穿过江南运河,在今上海市黄浦公园 北侧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吴淞江流经吴江、苏州、昆山、嘉定、青浦以及 上海市区。以北新泾为界,吴淞江上游被老百姓称为吴淞江,而北新泾以东为吴 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区后上海人称之苏州河。吴淞江的别称“松江”是今上海 地区古代行政建置“松江府”的命名来源,苏州河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 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吴淞江下游近海处被称为 “沪渎”,是上海市简称的命名来源 吴淞江是重要的航运枢纽。吴淞江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54公里,平均河宽约40 至50米,总流域面积为855平方公里,是一道很美的风景线。
上海水系之淀山湖
上海水系之淀山湖
淀山湖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被誉为“东方日内瓦湖”,距上海市中心区60公里,是上海最 大的淡水湖泊,面积62平方公里,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环湖散落着享誉盛 名的朱家角古镇、上海大观园、东方绿舟、上海太阳岛、陈云纪念馆等景区。淀山湖总面 积62平方公里,相当11.5个西湖,而且水质清澈,有千岛湖的湖岛相连纵观,又有兔耳岭 石草相互称景之美。2006年,淀山湖被评为第六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具有6000多年历史文明的淀山湖属太湖流域,是以太湖为中心的蠂形洼地的组成部分,略 呈菱形,呈东北~西南方向,南宽北窄,形似葫芦。淀山湖主要受纳太湖流域来水,出水 经黄浦江流人长江口至东海,沿湖进出河流众多,总计59条,周围湖泊毗邻江脉流向千里, 主要进水河有急水港、大朱库、白石矶,出水河有拦路港、西旺港、石塘。 淀山湖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江南黄金水道,江南的水运丝路之一,在历史上江南地区的运 输和经贸往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梳理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梳理一、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

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处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自古即为:“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2)对外: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4、气候:(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长三角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④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⑤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①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灌溉水源弊: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洪涝灾害②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雨季蓄存雨水,全年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①上游:水量较小、河道狭窄,河流落差大,可以为上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谁能发电;以及提供城市用水。

②下游:地势地平,水流平缓,江阔水深,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繁荣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繁荣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繁荣长江三角洲区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由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组成,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

经济繁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为主要支柱。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大,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外贸业逐渐成为该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对外贸易额达到1.8万亿美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

同时,该区域的制造业也十分发达。

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均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上海拥有一些世界级的制造业企业,如上汽集团、康明斯、通用电气等,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经济的繁荣。

江苏、浙江两省也拥有众多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如海尔、美的、华为等。

这些企业的发展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服务业也是该区域的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拥有一些在全国范围内领先的金融、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企业。

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为该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还吸引了许多人才前往该区域发展。

文化繁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该区域有着许多古老的文化建筑和文化景点,如杭州的西湖、上海的外滩等,这些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游览。

同时,该区域的文化产业也十分发达。

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猛。

上海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中心之一,同时还拥有许多知名的文化企业,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大戏院等。

南京、杭州也有众多的文化创意企业,这些企业的兴起不仅为该区域带来了文化繁荣,同时还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总结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和文化发展史已经拥有了百年的历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逐步加大,该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未来,该区域的经济和文化还将继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中国人文地理9-长江三角洲地区

最新中国人文地理9-长江三角洲地区
➢鼓励中心城区制造业的厂房改建都市产 业楼宇,加大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力度, 发展知识密集型都市产业和生产性服务 业。
➢包括:服装服饰业 、食品和农产品精 深加先进制造业 、包装印刷广告业 、 工艺旅游纪念品业 、 化妆品及清洁洗 涤业
上海都市型产业集群
➢黄浦区的旅游纪念品行业, ➢杨浦区的家用纺织品行业, ➢虹口区的箱包业, ➢长宁区的服装服饰业, ➢闸北区的印刷媒体业, ➢普陀区的包装印刷业, ➢徐汇区的生物制品业
中国人文地理9-长江三角 洲地区
主要内容
• 长江三角洲:概念认识、地域范围 •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 • 上海:崛起中的全球巨型城市地区 • 发达的制造业基地:江苏 • 发达的私营经济王国:浙江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基本特征
地理区位: 沿海开放带和沿江(长江)产业密集带组
成的 “T”型产业布局的结合部,中国经 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 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的地区 之一。 区域地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网络
上海都市区1 小时交通圈及 其对外通道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
长江三角洲铁路交通
长江三角洲公路交通图
长江三角洲的交通网络
长三角的Z 字型发展带和杭宁发展带示意图
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镇与产业 空间
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图
长江三角洲十一五规划发展定位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 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
➢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 正处于较快的调整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金融保险、通讯、信息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
区域经济特征
产业链十分齐全。无论重工业的钢铁、汽车、石化、 机械,还是轻工业的纺织、电子、精密仪器,长江 三角洲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区域内纲材、化纤、 汽车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50%和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和长三角关于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第六城市群的思考一、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分析1.城市群的概念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①。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高密度的聚落;②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③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④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目前,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分别是:①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②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③日本东海岸大城市群;④英国大城市群;⑤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

其中,以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和日本东海岸城市群最为典型。

2.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优势分析综观世界上发展成熟的大城市群,无一不在良好的区位和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从而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照国际上五大城市群,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①具有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临靠东海、黄海和长江,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为两条轴线的“T”字形开发模式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我国国土开发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长江三角洲正处于这一交接点的核心位置。

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高度和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来看,作为沟通长江流域腹地和海外国际市场的长江三角洲都具有良好的区位,这为本区域内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经济实力雄厚。

经过建国以来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飞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实力已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金三角”之称。

各城市依托上海已形成了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体,区内城市工业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配套齐全,资源加工能力强,人口密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且大多数城市具有一定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

其中汽车、钢铁、石化、电气、信息等一系列产品以及提供的金融、保险、商贸、航运、电信等服务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见表1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新格局与区域经济整合研究》的成果之一。

③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84年国务院确立的沿海开放城市,本地区就有3个,1990年,国务院又提出开放开发浦东的宏伟计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具有一定基础的交通通讯设施网络而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

近年来,大量外资从珠江三角洲转向长江三角洲,反映了外商普遍看好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前景。

同时一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和相当数量地方性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更是增强了城市综合实力与国际贸易的外向度,为本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85.9亿美元,进出口额1752.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35.27%和28.22%。

④交通网络发达。

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有沿江城市,又有京杭大运河流过,已建成通车的沪宁、沪杭、宁杭、苏嘉杭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加上已有的南京长江大桥、沪宁铁路,正在施工中的沪湖高速、润扬长江大桥、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新长铁路,已经列入规划待建的还有贯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沪高速公路、沪杭高速铁路、宁启铁路、南京长江三桥以及连接上海与崇明岛、南通之间的跨江隧道和跨越杭州湾大桥。

港口方面,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已进入我国沿海港口的前五位,南京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

同时,在建的大小洋山的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将通过越江隧道和跨海大桥,把北仑、舟山、乍浦以及南通、苏州等港口连接起来,形成专业分工、快速发达的集疏运体系。

航空方面,除浦东、南京禄口、杭州、宁波、南通等机场外,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完成后年旅客运送量将达到4600万人次以上。

正是这些发达的交通网络,在长江三角洲内以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⑤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

所谓“龙头”,就是引导、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或发展极。

中心城市对其腹地发挥龙头作用,是指中心城市为其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以其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其腹地进行辐射和扩散,从而带动其腹地的区域经济更快发展②。

上海之所以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一是有区位优势,二是有实力。

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线上,从上海到东京、汉城、香港、曼谷等城市的航程几乎相等,使得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交通枢纽。

同时上海又是中国东部海岸带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点,海陆交通十分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

上海城市的辐射功能也很强。

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都把驻华总部放在了上海,如飞利浦、通用,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春兰、杉杉等也把公司总部迁到了上海。

据我们在昆山、太仓、绍兴、宁波等地区的调查采访,政府管理者都认为这几年的进步都依托了上海的发展,无论是人才、技术、资金,还是引资开发工作,以及改革的方案设计,都密切观察上海发展的动向,以此作为自己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点。

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将更加强化上海的对外开放地位,使其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见表2:⑥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

在长江三角洲市场化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消费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群。

如张家港妙桥羊毛衫商城、绍兴柯桥轻纺城、常熟招商城、吴江盛泽丝绸市场、海宁皮革皮装市场等。

第一,批发市场群的建设大大加快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程加快也有利于其市场群的发育与完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世界上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实践说明由批发业和零售业所组成的商品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份额将逐步上升。

由于长江三角洲批发市场领域具有高弹性劳动力就业,因而成为农业劳动力转化的重要吸纳容器,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

第三,各种专业批发市场集聚了重要的原材料和各种名优、土特产品,然后再向外扩散,使区域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辐射能力和商品、生产要素的输出量迅速增长,扩大了利润,增加了积累,从而扩展了城镇的辐射与集聚功能,推动了城市群的发展。

如绍兴柯桥轻纺城,其主导产品布匹的辐射能力可达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所有省区的主要城市③。

第四,各专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增强了市场信息对企业生产的引导作用,对于带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长江三角洲构建城市群的问题与劣势分析①核心城市上海与国际大都市标准尚有差距;②行政区划分割导致各城市各自为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③区域内各主要城市除与上海加强合作外,而与其他城市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④城市内部市区与市辖市(县)之间矛盾尖锐;⑤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较弱,且城市间分工不明确;⑥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⑦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二、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若干建议1、以申办世博会为契机,把龙头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既要以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标准来建设上海,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又要不断强化上海对外的辐射功能,因此未来上海发展应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

除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开放环境等优势,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和服务功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三个中心”。

第一,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第二,在政策上推动国内知名企业将总部、销售中心、研发中心迁至上海,利用上海信息、资金和人才聚集的优势,优先发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技术产业,使上海真正进入世界级城市行列。

第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监管,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步伐,促使银行机制与素质尽快达到同国际大银行竞争的水平,并积极吸引大量外资银行进入参与竞争。

第四,积极推进信息港工程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市场培育,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信息加工业。

第五,加大市区内各项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整治城市环境。

2、各地加强合作,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上文提到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单靠一个城市将显得力不从心,合作则可以取得双赢和多赢,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我们得到的将不是“1+1=2”,而是一个发挥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过程。

从历史来看,长江三角洲从来就是一个浑然一体、唇齿相依的自然—经济联合体,形成了彼此间悠久的经济联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种联系将更为密切。

而目前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间的合作还是停留在低水平上的。

一是缺乏跨区域组织以协调长江三角洲经济环境的发展,二是缺乏跨区域的大型企业合作,通过资产重组形成大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⑥。

对于前者,我们认为应该设立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管理机构。

由于现行政治体制下各城市往往各行其是,只顾本部门发展,以往建立的由各城市计委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席会和由各市常务副市长组成的市长联席会来协调地区内合作事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没进入到更具现实意义的发展层面,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我们认为这是必然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组织松散,没有权威性,只在浅层上展开对话与合作。

在这里打个比方,假如某次联席会形成了一项决议,要求各城市怎么怎么做,如果该城市认为该项决议对自己有利,则会不遗余力地去贯彻执行;反之,如果对自己不利,而对整个区域有利,即使在长远看对自己也有利,领导人也不会去执行。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绩短期化,另一方面是如果不执行,对自身也没有害处,因为政绩考核、人事任免等还在自己的上级政府,而不是联席会。

所以联席会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这样就影响了一些有利于城市群发展政策的实施。

对此我们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例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它是美国国会授权集规划、执行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构,使田纳西河流域的整治开发得以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