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现代农业发展

合集下载

发展江苏现代农业十项政策建议

发展江苏现代农业十项政策建议

3、 利 用 粮 食 安 全 保 障 区 外
了科 技 支 撑 作 用 ; 是 服 务 供给 不 足 制 土 地 资 源 , 发 展 设 施 农 业 和 规 三
模 化养殖业 , 高农业效益 。 提
为 了 保 证 江 苏 省 粮 食 生 产 水 平 和
江苏 现代农 业 发展 的 战略途 径是 : 首 生产能力, 发展高效农业在土地面积扩 先 , 农 业 生 产 环 节 来 看 , 过 土 地 保 张 上 已 接近 上 限 , 从 通 发展粮 食 综 合 生 产 资 源 ,集 成 并 推 广 先 进 适 用 农 能 力 。
结合 沃 土 工 程 、 土地 整理 项 目及 基
本农 田示范区建设 。 通过科学规划 , 按 我省农业科技基础研究的基础上 , 加大
注 : 本 文 系“ 苏现 代农 业 发 展 研 究” 题 研 究成 果 , 加 苓文 讨 论 与 编 写 的 有 周 应恒 、 生路 、 江 课 参 周 陆建 飞 、 建初 及 应瑞 瑶 等教 授 。 郑
的基础之上 , 对主要粮食作物耕种采收
按 照 人 均粮 食 4 0千 克 / ・ 的 实施机械化作业 , 0 人 年 建设粮食干燥储藏设 标准 计 算 , 来江 苏 省 粮 食 自给 条 件 下 施 : 未 对设 施 农 业 以及 规 模 化 养 殖 产 业 建
的耕 地 需 求量 不 低于 4 0 0 0万 亩 。 为切 设 并 提 升 温 室 大 棚 、 殖 场 、 鲜 冷 库 养 保
多种 建 议 与 开 发 方 案 曾 获 国 际 国 家


中 和 中科 院 奖 1 9 次 发 表 专 著 《 国 东

部红
壤地 区 土 壤退 化 的 时 空 变化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分析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分析
关 键 词 : 苏 省 ; 代 农 业 ; 模 化 ; 织 化 ; 业 化 江 现 规 组 产
An a a y i n De e o me to o e n Ag i u t r i n s r v n e n l sso v lp n f M d r rc l e i J a g u P o i c u n
是 : 多 地 少 、 均 自然 资 源 相 对 短 缺 , 保 压 力 大 , 人 人 环
且有精耕细作 的农业传 统 , 以发展 现代高 效农业 , 所 走 具 有 江苏 特 色 的农 业 发 展 道 路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 l I 。近
年来 , 着 现 代 化 农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 省 现 代 农 业 面 随 全 积 占耕 地 总 面 积 的 2 .5 ,但 目前 有关 现 代 农 业 发 45 % 展状 况 的资料 较少 , 缺乏 详 细 的 、 统 的研究 , 也 系 为 了补 充 这 方 面 的资 料 数 据 , 以便 更 好 地 发 展 江 苏 乃 至 全 国 的 现 代 农 业 , 章 就 江 苏 现 代 农 业 规 模 化 、 织 文 组
中图分 类号 : 3 7 F2
文献标 识码 : A
江 苏 是 我 国 农 业 强 省 之 一 ,省 内农 业 基 本 情 况
江 苏 现 代农 业 规 模 化 发 展 特 征 主要 有 以 下几 点 : 1 1 经 营种 类 的 多样 性 以前 的农 业 规模 化 发 展 主 . 要 集 中在传 统 的粮 油种 植业 ,而现在 畜牧 、花卉苗
Ja g u c aa tr t s T es ae ra iain a d id sr l ain o in s d m giutr a n et ae n n lzd i h a e . in s h rcei i . h c l,og nzt n n u tai t fJa g u mo e arc l e w siv si td a d a ay e n tep p r sc o i z o u g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摘要】江苏现代农业在农村振兴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加强科技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则可以提升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展望了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总结。

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问题、挑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前景、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江苏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江苏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农业大省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2 发展现状的初步分析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农业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污染和退化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在发展现状的初步分析中,还要考虑到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关于江苏等四省发展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关于江苏等四省发展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发展 硼 穷
度重 视对 现代农 业的 资金投 入 ,坚持在 建 设 安 排 、政 策 分 配 、财 政 支 出 上 进 一
步 向农业 农村倾 斜 ,反哺农 业 、支持农 村 、 回 报 农 民 。 江 苏 省 、 山 东 省 建 立 了 “ 财 政 投 入 为 引导 , 农 民和 企 业 投 入 为 主
翼 ,破 解 了 发 展 资 金 不 足 的 难 题 。
( 3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必 须 充 分 发 挥 科 技 创 新 的 引 擎 效 应 ,大 力 实 施 农 业 人 才 工 程 。 四 省 在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中 高 度 重 视 科 技 创 新 和 推 广 。 一 是 强 化 农 业 科 技 的 政 策 扶 持 力 度 。 江 苏 省 政 府 牵 头 成 立 了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与 推 广 协 调 小 组 ,建 立 了
外新技 术 、1 0 0 0多 个 新 品 种 ,使 农 业 科 技贡 献率 达到 6 7 % 。江 苏 省 江 阴 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 国2 9 个农业 科研教学 单位签订 了全面合
作 协议 。通 过与 国 内外 科研 单 位合 作 ,
化 龙 头 企 业 的 发 展 ,近 3 年 内连续 下发 了4 个 文 件 , 出 台 了 一 系 列 扶 持 政 策 加
苏省 江 阴市 引导 阳光 集 团 、华 西集 团 、
海 澜 集 团 等 一 批 上 市 公 司 和 大 中 型 企 业 投 入 现代高 效农 业 9 3 . 5 亿 元 。 山 东 省 把 现 代 农 业 人 才 工 程 ,推 进 高 端 人 才 境 外 培 训 、骨 干 人 才 院 校 培 训 、 职 业 农 民 市 县 培 训 。倾 力 打 造 一 支 引 领 农 业 现 代 化 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 ( 4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必 须 培 育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主 体 , 大 力 推 动 农 业 规 模 化 种 植 。 四 省 围 绕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大 力 扶 持 培 育 农 业 产 业 化 龙 头 企 业 、 专 合 社 和 种 植 大 户 等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主 体 。 四 省 省 政 府都 出台 了 “ 关 于 加 快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组 织的通知” ,从 财 政 扶 持 、税 费 减 免 、用

江苏省农业发展现状

江苏省农业发展现状

江苏省农业发展现状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江苏省农业以农作物种植、蔬菜养殖和畜牧业为主导,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江苏省农作物种植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以稻谷、小麦、玉米和油料作物等为主要种植作物。

种植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推广,耕地利用率不断提高,作物产量明显增加。

江苏省还广泛推广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如高效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无人机植保等,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江苏省蔬菜养殖业也在持续发展壮大。

江苏省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蔬菜的生长。

特别是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具有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市场需求。

江苏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养殖观念,推广蔬菜设施农业和无土栽培技术,提高了蔬菜的生产效益和安全性,扩大了江苏省的蔬菜供应量。

另外,江苏省的畜牧业也得到了积极发展。

江苏省农村地区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畜牧业成为了江苏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江苏省饲养安全的肉类畜禽,如猪、牛、羊和家禽数量连年递增。

同时,江苏省加强了畜禽养殖环境和卫生管理,防止和控制了禽流感、猪瘟等传染病的发生,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业发展方面,江苏省还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了许多科技示范项目和培训活动,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程度。

综上所述,江苏省农业发展现状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江苏省农业以农作物种植、蔬菜养殖和畜牧业为主导,通过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设施农业和科技创新等手段来提高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省农业将会进一步壮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实践

江苏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实践
行业 首 个 中国名 牌 农 产 品 和 中 国名牌 产 品 ,年 加工 优 质 稻 米 6 万 吨 ,带 动 优 质 稻 米 生 产 基 地 近 9 万 0 0 亩 、农 户 65 户 。 公 司 加 强 与 美 国享 氏 米 粉 的 战 .万 略合 作 , 已成 为 其 国 内唯一 大 米 原料 生 产 企 业 。大 华种 业 一直 处 于全 国种业 5 强 前 列 。虽 然垦 区耕 地 0 仅 占全 省耕 地 的 1 %,但种 子销 量 连 续 多年 占全 省 . 5

“ 三增”效应 。同时 ,模拟股份制的实施 ,发挥 了农 场组 织化 和规 模 经营 的优 势 ,提高 农业 产业 化 水平 ; 推进 了农业标准化生产 ,确保农产 品质量安全 ,提 升 了 农产 品 的市 场竞 争 力 ;使 垦 区农业 生 产 水 平 大 大提 高 ,实 现 了 “ 亩吨 粮 田” 亩 。

深化管理体 制改革 。 建 立现 代企业制度
8%以上 。全面实行 “ 0 五统一”管理 ( 统一作物布 局 ,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产品订单销售 ,统 保 险) ,维 护 了农 场 与 职 工 的 “ 头 ” 利 益 ,实 两 现 了 “ 工 增 收 、农 场 增 效 、土 地产 出率 增 加 ” 的 职
农垦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突 出集团总部 “ 战略决 策 、 资 本 运 作 、资 产 经 营 、 风 险 控 制 、 运 行 协 调 ”
的 五 大 职 能 , 明确 总 部 “ 略 投 资 决 策 中心 、资 战 本 运 营 中心 、资 产 经 营 管 理 中心 ”三 大 核 心 定 位 。 2 1 年 集 团公 司 全 年 实现 营 业 收 入 142 亿 元 ,首 00 0. 2
二 、创 新农业经营机制 , 全面增 强 “ 统”的功能

谈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

谈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

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 现状概述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农业产业基础。

随着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盐城市也积极响应并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转型升级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发展。

目前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2. 现存问题2.1 农产品市场化不足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品牌建设薄弱、营销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的。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足不仅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制约了农产品外销和农业产业升级。

2.2 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盐城市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但仍存在科技研发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和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

这导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民缺乏有效的农业技术支持,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尽管盐城市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但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田肥力下降、农产品过剩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

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仅浪费了农业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4 农民素质和组织化水平有待提高盐城市农民素质和组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组织化水平,培养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3. 对策建议3.1 加强农产品市场化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

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直销中心和网络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江苏实践

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江苏实践
力 在 农 用 动 力 中 的 比 重 下 降 到 只 占
式成功之处 , 探索寻求 适合 自身现 代 对 农业发展规 律 , 引导江 苏现代农业发 展
实 践 很 有 必要 并 十分 迫 切 。
7 至 15 %, 90年 , 以机器代替畜力 的过程 基本完成 , 入高度机械化 阶段 。 进
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江苏实践
● 王有 志 梅 伟 洪 青
摘要 : 现代农 业是传统农业 的突破、 拓展和延伸。 江苏是我 国经济最发达省份之 一, 农业正处于传 统向现代 变革转型的新 时期 , 业 农 经济的区域发展很 不平衡 。 借鉴世界各国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转 变成功模 式, 对探索寻求适合 自身现代农业发展规律 , 引导江苏现 代农 业发展 实践很有 必要 。 文章剖析 了国外传 统农 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的典型模 式及其启 示, 简要 介绍 了江 苏现代农业发展 的实践。
素 。另 外 , 在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 方 面 , 着 随 “ 敌” 害虫致病 、 天 对 寄生 的研 究进 展 , 美 国 已能 通 过 提 取 这 些 物质 制 成 生 物 农 药
阶段 , 即原始农 业 、 统农 业 和现 代农 传
业 阶 段 。从 世 界 范 围 看 , 业 发 展 的 几 农 个 阶 段 同 时 并 存 , 发 展 不 平 衡 。 一 些 且 发 达 国家 如 美 国 、 日本 等 已处 于 现 代 农 业 阶 段 , 产 水 平 高 ; 展 中 国家 大 多 生 发
业现代化 的起 步过程 中 , 主要是凭借 其
现 代 化 的 工 业 基 础 , 先 侧 重 发 展 农 用 优
机械 工业 , 提高 劳动 生产 率 , 过扩 大 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农业科技报/2016年/1月/20日/第001版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明确:
“十三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五个主攻”方向
宗禾
本报讯1月14日,江苏省农委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形势,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并对2016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总体上达到省定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目标要求,初步形成“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努力推动“五个主攻”:
主攻综合产能提升。

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但必须巩固和提升产能,确保门粮自给。

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实现“生产不滑坡、产能再提高。

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

主攻竞争能力增强。

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强化品牌创建,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求,形成品质安全、适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

向规模经营要效益,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9万元,“三品一标”总数超过1.8万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

主攻发展空间拓展。

主动迎接国际化新挑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出口农产品支柱产业培育、农产品国际贸易促进、农业引资引智引技和农业“走出去”为重点,加快构建江苏开放型农业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充满活力的经营体系、多元稳定的合作市场体系、健全到位的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农产品进出口大省、“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示范省。

到2020年,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5%以上。

主攻绿色可持续发展。

更加凸显农业的绿色功能,以绿色扩展农业增值新空间,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拓展农业生态休闲功能,促进资源集约、环境优化。

到2020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农业生产、生态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主攻体制机制创新。

破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补齐农业短板,大力推进主体协同、产业融合、区域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破解现代农业建设缺人、缺钱、缺地的矛盾,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增强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