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_农业的变化真大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备课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年级语文上册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备课农业的变化真大

旗城学校小学部和谐教学法备课二年级学科语文第(1、2)课时主备教师孟祥蕊参与教师贾静静岳友红有朋王弢李晓萌刘萌何良赛课题(内容) 34、农业的变化真大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农业有了哪些大变化,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3.培养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词。

会认14个生字。

2.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读中感悟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出示单元知识树:2、导人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吗?在棉花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没有土也能让植物生长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课文。

学完了你就知道了。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

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

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4.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5.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农业科技成就。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一)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

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3、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

回答,读相应的课文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4.重点指导:厂、产、农、纺、织二)、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讲了些什么?(告诉我们观看展览的时间、地点)(2)“兴致勃勃”说明了什么?(3)指名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讲的是什么科技成就吗?(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34《农业的变化真大》课件PPT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34《农业的变化真大》课件PPT

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展览馆。
(
)兴致勃勃(
)。





多喝水能增加皮肤的水()。 把这些水果分成许多( )。 老师手里拿着一支( )笔。
听了这件事,我感到非常气( )。
雪花( )从天上飘落下来。
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最引人注 目。讲解员阿姨介绍说,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 了水稻产量。我们用世界上百 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 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 隆平爷爷立了大功 。
播种
灌溉
喷洒农药
除草
收割
农业的变化 真大
nóng
民 业



yuá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óng

jiè
绍 意
shào

nóng




养 教
chǎn

量 业
péng
大 搭
kòng


zhì


ní ng


zhuó

nó nɡ 农 业 ló nɡ 兴 隆 chǎn 产 量 ní 泥 土 zhī 织 布
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的第 一代大学生,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 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还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 “杰出发明奖”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 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 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 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 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 际奖。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4.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4.农业的变化真大

农业的定义
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的经济活动。
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食品生产的基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过去与现在的农业
1
现代农业发展的变化
2
现代农业引入机械化和科技创新,提高了生 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过去的农业方式
过去,农业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和简单工具, 生产效率较低。
农业的现代技术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改变了过去人工劳动的方式,提高了生 产效率。
农业科技的创新
现代农业借助科技创新,如遗传改良和农药使用, 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农业对社会
粮食供应
农业保障了人类的粮食供应,维持 社会稳定。
就业机会
农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 农村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
农业推动了科技创新,为其他行业 带来了发展机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4. 农业的变化真大
这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34节课,我们将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并掌握农业 发展的重要历程。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农业的变化真大
课程编号
第34课
学习目标
1 了解农业的变化
掌握过去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巨传统方式发展到现代科技的历史过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D 2、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C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 B 五千年左右
• C 七、八千年 • D 一万年左右
D
课堂练习
• 2、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以下三个
• A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
• B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欧
• C 西欧、中南美洲和东亚
• D 西亚、拉丁美洲和东亚
A
课堂练习
• 3、中国原始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北方以()为主, 南方以()为主。
它也是将土地开成一 条条沟和垄,因为第一 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 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 耕种﹐所以称代田法。
耕耙耱技术
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 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 术。
耕是指耕地;耙是指把土块弄碎;耱是用 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平整土地。


都江堰全景
外江 内江
鱼嘴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玉米、甘薯
羊驼
水稻、粟
狗、猪、鸡、 水牛
(二)奴隶社会的农业 (夏、商、西周)
1、生产工具: 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2、生产技术: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农作物: 粟、稻、黍、稷、麦、桑、麻 等 4、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5、耕作方式: 集体耕作

家乡的变化ppt课件

家乡的变化ppt课件
家乡的变化真大
精选ppt课件2021
1
昔日狭窄街道
精选ppt课件2021
2
以前的精选泥ppt课泞件2小021 路
3
精选ppt课件2021
4
精选ppt课件2021
5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
精选ppt课件2021
6
(一)
放眼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迁车

(二)


(三)
精选ppt课件2021
7
(四)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 有许多了不起的事迹,有太多美丽的 景 色,她应该值得我们去欣赏,去赞 叹。我是喝家乡水 ,吃家乡粮长大的,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 瓦,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抚今追昔, 顿时心潮 澎湃,思绪带领着我不自觉 地去“喜看家乡新变化”。
现 代 化 的 农 业
31
过去收麦子,全凭 这张镰。头顶烈日 身淌汗,一天难割 二亩半。胳膊疼, 腰累弯,看看还有 一大片。
如今农业机械化,再也 不用那张镰。大型机器 到田间,片刻功夫麦收 完。连脱粒,带烘干, 农民丰收笑开颜。
精选ppt课件2021
32
小时候, 家乡的路 总是很泥 泞,很乱。 特别是下 雨天。

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
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犁
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人变了,地变了,交通也方便了,电话什么
的都有了。可是什么让这些变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两个妇女在谈笑风生。一个说:“还是政府好,
我不重男轻女了。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女孩儿也是那
精选ppt课件2021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1《农业的变化真大》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育同学宠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学问。

三、教具预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卡片四、当前预备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学问。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学问,现在谁来介绍介绍?3、同学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同学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同学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 水稻之父——袁隆平2、袁隆平爷爷立了什么大功?3、你还知道袁隆平爷爷的哪些事迹?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骄傲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争辩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旧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格外健壮?“格外健壮”是什么意思?2、小组派代表汇报沟通学习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

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学问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学问?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2、齐读第6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上册34农业的发展真大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34农业的发展真大教案

宝龙山镇第三小学学习方案设计结构化预习问题清单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2.3 组名:姓名:时间:多元评价:(优)(好)(良)(可)问题解决----评价单班级:组名:姓名:时间:识字4导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导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导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读词识字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四、指导写字: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

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

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课后作业: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教学反思:13、坐井观天导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导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检查预学案1.选词填空无边无际相信井沿青蛙小鸟()落在()上,告诉()天(),大得很。

二年级语文 第34课 农业的变化真大试题及答案

二年级语文 第34课 农业的变化真大试题及答案

34 农业的变化真大轻松起步1 我会认,我会写。

2 比一比,再组词。

3 词语充值卡,补充完整。

()致勃勃引()注()()学()术()()茁壮()()盛开()()飘香4 照样子组词。

例:支(一支)——枝(树枝)方()——_______()只()——_______()出()——_______()5 我教小猫钓鱼(连线)。

智慧果1 我喜欢读句子,还会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我们去植树,山坡上的校旗引人注目....。

引人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连跳三级。

3 我能写出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我们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先进——(落后)(2)农业的变化真大。

( )——( )(3)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 )——( ) 4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袁隆平爷爷研究出了( )水稻良种,立了大功。

(2)彩色棉花主要有( )、( )、( )等不同颜色。

(3)农村的变化真大,是因为有了( )的科学技术。

快乐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狗医生让猴子化验员给动物验血。

病人真多呀!蜘蛛、蜗牛、小虾、蚯蚓……全都来了。

猴子化验员把他们的血抽了出来放在一根根玻璃管里。

花狗医生来看化验结果,可玻璃管上一个名字也没有。

原来猴子忘了,他急得哭起来。

花狗说:“别急,青绿色是蜘蛛的血,淡蓝色是蜗牛的血,青色是小虾的血,玫瑰红是蚯蚓的血。

”猴子听了,细心地在玻璃管上写上名字,并说:“今后,我一定要认真。

” 第一站 我能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第二站 蜘蛛的血是色_______,蜗牛的血是色_______,小虾的血是_______,蚯蚓的血是_______。

第三站 我觉得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家的路上, 我不禁想:有了先 进的科学技术,农 业的变化真大!
总结全文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 大的变化?我们该怎么做呢?
对比
悯(mǐn)农
(唐)李绅(shēn)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播种
播种
灌溉
喷洒农药
除草
收割
请爱护花草
请爱护花草
星期天,妈妈带小兰去公园里玩。 小兰一走进公园,哇!一大片美丽的花朵好像 在向她招手。小兰高兴的跑过去,想把这美丽的花 摘下来带回家。 正当小兰要摘花时,就听见妈妈说:“孩子, 公园里美丽的花朵是供大家欣赏的。如果人人都想 把它带回家,那公园里的美景就不见了。” 小兰听了妈妈的话,知道自己错了。她不好意 思的对花儿说:“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摘花了, 请你原谅我!”
我还看 到一个大棚模型。 这种大棚能准确 控制温度、湿度 和光照,在寒冷 的冬季也能让百 花盛开,瓜果飘 香。
彩色棉花的介绍引起了 我的豪气。这种棉花在吐 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 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 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 彩布。
无土栽培的技术也很 了不起。科技人员把各种 养分溶解在水里,不用泥 土,植物靠着这样的水, 也能长得十分茁壮。
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还看到一个大棚模型。这种大棚能 准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寒冷的 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彩色棉花的介绍引起了我的豪气。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 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 线,织出五彩布。 无土栽培的技术也很了不起。科技 人员把各种养分溶解在水里 ,不用泥土, 植物靠着这样的水,也能长得十分茁壮。
农 业 兴 隆 产 量 泥 土 织 布
科 技 介 绍
姓 袁 培 育
瓜 棚 茁 壮 工 厂
控 制 纺 线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科学技术
瓜果飘香
百花盛开
十分茁壮
纺织 科技 农业 介绍 工厂 产量
星期六,我兴 致勃勃地来到展览 馆,观看农业科技 成就展。
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展览馆。 ( )兴致勃勃( )。


保护小树
保护小树
一个寒冬的下午,小文放学后背着书包往回走。 突然,天上刮起了一阵狂风,把路边的小树都 快要折断了。小文看见了,连忙把小树扶直来。可是 风太大了,他一个人怎么也不能把小树扶好。怎么办 呢?小文心里很着急。 这时,他看到自己戴着的围巾有了好办法。他马 上把围巾解下来,然后又找到了一根木棍插在了小树 旁。小文用围巾把小树牢牢地绑在了木棍上,小树站 立起来了。 小文做完这一切,高高兴兴地跑会家了。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
农 绍 控
技 袁 隆 介 培 育 产 棚 制 泥 茁
nó nɡ 农 业 ló nɡ 兴 隆 chǎn 产 量 ní 泥 土 zhī 织 布
kē jì yuá n 科 技 姓 袁 jiè shà o pé yù i 介 绍 培 育 pé nɡ kònɡ zhì 瓜 棚 控 制 zhuó fǎnɡ 茁 壮 纺 线 chǎnɡ 工 厂

美丽的公园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真美丽。草地 上长了出碧绿的小草,像铺上了绿地毯。花 盆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黄的,白的,紫 的,暗红的,十分好看。 1、这段话共有______句。 2、用“——”画出表示花的颜色和草的颜色 的词。 3、这段话写公园的景色很美丽。主要写了地 上的______和花盆里的______十分好看。 4 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
3、请用“——”画出啄木鸟舌头的作用。
动物的舌头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理理身 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 散发身体中的热量。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 能把害虫从洞里钩出来吃掉。动物的舌头是多 么奇妙啊! 1、这段话有______句。
2、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
种动物的______的作用。
分 粉 份 愤 纷
多喝水能增加皮肤的水()。 把这些水果分成许多( )。 老师手里拿着一支( )笔。
听来。
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最引 人注目。讲解员阿姨介绍说,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 提高了水稻产量。我们用世界 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 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袁隆平爷爷立了大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