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为移动数据库

合集下载

腾讯集团的发展历程

腾讯集团的发展历程

腾讯集团的发展历程腾讯集团由马化腾于1998年创立,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

从最初的QQ 即时通讯工具到现在的全球科技巨头,腾讯集团在中国科技行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以下是腾讯集团的发展历程。

1998年,腾讯成立。

腾讯的第一款产品是QQ即时通讯工具,该工具迅速在国内流行开来,成为一种全民化的通讯方式。

2000年,腾讯推出了腾讯网。

腾讯网是一家综合门户网站,提供新闻、财经、体育、娱乐等各类资讯。

2004年,腾讯上市。

这一年,腾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杰出代表之一。

2005年,腾讯推出了QQ游戏。

QQ游戏是一种在线游戏平台,为用户提供大量的游戏内容。

2009年,腾讯推出了微信。

微信是一款移动聊天应用,可以语音聊天、文字聊天、视频聊天、朋友圈等。

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聊天方式,并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聊天应用之一。

2011年,腾讯推出了QQ空间。

QQ空间是一种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动态、分享照片和音乐等。

2012年,腾讯成立了腾讯云。

腾讯云是一种云计算服务,向企业提供了各种云计算需求的解决方案,包括云服务器、数据库、存储等。

在2019年,腾讯云成为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第一的企业。

2013年,腾讯与美国的Epic Games合作,将《堡垒之夜》引入中国。

《堡垒之夜》是一种在线多人游戏,这个游戏迅速在全球流行开来,并为腾讯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2014年,腾讯推出了腾讯视频。

腾讯视频是一种视频播放器,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内容。

2015年,腾讯成为了中国市值最大的企业。

在这一年,腾讯的市值超过了阿里巴巴和中国石油。

2016年,腾讯发起了全球AI公开创新平台。

这个平台旨在为AI产业提供创新性的人才和项目,推动AI技术的发展。

2020年,腾讯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一的亚洲企业。

在这一年,腾讯超过了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亚洲企业。

总体来看,腾讯集团在过去的23年中的发展历程可谓辉煌。

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率

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率

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率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娱乐方式,还为健康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何有效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普及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开发多样化的健康教育移动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App)是人们在移动设备上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开发专门的健康教育 App 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便捷的健康知识。

这些 App 可以涵盖各种健康主题,如营养饮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

通过图文并茂、视频讲解、互动测试等多种形式,将复杂的健康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为了吸引用户持续使用,App 可以设置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和提醒功能。

例如,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目标,为其制定专属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定时提醒用户执行。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App 能够根据用户的浏览和操作记录,推送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健康内容,提高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健康知识传播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可以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专业健康机构和专家可以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权威、准确的健康知识和资讯。

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吸引用户关注和分享。

用户之间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健康话题的讨论和交流。

建立健康相关的话题标签,如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小贴士等,方便用户搜索和参与讨论。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健康达人、网红等也可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健康经验和故事,能够带动更多人关注健康,形成良好的健康氛围。

三、打造在线健康课程和讲座在线教育的兴起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

可以邀请知名的医学专家、健康教练等开设在线课程和讲座,系统地讲解健康知识。

这些课程和讲座可以采用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

2024年移动支付的兴起时代

2024年移动支付的兴起时代
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
4
线上购物
移动支付在电商平台的应用
移动支付在社交媒体购物中的应用
移动支付在直播购物中的应用
移动支付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
线下实体店支付
超市购物:扫描二维码或NFC支付
餐厅用餐:扫描二维码或NFC支付
电影院购票:扫描二维码或NFC支付
公共交通:扫描二维码或NFC支付
公共事业缴费
水费、电费、燃气费等生活缴费
用户享受便捷的支付体验,促进消费增长
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创新
移动支付商业模式与产业链的创新方向
移动支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6
移动支付面临的技术挑战
安全性:如何确保用户的支付信息不被泄露或篡改
稳定性:如何保证移动支付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支付失败或延迟等问题
兼容性:如何保证移动支付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提高用户体验
政策支持:政府鼓励创新、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
企业竞争:各大企业纷纷布局移动支付市场,推动行业发展
移动支付兴起的影响因素
企业竞争:各大企业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动支付的信任度增加
跨界合作:移动支付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如电商、外卖、出行等,推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发展。
移动支付面临的政策法规挑战
移动支付的发展机遇与前景展望
移动支付安全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如生物识别、加密技术等,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支付环境
移动支付行业竞争激烈,各大支付巨头纷纷布局,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移动支付国际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接受移动支付,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跨境支付体验。
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进行消费和转账
监管机构:制定政策和法规,监管移动支付市场

浅谈微信在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微信在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微信在教育中的应用摘要: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应用的快速发展,微信也慢慢的出现于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崭露头角,发挥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本文从微信的功能出发,结合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等方面,阐述其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微信课堂教学创新,从而充分利用微信有效地促进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把课堂教学创新引向深入。

关键词:微信;微信互动课堂;公众平台当今世界,传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涌现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比如视频网络、博客、网游、购物网站、搜索引擎等,特别是人人网、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使得人们的媒体接触和使用习惯也随之改变,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对网络的依赖,电脑和手机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最佳载具。

微信除具备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传播便捷性、交流灵活性、内容简洁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平等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恰恰契合青少年学生渴望交流、乐于自我展示的价值需要,这就为开展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途径。

一、微信概述(一)微信简介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带给朋友们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

微信用户数量自从微信2011年1月推出后,用户数量增长非常迅速。

2013年1月15日,微信官方宣布其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

(二)微信的主要特点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施晓晗【摘要】微信在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是一款具有通售、社交、平台化功能的移动应用软件,为在线考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基于PHP技术与My SQL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在线考试系统,优化教师的教学管理,实现试题批阅自动化、高效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提高考试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期刊名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8)003【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在线考试;PHP【作者】施晓晗【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信息传媒系,江苏苏州 215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5Abstract:As a mobile application software, WeChat integrates the functions of communication, socializing and platform and is widely used among students. It can also provides favorable environment support for online test.Based on PHP technology and MySQL database, it paper is intended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online test system in order to optimizeteaching management, to realize automatic and efficient test paper reading and marking, to ensure the fairness of examination to some degree and to uplift the level of modern examin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WeChat public platform;online examination;PHP自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应用软件进行交流和学习,其主要原因有: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支持当前主流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IOS,WP,Blackberry,S60,Mac的终端设备)平台,只需要网络流量即可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位置和链接等,用户可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

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办法

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办法

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办法一、总则1、1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在公众平台上进行运营的,包括企业号、订阅号、服务号等。

2、2公众平台的运营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平台的相关规定。

二、账号管理2、1注册需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资料,并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21、2名称应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定位,不得含有误导、欺骗或侵犯他人权益的内容。

211、3应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查,确保账号安全。

三、内容管理3、1发布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违法、色情、暴力、侮辱、诽谤等不良内容。

31、2发布的内容应保持公正、客观、真实,不得误导、欺骗用户。

311、3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抄袭、盗用他人作品。

四、服务管理4、1应提供清晰、准确的客户服务,及时回复用户的问题和反馈。

41、2应按照平台的规定进行支付管理,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

411、3应定期对服务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用户满意度。

五、监督与处罚5、1公众平台将对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51、2对于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公众平台有权暂停或终止其服务,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六、附则6、1本管理办法的修改和解释权归公众平台所有。

61、2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微信公众号管理制度办法一、总则1、为了规范我司的管理,提高其运营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办法。

2、本制度适用于我司的全员,包括管理员、编辑、审核等岗位。

二、管理职责与权限1、管理员:负责的日常运营管理,包括内容策划、编辑、发布、维护等。

2、编辑:协助管理员进行内容策划、撰写、编辑等工作。

3、审核:负责对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等要求。

三、内容管理规定1、发布的内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等要求,不得含有违法、不良信息。

2、内容应当具有原创性,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如需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应当注明来源。

3、内容应当具有实用性,符合受众需求,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服务。

微信小程序和移动应用的比较分析

微信小程序和移动应用的比较分析

微信小程序和移动应用的比较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应用和微信小程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伴随着这两种产品的兴起,人们开始对它们进行比较,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微信小程序和移动应用的区别和优劣势吧。

一、用户需求移动应用的开发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在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移动应用,功能丰富、操作简便,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而微信小程序则是在微信平台上的应用,更注重的是对用户进行定向推送和服务,帮助用户实现快速响应。

在不同的用户需求下,选择准确合适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

二、体验流畅性体验流畅性,在移动应用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选要素。

移动应用采用客户端安装方式,在本地运行,数据交互速度相对较快。

而微信小程序则是基于微信平台,既可以使用客户端,也可以在微信聊天框中进行使用,不需要安装,避免了版本更新和安装的安全隐患。

但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微信小程序的速度可能会明显受到影响,无法保持流畅使用。

三、广告和收入移动应用具有自主运营的能力,可以设置广告,来获得收入,同时也可以经过付费下载与用户交换更高质量的产品体验。

而微信小程序则是基于微信平台,且禁止设置广告,为维持小程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事实上,微信小程序平台大力支持创意和高品质内容,同时为开发者提供多种变现方式,如电商平台、付费小游戏等,帮助开发者获得稳定收益。

四、开发成本移动应用的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包括编程语言、数据库、UI设计、安全性等等。

开发成本较高。

而微信小程序作为微信的衍生物,基于原本的微信互联生态体系,不仅简化了技术设计需求,而且微信会提供开发者不断增加的开发工具,以及更方便的调试和管理,降低了开发成本。

可以说,相较于移动应用,微信小程序的开发难度和时间和成本,更低。

五、市场推广在市场推广方面,移动应用所面对的竞争更为激烈,同时也更繁琐。

移动应用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需要在各大应用市场投入大量的广告、定位推广或引流针对定位用户等方式才能扩大自己的用户量。

微信的定位策略与技巧

微信的定位策略与技巧

微信的定位策略与技巧①山东省烟草专卖局 宋楠 韩凤 张磊摘 要:微信及其用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信公共账号的产生则赋予了其更多的媒介特质,并且具有大众传播属性、人际传播功能和交互式传播特点。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信的一些主要特点——是全面社交的工具,是独霸的SNS,是数据挖掘的宝藏,是天然的BDB等;另一方面通过简介公众号及其分类,从而提出公众号的定位技巧,包括人群定位、行业定位、地域定位和产品定位。

关键词:微信 公众号 定位策略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a)-073-041 引言微信上的朋友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的圈子。

你本人就是定位,你是高端的你的朋友圈就是高端的;你是学生,你的朋友圈可以说是一个同学圈。

分析朋友圈资源优势,定位预售的产品及售价及分析自己的朋友圈。

第一,朋友圈有多少人?多少是好友,熟人,又有多少是纯粉丝?第二,粉丝的来源渠道,人员的性别与社会阶层构成、购买力如何?第三,熟人,朋友中,多少人会为你转发推广?他们的背后的社会影响圈又有多大?第四,什么产品最可能是热销产品,价格定为多少最容易出手?第五,与朋友圈的人互动情况如何?有了这些分析基础,才可以决定要不要在朋友圈中卖东西,卖东西时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及售价。

拓展朋友圈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包括利用QQ、电话薄、散发名片等,名片上要印上微信二维码,或者微信号。

2 微信的特点分析作为一种流行的即时沟通工具,微信的使用群体增长得非常快,借助微信平台进行营销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过微营销目前仍然处在探索阶段,要充分利用微信进行商业活动,首先必须对微信的特点进行分析。

2.1 微信是全面社交的工具,是独霸的SNS微信已把手机、QQ好友为基础的熟人,扫一扫加入的轻熟人,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引入的陌生人,通过公众平台上订阅号资讯内容,通过服务号满足客户需求吸引的粉丝与客户等,全都引进这个用户粘性超强、用户数量一家独大的SNS社交工具上,这个微信社交成为了一种无限可能:文字的、图片的、声音的、视频的.....而且这一切,受众都不需要付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很多行为遵循一些统计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人类93%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via巴拉巴西《爆发》。

“腾讯正将开放战略推向移动互联网”,这是小马哥在2012移动开发者大会上传递出来的信息。

微信,腾讯目前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也是互联网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新软件,号称中国第四大运营商,它在这个战略中将会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的看法是如果QQ和Qzone是腾讯pc端的大数据开放平台,那么微信将成为腾讯移动端的大数据开放平台。

还记得一个月前微信团队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两亿,当时中国智能机用户数2.9亿,也就是微信已经覆盖了近7成用户,业界在惊呼羡慕之余也在关注微信未来发展道路,是打造一个精准营销的媒体平台,还是做一个闭环的电商平台,或者兼而有之?
时间过去一个月,微信公众账号已经暂停了认证,小戴同学的微信会员卡推广之路也是路漫漫兮汝将上下探索,因此对于微信的商业化探索很多人提出了质疑,小马哥9月份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到的通过微信普及二维码,布局O2O的目标还能实现么?我也抱着怀疑的态度,微信虽然有开放平台,但是那些接口只是浅层次的开放,无法满足第三方开发者的需要,也就不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这次小马哥已经明确放出风声,将逐步测试开放QQ的关系链,甚至有可能是微信的关系链,这让我非常期待,依靠着庞大的用户数据为基础,用开放的心态做平台,微信的潜力绝对是可以被挖掘的,或者说和新浪微博真正的竞争从现在才开始。

先说说大数据,这可是自云平台后最热的概念了,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针对互联网用户数据的分析、营销、挖掘产品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在为企业服务,或者用来做自身产品推广,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美丽说、蘑菇街,而最近走红的“啪啪”更是依靠着新浪微博的用户关系迅速发展用户,每天达到上万的下载量。

以上的大数据主要还是来源于pc互联网上。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呢?
每个人可能拥有不同的终端,从Pad、手机到其他各种移动式终端接入到互联网里,在移动终端上产生的信息越来越多样化,文本也好,图片也好,语音也好,视频也好,多点信息也好,结构也好,非结构也好,使用频率非常之高,虽然pc互联网上目前数据量肯定比现在移动互联网更大,但较之pc互联网,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本身的价值在于更完整和更生动的去描绘了一个互联网用户的生活轨迹,简单的说在pc互联网上我可以知道你不是一条狗,你可能对什么感兴趣,而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可以知道你每分每秒在干什么,甚至你在上大号,因为你一直online。

所以说移动互联网上的大数据相比pc互联网的大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数据的核心节点是人而不再是终端、网页或ID;
2、动作更加实时性;
3、行为更加碎片化;
4、带有地理位置信息;
5、数据更干净准确。

回过头来看微信,作为腾讯在移动领域的杀手锏应用,两亿多的用户时刻在产生各种各样文本、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各种非结构信息。

就拿我自己来说,忙的时候可能我一天都不会打开新浪微博,但是花在微信上的时间累计起来肯定超过两小时以上,我会用微信跟好友和同事联系,看下几个群里大家在讨论些什么,几个科技博客的公众账号推荐的好文章,再刷刷朋友圈看看大家分享了些什么好东西,如果我正在享受美食美景啥的,也会很乐意将这份美好分享给好友。

可以说这些事情基本是目前每个微信用户都在做的,最多是因为圈子或兴趣爱好等不同看到的内容不一样,但是这些信息基本上完整的描述了我一天的行为,同时还带着地理位置(小马哥说的腾讯LBS调用每天7亿次,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微信在3.5亿
微信从1.0版最初的一个聊天工具到取代运营商短信和语音通信,再到类似path、Qzone 的熟人社区,再到现在公众平台的移动营销,财付通的移动支付,还有QQ邮箱、QQ新闻、QQ音乐、美丽说等插件,微信似乎变的越来越重,而与此同时它的用户数据积累也是在快速的增加,数据的丰满度也在快速的提高,也越来越贴近微信最初开发时的想法——一个私人信息数据中心,而且由于微信本身是私密空间的闭环交流,主要交流都是点对点的,也就减少了很多pc互联网上因为水军、机器等产生的垃圾信息干扰,所以微信的大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

微信就是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拥有的数据也非常吻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特点,但是凭借腾讯自己现在是没有办法利用好这些数据的,或者微信最多是接着走QQ的老路,卖会员卖各种钻卖广告卖游戏啥的,pc互联网时代腾讯做电商、搜索什么的都失败,到了移动互联网上小马哥希望能够靠着微信有所建树,可是所谓的羽绒服品牌“二维码+账号体系+LBS+支付+关系链”的O2O闭环体系推动的并不顺利(照搬新浪微博上的企业账号到微信上用户很排斥,商家很受伤,原因就是微博是基于信息关系,微信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估计也是前面设想的那些方向进展的不顺利,小马哥想既然自己守着金矿却开采不出来,干脆我把金矿开放了,大家一起来搞,我收点过路费场租费,或者合资办厂啥的。

想象一下微信两亿多的用户数,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整个中国联通手机用户,两个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把这些用户数据开放出来将会爆发出多大的能量?创造多大的价值?截止今年6月,腾讯开放平台的分成已经超过10亿元,按照最高分成比例35%来估算起码也是30多个亿营收,目前这些还只是来自于线上的收入,当微信数据加入后将直接开启O2O通道,估计营收翻10倍都不止,如此巨大的金矿怎么去开采,个人觉得可以有以下几
1、客户关系管理。

虽然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业界褒贬不一,用户接受程度也不高,但并不影响微信作为小商家的初级CRM来使用,杭州武林路几个卖女装的老板就用微信加了一群老客户,朋友圈里发发新款,微信上进行售前售后服务,如果开发者再能提供点延伸服务,线上支付通道打通,这个闭环就成了。

2、富媒体应用。

类似微语音这类变声插件虽然目前还很小众,但是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上升,各种基于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应用将会层出不穷。

比如为媒体制作一个图文混排模板,可能还带上视频、音频,后台还可以做数据分析等。

3、关系链管理。

不可否认微信通讯录已经慢慢等同于我的手机通讯录,里面也不再仅仅是好友和家人,还有同事、客户等社会关系在里面,另外还有微信群、公众账号等,如何管理、分享或者搜索期待开发者的智慧。

4、线下数据分析和商业决策指导。

目前为品牌商家做数据分析的大部分还是通过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做线上影响力分析或者事件营销等。

有了微信用户数据后就不只是提供这些了,甚至你可以去影响商家的经营决策,诸如:A店只卖包子,B店只卖牛奶,现在通过微信羽绒服什么牌子好数据告诉A店,来买包子的人通常在之前或者之后会去B店买牛奶,而且人数不少,频次很高,那么A店可以也搭卖牛奶,或者干脆收购了B店,这些在以前pc互联网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5、基于地理位置的线下商家搜索。

这方面微信已经在悄悄的做了,查找附近的人里现在除了普通用户,还有微信会员卡商家,个人以为这块做得还是比较糙,内容也不够丰富,期待开放后能有更多的商家、更好的体验,这绝对是个NB的O2O入口,我之前写的《Passbook让我欢喜不让我忧》里有提到过微信是浮云,那是因为它那会儿还不够开放,如果这块完全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微信只做用户数、管理标准和支付环节,大量的线下资源将通过各个第三方应用对接进入,那么可以大胆预测微信将成为中国最大的O2O平台,小马哥的O2O梦想也能顺利实现了。

6、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准推荐。

腾讯当年是做SP起家的,那么多年来虽然SP日落西山,但是垃圾短信依然天天骚扰着我们的生活,其实那些信息本来是有价值的,只是收到的人并不需要这些信息所以成了垃圾,而现在通过对微信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后,就可以给需要的人发送需要的信息,不再是垃圾,同时这部分也将成为O2O的重要渠道。

最后想提的是大数据开放平台愿景很好,却也存在用户隐私泄露,用户被骚扰等隐忧,但是我相信小马哥会在这方面如他自己保证的那样,把资源开放给所有的移动开发者的同时,建立很好的管理机制,这是三赢的,对用户有益、对平台有益、对开发者有益。

尾声:“1972年倪匡写的《规律》一书中,描写了特务机构花了三年时间拍摄了几万张康纳士博士日常生活照片,然后做出日常行为分析曲线图,同时附上土蜂的行为分析曲线图邮寄给他,让博士发现自己的生活规律和土蜂的生活规律完全一样而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继而自杀。

”在这个大数据爆发的时代,每个人的行为规律都被记录成数据,都可以找到规律做出分析,巴拉巴西写的书里反复强调的就是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而来源就是大数据,那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