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张衡传》素材 范晔简介

合集下载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讲义新人教必修4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讲义新人教必修4

张衡传作者简介(一)背景链接张衡所处的时代,是东汉从强盛渐趋衰落的时代。

这期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又相互勾结,他们各谋私利,竞相奢华,亲戚攀援,贿赂公行,诈伪丛生,政治十分昏乱。

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

针对这种现实,张衡曾勇敢地给皇帝上书。

本文中张衡的为官与科技成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二)常识链接Ⅰ.文学常识《后汉书》《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晔被杀。

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Ⅱ.文化常识1.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隋唐以后简称“辅”。

太学: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汉代始设于京师。

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 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南朝史学家——范晔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南朝史学家——范晔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素材

南朝史学家——X晔X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某某省某某市淅川县〕,X家自西晋永嘉之乱后移居山阴〔今某某某某市〕,X晔是南朝X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史学名著《后汉书》的作者。

士族家世早年经历X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

高祖X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

曾祖X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

祖父X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

父X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

X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

X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

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X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

从此,X泰受到X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

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X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

X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X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著作《X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

X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X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著述。

受到家庭的影响,X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X晔十七岁,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

当时,X晔同其父X泰一样,在政治上是支持X裕的,故不肯应辟就职。

六年后即公元420年,X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

这一年,二十三岁的X晔应召到X裕之子彭城王X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又随府转为右军参军。

此后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尚书外兵郎、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监、新蔡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多种职务。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某某刺史彭城王X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

X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X晔也到场了。

范晔《张衡传》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范晔《张衡传》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范晔《张衡传》原文|译文|作者简介《张衡传》是选自《后汉书》的传统名篇,作者是南朝宋史学家范晔,这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文言文吧。

《张衡传》原文两汉: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译文及注释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新蔡太守范晔穷览旧籍,删众家而成汉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新蔡太守范晔穷览旧籍,删众家而成汉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新蔡太守范晔———穷览旧籍,删众家而成汉书祸福本无兆,惟命归有极。

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在生已可知,来缘画无识。

好丑共一邱,何足异枉直!岂论东陵上,宁辩首山侧,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邑。

寄言生存子,此路行复即。

南朝宋·范晔《临终诗》一中国有句老话,叫百密必有一疏。

意思是说,从事工作再怎么谨慎也会有疏忽的时候。

撰书修志也不例外。

在天中历史上,历代先贤中的饱学之士,为了把前人的足迹记录下来以济后人,他们孤灯冷坐,穷经皓首,不惜耗尽平生的精力,实在为后人景仰。

但世事沧桑,朝代更迭,自然会疏漏某些人和事,这或许正好给后人一个对历史重新挖掘、整理、补充的时机。

譬如天中史册上一直没有记录过的、曾在南朝宋时期任新蔡太守、以著《后汉书》名载千秋史册的范晔就是一例。

范晔,字尉宗,南朝宋时期顺阳〔今南阳淅川〕人,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后为尚书吏部郎,太子詹事,因谋反而被诛。

范晔少好学,善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善弹琵琶,能为新声,尤以穷览旧籍,删众家而成《后汉书》为最有名。

不过,说起他和驻马店的联系,除了曾任新蔡太守之外,驻马店历史上还有他同宗一脉的两个后人,一个是《神灭论》的作者范缜,一个是范缜的堂弟梁卫将军、当时著名诗人范云。

范晔、范缜、范云有一个共同的先祖范汪,范汪曾任晋安北将军。

范晔的父亲范泰是范汪的孙子。

而范汪又是范缜、范云的六世祖。

因而,范晔应比范缜及范云高出两辈,是他们的叔祖。

史书上记载范汪的后人有两个祖籍地:一是顺阳,二是南乡舞阴〔今泌阳西北〕,随后又各自南迁。

可以这样说,自范汪以下,范氏家族也如汝南应氏一样累世通显,并且在文化的传播上有着独特的奉献。

二范晔生于公元398年,到他谋反被杀时正好活了48岁。

他出生得很有意思,他母亲上厕所时不小心把他“掉〞在了地上,额头被砖块所伤,所以他还有一个小名叫“砖〞。

但不知为何,他出生不久,父母便将他过继给了伯父范弘之。

17岁那年,州辟主簿,范晔不就,后到彭城王义康手下为官,先是任冠军参军,后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更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

范晔《张衡传》课件PPT(侧重内容讲解;32页)

范晔《张衡传》课件PPT(侧重内容讲解;32页)

文体常识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 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传记的基本特点:既有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又要有朴实而形象的文 学色彩。
传记有自传、传、评传、别传、外传等种类。本文是评传,既记叙人物 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 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常从容淡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好交接俗人”
写出他的性格和为人的品行。
“从容淡静”一词应当如何解释?
从容,原指举动舒缓不迫,这里指品行风度,指不急于追名逐利,有 自己一贯的生活目的,不受环境与他人的干扰。淡是淡泊,静是宁静。淡 泊指为人质朴、超逸,不慕名位功利;宁静指端庄持重,胸有成竹,是一 种恒贯的生活态度。
哪两件事可表现他“从容淡静”?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张衡所面临的艰难政况?
答:“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
3.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张衡的廉吏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 下肃然,称为政理。”
“治威严,整法度”,表现了张衡政治措施的果断和工作作 风的严谨;“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他的政绩卓然。
写作手法
XIEZUOSHOUFA
三、以记叙为主,兼用说明、议论
从表达方式上说,课文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 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在记叙、说明的同时,穿插 对张衡为人品格的评价,作者态度鲜明。
写作手法
XIEZUOSHOUFA
四、语言凝练平实
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 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 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 得体,伸缩自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13 张衡传 范晔课件(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13 张衡传 范晔课件(8)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
长写文章,曾在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入京城洛阳,
在太学学习,因此通晓五种经书,熟悉六种学问和技
能。
精品PPT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 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精品PPT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 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再转复为太史令:转任两次,又做了太史令。第一次由太 史令转任公车司马令,第二次由公车司马令转任太史令。 不慕当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当世,指权臣大官。 徙:迁升,提拔。
顺帝初年,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他不慕高官厚 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 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精品PPT
传记的种类: 自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张衡传》属于评传。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 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 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 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 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精品PPT
部分,共一百二十卷。
视频介绍
记里鼓车
张衡(78——139)东汉著名 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 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 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 有建树。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 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 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精品PPT
指南车
走进课文文本探究

张衡传

张衡传

学习目标:
一、归纳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二、了解张衡的卓越成就,感受其品格魅力
实词:
衡少善属文: 写,写作 游于三辅: 游历,游学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邓骘奇其才: 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出众) 皆共目之: 名词活用为动词 示意,使眼色
常从容淡静: 古:举止行动
今:镇定,不慌张
虚词:
——爱因斯坦
张衡的优秀品质乃成 就大业者的共同品格。
拓展延伸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 史中所罕见。 --郭沫若
张衡是“全面”“完美”的 吗?
作业:
一、巩固落实重点字词句
二、进一步品读文本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传记: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除了 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和生卒年限 以外,还要选取其一生中的主要 经历、事件或成就,同时显示他 的品格特点。
科学成就:
天文:浑天仪 历法:《灵宪》 数学:《算罔论》 地震学:候风地 动 仪
他发明创造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 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人类文化早期发展的时候就有实验科学源自的伟大发现,实为不可思议的 奇迹。
--国外《恒星物理》
学 文理兼通 识 基础宽厚
通五经贯六艺
严谨执着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品 质朴谦逊 格
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淡泊名利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慕当世,不好交接俗人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 程的意义,在其精神(道德)方面, 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 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范衡


金乡一中
范晔(398-445),字蔚宗, 顺阳人。南朝宋代史学家,曾任尚 书吏部郎等官职。他根据前人的 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 写成《后汉书》。此书的内容充 实,文笔简练生动,既具史学识 见,又有文学价值。刘知几赞曰 “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王应 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 人”。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之张衡传文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之张衡传文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之张衡传文言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知识点之张衡传文言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知识点概述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字蔚宗,顺阳人。

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

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著。

“前四史”之一。

3.“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

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

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

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

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

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

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

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

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

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知识点总结一.文化常识1. 文史专名(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 六艺: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②五经十《乐》。

(说经的经文和传文)(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

(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9)通史;断代史。

(例如:《史记》;《汉书》)(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范晔简介
范晔(398~445),字尉宗,南朝宋顺阳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

范晔早年曾任鼓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官至尚书吏部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因事触怒刘义康,左迁为宣城郡(郡治在今安徽宣城)太守。

后来他又几次升迁,官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有人告发他密谋拥立刘义康,于是以谋反的罪名被处以死刑。

范晔一生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则是撰写了被后人称之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

范晔以《东观汉记》为蓝本,对其它各家撰著博采众长,斟酌取舍,并自定体例,订伪考异,删繁补略,写成《后汉书》。

由于他的“后汉书”文约事详,逐渐取代了前人的著作。

《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纪传体例,叙事简明而周详,记事有重点而不遗漏。

其叙事的特点是以类相从而不记年代的先后。

有些篇目的内容颇有增益,如《东夷列传》就较详细的记述了当时朝鲜半岛诸国和日本(当时称倭国)的情况,又《南蛮传》也为前所未载。

《后汉书》又新立了一些类传,如《逸民》、《列女传》等。

精心校对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