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

唐朝进入鼎盛
经济的繁荣
曲辕犁与筒车; 蜀锦冠全国、越窑邢窑、唐三彩闻名世界; 长安国际性大都会
盛 唐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开放的社会风气 风气开发、兼容并蓄、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多彩的文学艺术 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 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忽必烈 行汉法 行仁政 不嗜杀
元朝建立 1271年 忽必烈
元朝灭南宋 1276年 文天祥、陆秀夫 抗元
元朝统一全国 1279年
玄奘西
游天竺
西
《大唐
西域记》
唐朝对 外友好
往来

日本遣唐使来华唐朝
文化传播到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
文化 发达 国力 强盛
对外 政策 开明
交通 便利
开元盛世
承 上 启 下
贞 观 之 治
唐朝建 立618
李李





渊民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唐朝灭亡
北宋建立 960年 赵匡胤 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
从 李渊
建立唐朝 618年 长安

吸取隋亡教训、勤政任贤;完善三
观 之
唐太宗
“贞观之治”
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完善科举严格考查官吏政绩;减轻

人民负担。
到 开
武则天
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元 唐玄 盛宗 世
“开元盛世”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建立:581年 杨坚 长 安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第⼀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阶段⽰意图:北朝(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国南朝(陈)隋唐时期特征:繁荣和开放的社会581年,定都长安,时间:589年(隋⽂帝时);历史作⽤:结束了⾃西晋以来⼆百七⼗多年战乱分裂的局⾯,时间:605年特点:纵贯南北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以洛阳为中⼼,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杭州)三点:起点涿郡,中⼼点洛阳,终点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历史作⽤:⼤⼤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利于巩固国家贵族李渊(唐⾼祖)起兵反隋,建⽴唐朝,建⽴时间:618年,定都长安形成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开明治国思想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⑴重视发展⽣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⑵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政策措施⑶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⑷⼤兴学校,发展科举⑸任⽤贤才、虚⼼纳谏(任命房⽞龄和杜如晦做宰相,⼈称"房谋杜断";重⽤的魏征是最著名的谏⾂)治世局⾯形成:国家政治⽐较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逐步增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的⼥皇帝,她晚年称帝,把国号改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唐太宗发展农业⽣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宗励精为治:任⽤贤才(例如姚崇);重视地⽅吏治;注意节俭。

史称开元年间的政局为"开元之治"唐⽞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明显增加,唐朝进⼊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907年,唐朝灭亡。

①兴修⼤型⽔利⼯程;②农耕技术提⾼:⽔稻⼴泛采⽤育秧移植;农业③蔬菜引进许多新品种;④茶叶⽣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⑤⽣产⼯具的改进:制成曲辕犁;创制新的灌溉⼯具筒车。

丝织业:花⾊品种多,技术⾼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瓷、唐三彩最为有名著名的⼤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唐都长安城:城内实⾏“坊市制”。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B
第4课开运河创科举
T 丸鼻兴農斜就.
妾t 武剧A
A 乱5
-2 7 現士"
*•*■ + *, 'X 4M4 卞
4# fl *J* ;-Jfc 4
**<_.■
艮划**41 唐
曲.*即
* *■*
丘5 M<p f
4 ♦
、打耐一, ------
述騒共舛肿也口•二世
抖疫!
躱K#*旅*1屯2
1W 兄爻临忖
S洼昭M
土代十S1肘

TIB年
上斎貞民与
丿匸
«*4 AK
:-■:' -i 占*'石/

"1£
柿则月:4k.澄贺咄型叫
歷轧丽於
•虬f < r ay 貝眩;翅_昨1131
込^nfi±
_. ,*M★竣可宮辑.1
i:Mlfi-. • ^BHt^ttirjJL
c.y _ a亞
.总也驰/.屋十处
审窓復戶叮娛虬丄J:’
tUFF大鲜审和祁■血淹口MJfl
「:成吉患汗
1271
stttn
,• 一铁木就
\ g»h
a t »■ ?
—■mi” * J 八、內
[甬朝険一一
W A
A 口
決亶宋阚—
1276
圧旳年统一
、矗焉科学技札
西汉
ii
电帝治遍遑卜丸
-- 、昨
g
r
F辛幷疚皿
----------- C a诫耳解童挑tiu阻。

七年级(初一)下册历史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初一)下册历史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

⑤科技、文化成就显著;⑥中外交流加强。
辽 北宋
西夏
大蒙 蒙古 古国
西夏 蒙古 金
金 元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完颜阿骨打
赵匡胤 (宋太祖)
赵构 (宋高宗)
金 辽 金 北宋 南宋
元 大都 南宋
统一 全国
成吉思汗
意义
(铁木真)
忽必烈 (元世祖)
岳飞抗金
蒙古 (1271建元)
文天祥、陆秀夫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重要依据。
⑤人民的辛勤劳动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从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 江南地区不断在开发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六、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宋元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

繁华的都市生活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商 ①商业城市的发展: 开封、杭州;经商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②纸币的出现: 北宋四川出现“交子”(世界最早), 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海 1、著名大商港? 广州、泉州
外 贸
2、最远去到哪?
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易 3、管理机构? 市舶司
货郎图 与唐都长安相比,宋朝商业区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经济: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主要
农田水利法
措施
军事:保甲法
①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③军队素质有所提高。
失败 标志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败因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部编版:七上、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上、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上、下册历史思维导图初中历史资料八上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人类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下历史微课微课|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微课 |七下历史: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微课 |七下历史: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微课 |七下历史:3.盛唐气象微课 |七下历史: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微课 |七下历史: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微课 |七下历史:6.北宋的政治微课 |七下历史:7课七下历史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提纲、课件微课|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微课|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微课|七下历史.第11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微课微课|七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微课|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18、19 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21微课初中历史速记口诀,太棒了!快为孩子收藏!七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古代史五大专题导图来源网络侵权告删除。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一、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1. 文明的定义•文明的概念和特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2. 早期古代文明•人类的早期发展•早期城市文明的兴起•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3. 三大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特点和遗产–法老王的统治和建筑•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形成和特点–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衰落–荆棘丛中的王者:哈兰纳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代的政权建立和夏禹的治理•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王位继承•春秋时期的国家政权2. 封建制度与社会等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生和变迁3. 近代与现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封建社会的覆灭和近代社会的出现•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三、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1. 希腊城邦的兴起与民主政治的形成•希腊城邦的起源和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影响2. 希腊文化的繁荣与传播•希腊城邦文化的特点•希腊哲学、文学和艺术的传播3. 希腊城邦的战争与灭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发生和结果•马其顿帝国的兴起和希腊的灭亡四、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1. 罗马帝国的建立与扩张•罗马城的建立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起•虚伪的统一:罗马帝国的扩张2.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与法律•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维基里奥斯法典的形成和影响3. 罗马帝国的文化传承与衰落•罗马帝国的文化传承和影响•最后的辉煌:拜占庭帝国的崛起和罗马帝国的衰落五、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1. 印度的政治制度与种姓制度•印度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种姓制度的起源和传承2. 佛教的兴起与影响•佛教的创立和传播•佛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3. 印度的文化与科技•印度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数学、医学和艺术的进步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的内容。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早期古代文明、三大古代文明等内容。

原创-初一历史下学期(人教版)思维导图

原创-初一历史下学期(人教版)思维导图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727年
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这是真正原创和完全意义的思维导图,为广大学习中的孩子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传统思维导图用线条和文字来编辑的形式(这种形式,无法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易记的画面,难以形成深刻的记忆),而真正实现全部用画面的形式,让孩子将整本书联想起来。这种完全采用画面的形式,会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印象深刻的图像,进而对学习内容形成非常深刻的记忆,多少年以后都不会忘记。
辽灭金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建立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1368年
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1405-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06-1420年
营建北京城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倭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本导图最好在课后复习和总复习时使用。使用时,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让孩子尽量不看文字(文字作了特殊淡化处理),完全借助画面来进行知识点联想。通过画面的启发来进行发散式联想,力争联系出所有相关的知识点;最后,达到通过画面,就可以将整本书联想起来的程度。这种学习,会使孩子在大脑中形成同样的画面感以及和知识点的联系。相比于文字,这种画面感会使孩子更容易联系并记住知识点;而且会形成清晰、深刻和牢固的记忆。这样,整本书就可以通过少量、简单的图片进行联系和记忆,真正实现“将书学薄”。
时间
事件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朝统一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七下历史思维导图高清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七下历史思维导图高清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阶段示意图:北朝(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南朝()隋唐时期特征:繁荣和开放的社会581年,定都长安;历史作用:结束了自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战乱分裂的局面,时间:605年特点:纵贯南北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以XX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南至余杭(今XX)三点:起点涿郡,中心点XX,终点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历史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利于巩固国家⑤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二世而亡贵族李渊(唐高祖)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建立时间:618年,定都长安形成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开明治国思想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⑴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⑵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政策措施⑶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⑷大兴学校,发展科举,人称"房谋杜断";重用的魏征是最著名的谏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晚年称帝,把国号改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励精为治:任用贤才(例如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

史称开元年间的政局为"开元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907年,唐朝灭亡。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农业③蔬菜引进许多新品种;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X围盛行;⑤生产工具的改进:制成曲辕犁;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最为有名著名的大都市:长安、、、唐都长安城:城内实行“坊市制”。

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商业手工业武则天②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科、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规模,扩大考生X 围 完善科举的三位关键人物 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的影响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逐渐僵化科举制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除XX 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